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育水平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来自北京三个社区的217位60~85岁的老年人接受了五项基本心理能力测验、感觉功能测查、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容量的测试。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教育水平对老年人基本心理能力的影响。研究得到:(1)从整体上看,教育水平对老年人基本心理能力的积极作用是普遍存在的,不依赖于具体的领域;分水平看,教育水平对认知功能的积极作用随教育水平的高低表现出领域间的差异。(2)教育水平与年龄各自独立地对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产生影响,教育水平的作用是积极的,年龄的影响是极性的。(3)教育水平对老年人基本心理能力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为中介的。  相似文献   

2.
执行功能是对目标指向活动进行信息整合和控制调节的一系列认知能力,在学前期发展迅速。研究使用执行功能任务组软件考察了210名3~6岁儿童(6组,组间年龄跨度6个月)执行功能各子成分(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的发展特征。结果表明:(1)随年龄增长,3~6岁儿童执行功能呈上升趋势发展,4岁左右为抑制控制与认知灵活性的高速发展期;(2)执行功能各子成分发展不同步,抑制控制最快,工作记忆最慢;(3)各子成分间呈中度正相关。结论:3~6岁执行功能能力发展迅速,但各子成分的发展进程并不一致;幼儿阶段执行功能测试的年龄分组最好精确到6个月。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教育水平在认知老化中的作用,分别使用横断数据和干预数据分析教育水平对认知老化的影响模式。对51名58~83岁的城市社区老年人实施加工速度测验和基本心理能力测验。随机选取25名被试作为干预组接受加工速度训练。被试在前测后第8周接受与前测内容相同的后测。横断分析的结果显示,在特定的认知测验中,教育水平对认知能力的年龄差异有调节作用。干预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加工速度干预效果显著,且对词汇流畅性有迁移作用。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则表明,教育水平在促进老年人干预收益和迁移方面的作用不显著。在获取和应用新知识方面,教育水平的作用并不显著,其在认知老化中的作用可能更多地表现为对固有认知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认知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本心理能力老化机制是认知老化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横断研究与追踪研究表明, 感觉功能、加工速度、工作记忆等信息加工资源的衰退导致了基本心理能力的衰退。但由于相关研究不能进行因果推论, 基本心理能力老化的认知机制尚存在争论。因此本项目拟采用实验室研究和干预实验设计, 通过操纵感觉功能(知觉压力水平)、干预加工速度与工作记忆, 考察基本心理能力的年龄差异的变化, 以期为认知老化理论的深化和拓展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具有积极影响,一些理论认为音乐训练的广泛迁移效应是通过执行功能起中介作用,但音乐训练与执行功能的关系至今仍存争议。研究将执行功能分为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三个子成分,并将抑制控制进一步细分为注意抑制和反应抑制,同时区分工作记忆中主动性控制和反应性控制两种认知过程。通过对比音乐组和控制组在执行功能各任务(Go/No-go, Stroop, AX-CPT, Task-switching)上的行为表现来系统考察音乐训练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音乐训练对执行功能不同子成分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抑制控制中的注意抑制和工作记忆中的主动性控制,对抑制控制中的反应抑制、工作记忆中的反应性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社区老年人运动习惯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在北京市通过分层、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60岁以上的老年人732名,采用自编调查表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及运动习惯情况(包括有无运动习惯,运动频率,运动持续时间),使用简明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和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J)评估认知功能。结果发现:(1)运动组整体认知功能及视空间定向能力得分均高于无运动组;(2)有无运动习惯可正向预测整体认知功能及视空间定向能力得分;(3)运动持续10年及以上组整体认知功能得分高于运动持续10年以下组。结果表明:相对于无运动习惯的社区老年人,有运动习惯的社区老年人的整体认知功能及视空间定向能力更好;运动持续年数较长,对社区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认知年老化与执行衰退假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认知年老化领域,执行衰退假说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理论。执行衰退假说在理论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在实证研究中却存在很多困难,如执行功能的可分离性问题,执行功能测量的信度和效度问题,以及执行功能与加工速度的关系问题。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焦点是:在行为学水平上,控制一般性因素(加工速度)后,执行功能是否仍对认知年老化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在神经水平上,执行(额叶)功能随龄的变化情况,以及在认知年老化过程中,额叶在大脑功能重组中扮演的角色。最终实现对认知年老化的理解,需要将认知功能与大脑结构联系起来;既看到广泛存在的共同的基本机制,又不能忽略不同认知结构的选择性变化。  相似文献   

8.
白蓉  范会勇  张进辅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777-1787
如何促进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延缓认知老化, 是老年心理学的关键课题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的身体活动类型、活动强度、活动量以及生命早期的身体活动可能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各个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包括执行功能、注意力、认知速度、记忆力等。此外, 选择性提高假说、心血管功能假说以及认知-锻炼模型用来解释这一影响机制。这些发现对维护老年人认知功能, 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有效延缓衰老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康丹  曾莉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9):1661-1669
执行功能是个体对复杂的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活动过程, 对早期儿童的数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早期儿童数学学习与执行功能呈显著正相关, 执行功能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认知加工机制。早期儿童执行功能和数学学习之间存在着相互预测的关系, 执行功能可以预测数学成绩, 数学成绩可以预测执行功能。高质量的早期数学教育可能具有发展儿童执行功能和数学能力的双重价值。未来研究可以明确执行功能的界定和统一测量工具, 提供更可靠的证据证明早期儿童执行功能与数学能力的因果关系, 以及进一步探究语言、数学以及执行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年龄的增长, 大部分老年人的情景记忆会出现衰退, 但也会有一部分老年人的情景记忆表现出成功的年老化, 即记忆成绩较好或随增龄的衰退程度较小。脑保持理论、神经去分化理论、认知储备理论以及神经补偿理论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情景记忆成功年老化的神经机制。基于选择性优化与补偿模型对现有理论进行整合, 发现情景记忆成功年老化可能与个体的认知储备水平直接相关:高认知储备的老年人能够对情景记忆相关的脑区和脑网络进行优化且具备更强的神经补偿能力, 因而其脑功能(比如, 神经表征和神经加工通路的特异性)可能会保持地更好。未来研究需要更多地采用纵向设计来考察各理论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从而更好地解释记忆成功年老化的神经机制并为提升老年人的脑与认知健康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认知年老化和老年心理健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是健康老龄化的两个基本要素。认知功能随年老而加速减退,其机制的探讨表明,加工速度、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在认知年老过程中均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大多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生活满意度较高,其心态随年龄的增高而更趋于平静满足,但独居和绝对空巢老人的某些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认知年老化过程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分别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延缓认知功能的年老减退和保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以及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人格对幼儿白谎行为的影响,及“冷”“热”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和测验法对218名3~6岁幼儿的人格、言语能力、“冷”“热”执行功能和白谎行为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控制年龄和言语能力后,智能特征和亲社会性可显著正向预测幼儿白谎行为;“冷”执行功能在智能特征和白谎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热”执行功能在亲社会性和白谎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热”执行功能在外倾性和白谎行为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冷”“热”执行功能在认真自控和白谎行为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人格对幼儿白谎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白学军  姚海娟 《心理学报》2018,50(11):1197-1211
本研究采用2个实验, 考察创造性思维测验得分高低者在Stroop任务干扰条件上的差异, 从行为和生理指标探讨认知抑制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以及时间压力对认知抑制与创造性思维关系的调节作用。实验1采用Stroop颜色命名任务。结果发现, 相比低创者, 高创者的反应时干扰效应量和正确率干扰效应量均更小。实验2采用更灵活的Stroop字义-颜色命名转换任务, 操纵不同的时间压力条件, 并记录被试完成任务时的皮肤电活动。结果发现, 高创者在有时间压力条件下的干扰效应量显著小于无时间压力条件下, 而低创者在有和无时间压力条件下的干扰效应量无显著差异; 高创者在颜色命名任务的不一致条件下的皮肤电活动变化显著高于一致条件, 而低创者在颜色命名任务的一致和不一致条件下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总体而言, 相比低创者, 高创者的认知抑制能力更高, 能够有效抑制优势的但不相关的反应倾向。时间压力在认知抑制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高创者面对不同任务要求能够灵活调整自身的认知抑制水平, 并表现出变化的生理唤醒水平。结果支持创造性思维的适应性认知抑制假说。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视觉观点采择影响其必要的社交活动和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观点采择的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出相关的心理特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视觉观点采择过程受损,表现出自我中心性和他人中心性。在神经生理上表现出与视觉观点采择相关的脑区激活减弱。可能的原因是患者认知功能中反应抑制能力和心理旋转能力的受损所致,建议采用认知干预疗法可能会改善患者的视觉观点采择能力。目前的研究论证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观点采择过程的损伤,对于不同水平的视觉观点采择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模式还未有明确的定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该角度入手,更加明确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水平视觉观点采择的特点和神经生理活动。  相似文献   

15.
张力为 《心理科学》2013,36(3):515-523
摘要 运动员大赛最佳竞技表现的核心是良好的自我控制。本文介绍了解释自我控制与竞技表现关系的6个理论的核心要点和实证研究,包括自动执行假说(Baumeister, 1984)、加工效能理论(Eysenck & Calvo, 1992)、注意控制理论(Eysenck, Derakshan, Santos, & Calvo, 2007)、自我控制的力量模型((Baumeister, Bratslavsky, Muraven, & Tice, 1998; Baumeister, Vohs , & Tice, 2007)、心理控制的逆过程理论(Wegner, 1994)和流畅状态理论(Csikszentmihalyi, 1990);还介绍了通过心理训练以提高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的4个理论,包括心理建设综合模式(刘淑慧,1998,2001)、逆境应对训练模式(姒刚彦,2006,2007)、心理技能训练模型(Vealey, 2007)和中国运动员心理建设系统(张凯,张力为,2011)。本文讨论了这两类10个理论的异同及在运动员自我控制研究中的意义;最后指出,对不同的自我控制理论同时进行检验和比较的研究或许具有潜在价值。 关键词 自我控制,心理训练,运动员,比赛  相似文献   

16.
李泉  宋亚男  廉彬  冯廷勇 《心理学报》2019,51(3):324-336
正念训练是指个体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体验的一种心理干预方法。先前研究表明正念训练可以促进其注意力、执行功能、情绪调节等的发展, 而正念训练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机制并不清楚。因此, 为了考察正念训练对3~4岁幼儿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的影响。采用前后测设计, 对正念组进行每周2次, 每次20~30分钟, 共12次的正念训练; 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训练。结果发现:(1) 在注意力方面, 正念组与对照组前测差异不显著, 训练后正念组幼儿持续性注意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 在执行功能方面, 正念组和实验组在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以及工作记忆上前测得分差异不显著, 训练后正念组幼儿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而两组幼儿工作记忆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 正念训练促进了3~4岁幼儿注意力和执行功能的发展, 且在执行功能方面主要表现为对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time estimation were examined by comparing the temporal performance of young, young–old, and old–old adults, in relation to two major theories of cognitive aging: executive decline and cognitive slowing. W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processing speed and executive function are differentially involved in timing depending on the temporal task used. We also tested the assumption of greater age-related effects in time estimation in old–old participants. Participants performed two standard temporal tasks: duration production and duration reproduction. They also completed tests measuring executive function and processing speed. Findings supported the view that executive function is the best mediator of re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inversely that processing speed is the best mediator of production performance. They also showed that young–old participants provide relatively accurate temporal judgments compared to old–old participants.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in aging.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 training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has been much explored over the last decades. A variety of evidence shows a different neurological and cognitive processing in the population who have undergone instrumental music training compared to people who have not.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hows the many advantages in cognitive skills musicians have gained from musical training, such as benefits to their executive functions and other aspects of cognition, in children as well as adults and the elderly.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in greater depth certain cognitive aspects associated with musical training in the adult population. Specifically, it explores its relationship with inhibition, working memory (verbal and visual-spatial), flexibility, processing speed, fluid intelligence and divided attent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is indee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ical training and improvements in cognitive performance, both in executive functions and in other areas of cogn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