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圣经》是基督宗教的经典巨著,也是一部伟大的 文学作品。自中世纪以来,在西方世界有“惟一的书” 和“书中之书”的称号。从世界文化史上看,一千多 年来没有第二部书能够像它那样对西方文化产生过那 么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圣经》与世界上许多信仰基督 宗教的民族至今仍有着密切的联系。《圣经》包括《旧 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大部分(天主教在《新经》 和《古经》之外还包括《次经全书》)。《旧约》共39卷, 分成四类:古经、历史、文苑和预言。其中“历史”12 卷,写的是以色列民族的形成与兴衰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梳理《新约圣经》古代抄本的流传状况和西方新约经文校勘学的发展实况,联系早期基督宗教之历史发展,指出:历史上的《新约圣经》文本并非抽象和静态的言论合集,更以蒲草和羊皮纸抄本等十分具体和多样的物质形式存在于特定历史时空中,其创作、传抄、流转,以及从中所形成的不同文本传统,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是早期基督宗教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历史现象;而且这一历史现象受到当时希腊罗马世界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与早期基督宗教的其他历史现象相互关联,构成复杂的互动关系。因此一种建基于古代文献本身动态发展的批判性视角,对进一步理解《新约圣经》文本内涵和历史影响,以及研读其他早期基督教文献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神话是圣经中最重要的文类之一,它既凝聚着圣经作者对当时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想象与解释,也在强化后人对世界与文明起源的理解。19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乔治·史密斯对巴比伦版大洪水叙事的发现为进一步追溯人类文明起源,探讨圣经神话与古代近东传统之关联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20年后,德国学者贡克尔发表了《创世与混沌》(1895)一书,再次牵扯出圣经神话借鉴巴比伦传统的话题。20世纪初,德国学者德里奇相继发表题为"圣经与巴比伦"的三次演讲,把圣经神话与巴比伦文明关系的学术之争推向宗教神学之争。  相似文献   

4.
文摘     
《圣经》与中国文化李向平在《天风》2004年第10期撰写文章,认为在中西文明的交流当中,《圣经》产生过重要影响。在近现代中国文学领域,《圣经》的翻译和流传对“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具有深远的影响。社会发展变化至今,以《圣经》为代表的西方文明体系,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和高度。《圣经》的汉译及其汉语基督教的形成历程,实际上就是凝结了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交流,是我他之间的沟通、协调,彼此吸收、双方融合的过程。基督教灵性启示的传递,同时亦可以从中国文化精神中获得…  相似文献   

5.
《圣经》概论圣经是我们天主教信仰的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巨著,是教义教规的根据和源泉,它包括《旧约圣经》(传统习惯称为古经)和《新约圣经》(传统习惯称为新经)两个部分。其内容是多方面的,诸如政治制度、物质生产、法律教育、军事战争、哲学伦理、民俗习惯、医药卫生、诗歌戏剧、传记文学,艺术建筑、动植物学等等,单以地中海一带的三千多种植物而言,旧约圣经把主要的种类都提到了。但圣经的中心思想是对天主的信仰。所以圣经这部巨著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学艺术价值,被列为人类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名著之一,目前全世界出版有301种文字和1848种方言的版本。(《今日圣经》上海译报1987年8月3日第八页)。在人类文化发展到今天的时代,有许多专家学者和其他知识分子都想  相似文献   

6.
宗教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是与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相适应的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核心,西方绘画艺术必然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圣经》中的神话故事、传说成为西方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表现题材。在基督教文明近两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不同时期、不同  相似文献   

7.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也是一部具有重要地位的世界文学著作.该书不但可帮助我们了解西方文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演变,也可扩展我们语言学习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8.
正城墙高耸的乌鲁克之王,更改了不可更改的道路,滥用并篡改了常例。——吉尔伽美什史诗人类似乎从懂得使用文字之初就开始记录梦了。公元2世纪时,罗马占卜者阿特米德洛斯(Artemidorus)走遍文明世界,为的是收集他的巨著《梦之解析》(Oneirocritica)所需的材料。他在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Ashurbanipal,公元前7世纪)建于尼尼微(Nineveh)的图书馆之中也找到梦的  相似文献   

9.
学诚 《法音》2013,(1):9-11
(2012年12月16日)《大藏经》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堪称是中华文化的无价瑰宝,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史上都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大藏经》之所以能够出现在中国,有赖于中国古代社会深厚的信仰需求以及由信仰带来的创造活力。实际上,印刷技术的产生和普及主要就是为了满足宗教传播  相似文献   

10.
游斌 《天风》2020,(1):22-24
圣经这部人类文明的伟大作品,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传,与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相遇,具有非常深远的文化意义。在基督教中国化的大背景下,圣经研究应该发展成为一种拥有中国意识、具备中国文化特质的圣经学。它既植根于基督教大公传统,又接受中华优秀文明的浸润与滋养,从而成长为一种真正的中国圣经学。对于这样的中国圣经学,只有在世界文明史的大视野之内,其文化意义才能充分显明。  相似文献   

11.
保存得完好无缺的摩西(天主教译作梅瑟——本刊编者)尸体被一支英国考古队在西奈山上一个偏僻的地下坟墓中发现。科学家感到惊奇,认为这可能是这位《圣经》故事中受到敬爱的犹太人古代领袖的木乃伊。 这个坟墓位于7500英尺的高峰上,许多专家认为这就是上帝授与摩西十诫的地  相似文献   

12.
作者简介     
《第欧根尼》2012,(1):148-150
诺曼·约菲(Norman YOFFEE)密歇根大学(安阿伯)人类学教授和近东专家,著有多种古美索不达米亚历史、文化、考古以及古代国家和文明演进的著作。近著有:《令人怀疑的崩溃:人类的复兴、环境的变异性和帝国的后果》(与帕特里西亚·麦克安妮合著,2009),《古代国家的神话:最早的城市、国家与文明的演变》(2005),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圣经》乃上帝所默示为其神圣性的核心,以芬兰学派的罗明嘉(Miikka Ruokanen)教授的研究为分析对象,探讨了马丁·路德之前的历史上关于《圣经》默示论的不同理论、马丁·路德的《圣经》默示论以及马丁·路德之后的《圣经》默示论,着重探讨了马丁·路德的《圣经》观及其在《圣经》神学发展史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圣经》是一部基督教经典,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著作,即使不信仰基督教的中国文化人,也应该认真阅读。西方学界不但把《圣经》和耶稣作为信仰的对象,而且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大体与人文主义发展是平行的,成绩斐然。因此,在学者阅读《圣经》的时候,最好能同时看看西方学界对于《圣经》和耶稣其人的研究成果。由此至少可以看到,《圣经》的形成与神学家的解释不同,历史上的耶稣与《圣经》里的耶稣不同,历史上的基督教也与传教布道中的基督教不同。真、善、美是基督教赞扬的美德,在信仰之前,首先搞清楚信仰对象的真实性,也符合基督精神。《圣经》有多种读法,耶稣也有多种精神。从什么角度,吸取些什么,这是关键。在中外的一些伟人中,不少是基督徒或称扬基督教者;中国的知名文学家中,也有一些是受到基督教熏陶和影响的,耶稣的人格和他的牺牲精神,也往往对革命者起激励作用。但他们对基督和《圣经》的理解,可以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不用说非基督人士了,即使信仰同一部《圣经》和同一个耶稣的基督教内部,理解也往往大相径庭,经过痛苦———包括流血的分裂而现在并存的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就是大相径庭的历史见证;至于当前的新教,究竟有多少教派,恐怕谁也数不清。《读书》杂志所刊《宽容及爱》,就  相似文献   

15.
李向平 《天风》2004,(10):38-39
《圣经》是一个意义充满的文学宝库。《圣经》是一个思想反省的神圣资源。《圣经》是一部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史。《圣经》是全球化与本土文明的双向沟通的中介。  相似文献   

16.
新书推荐     
《天风》2017,(3)
<正>《从中国故事到圣经故事》(一、二)作者:陈洁心《从中国故事到圣经故事》把圣经故事与中国历史故事并列,在教会青少年的读物中并不多见。圣经人物和中国历史人物虽身处不同时空,文化也迥然不同,但当中有些普世价值是亘古不变的——我们会发现人对于美德的渴求和推崇始终如一。本书作者陈洁心姊妹通过列举书中东西方的先贤名人,引导读者发掘人心中值得效法的人性美质。这位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学科"文学与专业写作"专业的洁心姊妹,在书中巧妙地结合了中文拼音、古诗词、圣经经句、历史、地理、哲学等知识  相似文献   

17.
正广饶县位于黄河入海口东营市的南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孙武的故里,其著作《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名著,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早已蜚声中外,名扬古今。孙子文化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下了根,我们带领学生们,深入开展了对孙子文化的探究,从孙子文化的审美意识和内涵着手,将孙子文化融入到美术教育教学中,为学生架起了美术与地方历史文化学习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穆斯林》1996,(1):41-42
巴格达著名伊斯兰文化古迹一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是世界著名伊斯兰文化名城之一,享有"花园之都"的美称。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汉穆拉比法典》提及巴格达为一重镇。公元762年,阿拔斯王朝第二任哈里发艾卜·贾法尔在底格里斯河西岸,设计兴建了环形巴格达新城,故...  相似文献   

19.
巴格达著名伊斯兰文化古迹一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是世界著名伊斯兰文化名城之一,享有"花园之都"的美称。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汉穆拉比法典》提及巴格达为一重镇。公元762年,阿拔斯王朝第二任哈里发艾卜·贾法尔在底格里斯河西岸,设计兴建了环形巴格达新城,故...  相似文献   

20.
《圣经》是天主的圣言,是基督徒信仰的源泉。圣经既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在世界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古希腊文学外,旧约是西方文学另一个重要的母体和源头,为西方文学家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很多优秀作品的题材都直接来源于《圣经》,或是从《圣经》中获得取之不尽的文学滋养。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一种审美化意识形态,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