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悟三题     
17世纪,丹麦和瑞典发生了战争。一场激烈的战役过后,丹麦打了胜仗。一个丹麦士兵坐下来,正准备取出壶中的水解渴,突然听到哀叫的声音。原来在不远处躺着一个受了重伤的瑞典士兵,正盯着他的水壶。  相似文献   

2.
瑞典的《商业周刊》曾说瑞典家具制造商坎普拉德已经取代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可到了下午,英瓦尔·坎普拉德就通过英国的一家媒体发表声明“世界首富不是我”。坎普拉德到底是不是今天的“世界首富”,不是本文争议的焦点。但这位老人身上某些与众不同的色彩,是绝对值得我们去“津津乐道”的。5岁懂得向伙伴们推销火柴1926年,英瓦尔·坎普拉德生于瑞典南部的斯莫兰省,祖父是德国移民,经营着一个农场;外公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富商,经营房地产和农场。也许是坎普拉德从小在家庭经营的农场里长大的缘故。5岁时,他就懂得在小伙伴中间推…  相似文献   

3.
明代的西南边疆,荒僻险远、瘴疠严重、战争频繁。对于移民(包括屯军)、官员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恐惧的地方,多不愿往,去者亦多逃亡。留下的官员多数为了达到心理的平衡,满足其所担风险的回报,多贪婪无比。对于少数民族人民而言,由于数被征剿,官军欺压,大量田地被屯军移民占夺,许多人被迫转入深箐大山,生存条件恶化。他们对移民和政府官员,充满着仇恨和畏惧之心。  相似文献   

4.
自商末周初巴人助武王伐纣,实为周代南北移民启其端绪,其后因为各诸侯及周王室的分封、迁都、戌边、征伐、出使等活动,致命南北移民未有绝续。而从史载周公、王子朝等士卿"出奔",以及老子隐楚、孔子适楚等情况考察来看,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南夷巴、楚之地就已广泛存在南北文化交流和移民流迁情况。因为战争及其他原因,南夷既有迁出之民,亦有移入之民,对于南奔的士卿,甚至得到楚国等诸侯国的重用为客卿。当然,周代移民状况的考察,有利于进一步论证民族共同体生成及南北文化交流史等问题。或许,这对于巴、蜀、楚等地域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的定性问题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北欧指欧洲北部的日德兰半岛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一带,包括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冰岛五个国家。路德教(基督教新教)一直是这一地区的主要宗教,此外,这里还流传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等。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来北欧做工的南亚、西亚、北非等地的穆斯林移民人数不断增加。7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6.
悲剧性失败     
一哲 《思维与智慧》2007,(13):46-46
1738年,因为连年战争而国力衰弱的瑞典希望通过海上贸易再次强大起来,万里之遥的中国成为瑞典人心中最理想的贸易伙伴。在当时的欧洲,中国正成为时尚和财富的代名词。人们对任何东方大陆的物品都趋之若鹜,唯恐落在时尚潮流后面。上等的宴席一定要用中国进口的瓷器才够高雅,豪门名士家中一定要有中国式的摆设家具,包括园艺的风格都受到中国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二战期间,他出生在日本一个贫苦的移民家庭里。他的父母都是韩国人。二战结束后,他们一家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当时,饱受战争蹂躏的祖国支离破碎、百废待兴,经济萧条。那时,他兄妹几个正是长身体的年龄,每天都吃不饱肚子,个个面黄肌瘦。尽管他的父亲在一  相似文献   

8.
战争是诸种因素的竞赛,其间最精彩的,莫过于斗智斗谋,正确的谋略可转劣为优,化险为夷,变庸为奇。正所谓:用兵在智,胜战在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史称“传奇统帅”的拿破仑,一生具有非凡的军事创造才能。他东征俄国,南攻埃及,北定瑞典,西打英国,成了18...  相似文献   

9.
《佛教文化》1997,(3):44-45
1996年2月1日,我应澳洲昆斯兰省少数民族事务局局长Mr.UriThemal,OAM的邀请,参加他们的多元文化论坛,地址在布里斯本。近几年澳洲开放,许多国家地区的人民移民到澳洲。它的土地面积与美国相似,现在人口只有一千七百多万。如果与台湾相比,澳洲土地面积是台湾的二百九十多倍,而人口却没有台湾多。由此可知,这里是地大人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非常亲切。这个地区从来没有发生过战争,人民生活淳朴,自然生态保持得很好,可以说是现在地球上的一方净土。局长说:近年来因为从各地移民到澳洲来的人渐渐多了,他们是不同的民族、不同…  相似文献   

10.
开发性移民就是在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既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要合理开发资源,进行结构调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使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的。实践证明,凡是认真贯彻执行开发性移民方针的,库区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库区广大干部和移民群众的改革开放意识  相似文献   

11.
在英国委任统治时期,巴勒斯坦"伊休夫"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为现代以色列国家的建立奠定了较好的经济基础,是以色列立国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伊休夫"经济的发展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移民和大量资金的投入、战争的刺激、委任统治当局宽松的政策、以及犹太人对知识和科技重视等都是重要因素.同时,"伊休夫"经济也呈现出诸如发展不稳定、膨胀主义及劳工运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瑞典哲学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各国中,瑞典的哲学传统或许是最强有力的。瑞典的文化,一直深受哲学的影响。笛卡儿曾在斯德哥尔摩度过了他的晚年,给年轻的女王讲授过哲学课程。十七世纪末,笛卡儿哲学之所以在瑞典的乌普萨拉大学和隆德大学发生过影响,其中一个原因,可能就是笛卡儿对瑞典的这次访问。十八世纪,对瑞典哲学产生影响的,则是洛克和休谟。十八世纪末,乌普萨  相似文献   

13.
移民宗教研究有助于解释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和身份认同问题。本文以近代广东移民与广东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为线索展开,探讨了移民对基督教在广东传播所起的推动作用、域外广东基督教移民社区形成过程、域外广东基督教文化的主要特征、全球化进程中的广东基督教文化圈等问题。研究发现,借助移民社会网络,近代广东基督教文化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共生中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发展为一个联系海内外的广东基督教文化圈。  相似文献   

14.
荀厚平 《学海》2001,25(2):52-55
非自愿移民是经济建设中极其重要的内容.本文把"非自愿移民"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分析了我国非自愿移民的基本特点与存在问题,对我国非自愿移民可能存在的社会风险进行了识别,并针对各种风险及其严重程度提出了建议性的控制非自愿移民社会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三峡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产生了大量的移民。三峡移民的数量之多以及迁入地区范围之广,使得三峡移民计划成为人类迁徙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在这次政策性大范围移民结束十年之后,国家权力的演绎、众多移民的身份的转变与建构,以及汉文化内部的差异等众多的话题依然还在持续的讨论之中。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01年自重庆市云阳县双江区人和镇,迁至上海市浦东新区的移民群体。这批移民属于搬迁入上海的移民群体中最早的批次之一,  相似文献   

16.
《学海》2017,(2):83-92
新城市化下外来移民大量聚集于大都市,引发新"土客"矛盾。本文借鉴西方移民态度理论,以上海随机调查样本分析了城市居民的移民态度状况、群体差异和成因。结果发现,基于文化认同的排斥稳健而强烈,但以客观社会经济结构壁垒测量的现实利益威胁假说未得到验证。分析表明,过去和未来的利益和状况的主观判断成为影响本地居民移民态度的关键:对于新移民一代(有或无本地户籍),移民排斥主要源于其对未来生活状况的预期,而本地人的排斥受到其过去改革进程中利益受损评估的影响。文章据此提出本地人移民态度形成的"受挫怨恨"假说,在时间维度上进一步拓展了"悲观预期"假设,并呼吁加强对本地居民的移民接纳研究。  相似文献   

17.
陈祖洲 《学海》2012,(2):137-149
瑞典在传统社会时期,由于历史上的分分合合,民族国家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经济方面,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农业经济不够发达;在社会方面,农民拥有相对的自由,社会结构相对宽松;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上述特点决定了瑞典的现代化不可能从"内部"产生,而必须借助外部力量的推动。19世纪中叶,西欧的部分国家如英国和法国等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增加了对边缘国家包括瑞典农业产品和生产资料进口的需求,而瑞典的自然资源状况、地理位置、运输体系、采用外国技术的能力、国际贸易传统、经济适应新需求的灵活性,使瑞典能够对这种拉动做出积极反应。正是由于这一因素,瑞典从19世纪起,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近代福建,天主教区、华人基督徒、新教传教士分别参与、发动和组织了当地天主教徒、基督教徒移民非洲、东南亚地区的集体移民活动.本文尝试结合基督教研究与华侨华人史研究,对这三次集体移民做一述评,分析比较移民活动参与者、组织者及其社会角色的异同.文章认为,近代基督宗教在华人移民海外运动中扮演的角色多元,性质复杂,不仅影响着华侨华人移民运动的发展,亦为华人信徒提供了一个普世性的社会流动网络,使基督宗教成为海外华人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移民宗教研究有助于解释移民的社会文化适应和身份认同问题。本文以近代广东移民与广东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为线索展开,探讨了移民对基督教在广东传播所起的推动作用、域外广东基督教移民社区形成过程、域外广东基督教文化的主要特征、全球化进程中的广东基督教文化圈等问题。研究发现,借助移民社会网络,近代广东基督教文化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共生中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发展为一个联系海内外的广东基督教文化圈。  相似文献   

20.
一、瑞典妇女的生存状况70年代的瑞典和其它发达富裕的工业国家一样,传统的制造业已成为日暮途穷的夕阳产业,代之而起的是新兴的第三产业。由于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为瑞典国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公共服务部门。瑞典妇女很好地抓住了这个机会。瑞典政府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