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封建迷信”是我国的习惯称呼,它主要指世俗的鬼神迷信,既不包括宗教迷信,也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迷信古人”、“迷信书本”、“个人迷信”等等。对待封建迷信的政策与对待宗教的政策是有区别的。对待宗教是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而对于封建迷信则是坚决取缔和说服教育的问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某些偏差,正是由于未能正确区分  相似文献   

2.
宗教政策法律知识答问选编徐玉成161.问:什么是迷信和迷信活动?答:迷信,“迷”字是分辨不清的意思,“信”字是相信或者信奉。从广义上说,迷信是指人们对于事物盲目地信仰或者崇拜,例如迷信书本,迷信金钱,迷信个人,迷信崇拜文艺、体育明星,迷信外国人等。同...  相似文献   

3.
1996年底,我们看到一些封建迷信的糟粕沉渣泛起,相面、算命、看风水等迷信活动死灰复燃,还出现了数字迷信、超常意念、特异功能、包治百病等伪科学和新的迷信,个别邪教组织也蠢蠢欲动。受此影响,一些中小学生、学前儿童胸前佩戴了“圣牌、圣物、护身符“,脑后梳起了“长命辫“,有的人在封建迷信中丧了命,甚至有的家长为给孩子“驱鬼“治病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杀死。对此,我们在痛心疾首之余,感到有必要在  相似文献   

4.
看清自己     
正"对于文章方面的指责,我从不辩驳,似乎胆小,也许是宽宏大量。一件事总有两面,我不便往自己脸上贴金。"老舍曾这么说,很佩服他已经功成名就之后,还能如此清醒地认识自己。我认识一些鸡汤作家,总喜欢拿自己的事举例子。比如某天在街上与人争执,道理全在自己这边,对方还无理谩骂。自己不与他一般见识,风轻云淡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先锋队,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辩证法和唯物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之一。共产党员必须是唯物论者和无神论者,要相信科学,不能相信封建迷信。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也有一条是“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但是,近些年来,唯心论、有神论和封建迷信思想在部分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中滋长、蔓延。主要表现在:“数字迷信”。喜欢“6”、“8”、“9”,忌讳“4”。认为“6”是“六六大顺”,“8”是“发发发发”,“9”是“长长久久”,“4”则与“死”谐音,很不吉利。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算命”、“卜卦”等是一种骗人的封建迷信活动,近几年来,原来已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算命”、“卜卦”等封建迷信活动又沉渣泛起,甚至还堂而皇之地摆到旅游景点和街道边上来,被人们戏称为“摆在大街上的精神垃圾”。 迷信的东西始终是假的,其目的在于骗钱。假的东西要哄得人信,惟有靠骗。据笔者的观察,算命者的骗术其实很简单,甚至荒唐可笑,其方法主要是凭借一双敏锐的“职业”眼力,对求卜者的相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鬼神迷信思想也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鬼神迷信观念的存在也有着文化深层结构上的原因。通过对儒家的“鬼神观”和“天命观”的探讨.笔者认为儒学的这样一种“天人合一思维模式下的二人互相制约”的思维模式.决定了儒家文化在根本上对鬼神迷信思想有着实际的支撑。因此.要想从根本上破除迷信思想的存在,宣传无神论的思想,就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的转变,吸收科学和理性精神进行重新的解构与建构。  相似文献   

8.
贵刊物2004年第三期中唐黎标先生的《封建迷信回潮现象透视》一文是篇好文章,读后令人豁然。由此文起,笔者也大胆续貂,实是随玉之砖。对推广科学,扼制迷信的措施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治本大于治标。封建迷信氛围浓厚,这个现象误国殃民,有识之士无不忧心。但想从源头上扼制,非一介草民能为之。我只能做到自己不迷信,对周围的迷信者是无能为力的,连相劝几句也会不受欢迎。有所作为的应是党和政府这样的强势群体。这方面党和政府已有行动,但没动到点子上。封建迷信泛滥的原因,并不是一些“邪教头目”有多么大的宣传力度,有多么高的蛊惑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当今社会上的封建迷信活动不仅没有绝迹,反而十分活跃。不管是封建迷信,还是披着科学旗号外衣的现代迷信、洋迷信,其本质上都是愚昧落后、非理性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有大批的有识之士早就对封建迷信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这些批判的语言是炉火纯青、犀利有力的,其策略也是十分讲究、令人称道的。这在今天仍然是有借鉴意义的。一、对算命的批判算命术认为一个人是否尊贵,是否当官入仕,是否健康长寿,与其个人的主观努力、才能与德行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而主要取决于其“命”的好坏,个人是无法把握自己的命…  相似文献   

10.
江绍原是我国从学理上系统研究迷信的著名学者,主张“一切真实的学问都是涉及迷信研究和破除迷信的”。研究迷信就是为了破除迷信,但江绍原并不是直接批判迷信如何荒谬,而是通过收集大量翔实丰富的材料,以相关知识,把各种迷信的来龙去脉,包括如何产生、如何起作用、如何演化以及各地区的差异等细节非常清楚地摆在大家面前,解开其神秘面纱,从而达到不攻自破的目的。他的姓名迷信研究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1.
反对封建迷信,无疑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要警惕不要将好事办坏。最近,笔者去农村走了一圈,看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有的地方将农民在自己长辈去世周年时的追思祭奠也当作迷信活动来处理,有的地方则把在寺院内燃香当成要刹住的迷信歪风等等。这些做法无疑是将反对封建迷信的外延扩大了。反对封建迷信一定要注意政策界限,这一点是我们的工作中所要牢记的。首先,反迷信不能干涉人的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于每个国民的权利,是不容干涉的。因此,只要是正当的宗教信仰,就不能用反迷信的办法来加以干涉。这一条政策界限是必须加以严守的。其次,反迷信也应注意保护和尊重长  相似文献   

12.
五十年代末有一个日本旅游团来华游览泰山.他们在登临过程中,发现在一处山岩上镌刻有“(?)二”两字.成千上万的游人曾经过这里,但都不注意这是什么意思.这个日本旅游团的人们却认真地问陪同导游人员:“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虫字上加一撇是什么字,什么时候什么人刻上去的?”三个问题把陪同人员问住了.下山回宾馆后,陪同人员  相似文献   

13.
据了解,当前农村有些神汉、巫婆以宗教信仰自由为借口,进行封建迷信活动。甚至有的手执《宪法》与人争辩说:“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我的行为是宗教活动,是受到宪法保护的。”一些干部和农民因分不清什么是宗教信仰,什么是封建迷信,对这些神汉、巫婆的言行不敢坚决抵制。究竟封建迷信与宗教信仰是不是一回事?区别在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14.
随着“法轮功”一类的伪气功、真迷信的骗术的大曝光,全社会重新兴起了弘扬科学、反对迷信的新风,许多科学家纷纷出来,揭露伪科学的真面目,也有不少报纸设立了用科学战胜迷信的专栏,这表明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了重新树立科学的权威的意义,当然是一件大好事。然而,人们在宣扬科学的价值、树立科学的权威之时,又容易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似乎科学是万能的,有了科学之猫,迷信之鼠就会狼狈遁逃,从对神灵的迷信又容易走向对科学的迷信。单靠科学真能完全破除迷信吗?一般认为,科学是与理性和知识相联系的,而迷信是愚昧和无知的儿子,人类的发展是从无…  相似文献   

15.
看到4月11日《杂文报》7版凡夫唐的文章《我“迷信”吗》,我不禁哑然失笑,你又学习算命,又抽签拜神,还请道士招魂开路,超度亡灵……你要不算迷信,世上还有什么算迷信?《现代汉语词典》的“迷信”条的注解是:“1.信仰神仙鬼怪等,2.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这两条你都够格,你是当今中国的标准迷信人。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过年,我想送爸妈一次双人邮轮之旅。我早就听说过两种理论:一种是送礼物要送对方喜欢的东西,另一种是要送自己喜欢的东西。前者认为对方喜欢才实用,后者觉得自己喜欢才有诚意。无论哪种理论,都是同一个隐含前提,对方喜欢的和自己喜欢的不一样。而送爸妈礼物,可能是最纠结的。有人提醒,给爸妈的礼物,在告诉他们价格时,要去掉一个零再对折;还有人谆谆教诲,  相似文献   

17.
在信仰问题上,当前社会上有一种认识,即认为迷信鬼神是劝导人们向善的,是抑恶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不少人由此产生了迷惑,以为敬畏鬼神是一种有益的,至少是一种无害的。这种认识使得人们对封建迷信和迷信活动抱相当宽容的心态,甚至扩散到了包括共产党员在内这样本应是无神论者的  相似文献   

18.
这些年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极为反常的现象。一些地方超出宗教政策允许的范围,出现了滥建庙宇之风。“气功热”、“传统文化热”、“特异功能热”遍及全国城乡,而其中的许多内容是在宣扬封建迷信。一些宣传鬼神迷信的出版物大量出版,充斥街头书摊,看相、算卦、看风水一类的迷信现象沉渣泛起。“一些迷信、愚昧活动日渐泛滥,反科学、伪科学活动频频发生,令人触目惊心”(199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法轮功”一类邪教孳生、蔓延、坐大成势。一些共产党员、党员干部也迷失方向,放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相信迷信邪说、相信有神论,有的人陷入了“法轮功”  相似文献   

19.
翻阅资料,读到一位知名大学博士的文章。文中举了一个例子表明人对科学的迷信。这里引用原文:“比如一个人炼(应为‘练’字——笔者注)什么功,相信自己可以飞,于是摔成了肉饼。这是(应为‘时’字)我们会说,因为他‘不相信’科学,所以遭到了科学规律——在这里是落体规律——的惩罚。但是,科学靠什么实施这种惩罚呢?如果跳下去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玻璃杯,这只玻璃杯摔成了碎渣是否也是遭到了落体规律的惩罚呢?另外,科学为什么要对人实行惩罚,从这个说法里我们可以看到,是因为‘不相信’。如果以‘不信’为理由实行惩罚,又与宗教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在这个拟人法中,规律(科学)实际上被拟成了具有人格的神。这就是唯科学语境中的科学形象。所以在我看来,我们许多人是以迷信的态度对待科学的。”(见2001年2月9日《科学时报》)  相似文献   

20.
2003年9月19日,中国科学“捍卫科学尊严、破除愚昧迷信、反对伪科学”论坛第十次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的主题是“破除迷信要常抓不懈”。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宋南平.中国科协第六届常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