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从7个维度分析和评估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荷兰存在的宗教风险。研究表明,荷兰世俗化程度高,整体宗教风险低,当前荷兰的宗教风险主要表现在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袭击、跨国宗教风险两个维度上,由此当前荷兰宗教有一定的"现实安全风险";研究还确定了需对四个可能会增大荷兰宗教风险的变量进行关注:荷兰伊斯兰教的发展是否会引起宗教信仰格局变化;非基督宗教政党是否可能发展成为主要政党;民粹主义和极右翼政党的发展是否会导致出台新的法律政策重新定义政教关系;在外部局势影响下,排外主义、种族主义、反穆斯林等的发展是否会影响到宗教教派间的稳定。这四个变量也是荷兰宗教"潜在人文风险"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2.
宗教本身不是风险,但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出现宗教风险。"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宗教状况各不相同,在有的国家和地区,宗教作为一种变量,极大地影响着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发展进程。其或许可以助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形成文化区位优势,但其变量作用也具有不确定性,在一些条件下,由此产生宗教风险,进而会引发宗教的"蝴蝶效应",因此,对之进行研究,可以有助于我们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情况有一全面判断。正是基于此认识,笔者指出机遇与风险并存,并提出对宗教风险进行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哈萨克斯坦宗教现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其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存在的宗教风险,主要是从宗教法治程度、民族宗教关系、宗教信仰格局、政教关系情况、宗教教派矛盾、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袭击、跨国宗教问题等几个维度进行研究,旨在说明哈萨克斯坦存在的宗教风险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一、宗教中国化的"四个维度"什么样的宗教是中国化的宗教,总体上可以从四个维度观察。中国人,一方面要看《宪法》关于"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这一要求是否落到实处,宗教界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把我国宗教办成广大信教群众自己的事业,我国宗教的领导权要牢牢掌握在爱国宗教组织手中,宗教教务由我国宗教组织自主安排实施,日常宗教活动由我国宗教教职人员主持。另一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7,(3):5-22
意识形态既是政党的合法性基础,也是政党危机的来源;全球范围内主导意识形态的消长不但决定了一个具体政党的地位,而且型塑了世界政党政治的生态。按照19世纪末以来全球主导意识形态的变化,本文把世界政党政治分成以下四个发展阶段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1)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在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潮主导下的政党发展;(2)19世纪中叶至二战结束时在民族和阶级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政党发展;(3)冷战下的政党发展;(4)"第三波民主浪潮"下宗教和保守主义的回潮与政党政治。本文还试图解答如下问题:世界各国政党的组织形式有什么重要区别?这些区别又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政党危机是各国政党不得不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当前世界的政党政治势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当前世界局势与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中国应当如何应对?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近代以来意识形态的消长规律及其背后的社会学原理,本文还用了较大的篇幅探讨了阶级、民族、自由主义和零和扩张性宗教这些在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意识形态各自所具有的基本性质。因此,本文还可以被视为一篇分析不同意识形态各自的性质,以及这些性质如何影响世界的政党发展乃至整个世界局势的文章。在本文的最后部分,笔者提出了"道德务实政党"的概念,认为这是解决政党危机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6.
非洲是一块笃信宗教的大陆,传统宗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这三大宗教对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诸方面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影响。这是非洲大多数国家最大的国情之一。"一带一路"倡议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宗教风险。在非洲最大经济体、人口第一大国尼日利亚,特殊的宗教格局和民族结构,加上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大环境使得该国宗教风险较为突出。宗教极端主义泛滥、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间的矛盾、伊斯兰教派纷争、境外宗教风险的影响和渗透等等,都进一步加大了尼日利亚宗教风险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宗教风险在尼日利亚会长期存在,在特定时期甚至会出现叠加。加强对尼日利亚宗教风险研究,有助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及时规避其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国家、政党和社会是理解列宁宗教观的三个重要维度,其中社会是国家、政党的产生、作用和回归的母体所在。列宁宗教观的社会底蕴主要体现在:用阶级社会形态说明宗教的根源、特征和功能;以严谨的社会行动策略对待宗教;创设社会主义的制度环境以超越宗教。其要旨即是倡导宗教信仰自由以破除宗教偏见,使宗教组织成为社会个体间自愿的公民联合会;进行广泛联盟以促进社会团结,使宗教工作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大局;加强文化教育,切入实际生产生活的改善和提升,这些内容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有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8.
风险研究的实际应用主要是在风险评估方面。本文通过对宗教和风险相关性的研究,对宗教风险的评估指标量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将宗教风险的评估维度(指标量)细化为9个方面,即宗教法治程度、民族宗教关系、宗教信仰人数及比例、政教关系情况、宗教突发事件、宗教教派矛盾、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袭击事件、跨国宗教问题、宗教风俗禁忌。并在此基础上,对于这9个指标量进行了分值的初步量化,以期为今后的宗教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提供相应的参照。  相似文献   

9.
董栋 《中国宗教》2018,(12):52-53
一、宗教中国化的“四个维度”什么样的宗教是中国化的宗教,总体上可以从四个维度观察。中国人,一方面要看《宪法》关于“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这一要求是否落到实处,宗教界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把我国宗教办成广大信教群众自己的事业,我国宗教的领导权要牢牢掌握在爱国宗教组织手中,宗教教务由我国宗教组织自主安排实施,日常宗教活动由我国宗教教职人员主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巴基斯坦境内各类宗教极端主义势力与反政府武装的活动日益频发,不仅严重影响了巴基斯坦国内的和平与稳定,甚至危及到了中巴两国的经贸合作。本文从政教关系、地区宗教冲突、教派冲突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多个维度出发,分析认为宗教极端主义是当前威胁"中巴经济走廊"倡议实施的最大风险之一,中巴两国在深化合作过程中需要严加防范和积极应对宗教极端主义带来的威胁和危害。  相似文献   

11.
东南亚是一个宗教盛行的地区。虽然绝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实行政教分离的政策,但宗教对当代东南亚各国政治仍旧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全面、客观地评估这种影响力,是推进东南亚政治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本文运用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分别从政治主体、政治运转和政治文化三个维度,全面探讨宗教对当代东南亚各国政治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与影响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宗教对当代东南亚各国政治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宗教属性、各国的历史与文化以及各国所处的政治发展阶段等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实施,新加坡在其中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因此,本文基于宗教风险评估中的宗教信仰格局、宗教与族群、宗教法治程度等维度,研究新加坡宗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揭示新加坡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潜在的宗教风险,进而有助于中新两国在多方面合作。  相似文献   

13.
作为陆海丝绸之路的枢纽,伊朗无疑是中国在中东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对伊朗的宗教风险进行系统研究对于更好地认识伊朗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角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政教关系、宗教法治、宗教民族、宗教派别、极端主义、跨国宗教等多个维度出发,研究伊朗宗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揭示伊朗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潜在的宗教风险,以利于我国把握和规避相关风险。  相似文献   

14.
乌克兰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是"一带一路"沿线非常重要的国家,也是多趟中欧班列的必经之地。本文将在探讨乌克兰的宗教历史、宗教信仰格局的基础上从宗教法律政策、政教关系、教派矛盾等维度对乌克兰的宗教风险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儒教分为广义儒教和狭义儒教。广义的儒教是指在新世纪有关以儒家的一些基本观念为信仰的传播活动,包括现代宗教意义上的"儒教"、读经运动、儒家的宪政运动以及全球文明对话等问题。而狭义的儒教是指儒家宗教(confusicion religion),它与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具有同等的性质,其演化形式还有国教和公民宗教。在此处主要讨论的是狭义的儒教,即儒家宗教或建制化的儒教。在新世纪,儒教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在理论上,儒教是否具有超越和神圣的维度;第二,儒教是否能对现代性的问题有所回应;第三,在实践上,儒教应该如何重建。当考察了有代表性的重建模式后,我们发现其受基督教的影响较大,这就将现代性局限于"西方的现代性",理解有所偏狭,因此,我们应当寻求一种更高的视域——当代视域。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无神论》2021,(1):33-38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科学史中很有争议的主题。非基督教运动期间,反基督教思潮和科学思潮促成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科学与宗教论战。在论战中,"非基督教"学者与"护基督教"学者围绕"宗教是否违背科学精神""宗教是否阻碍科学发展"和"宗教是否阻碍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与进步"三个主题展开激烈争论。论战加速了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促进了教会教育的世俗化,强化了"科学"在中国的地位,其影响一直至今。  相似文献   

17.
分配公正、程序公正、互动公正影响效果的差异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以大学生奖学金评比为例,探讨了组织公正各维度影响效果的差异。以66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2×2的完全随机设计,以情境故事法(scenarios)呈现刺激,研究了奖学金评比中分配公正、程序公正、互动公正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班级荣誉感、班级归属感、与辅导员的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组织公正三个维度与效果变量之间存在清晰的对应影响关系:分配公正主要影响具体、以个人为参照的效果变量;程序公正主要影响与组织有关的效果变量;互动公正主要影响与上司有关的效果变量。  相似文献   

18.
伊朗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国家,在地缘、战略、文明角度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判伊朗这一政教合一国家的宗教人文生态与安全风险,对塑造良好的"一带一路"软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先决性意义。本文梳理了伊朗最新的人口、宗教政策法规与政党组织情况,聚焦影响"一带一路"建设安全的主要极端组织,予以述评,并提出在伊朗"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安全战略风险及其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青少年的宗教性:以甘肃农村基督教群体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宝琰  万明钢  王微  刘显翠 《心理学报》2008,40(11):1197-1202
以148名基督教青少年为被试,研究了基督教青少年的宗教性。研究结果表明,(1)基督教青少年的宗教信仰的坚定性在减弱,没有表现出性别差异,出生于基督教家庭的青少年的宗教坚定性高于某个时期皈依的青少年;(2) 宗教倾向包括内倾宗教、外倾个人和外倾社会等三个方面,以外在个人倾向为主,不存在性别差异,“保持宗教者”在内倾宗教和外在个人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脱离宗教者”;(3)高宗教卷入的基督教青少年在内倾宗教和外倾个人维度的得分显著地高于低宗教卷入的基督教青少年;(4 )宗教倾向内部各维度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宗教态度的各维度与宗教卷入、内倾宗教倾向和外在个人宗教倾向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政治极化是当前美国政治的显著特征之一,宗教是促成美国政治极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自20世纪以来尤其是中后期,天主教、犹太教及摩门教等宗教及教派积极参与美国政治,成为塑造美国政治文化、丰富政治议题、重构政党政治基础、强化意识形态分野的重要因素。基于不同的信仰体系和价值理念以及独特的历史境遇,美国边缘性宗教(教派)在相同的政治议题上往往有着不同的政治诉求,其政治参与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政治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宗教因素强化了此后以种族、族裔、性别等为基础的身份认同政治的发展,加剧美国意识形态在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的分野。宗教与种族、族裔及意识形态等因素产生的叠加效应促使美国民主及共和两个主要政党呈非对称逆向发展态势。尽管在相当长时期内宗教政治参与仍将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但其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依然会受到美国体制框架和政治结构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