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璇  周晓林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0):1847-1854
审美对象特有的刺激属性会唤起观赏者特定的情绪或情感反应。个体在欣赏自然、艺术品和其他人类作品时会产生审美愉悦体验。审美愉悦-兴趣模型(PIA)认为, 审美愉悦体验包含审美过程中自动化加工阶段的审美愉悦和控制加工阶段的审美兴趣。近年来, 神经美学研究表明, 负责愉悦和奖赏的眶额叶皮层在审美过程中广泛激活, 是自动化加工阶段初级审美愉悦奖赏的神经基础, 而审美过程中纹状体亚回路中不同的连接和功能作用与两个阶段中审美愉悦的产生都有关联; 上述结果支持了审美愉悦-兴趣模型。但审美高峰体验时默认模式网络(DMN)相关脑区的激活和负责控制与理性思维的外侧前额叶皮层等脑区的失活, 提示在PIA模型强调的自动化加工阶段审美愉悦和控制加工阶段审美兴趣之上, 还有整合升华阶段的审美沉浸愉悦, PIA模型需得到进一步的扩展。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检验审美愉悦认知加工模型及神经机制, 探索审美对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和神经基础, 探讨不同审美经验愉悦机制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爱荷华博弈任务(IGT)是一项检查情感性决策机制的常用实验范式。据此, Damasio等人提出了躯体标记假设(SMH)解释情绪影响决策的神经生理机制。近期, 大量研究在IGT究竟是模糊决策还是风险决策、与情绪和认知的关系、与工作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的关系以及IGT的神经网络与分子遗传机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资料。结果显示, IGT加工的早期由模糊决策主导, 情绪性躯体信号对引导决策选项的偏好可能起关键作用, 后期则倾向是一种风险决策, 认知评价和预期对选项偏向逐渐占优势; IGT与工作记忆的加工成分有相互重叠, 也需陈述性记忆的参与; IGT的加工不仅依赖于杏仁核、腹内侧前额皮层、眶额皮层等组成的情绪脑网络的活动, 还与背外侧前额皮层、海马、腹侧纹状体、岛叶皮层、辅助运动前区、扣带回皮层等许多脑区的活动有关; COMT和5-HTT的基因多态性会调节IGT相关的决策加工。总之, IGT是一项需要多重神经系统协同活动的决策加工任务, 且模糊与风险决策可能具有不同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3.
雷铭  李朋波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8):1232-1245
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 PPI)是听感觉门控的测量模型, 反映了听觉系统的早期信息选择功能。尽管PPI的主要神经环路位于脑干, 研究发现PPI可以被注意自上而下调节。然而, 已有研究并未区分不同注意(特征注意和空间注意)对PPI的特异性调节, 并且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集中于听皮层区域, 仍缺乏对皮层下机制的探讨。在以往研究的成果基础之上, 借助听觉信息加工的双通路模型, 采用行为测量、脑电和脑成像技术, 揭示特征和空间两种注意调节PPI的神经活动在听觉系统中的层次性神经表达。包括1)建立特征注意和空间注意调节PPI的统一行为模型, 考察两种注意调节PPI的时间动态性异同; 2)两种注意调节PPI的脑干分离机制, 即前脉冲刺激包络和精细结构成分加工在注意调节PPI中的作用差异; 3)两种注意调节PPI的关键脑区和脑网络差异。  相似文献   

4.
工作记忆训练成为近年来提升个体认知绩效的一种有效方式。工作记忆训练主要是指采用工作记忆广度任务、刷新任务以及各种复杂工作记忆任务在计算机上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训练。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工作记忆训练能提升工作记忆、流体智力、抑制、注意、阅读和数学等认知功能。神经机制的研究发现:工作记忆训练引起大脑额-顶区域激活减弱, 而皮层下结构包括纹状体和尾状核区域的激活增强; 工作记忆训练减少了大脑灰质的数量, 增强了大脑白质的功能连通性; 工作记忆训练引起尾状核上多巴胺受体的变化。未来的研究需要在研究设计、被试人群、研究手段上进一步确认和扩展工作记忆训练的有效性和内在认知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功能性近红外脑成像技术(f NIRS),结合事件相关设计,在非情绪与情绪背景下,测量个体完成go/no-go任务时外侧前额叶皮层氧合血红蛋白浓度(Hb O)的变化。结果发现:在非情绪背景下,行为抑制时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右眶额叶皮层负激活;在情绪背景下,行为抑制时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眶额皮层负激活,情绪与行为抑制的交互作用显著负激活双侧腹外侧前额叶皮层。结果表明:在非情绪与情绪背景下,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和右眶额叶皮层可能以神经抑制的活动形式参与行为抑制反应;腹外侧前额叶皮层可能不是行为抑制的重要脑区,但对情绪与行为抑制整合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负性情绪背景下,双侧腹外侧前额叶皮层可能以更大程度的神经抑制活动参与到情绪与行为抑制交互作用中来。  相似文献   

6.
外显和内隐的面孔审美加工的脑成像研究表明,美的面孔比不美的面孔导致眶额皮层、伏隔核、杏仁核等奖赏脑区更大的激活。脑电研究则发现了与面孔审美加工有关的早期负波和晚期正成分。面孔审美加工有关的脑区活动也受到性别、生理周期等个体因素的调节。未来的研究需要比较美的面孔与其它奖赏刺激加工的神经机制,探讨面孔审美加工的不同阶段及时间进程,在面孔知觉的框架下形成合理的面孔审美加工的神经模型。  相似文献   

7.
前额皮层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主要来自脑干蓝斑核。前额皮层存在不同类型的肾上腺素能受体。其中突触后α2及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激活提高工作记忆;α1及β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激活损害工作记忆。不同受体是通过激活不同的信号通路发挥对工作记忆的调节作用。来自人类被试的研究结果与对动物的研究结果之间尚存在不一致。了解前额皮层不同肾上腺素受体的作用为开发治疗与前额皮层功能失调相关疾病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抑制控制与高级认知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君  陈天勇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1):1768-1778
近年来抑制控制与高级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大量实证研究表明, 抑制控制是解释工作记忆、阅读理解、液态智力等高级认知功能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机制。脑成像研究表明, 抑制控制与工作记忆和液态智力等高级认知功能都激活了前额叶和顶叶等共同脑区。同时, 认知发展和认知老化, 以及认知干预领域的研究都一致表明, 抑制控制与高级认知功能关系密切。未来研究应注意抑制控制的定义和测量问题, 以及脑机制和训练干预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反应控制的研究中,长期以来的理论观点认为只有干扰当前目标的效应器会出现抑制效应。总结近年研究发现,在反应控制过程中,不仅干扰效应器出现了抑制效应,与任务无关的效应器和任务要求效应器均出现了抑制效应;与反应控制相关的抑制效应不仅仅局限于涉及反应冲突的任务,而是广泛存在于涉及反应执行的任务,即整个运动系统在多个情境下呈现抑制的全局性。双加工模型认为对不同效应器的抑制由不同脑区控制,聚光灯模型则认为不同效应器的抑制源于同一个系统,后者与计算神经科学领域的归一化模型一致。反应控制中抑制效应的全局性特征有助于从协同性和整体性的角度思考认知加工。同时,当前研究对抑制效应全局性出现的条件也存在一些争论。未来研究应区分不同效应器,结合计算模型阐明各效应器之间的协同作用机制、各效应器在运动皮层的计算机制,以及这些机制异常与心理精神疾病人群反应控制失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杜忆  吴玺宏  李量 《心理科学进展》2013,21(6):1020-1027
利用有限的认知资源应对多变的环境刺激,选择性注意和情绪加工一个重要的共同机制是优先化关键信息的加工。尽管情绪性刺激(特别是威胁刺激)能够影响注意资源的分配,但一些关键脑区(如杏仁核)的对情绪性刺激的加工是自动化过程还是受到注意调节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最新的结合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的神经生理记录研究表明,情绪加工的重要核团,杏仁核,对情绪性刺激的加工包含早期快速的不依赖于注意资源和认知加工负荷的自动化加工成分和晚期受到额-顶叶皮层自上而下的注意调控成分,这种功能整合证实杏仁核情绪性加工存在并行的皮层下和皮层通路。  相似文献   

11.
反应抑制是指个体抑制不合适、不安全、或不需要的行为的能力,是重要的执行控制功能,在成瘾行为的作用下易受到损害。目前众多研究发现饮酒行为与个体反应抑制功能的表现关系密切,即便在个体戒断后也有长时间影响,且对饮酒者后代的抑制能力形成破坏,提高了后代出现成瘾行为的风险。随后从脑结构和神经递质两方面探讨饮酒影响反应抑制功能的机制,并整理了近些年基于双重加工模型提出的反应抑制训练及其在临床干预饮酒行为上的作用。未来研究仍有不少问题值得探索,同时考虑遗传和环境因素是相关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阅读障碍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高度共病,以往研究结果显示两种障碍在语言加工、执行功能等领域的缺陷既相似又不同。本研究采用语音意识测验、快速命名测验、语素意识测验和停止信号任务,以及阅读广度测验,分别考察四组被试(阅读障碍组、ADHD组、双重障碍组、正常控制组)的基础语言加工、反应抑制和言语工作记忆能力,结果发现:阅读障碍组和双重障碍组在语言加工任务上的成绩均显著差于ADHD组和正常组;ADHD组和双重障碍组在停止信号任务上的成绩显著差于阅读障碍组和正常组;所有障碍组在阅读广度测验上的成绩显著差于正常组。表明阅读障碍的特异性缺陷体现在语言加工过程上,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特异性缺陷体现在反应抑制上。这对于今后单一障碍的研究及临床诊断和干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较传统停止信号任务更为精确的选择性停止信号任务,探索ADHD的选择性抑制缺陷的机制。结果发现,ADHD儿童在选择性停止信号任务上,抑制失败的比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但是其执行加工速度和抑制加工速度与正常儿童没有差异,另外,ADHD儿童表现出了更大的反应变异性。研究认为,ADHD在选择性停止信号任务上的抑制缺陷并非由于抑制加工速度过慢所导致,而是由于其不能很好地维持最佳的激活状态所导致,状态调节理论更能反映ADHD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Virtually all theories of visual word recognition assume (typically implicitly) that when a pathway is used, processing within that pathway always unfolds in the same way. This view is challenged by the observation that simple variations in list composi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qualitative changes in performance. The present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when reading aloud, the joint effects of stimulus quality and word frequency on response time are driven by the presence/absence of nonwords in the list. Interacting effects of these factors are seen when only words appear in the experiment, whereas additive effects are seen when words and nonwords are randomly intermixed. One way to explain these and other data appeals to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ascaded processing (or interactive activation) on the one hand versus a thresholded mode of processing on the other, with contextual factors determining which mode of processing dominates.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echanism called CID, the Connection Information Distributor. CID extends connectionism by providing a way to program networks of simple processing elements on line, in response to processing demands. Without CID,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of several patterns has only been possible by prewiring multiple copies of the network needed to process one pattern at a time. With CID, programmable processing structures can be loaded with connection information stored centrally, as needed. To illustrate som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heme, a CID version of the 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 of word recognition is described. The model has a single permanent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nnection information required for word perception, but it allows several words to be processed simultaneously in separate programmable networks. Multiword processing is not perfect, however. The model produces the same kinds of intrusion errors that human subjects make in processing brief presentations of word-pairs, such as SAND LANE (SAND is often misreported as LAND or SANE). The resource requirements of the mechanism, in terms of nodes and connections, are found to be quite moderate, primarily because networks that are programmed in response to task demands can be much smaller than networks that have knowledge of large numbers of patterns built in.  相似文献   

16.
词切分指读者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将词从句子或语篇中切分出来以促进文本阅读与加工的过程。本文对近20 年来汉语词切分研究成果总结发现:词间空格、词素特性、词意识、词汇预期均可作为词切分的依据; 汉语阅读存在词n和词n+1两种切分,两种切分过程中字词加工均遵循交互激活假设,切分词n过程中字词加工的交互激活特点表现为字词同等相互影响,切分词n+1过程中字词加工的交互激活特点更多表现为词汇加工影响字加工; 重叠歧义词切分遵循多重激活假设,其中被激活的单词之间的竞争机制符合竞争假设,左侧词汇在这一竞争中具有优势,此外,重叠歧义词的切分受到词频,语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旭  岳鹏飞  白学军 《心理科学》2019,(5):1039-1046
采用提取练习范式,通过操作反应抑制能力和项目竞争强度两个变量,考察相关代价与效益问题(CCB)对大学生提取诱发遗忘(RIF)的影响。实验为2(反应抑制能力:高、低)×2(项目竞争强度:高、低)×3(项目类型:Rp+、Rp-、Nrp)三因素混合设计。结果发现,高反应抑制能力者在高项目竞争强度下产生了RIF,在低项目竞争强度下则未产生;低反应抑制能力者在高、低项目竞争强度下均未产生RIF。这些结果表明,对反应抑制能力正常的大学生而言,需要认知资源的抑制控制加工是RIF的产生机制,且这种抑制性RIF不受CCB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互动的提取小组中, 说者的选择性提取可能会导致听者对未提及但相关内容的遗忘, 这被称为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本研究实验1首先考察了有无真实他人在场对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 结果显示只有在真实他人在场条件下, 该现象才会出现, 说明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受到听者对自下而上的社会互动情境加工的影响。实验2进一步考察了在他人在场条件下, 个体的抑制控制能力对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 结果显示该现象只与其作为说者时的个体提取诱发遗忘效应大小有关, 提示了社会分享型提取诱发遗忘与个体提取诱发遗忘过程类似, 都会受到个体自上而下的排除竞争项目侵入记忆的无意抑制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理解人际交流情形下个体记忆的形成与改变提供了重要启发。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developmental trends in response inhibition during childhood and to control for possible developmental influence of other basic cognitive processes (such as working memory and processing speed). In addition, we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sponse inhibition, working memory, and processing speed, as they are thought to be integral to cognitive control. Therefore, we assessed these three cognitive abilities in 159 children aged from 5 to 12. Results showed an improvement in response inhibition ability from 5 to 10 years of age. This improvement remained significant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influence of working memory and processing speed. Furthermore, the developmental relationships showed an early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response inhibition, working memory, and processing speed. Thus, these processes were independent and need to be treated as such in further studies.  相似文献   

20.
艾炎  胡竹菁 《心理科学》2018,(4):869-875
通过控制自变量一致性(冲突、非冲突)与问题类型(基础比率问题、合取问题),对推理判断中偏差反应的加工机制:冲突探查失败,还是抑制失败,进行验证。反应时、反应自信度的结果支持抑制失败说,被试对冲突的探查是成功的,偏差反应的产生是没能抑制占主导的直觉。而冲突探查大小(Conflict detection size)的结果表明冲突探查存在个体差异,有些被试对两种加工间的冲突探查过程完美无暇(Flawless detection),有些被试的冲突探查过程松散马虎(Lax detection),而且受到问题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