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他们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根据自我决定理论,自主支持型教师能够满足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促进学习动机内化,进而提高学业投入及学业成就。本研究通过对37篇教师自主支持与学生学业成就的实证研究(53个独立样本,18278名学生)进行元分析,结果发现:(1)教师自主支持显著正向预测需要满足、动机、投入及学业成就;同时自主支持对需要满足、动机及投入的效应量高于对学业成就的效应量;(2)学生的需要满足及动机在教师自主支持对学业成就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但学业投入的中介作用不显著;(3)教师自主支持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在不同年龄、经济与文化背景下没有显著差异。综上,在未来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支持,以满足学生基本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业投入,提升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2.
父母和教师自主支持与高中生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分层抽样法在河南和云南抽取4988名高中生实施问卷调查,考察父母自主支持和教师自主支持与高中生学业、个性社会性和生涯发展的关系。结果发现:(1)学业和生涯方面,女生发展好于男生,重点学校学生发展好于普通学校学生;个性社会性方面,重点学校学生发展高于普通学校学生,高二、高三学生发展显著高于高一学生;(2)父母和教师自主支持显著正向预测高中生发展。父母自主支持对学业和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显著高于其对生涯发展的影响;教师自主支持对学业发展影响最大,对生涯发展影响最小;(3)教师自主支持对高中生三方面发展的影响均显著大于父母自主支持;(4)父母和教师自主支持对高中生学业和生涯发展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父母自主支持、心理控制与初中生创意自我效能的关系,以及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父母自主支持问卷、父母心理控制问卷、学生创意自我效能量表和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对512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初中生低唤醒的学业情绪——放松和厌倦在父母自主支持和创意自我效能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初中生高唤醒的学业情绪——高兴和焦虑在父母自主支持和创意自我效能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2)四种学业情绪(高兴、放松、焦虑和厌倦)在父母心理控制和初中生创意自我效能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说明充分的父母自主支持能增加初中生的积极学业情绪,进而提升其创意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自主学习、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学业成就自评量表和自编的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问卷,以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667名大学生为被试,调查分析了大学生自主学习、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自主学习对学业成就具有预测作用;(2)掌握目标、成绩接近目标对大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预测作用;(3)掌握目标对大学生学业成就具有预测作用;(4)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业成就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间接作用;自主学习在成就目标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自我决定理论为基础,使用修订的学习氛围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学业调节问卷和学业倦怠问卷对613名初中生进行施测,探讨了初中生感知的教师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自我决定动机和学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学生感知的教师自主支持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自主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自主动机与学业倦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2)基本心理需要、自主动机可以单独作为中介变量在学生感知教师自主支持与学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基本心理需要-自主动机也可以形成中介链在学生感知教师自主支持与学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父母教育卷入对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本研究考察了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校内人际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样本取自我国中部地区某省会城市53所学校的7~8年级学生(N=12724),使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父母教育卷入由家长报告,学业自我效能感、校内人际关系和生活满意度由初中生报告。结果表明:校内人际关系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在父母教育卷入和初中生生活满意度间既产生了独立中介作用,也形成了链式中介作用,性别并未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父母的教育卷入可能会通过初中生的学习和人际功能,进而影响他们对生活满意度的积极感知。  相似文献   

7.
采用学习氛围量表、主观社会阶层量表、学业调节问卷和修订的课堂投入问卷对121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根据主观社会阶层得分在3分以下、6分以上的标准,筛选出491名典型低阶层(374人)与高阶层(117人)被试,考察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学生自主动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家庭社会阶层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的学习投入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自主动机在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的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家庭社会阶层在教师自主支持影响初中生自主动机进而影响其学习投入的过程中起到有中介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702名小学生为被试,探讨了教师支持、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和学生家庭作业自主动机影响积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的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是积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的预测因素;(2)学生家庭作业自主动机在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与积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教师支持在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通过学生家庭作业自主动机影响其积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的过程中起有中介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教师支持、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和学生家庭作业自主动机均是学生积极家庭作业情绪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揭示了感恩“怎样”影响学业成就及这种影响“何时”更强或更弱。采用感恩问卷、日常性学业复原力问卷、压力性生活事件量表和学业成就问卷对1361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日常性学业复原力对感恩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感恩既对学业成就产生直接影响,也通过日常性学业复原力对学业成就产生间接影响;(2)压力性生活事件对日常性学业复原力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压力性生活事件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具体而言,日常性学业复原力对学业成就的影响,随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增加而降低。因此,感恩对青少年学业成就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对提高青少年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法对462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感知校园氛围与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disorder, IGD)关系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父母学业卷入对这一中介过程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家庭月收入和父母受教育水平后,感知校园氛围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IGD;(2)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感知校园氛围与IGD关系间起着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3)父母学业卷入对中介路径"感知校园氛围→学业自我效能感→IGD"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即相对于父母学业卷入水平低的初中生而言,这一间接效应对于父母学业卷入水平高的初中生更强。实践干预时,可以通过提高青少年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或调整父母学业卷入程度来预防和控制青少年IGD。  相似文献   

11.
公正世界信念作为一种社会认知倾向,对于个体发展具有普遍影响,但是在学校情境中探索公正世界信念与学业成就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的研究却很有限。本研究以郑州市两个区县的2584名初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公正世界信念对其学业成就的影响,从班级生态环境的角度,探索个体对教师支持和班级公正的感知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初中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可显著预测其学业成就;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后,学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可分别通过对教师支持和班级公正的感知间接影响其学业成就,公正世界信念还可以通过感知的教师支持影响对班级公正的感知,进而影响学业成就的多重中介路径发挥作用。个体对班级教师支持和班级公正的感知是公正世界信念影响学业成就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吴妮妮  姚梅林 《心理科学》2013,36(4):899-903
中职生的家庭资源是影响其学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调查了国内8个省市1185名中职生和高中生,探讨了中职生家长投入的现状特点及其与教养风格、学业投入的关系。结果发现:中职生家长投入水平显著低于高中生家长;家长教养风格(自主支持/控制)调节了家长投入对中职生学业投入的预测作用。在自主支持的教养风格条件下,家长的在家辅导、参与决策能显著预测学生学业投入的水平,而在控制的教养风格条件下则不成立。  相似文献   

13.
以22项实证研究(25个独立样本,79665个被试)为对象,综合使用元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以家庭投资模型和家庭压力模型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显著地正向预测学业成就(r=0.32);(2)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测量方式的调节效应显著;(3)父母卷入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就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4)父母卷入的中介效应只存在于小学及以下群体,在中学群体中介效应不显著。结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在小学和幼儿园阶段时父母卷入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学业成就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习投入(1earning engagement),是影响大学生学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及未来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是促进高等学校内涵发展,促进大学生成才的关键问题。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之一的教育模式。通过分析传统教育模式和网络教育模式的优缺点以及比较和分析,得出将传统教育模式和网络教育模式相结合的“双重教育模式”才是更好的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15.
《学海》2019,(2)
探讨家庭恰当有益的学业支持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CEPS的数据计算分析,本文试图证明:青少年学业成就存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家庭的教育投入影响子女的学业成就;适度温情型的学业支持促进青少年学业成就,青少年情感需求层次先于知识追求欲望;严厉惩罚型的学业支持阻碍青少年的学业成就,过高的教育期望和干涉挫伤青少年的自信心,对学业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北京市12所中小学的416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层次回归方法考察了家长投入对子女学业投入的影响以及家长自主支持/控制的教养风格和子女的学业心理需要满足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中小学生的家长投入程度随学段升高而降低;(2)家长注重在家辅导方面的投入,在参与社区及学校活动等方面的投入较为欠缺;(3)家长投入对子女的学业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4)家长自主支持/控制的教养风格在家长投入与子女学业投入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且该调节效应部分地通过子女的学业心理需要满足这一中介变量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取343名儿童及其家长为被试考察父母心理控制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1)心理控制正向预测儿童的内外化问题行为且这种影响受父母自主支持的调节;(2)父母自主支持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情绪控制影响儿童内外化问题行为,部分通过抑制控制影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结论:心理控制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受自主支持的调节,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易杰 《四川心理科学》2014,(17):119-119
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参与。而“自主、互助、创新”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自主是互助、创新的基础、前提,互助是促进自主、创新的形式、途径,创新是自主、合作的目的。三者不仅互为一体,还互为促进,使语文课堂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搞好“自主、互助、创新”的学习呢?  相似文献   

19.
对1137名一年级职高生实施问卷调查,探讨感知教师和父母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内外化问题的关系。结果表明:(1)一年级职高生在抑郁问题上女生更严重,在外化问题上男生更严重;(2)教师、父母自主支持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呈显著正相关,教师、父母自主支持、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一年级职高生内外化问题呈显著负相关;(3)一年级职高生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教师、父母自主支持与内化问题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教师、父母自主支持与外化问题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教师自主支持对一年级职高生外化问题的影响受父母自主支持的调节作用,对于感知父母自主支持较高的学生,教师自主支持对外化问题的影响呈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以498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探讨高中生的自我妨碍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并考察学业浮力的中介作用以及父母支持的调节作用。测量工具包括自我妨碍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学业浮力量表和父母自主支持量表。结果表明:(1)自我妨碍对学习投入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2)学业浮力在自我妨碍和学习投入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妨碍和学习投入的关系受到父母支持的调节。与低父母支持相比,在高父母支持的学生中,自我妨碍对学习投入有更强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