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2014年4月21日至22日,由韩国伦理学会、中国伦理学会、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主办的"第22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在韩国召开,会议主题为"东西洋思想与伦理教育"①。来自中韩两国的百余位学者围绕东洋伦理、西洋伦理、东洋伦理与社会问题、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实践伦理与道德教育等问题展开了友好而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概况略述如下。一、基调演讲开幕式后,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孙春晨教授、韩国伦理学会会长朴赞玖教授分别作了主题为"中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4月17日—21日,由韩国伦理学会和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第24次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在韩国城南市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举行。本次学术大会的主题是"现代社会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教育",来自中纬两国的伦理学者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4月17-21日,由韩国伦理学会和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第24次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在韩国城南市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举行。本次学术大会的主题是"现代社会的伦理问题与道德教育",来自中韩两国的伦理学者100余人参会,收到会议论文80余篇。  相似文献   

4.
正由韩国伦理学会、中国伦理学会、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22次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于2014年4月20日至24日在韩国城南市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举行。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8为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是中国伦理学会组织的历次赴韩参加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4月17日至21日,由韩国伦理学会、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第24次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在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举行,来自中韩两国的一百余位学者就全球化时代的东西方伦理与道德教育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涉及论题主要有: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定位与审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现当代价值、如何应对道德教育所面对的严峻挑战,一直是伦理学界探讨的时代主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孙春晨研究员认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道  相似文献   

6.
2008年7月14~15日,由韩国伦理学会、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第16届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会议在韩国城南市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举行,会议主题为"现代社会与伦理问题".与会学者围绕"现代社会与伦理意识"、"现代社会与应用伦理"以及"现代社会与道德教育"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4月18日至22日,由中国伦理学会、韩国伦理学会举办的"第23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在云南丽江召开。来自中韩两国的三百余位学者围绕传统伦理的现代价值、现代社会与道德教育、社会发展中的伦理问题、伦理学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一、基调演讲本次学术大会开幕式后,韩国伦理学会会长朴赞玖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李建华教授分别作了基调演讲。朴赞玖教授结合"岁月号"事件,分析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伦理学会和韩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第20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于2012年4月23日至25日在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召开,近百位中外学者参加了会议. 一、从理论视角看现代社会的伦理问题 (一)关于现代社会的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孙春晨指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消费主义.通过符号消费,消费主义强化了身份伦理,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中国政法大学赵庆杰指出,现代性社会以世界祛魅、个人主义、价值多元、未来主义为主要特征.同济大学邵龙宝指出,当下中国社会的价值困惑主要表现为知识观的分裂、荣辱观的倒错和成功观的迷惘.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4月18~22日,中国伦理学会与韩国伦理学会联合举办的"第23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大会"在云南省丽江市举行。来自中国伦理学会和韩国伦理学会的三百多名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道德教育与社会伦理",与会学者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一、传统伦理思想与现代道德建设韩国釜山教育大学金世营教授分析了出自8世纪中国禅师赵州《赵州录》中的"六六三十六"的哲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4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伦理学会、韩国伦理学会、山东省伦理学会、曲阜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第2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以及韩国的专家学者340余人出席会议。大会围绕"儒家道德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对话。4月22日上午大会开幕。韩国伦理学会会长、西原大学崔文沂教授,中国伦理学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4月22日至23日,"第2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在山东曲阜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伦理学会、韩国伦理学会、山东省伦理学会和曲阜师范大学共同举办,三百余位中韩两国学者围绕"儒家道德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的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对话。一、大会主旨报告中国伦理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孙春晨教授和韩国伦理学会会长、西原大学崔文沂教授在本次大会上做主旨报告。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伦理学会、韩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第26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于2019年9月29日至10月1日在韩国举行,来自中国和韩国的100余位伦理学研究者和道德教育工作者出席会议,中韩两国与会者围绕"网络时代的伦理与道德教育"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研讨。一、网络社会的伦理变革韩国东国大学金辰仙博士从客观主义伦理学的视阈讨论了网络时代超连接(高度互联)社会的道德意义。客观主义伦理学重视每个人的发展,主张道德价值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鼓励个体的成长与社会发展有机共存。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中国伦理学会、韩国伦理学会、山东省伦理学会和曲阜师范大学共同举办的"第2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于2018年4月22—23日在山东曲阜市举行。来自中韩两国的三百余位学者围绕"儒家道德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大会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对话。一、儒家道德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2月3—4日,中国伦理学大会在山西运城召开。本次大会以"伦理学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为主题,由中国伦理学会,运城市委、市政府,山西师范大学主办,六百多名专家学者共赴盛会。本次大会提交论文数量之多、涉及话题范围之广为历届伦理学大会之最。本文以弘扬传统文化与重塑文化自信、凝聚价值共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伦理学体系建构等问题为主线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2020年12月5-6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及江南大学共同主办,中国伦理学会秘书处、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的"纪念中国伦理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0中国伦理学大会"在江苏无锡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近四百名伦理学人、道德文化工作者出席了本次大会。大会围绕"伦理学与国家治理"这一主题,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曹刚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王小锡教授、复旦大学邓安庆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国家治理与社会团结""新时代中国之治的伦理意蕴""为日益分裂而不知所措的世界守护伦理精神"的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6.
2011年4月15日至17日,经济伦理与社会发展——第19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韩国和全国各地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100余篇。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李进,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韩国伦理学会会长、韩国全南大学金荣泰教授出席开幕  相似文献   

17.
2012年6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与中国青年伦理学会共同主办、井冈山大学与江西伦理学会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在井冈山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等几十个科研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了关于"当前伦理学研究与青年伦理学家的学术使命"的主题发言.与会代表围绕"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精神"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8.
正由韩国实学学会主办的第十三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在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举行。此次会议主题为"批判语境下的实学",来自中国、韩国和日本三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三十余位学者主要讨论了如下问题:一、实学源于批判明清时期的中、日、韩三国,不约而同地兴起了实学思潮。这一实学思潮是学者批判时代弊病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和伦理精神的研究,2012年6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与中国青年伦理学会主办、井冈山大学和江西省伦理学会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在井冈山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伦理学者100余人参加,论坛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大家围绕"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精神"这一主题,从历史考察、现状探究、前景展望、国际借鉴等维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充分体现了青年伦理学者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勇于直面现实问题的历史使命感.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7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伦理学会和中央党校哲学部共同主办的"第八次全国政治伦理学术研讨会暨政治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240余名专家学者和道德教育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开幕式由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孙春晨研究员主持,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教研部主任韩庆祥教授,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教授致开幕词。会议分主题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