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大河家是位于甘肃西南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一个乡 ,其中大墩、梅坡、甘河滩三庄是我国保安族的主要聚居地 ,故称为“保安三庄” ,这里孕育了保安族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 ,而民俗文学是保安族文化中的奇葩。通过保安族人民自己创作 ,口耳相传的民俗文学这个窗口 ,我们可以透视到这个人口仅12212人(90年统计)的民族的历史、经济、社会、生活、心理、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方方面面。元末 ,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与当地回、藏、汉、土等民族融合形成今天的保安族。所以在保安族的日常生活及民俗文学作品中…  相似文献   

2.
保安族     
保安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少数民族之一,約有5,000人左右,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的西部积石山南麓的保安民族乡。关于保安族的历史,过去沒有文字記載。据说保安族原来是临夏县南龙区楊妥家一带的人,明朝时候迁往青海省保安(現同仁县)四寨子地方居住,曾与当些信佛教的“于乌人”通婚,但仍信仰伊斯兰教,属于华寺门宦,他們在四寨子住了九代人,因和藏族发生械斗,被迫逃至青海循化撒拉族地方住了三年,1860年(同治元年)迁至临夏县現在住的地方。因他們是从保安来的,故称作“保安人”,他們原来住的大(土冬)、梅坡、甘河滩村子也被称作“保安三庄”。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又和回族长期生活在一起,一般风俗习惯和回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妇女  相似文献   

3.
因工作之便,我有机会訪問了我国信仰伊斯兰教之一的保安民族聚居区——临夏市大河家保安民族乡。保安族人民和我国其他兄弟民族一样是勤劳、勇敢,富有聪明智慧的民族,但在旧社会他們同样受着反动統治阶級的压迫,过着飢寒交迫的生活。特別是馬匪步芳等败类对保安族人民的統治,再加上宗教特权和封建剝削制度的奴役、欺騙等,使保安族人民在解放前根本不敢承认自已是保安族,只好也叫“回回”。解放后,在党的正确领导和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保安族人民同全国六亿人民一样,重见天日,得到了解放。青年們唱着:“过去的头上山疊山,三更关夜盼明天,共产党来了把身翻,保安人也見了青  相似文献   

4.
保安族——中国穆斯林中人口较少的民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安族是我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民族中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目前只有七千四百余人。他们多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县西北部吹麻滩、癿藏两区所属的大河家、刘集、柳沟、石源等公社。其中,以大河家公社的大墩、甘梅和刘集公社的高赵李家三个地方最集中,人们习惯地把这三个地方称为“保安三庄”。保安人居住地区山林茂密,水草丰美,是个宜农宜牧的好地方。长期以来,保安族多以农业为生,或兼营畜牧业、手工业等。  相似文献   

5.
郭龙 《思维与智慧》2012,(15):42-43
在2012年2月份的时候,微博上面的一条消息引起了人们的追捧,腾讯公司一名保安经过多轮面试,最终成为了腾讯研究院的一名工程师。而这条微博短短时间就转发20000多条,很快这条微博被腾讯CEO马化腾予以证实并转发,而这名保安段小磊也被誉为"2012励志哥"。保安段小磊只有24岁,2011年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拥有计算机和工商管理的双学位。毕业  相似文献   

6.
孟加拉国佛教历史象佛教本身一样悠久。佛教对孟加拉人民的宗教、社会和文化生活,在历史上起过很长的陶冶作用。在一些考古遗址发现许多建筑遗迹,有佛塔、寺院和大量石刻和金属佛像、菩萨像、天神像,这就说明孟加拉国曾经是佛教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记载还有更多已被人遗忘的古迹,据信都已经湮埋于地下。考古发掘时偶然发现有佛像和其它历史古物,也不是罕见的事。事实上,在这一片宽广而古老的土地上,可以听到遍及一切的佛教往事的回响声。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个回、汉、东乡、保安、撒拉、土、藏等多种民族杂居的地方。其中,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人口七十余万,占全州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三以上。在临夏,穆斯林居住的街道或村庄,习惯上称为“坊”,建有一座清真寺。清真寺规模的大小不同,有的宏伟庄严,有的因陋就简,在建筑风格上也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五蒲姑、商奄古史撮要桓台荀召遗址的发现,导引出我们对商奄、蒲姑族名徽号的再认识;确定了荀召遗址即“迁奄”之后的奄城所在。但对问题的深层揭示,则必须解释蒲姑及商奄的地望、封域等重要问题,以致对二国古史有一个较为完全的认识。蒲姑族的历史记载,仅限于商周之际。但蒲姑族远在早商晚期就具备了一定的势力,还  相似文献   

9.
张仕骏 《美与时代》2021,(2):102-103
统万城是见证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合的历史目击者,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使之成为文旅融合的沃土。历史遗迹的保护往往受各种因素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对其造成一定破坏,这既是认识问题,也是技术问题。对于历史遗址的保护不应为满足一时的经济效益,给承载民族记忆的历史遗址带来不必要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李嘎  杜汇 《管子学刊》2007,(2):112-116
青州城市建成区一带,历史时期曾经先后存在四座城市,即广县城——广固城——东阳城或南阳城——满城。广县城,西汉时期既已存在,之所以产生于下圈村一带,关键在于其地地处高阜,不宜受到洪水侵袭,且南倚含水丰富的岩层,无缺水之虞。广固城建于魏晋十六国时期,因时逢乱世,地理上重军事防御的色彩明显。由临淄城而广固城,历史时期青齐地区实现了第一次中心城市的转移,就魏晋十六国乱世而言,这一城市选择行为是相当成功的。进而论之,代广固城而兴的东、南两阳城及清代的青州满城,之所以均大体不出今天青州市区的范围,与它们均接近青齐地区几何中心的地理位置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11.
浅议十九世纪中叶保安族东迁及其它杨操在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成员中,有一个人数较少且属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共同体———保安族。保安族现有人口约1万余人,主要聚居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与东乡、裕固族一样,一般认为是甘肃特有民族。保安族...  相似文献   

12.
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300公里的拉合尔城(Lahore City),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花园之城,据说曾经流行这样一句话:因为天堂在这里,来到了拉合尔,就等于来到了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普遍经历了龙山文化时代。龙山时代之后的考古学文化,在黄河流域的上游是齐家文化,中游则有二里头文化,下游的情况如何呢?以前,由于考古发掘资料的限制,许多学者对此问题避而不谈,有的只能作某些推测性的看法。1974年山东大学历史系对泗水尹家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迭压在龙山文化层之上而又被二里冈上层商文化灰坑打破的“尹家城第二期文化层”(《泗水尹家城遗址第一次试掘简报》,《考古》1980年第1期),其石器、陶瓷风格与六十年代平度县岳石村所发现的器物相同(《山东平度东岳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与战国墓》,《考古》1962年10期),遂引起重视。其后,在牟平照格庄(《山东牟平  相似文献   

14.
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 , 因 张 继 一 统 文 化 资 源 , 也 为 古 城 增 添 了 一 1956年 10月 , 苏 州 城 隍 庙首 《枫 桥 夜 泊 》而 闻 名 中 外 。 而 姑 处 宗 教 旅 游 景 点 。被 列 为 江 苏 省 重 点 文 物 保 护 单苏 城 内 城 隍 庙 , 名 声 和 历 史 虽 不 城 隍 庙 的 历 史 变 迁 位 。及 寒 山 寺 , 却 也 别 具 意 味 , 苏 州 城 隍 庙 , 座 落 在 姑 苏 城 内 繁 …  相似文献   

15.
正1984年冬天,北京的气温比现在要冷一些。一大早,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的一名人事干部按时上班。走进办公室前,他先到传达室拎了一个热水瓶,跟老保安开了几句玩笑,然后就冲写着自己名字的信格里去拿了《人民日报》,一般来说他整个上午都将在读报中度过。过去十多年里,在这个曾经参与研制过两弹一星的老牌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田野调查保安族聚居的大河家大墩、梅坡、甘河滩村,刘集乡的团结、肖家、高李村的基础上,对保安族宗教经典和世俗社会中有关妇女社会地位进行归纳和分析,认为保安族社会中男女平等是普遍认同的心理。并从社会性别和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为视角,就伊斯兰教妇女观在保安族日常生活实践中得出,青壮年婚育期家庭中妻子和丈夫承担了自己应有的义务和责任,而且中老年女性在宗教实践中也构建了自己较高的社会地位。本文认为以一个民族的宗教实践来探讨宗教诸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秀亮 《管子学刊》2010,(1):117-120
桐林(田旺)遗址的本源是什么,至今在学术界莫衷一是。根据先秦古籍中的资料互证、地下发掘、地名遗存、地理形势等多种依据综合考察分析证明,该遗址就是先秦齐国的国之仓廪"雍廪"的遗址。"雍廪"《史记》又记做"雍林"。遗址东侧的"桐林",也就是现在的遗址冠名村村名,实际就是该地命名的古音遗留。可以基本廓清,在历史流转过程中,该地名称先后经过了"雍"、"雍廪"、"雍林"、"渠丘"、"西安"、"桐林"的转折演变。  相似文献   

18.
南顿故城,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司老街村东北。该遗址是一处大型的历史文化遗址群,遗址分布比较集中。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与叙事     
从广义上说,过去的就是历史,历史就是曾经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情。但这就是历史吗?何谓历史?历史就是过去曾经发生的事情、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有意义的联系。困难的是,我们知道的只是曾经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情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稷下学宫遗址新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引论我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后,地处东方的齐国,为适应当时社会大变革形势,在列国中率先于都城临淄设学宫,汇百家学派,鼓励著书立说,讲学鸣辩,以探求富国强兵、治国安邦之道。关于稷下学宫的遗址所在,史家、考据家虽作过一些探究,但是,由于资料所限,致使众说纷纭,长期以来不得终一。本文想依文献所载,结合近年来临淄齐国故城考古资料,对此作些粗浅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