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第一个防治自杀的民间组织最近在广州成立,该组织拥有专线联系电话,并且24小时派人值班,此举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个组织称为“广州培爱防治自杀中心”,旨在通过电话,访  相似文献   

2.
敬畏生命,远离自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峥 《天风》2009,(11):36-36
[中国新闻网9月10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过去50年,全球自杀率蹿升60%,目前每年有100万人自杀,平均每天3000人、每小时125人、每分钟2人自杀。世卫组织估计,未来全球自杀率可能还会升高。同一日,中国广播网报道:我国是高自杀率国家,我国自杀率为22.23/10万,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每年大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而且每年大约有200万人自杀未遂。  相似文献   

3.
1978年11月18日“人民圣殿教”914名信徒集体自杀事件发生后,世界的目光开始注意一种特殊的自杀现象——痴迷邪教所导致的自杀。而随着所谓“新千年”的临到,邪教制造和妄图制造信徒自杀事件的报道从世界各地纷至沓来。信徒自杀,已成为邪教活动的突出特点之一。 这样的自杀,由于往往追求群体共同死亡或公众  相似文献   

4.
九死一生     
一个年轻人对人生极为绝望,他来到九华山一个偏辟的山顶,准备跳崖自杀,恰巧遇到一位云游的老禅师。老禅师见年轻人神情呆滞、闷闷不乐,问道:“年轻人,你为何不开心,独自一人在这里做什么?”.  相似文献   

5.
自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古今中外各种形态的社会中都可能出现。但是,自杀在现代社会中成了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尤其是青少年自杀人数的增加,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一般来说,“自杀是弱者的表现”,但青少年自杀者并非都属这种情况,他们中不乏日后可望成为天才者。 德国社会学家赫塞指出:青春期自杀者中间不乏艰苦卓绝、孜孜  相似文献   

6.
1985年北京市一位12岁的小学生上中学后不久,喝敌敌畏自杀(见1986年第2期《报刊文摘》).1986年1至5月份,上海市遣送站收容15岁以下的学生有222人(据1986年6月27日《青年报》)…….为什么会发生诸如此类的事?据笔者调查,“小学生对考试紧张与害怕”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了使《义务教育法》顺利实施,提高小学生考试的质量和效率,并确保小学生的健康和安全,下面试谈一点心理令析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真正严重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已故的阿伯特·加缪(Albert Camus)正是用这句话开始他的论文《西西菲斯的神话》。他写这篇文章是反驳自杀的,而自杀被人认为是超脱近代文人一般地所谓荒诞宇宙(absurd universe)的一条可能的途  相似文献   

8.
当一个人用双手将自己的生命之树折断的时候,自杀的悲剧便发生了。自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度。当一个人感到绝望的时候,就采用自杀这种手段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否定自己的存在。由于这种举动有悖社会常理,人们往往感到难以理解。本文试图对自杀的社会原因以及自杀的预防作初步探讨。 一、自杀的社会原因 对自杀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心理学家认为自杀是个医学问题,自杀的原因是心理作用的结果;生物学家把自杀归结为纯粹的化学问题,认为自杀是由于大脑化学物质失去平衡造成的;伦理学家则  相似文献   

9.
论非正常死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正常死亡”概念带模糊性、悖论性、封闭性和诡辩性,并不科学。现实的死亡率千差万别。中国内地自杀死亡率16.78/10万,事故死亡率57.91/10万,他杀死亡率2.33/10万,自然死亡率535.9/10万,一切原因死亡率612/10万。一切原因死亡率较港澳高,自杀与事故死亡率较港澳低。澳门的一切原因死亡率特低(165.0/10万),自杀死亡率特高(40.9/10万)。  相似文献   

10.
媒体扫描     
敬畏生命,远离自杀 [中国新闻网9月10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过去50年,全球自杀率蹿升60%,目前每年有100万人自杀,平均每天3000人、每小时125人、每分钟2人自杀.世卫组织估计,未来全球自杀率可能还会升高.同一日,中国广播网报道:我国是高自杀率国家,我国自杀率为22.23/10万,自杀已经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每年大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而且每年大约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我国15岁到34岁的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  相似文献   

11.
梁挺  张小远  王喆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8):1287-1295
在西方国家,自杀“守门人”培训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自杀预防策略之一.自杀“守门人”培训的具体内容包括传授基础知识、识别自杀征兆、初步评估自杀风险和转介自杀高危个体等4个方面;研究发现自杀“守门人”培训对受训者的知识、态度和干预技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其对自杀率的影响仍需今后的研究详细探讨;目前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随机对照研究少;2)难以评估培训对自杀率的真实影响;3)评价指标单一,缺乏统一的评估工具.未来的研究应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并重视自杀“守门人”培训的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自杀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受人瞩目的社会问题,2007年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主要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自杀人数最多的国家,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其中超过1/4为中国人。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是中国总人口的第5位死因。即使在教会中自杀事件也时有耳闻,几年前在参加一个会议期间,一个牧者沉痛地告诉我们:她刚接到一个电话,她教过的一位年轻神学生辍学后自杀去世了;几天后,另外一个牧者也难过地告诉我们:他所在教会诗班负责人将要读大学的儿子自杀了。短短十几天时间,就听到两位信徒自杀的事件,震惊和痛心之余也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13.
正一则中年男子大喊"你爱我"纵身一跳的自杀视频近日在网络流传,该男子因为不能面对与妻子离婚的事实,而选择了自杀……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全球预防自杀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80多万人死于自杀,即约每40秒钟死去一人,自杀死亡的人数远远超过因战争、谋杀而死亡的人数的总和。为此联合国将每年9月10日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以引起全世界对自杀现象及有自杀倾向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北京举行跨学科研讨会──探讨“性传播疾病的蔓延及其防治对策”邱仁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哲学如何摆脱困境?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1993年3月15——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在京召开了跨学科研讨会,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普遍存在,并且不得不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实际问题:“性传播疾病的蔓延及其防治对策”。这个问题涉及社会、伦理、法律等诸多领域.需要各方面的有关专家共同合作研究。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社会学、哲学伦理学、法学、公安、新闻媒介等学科、部门的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介绍了性传播疾病的蔓延及其防治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并在有效防治对策问题上交换了意见。在会议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付院长汝信指出了性传播疾病的生物、心理、社会性质,以及不同部门进行跨学科的研究的重要性。会议从社会学、伦理学、法律的角度对现有的防治对策作了评价.讨论了制定更有效的防治对策问题。关于性传播疾病防治中的法律问题.韩布琳女士指出了法律在防治对策中的重要作用。蔡仁华提出了一个惩罚与保护相结合的法律政策模型。刘本仁提出了性传播疾病病人的权利与义务  相似文献   

15.
自杀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尚未完全了解自杀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自杀的方法。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自杀未遂是自杀的重要预测因素,了解自杀未遂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减少自杀行为的发生。本文对自杀未遂的流行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国际动态     
俄罗斯举办首届《古兰经》诵读比赛 5月8日,俄罗斯穆斯林在南部穆斯林集中的城市喀山举行了自苏联解体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古兰经》诵读比赛,来自俄罗斯各地100多名选手参赛,其中有女子20名。参加诵经大赛的选手大部分都是在校的穆斯林大学生。这次大赛是伊斯兰世界联盟协助发起的,在俄罗斯历史上是第一次。沙特宗教界谴责利雅得自杀炸弹攻击事件 5月15日,沙特阿拉伯宗教学者长老议会就利雅得自杀炸弹攻击事件发表声明,强调“这种恐吓无辜民众的行为是伊斯兰教律法所禁止的”。声明指出“那些发动自杀炸弹攻击的人都是片面解读教义的…  相似文献   

17.
自杀问题是当下社会中存在的精神卫生症候之一,从关怀哲学的视角探究自杀防控理念的历史源流、现实境遇、临床困境与价值诉求,经由医患关怀的和谐转化,医务人员可以在防控自杀病人的进程中达到“关怀”与“防控”的知行统一,一方面为自杀病人提供文化关怀的防控脉相,另一方面为医护人员在自杀防控的实践运用层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自杀是抑郁症最悲惨的后果,据估计美国每年有300000人自杀,其中30000人因此死亡。自杀者亲属和朋友经常的反应是:“他怎么会走上绝路,真是无法想象。”自杀并非突发,一般而言,自杀者在自杀前处于想死同时渴望被救助的矛盾心态时,从其行为与态度变化中可以看出蛛丝马迹。大约2/3的人都有可观察到的征兆。一、自杀前的先兆你可能不是医生或心理学家,察觉不到自杀的先兆。但如果你认识的人有说过或做出下面的事,赶快送他看病、进行干预,不要延迟。言语:“生活是无意义的。”“我没有希望了。”“如果我不在人世了,情况可能还会好些。”“你会…  相似文献   

19.
任职仅两年零七个月的河北蔚县教育局长葛祥近日自杀的消息,震动了舆论。他为什么会自杀?他又是怎么样一个人?“葛局长的死,对蔚县教育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一位在下面镇上教书的中年老师十分担忧,“我们老师都十分担心,这样一个实实在在干事的人走了,谁知道以后又是个什么样子。”“他太痛苦了,为啥别人叫他‘葛疯子’?那是因为周围的人都糊弄他,啥事都指望不上别人,煤炭、盖楼……只有自己亲自到处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经常有个别人拉开了自杀的架势,跳楼跳桥跳广告牌,但他们的动机和目的,却不是为了自杀,而是想通过“自杀”的“表演”,来达到某一目的而已。因此,人们管这种现象叫做“自杀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