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思想渊源和社会基础,可以帮助人们分辨和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歪理邪说,自觉抵制宗教极端主义的错误思想,回归理性、正信、向善的宗教本身。一、宗教极端主义的概念关于宗教极端主义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根据学术界的一些分析,宗教极端主义有以下几个特点:1.宗教极端主义是与宗教有联系的极端主义,它影响特定的信教群体。但它不是宗教。2.宗教极端主义不是只与某一特定的  相似文献   

2.
正"宗教极端主义"与"宗教",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正确辨明和把握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无论对于理论研究者还是实际工作者,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宗教极端主义"的概念剖析宗教极端主义利用宗教散播极端思想、从事政治鼓动、歪曲宗教教义、使用暴恐手段,以达到其政治目的。宗教极端主义集"宗教"与"极端主义"于一身,是披着宗教外衣的政治现象。宗教极端主义的发展,一般经由初始的信仰极端化、行为狂热  相似文献   

3.
当代宗教极端主义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极端主义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前沿课题。人们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对何谓宗教极端主义会有不同的理解、认定和概括,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问题的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研究主体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的差异。本文在多年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就伊斯兰世界宗教极端主义的形态、根源、危害以及我国应当如何应对宗教极端主义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和分析。作者强调,宗教极端主义本质上是对宗教信仰、宗教思想文化的一种极端、片面、谬误和有害的曲解,是具有显著政治性和暴恐性的意识形态,它与宗教既有某些关联,又有本质区别。从世界范围看,反对宗教极端主义的斗争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不仅是因为极端主义有其社会基础,而且因为各种复杂的诱因也在不断地制造新的宗教极端势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际国内频频发生暴力恐怖事件。这类事件通常有它深厚的宗教极端主义背景。宗教可以不同形式发生量变或质变。宗教一旦发生信仰极端化、行为狂热化、宗教政治化、组织诡秘化的现象,宗教也就会发生质变;宗教质变即宗教蜕变,蜕变为宗教极端主义。宗教蜕变的动因在于那些具有宗教身份、地位者(它的从业人员、理论家、社团头目),基于私欲、奢望、图谋、野心所使然的。从事暴力恐怖活动的社团或个人乃宗教极端主义活生生的载体;宗教极端主义则是他们从事罪恶活动的精神支柱。宗教极端主义以其基本特征而与宗教有着本质区别。该文主旨在于揭示暴力恐怖活动的根子即宗教极端主义,从而强调重视并继续开展对它的相关研究,有其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宗教极端主义在世界各地甚为猖狂。何谓宗教极端主义?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但大体上还是有倾向性的看法。首先,宗教极端主义不是某一宗教所特有的,而是许多宗教所共有的一种现象。其次,宗教极端主义一词既是从“正统”宗教角度也是从非宗教角度对某些宗教现象所作的一种判定。宗教极端主义不仅其教义思想、行为方式是极端的、狂热的或反理性的,其组织形式通常属于非法的秘密组织。宗教极端主义往往与暴力恐怖活动相联系,但二者又互有区别,并不是一个东西。有的宗教极端组织即使不从事遭到人们反对的暴力恐怖活…  相似文献   

6.
正认清了"宗教极端主义"的本质和特性,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宗教极端主义"根本就不是宗教,而是彻头彻尾的披着宗教外衣、打着宗教旗号的毒瘤。要解决治本的问题,必须对"宗教极端主义"这个"怪胎"进行剖析和清理,让干部和群众擦亮眼睛,明辨是非,认清"宗教极端主义"的现实危害及本质。  相似文献   

7.
宗教极端主义并非宗教,而是宗教政治化的产物。新疆宗教极端主义危害边疆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是"三股势力"的思想基础。治理宗教极端主义需要追根溯源,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社会治理坚持系统思维,注重政府、公民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是一种动态、主动的治理模式,可以在当前新疆宗教极端主义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要求穆斯林谨守“中道”反对宗教极端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宗教极端主义的兴起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件大事。近年来,宗教极端主义不仅在国际上甚嚣尘上,而且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宗教极端主义是宗教蜕变的产物,本质上并不是宗教,但它又披着宗教的外衣,欺骗和裹胁信教群众,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本期,我们约请了有关学者和宗教界人士,就宗教极端主义的成因和态势、特征和实质、以及我国各宗教对待宗教极端主义的主张和态度等进行了笔谈,相信对认清和防范宗教极端主义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在打击"三股势力"的斗争中,如何正确地认识和看待宗教极端主义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作者在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基础上,就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的三种基本形态作了理论上的阐述、事实上的认定,强调伊斯兰极端主义实际上是政治伊斯兰主义的一部分,与之"连体共生",因而不应孤立地看待伊斯兰极端主义,而应将其置于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广阔背景下对之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作者坚持认为,宗教极端主义与宗教既有某些表面联系,又有本质区别,因而不宜将二者"彻底切割";如果否认宗教与极端主义之间的联系,也就无法令人信服地揭示极端主义宗教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思想文化根源。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反对宗教极端主义将是一个艰难、曲折、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宗教极端主义的兴起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件大事。近年来,宗教极端主义不仅在国际上甚嚣尘上,而且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宗教极端主义是宗教蜕变的产物,本质上并不是宗教,但它又披着宗教的外衣,欺骗和裹胁信教群众,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本期,我们约请了有关学者和宗教界人士,就宗教极端主义的成因和态势、特征和实质、以及我国各宗教对待宗教极端主义的主张和态度等进行了笔谈,相信对认清和防范宗教极端主义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宗教极端主义的兴起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件大事。近年来,宗教极端主义不仅在国际上甚嚣尘上,而且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宗教极端主义是宗教蜕变的产物,本质上并不是宗教,但它又披着宗教的外衣,欺骗和裹胁信教群众,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本期,我们约请了有关学者和宗教界人士,就宗教极端主义的成因和态势、特征和实质、以及我国各宗教对待宗教极端主义的主张和态度等进行了笔谈,相信对认清和防范宗教极端主义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宗教极端主义的兴起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件大事。近年来,宗教极端主义不仅在国际上甚嚣尘上,而且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宗教极端主义是宗教蜕变的产物,本质上并不是宗教,但它又披着宗教的外衣,欺骗和裹胁信教群众,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本期,我们约请了有关学者和宗教界人士,就宗教极端主义的成因和态势、特征和实质、以及我国各宗教对待宗教极端主义的主张和态度等进行了笔谈,相信对认清和防范宗教极端主义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宗教极端主义的成因与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宗教极端主义的兴起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件大事。近年来,宗教极端主义不仅在国际上甚嚣尘上,而且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宗教极端主义是宗教蜕变的产物,本质上并不是宗教,但它又披着宗教的外衣,欺骗和裹胁信教群众,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本期,我们约请了有关学者和宗教界人士,就宗教极端主义的成因和态势、特征和实质、以及我国各宗教对待宗教极端主义的主张和态度等进行了笔谈,相信对认清和防范宗教极端主义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正>一、极端主义不是伊斯兰教宗教极端主义是打着宗教旗号,歪曲宗教教义,鼓吹极端激进观点,采取极端手段,妄图建立神权统治的一种思想和行为体系。宗教极端主义不是哪个宗教的特定产物,各宗教中都存在打着宗教旗号的极端主义。打着伊斯兰教旗号的宗教极端主义,它不仅不能代表伊斯兰教,恰恰相反,它是伊斯兰教形象和声誉的损毁者、伊斯兰教利益的破坏者,是伊斯兰教的罪人和敌人。极端主义从思想到行为,都背离了《古兰经》、圣训和伊斯兰教的宗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国际政治生活中,宗教极端主义的兴起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件大事。近年来,宗教极端主义不仅在国际上甚嚣尘上,而且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宗教极端主义是宗教蜕变的产物,本质上并不是宗教,但它又披着宗教的外衣,欺骗和裹胁信教群众,对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本期,我们约请了有关学者和宗教界人士,就宗教极端主义的成因和态势、特征和实质、以及我国各宗教对待宗教极端主义的主张和态度等进行了笔谈,相信对认清和防范宗教极端主义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撒哈拉以南非洲日渐成为伊斯兰极端主义的理想地,这里的宗教极端主义运动方兴未艾.宗教极端主义“恶之花”的怒放,同样也根植于这片特殊的“沃土”.伊斯兰极端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以温和为特色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伊斯兰教中发生、发展,与该地区内部与外部的宗教、政治、经济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而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恶之果”,则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社会难以下咽之苦果,其负面影响远超宗教之外.  相似文献   

17.
近十余年间,特别是在"9·11"事件之后,反对恐怖主义成为国际社会主流政治话语,引起各国广泛关注。但国际社会"反恐",基本上不问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并努力加以消除,加之一些西方大国在"反恐"问题上施行"双重标准",引起许多负面效应。重要的负面效应之一,是认识上的"误区",人们没有花大气力去对恐怖主义的思想基础之一,即宗教极端主义进行深入系统的调研,似乎恐怖主义与宗教极端主义是互不相干的两个问题。在国内,也有论者认为,极端主义与伊斯兰教无关,这种论调实际上是认定"宗教极端主义"概念本身是一种"话语失范"。本文作者坚持认为,宗教极端主义是非主流宗教思想,它与宗教既有许多表面联系,故而具有欺骗性、煽动性,又有本质区别,因而反对极端主义不是反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宗教。本文希望通过对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三种形态的解析、研判、评述,深化对宗教极端主义思潮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18.
撒哈拉以南非洲日渐成为伊斯兰极端主义的理想地,这里的宗教极端主义运动方兴未艾。宗教极端主义"恶之花"的怒放,同样也根植于这片特殊的"沃土"。伊斯兰极端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以温和为特色的撒哈拉以南非洲伊斯兰教中发生、发展,与该地区内部与外部的宗教、政治、经济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而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恶之果",则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社会难以下咽之苦果,其负面影响远超宗教之外。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无神论》2021,(2):42-48
在有关宗教极端主义本质的探讨中,国内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宗教极端主义是宗教的"异化"与"蜕化",宗教与极端主义"无关"。然而,检视异化蜕变论会发现,其解释力有明显欠缺,即忽视宗教自身所负载的政治社会因素,研究视角呈现反工具主义与还原论取向,缺乏细致的因果分析,定义也存在着模糊性。宗教极端主义很难在相对有限的内部视角与较为封闭的话语体系内被给予合理解释,而需借助更为广阔的外部视角与系统的社会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正"去极端化"将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借鉴国际社会经验,做好宗教领域"去极端化"工作,必须具备战略思想,采取多种方式,综合施策,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宗教极端思想的产生和传播。极端主义由极端思想、极端主张、极端要求和极端的行为等要素构成,宗教极端主义也不例外。宗教极端主义不是宗教,不是教派或学派,而是打着宗教旗号的社会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