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辩证地研究人类思维经验,概括现代科学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前哲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中山大学刘景泉副教授的《马克思“资本论”与黑格尔“逻辑学”》新著(于1986年4月辽宁出版社出版)对于深入哲学改革,促进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钻研,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它是从马克思《资本论》与黑格尔《逻辑学》的关系中,研究近现代人类辩证思维的结晶及其理论成果的一次可喜的创举。该著内容丰富,体系严谨。作者首先在绪论中概述了马克思撰写《资本论》时批判地吸取黑格尔《逻辑学》的情况,着重分析了《资本论》与《逻辑学》体系的特点及其在辩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从社会发展的事实和价值两个维度,尝试对近代以来发展哲学的]变理路进行探讨,揭示社会发展问题的深层根源,理解马克思发展哲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科学世界观与近代发展真理论主流以事实和价值两个维度对发展哲学进行界定,可以把发展哲学划分为发展真理论和发展价值论。这种划分并非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只是理论倾向性所体现的程度不同而已。如在马克思的发展哲学那里,事实维度和价值维度就是“一体两面”地统一在一起的。发展真理论的形成与近代科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由于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及其社会效应,自然科学成了近代…  相似文献   

3.
马恩列斯毛邓等哲学思想马克思“异化”理论不能被全盘否定———与黄楠森先生商榷/胡义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6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解读/丰子义//中国社会科学,2005.4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制度伦理思想/李仁武//伦理学研究,2005.4论马克思实践美学观的价值/朱志荣//广东社会科学,2005.4马克思实践历史观的超越及其现实意义/康文龙//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真理的追寻和意义的考古———马克思主义与解释学的历史观比较/吴学琴,杜宇民//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马克思新世界观形成时期的两种结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关于真理问题的争论颇多,其中关于真理的定义问题也有许多不同的见解。现在,我们将本刊新近收到的有关稿件综述如下:一、真理定义应该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丁东风、张远(空军炮校)二同志在来稿中说,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关于真理的定义之所以不科学,主要之处就在于它们割裂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的原则。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论必须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统一的原则。根据这个原则,真理的定义应当是:真理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无限发展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正确反映的过程。这  相似文献   

5.
马恩列斯毛邓等哲学思想论马克思解放理论的内在逻辑/杨楹,李志强//哲学研究,2006.8论马克思自由观的当代视野/张文喜//学术月刊,2006.8论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生成的内在逻辑———劳动时间观念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胡绪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上实现的创新/王金福//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经济学-哲学基础/蒋红//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胡潇//哲学研究,2006.8论作为人类类本质的理想———对马克思文本中一个命题的…  相似文献   

6.
<正>《陶富源文集》(十卷本,共390余万字)于2016年5月由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各卷的书名分别是《形上智慧论》、《实践主导论》、《终极关怀论》、《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唯物辩证论与实践智慧》、《唯物史观在当代》、《政治文明的哲学观照》、《精神家园的哲学守望》、《学术论文写作通鉴》。该文集汇集了陶富源先生的重要著述,分别以哲学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马克思人学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辩证论、历  相似文献   

7.
马恩列斯毛邓等哲学思想马克思生活观的三重意蕴/崔唯航//哲学研究,2007.4马克思主体性概念的两个维度/俞吾金//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从形式的历史到历史的形式———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超越/李志安//学术研究,2007.3商品交换与社会的同质化/仰海峰//哲学动态,2007.4“古典古代”等于“奴隶社会”吗?———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古代生产方式”/鲁克俭//哲学动态,2007.4马克思哲学存在一个“费尔巴哈阶段”吗?———“两次转变论”质疑/王东,林锋//学术月刊,2007.4“两次转变论”的文本依据及其方法论意义———兼答王东教授…  相似文献   

8.
马恩列斯毛邓等哲学思想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哲学视角下的“全球化”范畴/唐昆雄//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陈爱萍//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后殖民主义视域中的马克思/张其学//哲学研究,2005.6论马克思对“社会正义”的批判及其当代意义/曹玉涛//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个体思想及其独特视角/曾凡跃//探索,2005.3伦理的激情:马克思中学时代的哲学世界观解读/张亮//学海,2005.3恩格斯如何看待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俞吾金//云南大学学…  相似文献   

9.
乌杰同志在《系统辩证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下引只标页码)一书中,创造了一个“新的哲学——系统辩证论”(第32页)。他说,他创造的这个“系统辩证论综合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社会辩证法、思维辩证法的一系列的哲学范畴而形成自己的哲学范畴,并按其内在联系组成新的科学体系”,它“既是一般世界观,又是一般方法论、认识论、价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的幽灵——对所谓马克思生存论的一种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各种新的思潮不断涌现,其中马克思的“生存论”研究颇为引人注目。围绕着能否将马克思哲学与生存论相联系的问题,哲学界基本上分成两派:一派认为马克思本人虽然没有提出这一思想,但“这一构想是我们结合整个当代哲学的本体论转换问题,从马克思哲学中解读出来的并且也属于马克思哲学的深层的理论结构”(邹诗鹏,2001年);马克思哲学对于当代哲学变革的最根本的方面,正在于启动并引导了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另一派则认为,以生存论来解读马克思哲学,实际上“使对问题的讨论偏离历史的真相,把性质完全不同的东…  相似文献   

11.
生存论转向是在清理当代哲学的主题转换及其问题时,结合当代人类生存实践活动、社会结构以及文化传统的当代变迁与转型的剖析,进而形成的对当代哲学存在论转换及其方向的理论追求的创构努力。古希腊的存在(tobe)及存在论(Ontology)中所蕴含的生存及生存论的丰富内涵,被此后的实存(exsistere)及实存论取代生存主义哲学开启了生存论转向,但此转向作为一项历史性使命,绝不限于此。当代西方浓厚的语言哲学以及后现代相对主义背景表明,仅仅在西方范式下推展的生存论转向已走向终结。在这一情形下,内在地超越于西方并蕴含着人类性哲学方向的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在生存论转向中的重要意义将会彰显出来,马克思实践哲学以及其中蕴含的实践一生存论实际上有理由被看作“-3代哲学生存论转向的真正目标,只不过,在人类解放论的理论预设内,生存论转向作为人的不断生成、自我超越和创造的历史性的存在,本身就存在着一种未竟性与不可终结性。  相似文献   

12.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自由理论的突破性进展:马克思、恩格斯早期著作的一大贡献/胡振平∥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上海).1992,2.29~33论马克思哲学与实践观/石路∥河北学刊(石家庄).1992,3.39~44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革命哲学/张奎良∥天津社会科学.1992,2.9~15也谈马克思晚年有关东方社会问题的思维成果:兼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胡欣∥哲学研究(北京).1992,5.16~24论人类受动性活动的本质意义/雨田∥山东社会科学(济南).1992,2.72~76马克思《巴黎手稿》的“对象性活动”概念/吴晓明∥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上海).1992.2.37~41列宁对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形式的探索/何小平∥东欧中亚研究(北京).1992,2.30~37  相似文献   

13.
袁贵仁同志的《论价值真理概念的科学性》一支(载《哲学研究》1985年第9期)从真理论的角度对价值问题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探讨,富有启发。但是细读袁文,却感到文章的两个基本论点都是值得商榷的。一是价值真理概念的客观依据问题,二是真理概念的解说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价值真理概念同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一致性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价值真理”能否作为真理的普遍形式而成为科学的真理概念?下面谈些个人的浅见,向该文的作者和读者请教。  相似文献   

14.
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观的解读不能说是不深刻的 ,他从思想意识形态和社会经济结构二重拜物教的角度对第二国际关于马克思哲学的机械解释观提出了尖锐的批判 ,并提出了以“历史” (前期 )和“劳动” (后期 )为核心概念的对马克思哲学的新解释。卢卡奇对马克思哲学的解读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即经常大段引用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中的话。他自己也经常明确地讲过 (特别是在他后期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中 )经济学是马克思哲学的中心 ,那种“把作为哲学家的青年马克思和以后作为纯粹经济学家的马克思对立起来的做法”是“虚弱”的。① 这些现象对…  相似文献   

15.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胡绳∥中国社会科学(jE京).1995。2.j~11 论马克思的历史分期理论/孟庆仁∥齐鲁学刊(曲阜).1995.2.4~8 青年马克思早期哲学视界中的主体辩证法/张一兵∥河北学刊(石家庄).1995.2.21~26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俞吾金∥哲学研究(北京).1995,3.17~27 论毛泽东对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思想/詹万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北京).1995,1.73~76 论毛泽东的实学思维及其意义/魏宗禹∥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太原).1995,1.29~34 。实践哲学”和“生产力哲学”一的比较研究/胡…  相似文献   

16.
马恩列斯毛邓等哲学思想“重读马克思”:可能性及其限度 /何中华 //山东社会科学, 2004. 11回到哪个马克思? 让哪个马克思走入当代? /王永南,王金福 //江苏社会科学, 2004. 6论马克思的世界哲学化与哲学世界化思想 /郝贵生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4. 4马克思对于历史的解答 /姜涌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4. 4马克思的物质观新探 /张奎良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 11论马克思早期的自由观 /张之沧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马克思对“人的价值”之类命题的批判 /卢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6论马…  相似文献   

17.
马恩列斯毛邓等哲学思想马克思的社会主体论探要/俞吾金//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从生存论转向到人本主义转向———马克思的生存论人本主义解读/张登巧//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批评当求准确公正———与俞吾金先生讨论/王建民//山东社会科学,2005.10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检讨(笔谈)/张一兵,唐正东,刘怀玉//学术月刊,2005.10批判性对话:海德格尔与马克思在当代的相遇/孙乐强//南京社会科学,2005.10论青年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及其哲学主题的转换/王智勇//兰州学刊,2005.5受动性与马克思早期的人学思想/陈海静//深圳…  相似文献   

18.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艺术哲学的革命——论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t 学的体系特征和审美理想狄其骢谭好 哲文学评论1991年第3期论马克思创立唯物辩证法的意义余少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 1991年第2期马克思实践观诞生地探析 马毅学术交流 1991年第2期 .未被透彻理解的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曹聪 《世界哲学》2020,(1):45-54,160
《巴门尼德》的主题是形相论(理念论)与辩证术,柏拉图式辩证术问题与他应对智术师运动及其背后的前苏格拉底“存在之战”直接相关。本文考察柏拉图改造修辞术为辩证术的过程和哲学意义,以此定位形相与辩证术的位置。《巴门尼德》的形相论批判和辩证术展示指向共同的目的,即呈现逻辑推理与范畴描述对于人类认识存在的作用及限度,并由此凸显辩证术对于哲学探究新路彳圣的意义,这篇对话传达了柏拉图对人类认识与存在之问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20.
马恩列斯毛邓等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间敏感性/胡大平//河北刊,2006.2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解读/俞吾//中国社会科学,2006.2《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和日本学界广松版的评价/韩立新//中国社会科学,2006.2由主体性问题论马克思与黑格尔历史原则的差/姜佑福//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及其哲学中的主体性问———从马尔库塞对马克思的人道主义解读谈起/蓓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马克思形而上学批判的实践基础/叶汝贤,张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马克思的物的概念/陈刚//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