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虞弘墓中石椁图像具有古代波斯祆教文化特征近年来在学界已成共识,但对这些特征如何分析和解读,却见仁见智。本文认为,墓主人与随葬品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虞弘的宗教身份与墓中图像的宗教含义应有其内在的一致性。虞弘是来自西域或中亚的祆教徒,虽然汉化较深,但终生未改其宗,墓中石椁图像应是他所信仰的宗教文化特征的反映。这些特征的内涵有可能通过对古代波斯的祆教经典、神话传说、宗教仪礼习俗的探讨得到解读,通过与现代祆教的比较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
虞弘墓中石椁图像具有古代波斯祆教文化特征近年来在学界已成共识,但对这些特征如何分析和解读,却见仁见智.本文认为,墓主人与随葬品二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虞弘的宗教身份与墓中图像的宗教含义应有其内在的一致性.虞弘是来自西域或中亚的祆教徒,虽然汉化较深,但终生未改其宗,墓中石椁图像应是他所信仰的宗教文化特征的反映.这些特征的内涵有可能通过对古代波斯的祆教经典、神话传说、宗教仪礼习俗的探讨得到解读,通过与现代祆教的比较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3.
祆教习俗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在中原多有留存。现青海同仁县年都乎村土族保留有寒冬十一月之时赤臂裸膀、鼓舞跳跃、泼水清洗、除邪趋吉的跳於菟习俗,与祆教“泼寒胡”习俗在内涵、形式、意义等方面极为相似,同时该仪式中还有敬拜二郎神、跳火堆等与祆教文化相关的多个仪式环节。於菟具有苯教特征,苯教与祆教关联密切。土族族源以吐谷浑说为主,吐谷浑位于丝绸之路中段的“青海道”,与昭武九姓往来频繁,泼寒胡之俗被带入该地区,与当地文化融合并以某种形式留存下来亦是可能之事。此问题的探讨对进一步理解文化的交融互动及中华民族大一统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清真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清真”这一特有宗教概念的出现,使伊斯兰教跨越了一个久远而巨大的历史文化门槛,由“他在”变为“我在”。“清真”标示着一种特殊的宗教语言、民族饮食和宗教活动场所,同时,它也是重要的宗教哲学思想,展示着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本质属性。一、“清真”宗教哲学概念的历史文化溯源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先后被称为“大食法”、“大食教度”、“西域教门”、“穆罕默德教”、“回回教门”、“回回教”、“天方教”、“回教”等。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在中国开始被称为“清真教”,其宗教活动场所的称谓亦开始…  相似文献   

5.
<正>宗教文化与版画艺术渊源深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作为“传统技艺”类型的各种刻版印刷技艺,很多都是源自刻印佛教书籍、图画;而作为“传统美术”类型的各种木版年画,很多也包含了宗教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六朝及之前时期蜀地多有祆教流行,二郎神便极可能来源于祆教。祆教蒂尔甘节具有和中国端午节同样的禳灾驱恶仪式,同样的佩戴彩色绳索习俗,以及类似的纪念某些人物的传说故事。对于二者在多方面的相似之处,究其原因,概为两种异文化的节日碰撞在一起时,因某些共性的存在极易相互影响。通过对端午竞渡节俗的考证,可探究祆教习俗文化在中原的留存以及外来宗教文化与中土文化之间的互动交融。  相似文献   

7.
研究任何民族的文化,宗教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试从语言文字,文学创作,建筑风格,装饰艺术,书法艺术等五个方面浅析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文化的影响。现代维吾尔族在历史上曾信仰过数种宗教,如佛教、摩尼教、祆教、萨满教、景教等,公元10世纪随着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逐步取代了别的宗教。16世纪至19世纪,新疆建省之前的三百多年间,伊斯兰教在新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各地区的维吾尔人在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趋于一致,同近现代维吾尔族没有大的差别了。伊斯兰教的影响也反映了维吾尔族文化的方方面面。一、语…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伊斯兰教是最年轻的宗教,也是信教群众增加最快的宗教。公元651年,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迅速融入中国文化并逐步为全国10个少数民族所普遍信仰。虽然它是外来宗教、异质文化,却没有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力抵制,相反,随着伊斯兰教的“儒化”,不断被中华文明吸纳从而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容,充分显示了伊斯兰教的灵活性和它对中国社会的适应性。元明时期的大诗人萨都刺,元大都的设计者伊黑尔丁、明代大思想家李贽等这些名垂青史的中国穆斯林的杰出人物就是这种“适应”的代表。由于伊斯兰教在它创立时吸收了犹太教、…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小说《封神演义》中所载的火神为考察点,将其形象与文献和考古发掘中出现之祆神相比较,证明了小说中之火神与文献记载之祆神在形象、姓名和文化意义方面十分相似。因此佐证了陈垣先生的结论,宋元以后祆神与中国火神信仰已经融合。本文还引用佛经记载,解决了为何唐宋典籍均将祆神比附与摩醯首罗之疑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早期出现的金星神为男性形象,最迟在唐中期,受祆教、密宗与星占术的交融影响,出现了金星神女性形象,并影响了佛教与道教对金星神形象的塑造。但是由于宋代之后文化的世俗化倾向愈加明显,占卜与禳灾的形式更加日常化、多样化,以及小说、戏曲中出现的金星神主要为男性,故造成了百姓认知中的金星神主要是男性形象,仅在宗教文献与艺术中还保留着部分女性形象。孙海桥,文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相似文献   

11.
吴立民 《法音》2000,(3):5-10
藏传佛教(密教)以口密持咒来修行 关于神秘咒语的问题,这是人类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事实,也是人类迄今尚未探明的奥秘,是一个“音声之谜”。世界上具有悠久历史的神秘古国,为埃及、印度、中国,在他们的古文化中,都认为咒语与原始的语言、文字一样,是文化的重心。因为咒语早在语言文字之前,但人类因为有了实用的语言文字的进步之后,对于声音的研究,除了应用在文字语言的结构以外,便把有关声音的神秘部分,推之于巫术或宗教。现在人类有系统的咒语,就比较完整地保存在密教里。印度的传统文化,一直重视声音的奥秘,婆罗门教衍分…  相似文献   

12.
传世典籍中,对于六朝民间信仰的记载不多,然而关于民间圣火崇拜的记载却值得注意。六朝文化遗存中的圣火崇拜印迹为六朝社会信仰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六朝圣火崇拜虽然延续着华夏民族圣火崇拜的历史轨迹,然其背后蕴含着极为明显的异域宗教因素。六朝圣火崇拜的信仰模式杂糅了佛教、祆教等异域宗教中以"圣火"崇拜为核心的宗教礼俗,极具六朝文化的时代特质。  相似文献   

13.
新疆自古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在伊斯兰教传入前,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多种宗教,就相继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新疆,与当地土生土长的原始宗教一起在各地流传。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首先是穆斯林商人们的功劳,隋唐时期,中国-阿拉伯地区的商务来往十分频繁,可以推测  相似文献   

14.
<正>祆教,中国古称火教、火祆教、拜火教等,源自古代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琐罗亚斯德教诞生于约公元前10世纪之前的中亚南部和东伊朗地区,因教主琐罗亚斯德(Zoroaster)而得名,信仰先知查拉图斯特拉(Zarathustra, 古伊朗语,古希腊人讹译为Zoroaster)之启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该教的核心教义是神学上的一神论和哲学上的二元论,  相似文献   

15.
王征 《佛教文化》2011,(1):50-60
中国有着丰富的佛教美术古代遗存,佛教美术考古是涉及佛教、美术、历史等多个学科的学问.在中国佛教美术中,对西域佛教美术考古研究又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它是认识、了解中国早期佛教文化的重要线索.其次,西域又遗留有众多的佛教文物,尤其是石窟壁画、塑像、建筑等文物.这些文物展现了当时的古代佛教文化艺术的辉煌面貌,他们的发现...  相似文献   

16.
<正>“宗教中国化”包含了文化、民族、社会、语言等多重维度。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对“宗教中国化”的讨论既继承了比较宗教学的研究传统,又是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现实选择。一、语言与宗教密不可分语言与宗教天然联系,这种联系是语言哲学、宗教学中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例如,宗教学的重要创始人、宗教学家麦克斯·缪勒(Max Muller)在《比较神话学》中,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七世纪中叶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半岛传人中国。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完善的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对中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历史、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习俗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中国有10个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本文仅就伊斯兰教常见的教职称谓作一简介。这些称谓,已在穆斯林生活中成为约定俗成的共识,而且一直作为教内人的专门称谓。阿訇“阿訇”是中国伊斯兰教教职称谓之一,系波斯语音译,意即“教师”、“学者”等。从明代后期,中国穆斯林开始称教授伊斯兰教经文的教师…  相似文献   

18.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也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北京的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宗教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的宗教文化起源很早。考古资料证明,北京山顶洞人的原始墓葬群就已显示出宗教文化的萌芽。此后,原始宗教以及土生土长的道教都在北京地区传承和发展,外来的佛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等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7,(2)
<正>各种沿丝绸之路入华的宗教文化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佛教。佛教一度与中华传统文化逐渐碰撞、交流并不断融合,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入华粟特人~([1])的宗教信仰中胡汉杂糅的文化痕迹非常明显。"从粟特人的发展史看,他们主要信仰祆教,同时也信仰佛教,是一个有信仰佛教历史的民族。"~([2])《新唐书·西域传》云康国:"尚浮图法,祠祆神。"~([3])《隋书·西域传》:  相似文献   

20.
二郎神之祆教来源--兼论二郎神何以成为戏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二郎神为诸多戏神之一,其产生与形成,学术界尚争论不一.其中二郎神为李冰、赵煜等说较为流行,在民间也较有影响,而该神与祆神之关系,则不甚为人所知.本文主要论证,二郎神出自四川,其形成与流行于四川与祆教神系有一定关系.元明清以来流传之二郎神形象颇受祆神形象之影响.祆教所以流行四川,则与五代十国前后蜀王室对此教之信奉有很大关系.从中可见祆教在古代文化交流中所起之若干作用.而二郎神所以成为戏神,又与大量胡人充当乐官有关.从中亦折射出中国古代音乐与戏剧曾深受胡乐影响之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