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成都市在推动佛教道教活动场所开展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观的工作实践中,坚持以"文明、安全、环保、秩序"为目标,有力有序推进全市文明敬香、促进生态文化寺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贯彻落实国家宗教局统一部署,成都市在推动佛教道教活动场所开展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观的工作实践中,坚持以"文明、安全、环保、秩序"为目标,有力有序  相似文献   

2.
田野 《中国宗教》2018,(1):58-59
成都市在推动佛教道教活动场所开展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观的工作实践中,坚持以“文明、安全、环保、秩序”为目标,有力有序推进全市文明敬香、促进生态文化寺观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
正1月8日,中国道教协会发布《关于在全国道教界开展"文明敬香,文明礼神,建设生态道观"活动的倡议书》,1月12日,"倡导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观"新闻发布会举行。2014年马年新春,倡导文明敬香,建设生态道观,成为中国道教界普遍的共识与行动。春节前夕的新闻发布会"敬香礼神是道教基本礼仪,敬香能起到传达心愿、沟通人神的作用。‘道由心学,心假香传’,文明的敬香方式,应以‘清香三炷’或‘心香一炷’为宜;应遵循道教礼仪,诚信敬意;还应有利于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1月22日,在"倡导文明敬香,  相似文献   

4.
正石家庄市新华区位于市区西北部,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五教俱全。自2017年石家庄市民宗局提出在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双创"(即"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和"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指导员")活动以来,新华区民宗局结合工作实际,在辖区宗教活动场所开展了"学习进步型""管理规范型""文化特色型""平安稳定型  相似文献   

5.
正1月22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在京举行"倡导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观"新闻发布会,通报在全国佛、道教界倡导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观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佛教协会新闻发言人明杰法师介绍了近年来佛教界在开展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院方面所做的努力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并通过对佛教有关教义经典的阐述,号召佛教界自觉抵制烧高香、烧天  相似文献   

6.
《中国宗教》2017,(7):86-87
安徽省召开佛道教"文明敬香、规范放生、建设生态寺观"工作现场会6月28日至29日,安徽省在池州市召开佛教道教"文明敬香、规范放生、建设生态寺观"工作现场会,全省民宗系统和各级佛道教团体负责人、九华山佛学院学僧230余人参加。辽宁省民宗委举办"进一步推进天主教中国化"研讨报告会  相似文献   

7.
正安徽省召开佛道教"文明敬香、规范放生、建设生态寺观"工作现场会6月28日至29日,安徽省在池州市召开佛教道教"文明敬香、规范放生、建设生态寺观"工作现场会,全省民宗系统和各级佛道教团体负责人、九华山佛学院学僧230余人参加。辽宁省民宗委举办"进一步推进天主教中国化"研讨报告会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积极倡导全国佛教界、道教界引导信众有序有度文明敬香,如理如法合理放生,建设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良好寺观。全国各地寺庙、道观积极响应,在文明敬香、合理放生、建设生态文明寺观方面采取了很多实际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进一步推动"文明敬香",2017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中国宗教》杂志采访组一行实地走访中佛协、中道协在京直属寺观,分别采访了中国佛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4,(2)
正中国佛教协会于1月8日发出《关于在全国佛教界继续大力开展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院活动的倡议书》,并于1月22日与中国道教协会在京联合召开"倡导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观"新闻发布会后,各地佛教界和主要寺院纷纷响应,在春节期间积极开展文明敬香活动。现根据新华社、中国新闻网、《杭州日报》等媒体的报道,将各地佛教寺院文明敬香活动开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宗教》2020,(3):22-24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市佛教协会在市民宗委的指导下,把防范疫情作为头等大事,迅速行动,严密防控,1月20日起即对全市佛教活动场所实施了"双暂停"举措(暂停开放宗教活动场所、暂停一切集体宗教活动),特别是提前取消了归元寺、宝通寺等寺院的春节祈福敬香活动,防控效果明显。截至目前,全市佛教活动场所无疫情,佛教教职人员零感染。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正>宗教工作动态湖北省多举措推动"文明敬香"工作取得成效湖北省民宗委下发通知,对"文明进香"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湖北各地佛教道教场所印制文明敬香、合理放生宣传册和宣传画50多万份。省佛协、省道协住持的场所带头实行"禁止外来香烛入寺观,寺观赠送三支清香"。全省17个市、州及林区的多部门对"文明敬香"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6,(2)
正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崔清新)针对寺庙道观等地被承包经营、乱设功德箱、假冒宗教教职人员借机敛财等乱象,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在14日召开的全国宗教局长会议上介绍,国宗局去年以来加大了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采取了多项措施帮助公众对这些场所"立真识假"。——启动在佛教、道教活动场所悬挂统一"标识牌"为保护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制止非宗教活动场所开展宗教活动和假冒佛教、道教教职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佛教协会、中国道教协会积极倡导全国佛教界、道教界引导信众有序有度文明敬香,如理如法合理放生,建设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良好寺观。全国各地寺庙、道观积极响应,在文明敬香、合理放生、建设生态文明寺观方面采取了很多实际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东省宁阳县坚持以爱党爱国爱教为旗帜引领,按照宗教领域基础设施优化、宗教活动场所内外整洁、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组织健全的总要求,以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深化"四进"活动内容为抓手,推进宗教工作管理法治化,全面提升场所建设水平,使全县宗教领域呈现出规范有序、平稳和顺的良好态势。推进宗教工作法治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抵御商业化的侵蚀,清净寺院宫观,经过与全省佛教道教界充分协商,近年来浙江省民宗委在全省各大寺观推行以"三支清香"为标志的文明敬香工作,开展佛教道教商业化、世俗化和庸俗化治理。在2016年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推进,目前浙江省以"三支清香"为标志的文明敬香工作已实现全覆盖,全省各大佛教道教寺院普遍实现了"三支清香",烧高香、烧大香等现象得到有效制止。各  相似文献   

16.
<正>寺观既是实践佛教、道教生态理念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示佛教、道教生态建设的重要窗口。今年,国家宗教局将支持佛教、道教界建设生态寺观列为全年重点工作。佛教和道教是我国的传统宗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理教义中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理念。我国佛教、道教界历来就有尊重自然、善待生命、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7.
正广东省是佛道教大省,全省现有佛道教活动场所1845处,其中佛教1612处,道教233处。广东省佛道教情况总体良好,但也有不足,特别是有些活动场所存在过度商业化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国家宗教局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广东省认真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以去商业化为重点,开展以教风建设、财务监督管理和场所安全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和谐寺观创建活动,将佛道教场所管理纳入平安广东创建活动,不断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厦门佛教界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积极开展文明敬香活动,收到了明显效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009年起,厦门南普陀寺在全国率先实施"文明敬香"。将寺庙香炉移到天王殿前,寺庙各殿堂不设信众香案香炉,提倡鲜花礼佛,坚持一人只烧一枝香,彻底改变了原来佛教节日、节假日敬香旺季和高峰时段寺庙烟雾缭绕的场景,使寺庙环境更加整洁清新和安全有序。南普陀寺制定了成立日常治安管理小组等十项管理措施,要求香客、游客共同配合遵守十项规定,  相似文献   

19.
黄强 《中国宗教》2017,(1):38-39
广东省是佛道教大省,全省现有佛道教活动场所1845处,其中佛教1612处,道教233处。广东省佛道教情况总体良好,但也有不足,特别是有些活动场所存在过度商业化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国家宗教局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广东省认真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以去商业化为重点,开展以教风建设、财务监督管理和场所安全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和谐寺观创建活动,将佛道教场所管理纳入平安广东创建活动。不断促进规范化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20.
从2014年开始,国家宗教局倡导以文明敬香、合理放生为"双驱动"推进生态寺观建设。以佛教的"缘起说"而论,推动生态寺观建设,是众缘和合的体现。文明敬香:观照一方清净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随之而来的生态危机也引发了人类的生存危机。在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人类也试图在宗教中寻求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