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杀人案,由于被告人有脑外伤病史.涉及到其有无精神病的问题,法院请几个医院对比作了鉴定。鉴定结论是:第一,无重性精神病态;第二,脑外伤后遗症不能排除。法院认为,这两个鉴定结论是不甚明确的,而本案的辩护律师却认为,这两个鉴定结论是明确的。律师提出的理由是:“第一条,无重性精神病态,就是说肯定无重性精神病态,那么是不是说有轻性精神病态,不一定,因为还有两种可能,一是有轻性精神病态,一是连轻性精神病态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新的思想和论断,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明确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版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和方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敏锐地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深刻洞悉党和国家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运动的学说;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这篇文章指出,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理论,其宗旨和归宿在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并着眼于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教训,强调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科学技术,不是单纯的技术或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荣辱的重大政治问题;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作为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的变革作用,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防止“和平演交”,并不是互不相干或可以互相取代的两件事,而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可分割的侧面。应当说,这是发人深省的。全面而坚定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为此,还需要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及其矛盾运动的客观趋势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如所周知,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基石。但这两个方面都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加以展开。马克思在为《资本论》所写的几大手稿中,对这两个方面都有所展开,作了一系列原则论述和预测。可惜在我们过去的研究中,这些思想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是造成对科学社会主义简单化理解、甚至划不清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界限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天,特别需要结合新的情况来发掘、发挥马克思的这些富有远见的思想。同时,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新特点,社会主义实践的宝贵经验,也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可供总结和概括的丰富材料。着手做这项工作,必然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的紧迫课题,例如,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当代的具体表现和发展前景;怎样从世界普遍交往、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观点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究竟需要怎样的物质技术基础,怎样理解经济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在激烈的国际交往和竞争中卓有成效地吸取新技术革命的最新成果的现实可能性和有效途径;世界普遍交往条件下的民族问题同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社会主义实践同发展问题、全球性问题的关系,如何从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学说、运动和制度的统一中理解社会主义的价值和价值观;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和历史观统一的高度,结合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和文化学等学科在当代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和创造性的探索,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哲学基础。我们相信,在这个历史关头,本刊开设“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哲学探讨”这个专栏,一定会得到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科学规律与“以人为本”的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由来在“以人为本”成为理论界的热点后, 有人却反对“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的命题。社会主义和“以人为本”都是党的文献肯定的, 为什么它们不能联系在一起呢?问题出在: 人们把“以人为本”同西方哲学的“人本主义”等同起来, 而人本主义也就是人道主义。于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也就成了“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后者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派别,确实与科学社会主义有原则性区别。但是笼统地反对把“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 是不明智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 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科学规律与“以人为本”的结…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可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问题得出的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下篇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社会主义中的问题得出的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在上篇中,自然科学只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材料和根据来与马克思主义发生联系,在下篇中,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就会同社会问题结合在一起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而成的两大科学部门交叉的学科,  相似文献   

6.
今天,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受到严重挑战,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正面临着一系列全新的问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在此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与研究如不能切实地分析和解决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那就是最严重的脱离实际。 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科学社会主义结合更紧,建议:1、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历史观的研究,以更为全面,系统、合理的理论形态,将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高度统一起来;2、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体化的综合性研究,纠正以往“只分不合”的趋向,注重马克思主义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交叉研究;3、针对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面临的问题,撰写一批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进行社会主义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如: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体系,社会主义成长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条件,社会主  相似文献   

7.
……但斯大林主义的根源在哪里呢?某些学者在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本身中发现了它。科学社会主义提出的取消商品的,中央集权的社会似乎排除了民主的发展。这样的社会似乎只能是类似兵营式的社会主义,不可能是别的。我们在哲学博士齐普科那里就见到了这种典型的论断。他出于有益的目的——阐明斯大林罪行的思想根源,在《科学与生活》杂志1988年第11、12期和1989年第1、2期上分四部分著文,试图证明我国大量灾难的原因在于马克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术论文奖励政策的误区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高校在奖励学术论文中,存在以下问题:重刊物,轻论文;重国外,轻国内;以及重IF等方面。通过深入地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措施,即国内外并重,重视论文被索引、引用、转载或摘录情况,尤其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当前,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宏伟任务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这就要求哲学研究打开新的局面。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史观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它既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又是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一般方法论,因此,如何打开新局面,就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唯物史观创立迄今近一百四十年的历史,既光辉地证明了唯物史观确实“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也表明了它不是“固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校在奖励学术论文中,存在以下问题:重刊物,轻论文;重国外,轻国内;以及重IF等方面.通过深入地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措施,即国内外并重,重视论文被索引、引用、转载或摘录情况,尤其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等.  相似文献   

11.
引言我们曾对下列这类“×就×”结构作过一些探讨: Ⅰ.去就去说就说走了就走了Ⅱ.不去就不去不走就不走Ⅰ组例式中的“就”是轻读的,表示“无所谓”的语气,记作“就_1”;Ⅱ组例式中的“就”有轻读和重读两种情形:轻读的是“就_1”,重读的表“加强判断”的语气,记作“就_2”,就_1和就_2都有关联的作用。上述都是“就”出现在两个完全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情况。具体来说,这两个词语的形式相同,长度相等,因此都记作“×”。本文试在此基础上侧重从词语的长度着眼,研究两类与之相关的句法格式,并作出比较,以弄清它们之间一些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医学高等教育改革与医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 当前的形势当前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在逐步深入的过程中 ,前进的步伐还不够快 ,新的突破性的进展比较少 ,各方面的阻碍仍很大 ,对未来人才质量要求没有明确的标准 ,在思想认识和观念方面还存在较多的误区。近年来我国为纠正基础教育中的偏向问题而提出了素质教育 (在美国就无素质教育这个词 ) ,那么高等教育是否也应进行素质教育 ?由于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校大学生存在着重知识、轻文化、重智育、轻人文、高分低能、合作精神不足等问题 ,素质教育在高校也是非常重要的 ,张笛梅[1] 认为 :素质教育是过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思想观理…  相似文献   

13.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涉及宗教和宗教工作的根本问题。为了更妥当地处理好宗教问题以服务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深化对“相适应”问题的研究。一、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互关系的历史把握“相适应”论断的重大意义宗教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已经有几万年的历史。自从19世纪中叶,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和共产党诞生以后,伴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传播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社会主义与宗教的相互关系问题,才真正构成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  相似文献   

14.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史上,邓小平同志第一个明确表明了“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①的思想。这是邓小平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成败及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的科学论断,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经典理论...  相似文献   

15.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唯物史观的发展”理论讨论会侧记本刊记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唯物史观的发展”理论讨论会暨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第6届年会于1993年1月9日至15日在长春市召开。它是由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吉林省社联、吉林省哲学学会等15个单位联合举办的。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近80篇。讨论会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百家争呜的方针,除了围绕主题开展理论研讨外,还组织代表实地考察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和吉林化学工业公司。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启祥、大庆石化总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文奎应邀就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问题作了报告,使与会者受到极大启发。现将会议讨论和论文中提出的观点择要简介如下。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与会同志指出,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一次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现如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则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生了新的飞跃,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  相似文献   

16.
刘娟娟 《美与时代》2014,(4):113-114
分析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阶段课程设计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民办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内容重复,学科交叉严重、课程设置缺乏逻辑性、轻基础理论,重专业应用、轻实践,重理论、选修课陈旧,且所占比例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明确目标,突出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加强基础理论课程,避免重复内容;增加技能课程,强化专业实习;课程深度循序渐进,专业性逐步加强;革新选修课,增加比例。  相似文献   

17.
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所不可缺少的世界观基础。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是在宪法规定的宗教信仰的范围内选择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无神论的世界观,这是党员作为一个公民享有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对于人民群众,必须把宗教信仰和政治态度区分开来。共产党员的世界观信仰问题决不是"私人的事情"。党员放弃辩证唯物主义而信仰宗教,是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背离。不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才能正确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避免这样那样的偏离。  相似文献   

18.
列宁在《怎么办?》一文中强調指出:无产阶級的政治意識、科学社会主义不可能自发产生,这种意識只能从外面灌輸进去。并說:“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輕視与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級思想体系的加强。”因此,經常对无产阶級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对无产阶級政党說来,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务。阶級教育和革命传統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础,是无产阶级政党用自己的思想体系去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一环。是否重视阶級教育和革命传統教育的問题,关系着无产阶級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問题;革命胜利后,是否继續重視阶級教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反思潘自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由于国际共运内部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的严重泛滥,一些执政的共产党人用非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理论,这在实践上直接导致了原东欧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内...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商品经济的二重社会效应问题,并就商品经济二重社会效应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重视解决对商品经济社会效应的认识问题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发展商品经济。关于发展商品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