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然音乐没有色彩,绘画没有声音,艺术家却要超越物质媒介的局限,从事艺术创造和欣赏活动。音乐与绘画在很多审美构成方面是异质而同构、相异而相通的。实践证明,绘画中音乐的感受或是印象可以激发对绘画更高的表现能力和意识。音乐中节奏、旋律等因素对画面的构成以及表现力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艺术中的艺术,是美的峰颠。因为它以旋律和节奏直接冲击人的心灵、情感和情绪。因而音乐教育要着重培养感觉力、感知力,提高其审美辨别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3.
音乐治疗是运用音乐的旋律、节奏和意境来治疗疾病的疗法。旋律的刚劲与柔美、节奏与节拍的长短与轻重、速度的快与慢、力度的强与弱、音区的高与低等方面在治疗上表现为镇静、镇疼作用、降压作用、情绪调节作用等。在音乐治疗过程中,医疗人员运用适合病理的特定音乐刺激患者,使得患者的情绪得到相应的舒缓和平衡,使得患者的肌肉、心跳、呼吸等有积极良性的转化,缓解、医治患者生理或心理的疾病。  相似文献   

4.
歌唱是歌唱者发自心灵的呼唤,是其自我情感的表达。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我们要想通过歌唱学习来唤起孩子们心中美好的情感,使其体验音乐作品中的丰富内涵,首先就必须使孩子们真正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树立其音乐形象,使其与音乐元素相结合,赋予音乐元素以生命的活力;其次教师必须注重情感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得到美的享受,用情感架起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为此,可以多采用欣赏法、范唱法,让美的旋律反复出现,不断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还要注意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以及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除此之外,还要将音乐的节奏与歌曲的意境相结合,将音乐的旋律与歌曲的情感相结合,将音乐力度与歌曲的表现相结合,这样才能将我们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搞好。  相似文献   

5.
梁磊 《美与时代》2004,(11):89-90
一前言 健美操是以人体为对象,以健美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手段,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练习者在明快的音乐节奏中进行全身各关节、各部位的节律运动,陶醉于音乐的旋律之中,融化在物我两忘的艺术审美境界之内,在欢乐中健身、美体、减肥.所以健美操正以它强大的生命力风靡全球.  相似文献   

6.
黄明珠 《美与时代》2006,(12):75-76
从学科综合的高度,以音乐学、舞蹈学、舞蹈教育学为理论依据,对在高等师范大学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中,将民间舞的动律学习、舞蹈表现力的开发及即兴舞的训练与相关联的音乐节奏、旋律、调式等要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一、额我略圣咏即歌唱的祈祷在谈到额我略歌曲时,很多人给它命名为素歌、无伴奏歌曲,它是一种节奏较为自由、旋律流畅舒缓、音符结构匀称的音乐;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它是一种单旋律歌曲:它的旋律是用来歌唱教会礼仪经文的一种音乐。所以,人们拿到额我略歌曲书时可以一目了然它的乐谱,它的旋律是用多多少少的方块音符排列  相似文献   

8.
<正>音乐治疗是运用各种形式的音乐体验和治疗关系来帮助来访者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音乐治疗具有成本小、易获取、操作简单、易于实施、受场地限制小的特点,它主要是通过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和声音品质来促进人的情绪、认知、身体和社交能力的调节,非常适合各类人群使用。  相似文献   

9.
董国兴  杨靖 《美与时代》2007,(12):117-119
武术套路是一种注重动静结合、疾徐有致、刚柔相济、节奏分明的合乎韵律的运动.而音乐是以节奏、旋律、调式等因素构成的听觉艺术,对于人体运动和人的情感、情绪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鉴赏都源于和归结为人的情感,它不失为音乐本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它是县体可感和确切的,它对人的人文感化和润泽效应具有自身内在的原理和方式。音乐教育是美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实质上是情感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素养。 音乐是乐音与时间有机结合的听觉类表情艺术。它通过音响、节奏、旋律、和声等诸多方法与方式来表现和塑造音乐形象,表达和诱导人们的情绪、情感以及人的思想和精神。  相似文献   

11.
如何学习钢琴.是许多青少年和家长关注的问题.在钢琴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的正确练琴方法,又要注重对学生的听力、读谱能力及旋律、节奏等音乐知识的培养,从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学生才能在今后的钢琴演奏中挥洒自如地弹出非常动听的音乐.  相似文献   

12.
音乐听觉是指领会、想象、思考音乐印象的能力.近年来,音乐听觉研究运用多种方法在多个层面蓬勃开展,研究对象包括正常个体和异常个体;研究方法涵盖行为实验、大脑形态学测量以及现代成像技术;研究内容从音乐基本要素音高、旋律、节奏加工的脑定位、神经加工机制直至广阔的应用领域.最后,对音乐听觉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节奏"是绘画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当中的节奏主要是通过线条、色块、形体与明暗的组合和有规律的变化、运动来体现的.节奏是形成绘画旋律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节奏是舞蹈的生命,舞蹈从它第一天诞生就和节奏同时存在。节奏也是舞蹈和音乐结合的纽带,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创造着直观可感、有声有色、优美生动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5.
手风琴演奏者对音乐的感知是由音乐作品结构中诸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主要包括音的性质、旋律、和声、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曲式、体裁等音响感知材料和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及乐曲背景.听觉意象来自作品因素感知,是想象的基础和创造力的出发点.而想象则是表现音乐的桥梁,手风琴演奏中的音乐感觉只有通过创造性想象等系列心理活动才能较完美地从音乐作品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正>《炎黄风情》是鲍元恺先生创作的一部大型的优秀音乐作品,鲍元恺先生在第一乐章中共采用了两个音乐主题,第一个主题取自河北民歌《小白菜》,第二个主题是根据河北民歌《哭五更》的旋律重新改编、创作的。他通过改变旋律的音区、变换旋律的调性等作曲技术发展旋律,使得旋律的音区、调性都富有色彩变化,同时也加强了音乐对比。纵向的和声创作,通过同宫系统的旋律与和声及不同宫系统的旋律与和声两种方法,并运用了各种近现代的和声语言和多调性的语言,使得原本民族风格的旋律与和声变化多端,但又与西方的大小调迥然不同。他的这一成功创举,对中国民歌的改编,对弘扬我国民族音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艳霞 《美与时代》2003,(10):31-32
歌唱艺术它不仅仅是学习演唱技巧,要更好的完成声乐作品,歌者必须掌握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比如我国一些专业的音乐院校和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除学习专业外还要学习与音乐相关的课程以及文科类的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音乐修养。声乐作品来源于生活,以其精练的语言反映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也反映出作曲家的审美立场和世界观,歌者在表达作者意图的同时,也必然要加进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因此,对歌唱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时候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歌唱者音不准、节奏不稳,旋律演唱生硬,缺乏美感,这都与歌者本人音乐知识和音乐修养有着…  相似文献   

18.
维吾尔族古典歌剧《艾里甫与赛乃姆》是继维吾尔族传统音乐瑰宝《十二木卡姆》搜集整理之后创作的首部歌剧,该剧的成功很重要原因在于剧中融入了大量的《十二木卡姆》达斯坦部分的音乐。在《艾里甫与赛乃姆》这部歌剧中,共有19个唱段直接来自《十二木卡姆》中的八套木卡姆。本文选取《乌孜哈勒木卡姆》为研究个案,从其旋律、音阶、节奏节拍、旋法四个方面对二者进行音乐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歌剧《艾里甫与赛乃姆》的创作特征,从而为维吾尔族传统音乐,尤其是《十二木卡姆》以多种形式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卢梭的启蒙思想向来充满复杂性,而如何真正建立并维系个体之间的统一性关联无疑是其核心问题之一。他质疑理性的普遍性,试图从情感的根源重新探寻答案。由此他基于"公意"概念对种种政治和艺术的表象方式进行了批判,并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将音乐作为真正解放性的艺术形态。但他对音乐的局限性的界定、对旋律的至上性的强调使他既无法真正说明纯音乐形式,亦无法真正理解音乐发展演化的内在动力机制。对音乐的另外两个基本要素(和声和节奏)的探讨将启示另外的可能性,并进而揭示启蒙理想与音乐理想之间的相互契合。  相似文献   

20.
音乐之伴     
正音乐是有年龄的。在我们幼年的时候,音乐也许曾经是保姆。旋律的构成简单而稚拙,但每个音符都舒缓、柔和、温厚和纯朴。那节奏是摇篮式的,在摇晃着的歌谣里,我们的骨节一寸寸放大着成长着,却分不清保姆和音乐,是怎样各司其职又互为其主。少女时代,音乐轻捷的脚步,是我们第一个悄悄倾慕的恋人。我们在深夜与它约会,聆听它的倾诉和呼唤。乐曲中每一处细枝末节,哪怕一个小小的颤音,也会让我们心跳脸红。那欢喜是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