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族穆斯林题材的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结合的独特形式,是电影模式的艺术表达。同时,回族穆斯林题材的电影,作为回族文化的一个展映面,无疑是对中国穆斯林群体的最好展示。  相似文献   

2.
<正>回族是形成于中国大地上历史悠久的民族,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吸收和融合多种民族成分逐渐形成的共同体。本文基于中国梦的视角,客观认识回族穆斯林文化,并对加强回族文化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一、云南回族穆斯林、回族穆斯林文化是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云南省有回族穆斯林698 265人(2010年),占云南总人口的1.4%,全省16个州(市)的129个县(市、区)均有分布。相对  相似文献   

3.
《穆斯林的葬礼》是当代回族女作家霍达的代表作,是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成功表现了回族人民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该小说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庭六十年的盛衰和三代人命运的起伏,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辛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交融中独特的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4.
《中国穆斯林》2006,(1):63-63
中国太和旅行社是经国家旅游局批准,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国际旅行社,也是国家特许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的组团社。为了方便厂大的回族穆斯林游客,该旅行社从2006年将特别推出穆斯林旅游品牌“合力假期”,由多年从事旅游业工作的回族专业人士为穆斯林游客量身订做不同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提供多样化便捷、优质、安全的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回族穆斯林游客在旅途中餐饮等方面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5.
中国太和旅行社是经国家旅游局批准,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的国际旅行社,也是国家特许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业务的组团社。为了方便厂大的回族穆斯林游客,该旅行社从2006年将特别推出穆斯林旅游品牌“合力假期”,由多年从事旅游业工作的回族专业人士为穆斯林游客量身订做不同的旅游线路和产品,提供多样化便捷、优质、安全的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回族穆斯林游客在旅途中餐饮等方面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一成达师范,这个在中国回族穆斯林近、现代历史中,具有发轫于民族文化自觉而迈向新型文化思想标志性的教育建设,她自1925年诞生后不久,便在中华民族惨遭侵略铁蹄蹂躏的整个岁月中,伴随着祖国苦难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艰难岁月走过来的。在这场中华民族生死存亡“最危险的时刻”,每一个族群、团体与个人都面临着一个无法避免的血与火考验中的抉择。成达师范,乃近代中国回族穆斯林以“成德达材”为宗旨创立的一所中国伊斯兰教新式学校。她是一所体现中国回族穆斯林与时俱进,突破传统经堂教育,以“兴教救国”的理念,负有培养新型“三长”职责的宗…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东北封禁的逐渐解除,从清代持续到建国后的"闯关东"移民大潮,使山东和河北等省的回族穆斯林,较早地以开拓者的身份安身于吉林,并自觉地参与东北开发与建设。如果说回族穆斯林建国前的"闯关东"是迫于生计的话,那么建国后回族穆斯林再次掀起的"闯关东"则从小我提升到大我,立足东北经济,支援东北建设。新时期以来,有关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问题,备受社会关注。随着文化与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加深,使回族文化通过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在中国回族及其先民的传播中经历了侨民时代、普遍传播时代、本土化时代、艰难时代及爱国意识的觉醒和文化自觉时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最终形成伊斯兰教在回族穆斯林社会的本土化,并通过与中国社会的相融共存,共同推进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进而促进了回族穆斯林的民族意识、爱国意识和民族团结思想的增强.同时,也印证了宗教文化在移植它国时,必须与当地的主流文化和平共处、交流、交融,才能使自身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9.
寺坊是中国回族穆斯林社会一种传统社会组织形式,它是伊斯兰教来到中国后产生的特殊社会组织,最终发展演变为中国社会结构中一种典型的民族社区形式.西安穆斯林秉承伊斯兰文化传统,又具千年古都历史文化深厚底蕴,中国伊斯兰教传统文化特征非常明显.本文从社会组织视角,以西安穆斯林寺坊历史概况和寺坊组织的构成及特点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阐述,探讨中国伊斯兰教千百年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伊斯兰文化作为一种认识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着穆斯林群众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思想观念,渗透于穆斯林群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大多数民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是在全民信教的民族中,宗教几乎无处不在,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日常服饰上。本文以西北回族穆斯林服饰文化为例来解读中国穆斯林服饰中的宗教文化。一、宗教文化对服饰文化的影响伊斯兰教文化是中国穆斯林服饰文化形成的重要参照系,是穆斯林服饰文化形成的深层精神内涵。它对整个服饰文化具有…  相似文献   

11.
在教历1409(公历1989)年的开斋节前夕,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吉林回族》一书开始发行了。这是吉林十一万多穆斯林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它是回族足迹踏入吉林310年来第一部论述吉林回族历史与现状的著作,是吉林穆斯林向伟大祖国成立4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吉林回族》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回族史及伊斯兰教史的研究中,西藏穆斯林与清真寺的研究是最薄弱的。马以愚、傅统先及其他中外学者所著中国伊斯兰教史的专著均未言及西藏的穆斯林与清真寺。前些年出版的《回族简史》亦不言西藏的回族。当然,西藏穆斯林与清真寺史的研究是极为困难的,因为有关资料及文献极为零散;另外,有些史料今日看来,也不适用。  相似文献   

13.
从元代以来,生活在云南的回族穆斯林,一方面保持并丰富着伊斯兰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从而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教育领域内独树一帜。然而,“咸同事变” (1851— 1874)20余年间,云南回民惨遭清政府的血腥镇压,其手段之凶残,旷世罕见,使得元末业已蓬勃兴起的穆斯林社区,面临空前而持久的浩劫,所造成的经济与文化损失,在云南回族历史上绵延近半个世纪之久。在那段时期,滇省回族人口锐减,经济凋蔽,绝大多数穆斯林社区的重要文化与宗教设施如清真寺、具有民族特色的伊斯兰经堂学校和伊斯兰经籍雕版…  相似文献   

14.
从整体特征讲,中国回族穆斯林的婚丧礼制礼俗受着两种文化的规范和约束。即伊斯兰教在婚丧方面的制度和原则与其他方面的文化、特别是中国儒家文化在婚丧礼仪方面的成文条规和教化。二者紧密联系和融合的结果,形成了中国回族婚丧民俗文化的共同特点。由于中国回族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散居在全国的各个角落,地域分布广阔,受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的影响,婚丧礼仪习俗又不能不烙上地方印记而各具面目,出现婚丧习俗方面的“大同小异”的现象。本文撷取的西安回族穆斯林婚丧二事中的若干习俗,其地方风情及特点十分鲜明和突出,颇能说明…  相似文献   

15.
书讯四则     
《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中国穆斯林的礼仪礼俗文化》即将出版发行由宁夏大学政法系教授、东方哲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宁夏大学伊斯兰哲学研究所所长杨启辰(回族)主编的《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中国穆斯林的礼仪礼俗文化》,将由宁夏人民出版社于...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脚步迈进了21世纪,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也传播发展了1350年,对中国穆斯林的历史文化、经济生活、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产生了深远影响。长期以来,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融合,既保持了原有的特点,又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具有了显著的中国特点和民族色彩,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穆斯林,特别是回族等内地穆斯林的历史,以经济活动为先导的中国穆斯林先民,从踏上中国这片土地开始,就把自己的命运同经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穆…  相似文献   

17.
四川伊斯兰教具有悠久的历史 ,四川回族是积极向上的民族。在21世纪来临之际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这给四川回族穆斯林带来了新的机遇。四川穆斯林素以重视文化著称 ,在西部大开发的时代洪流中 ,其伊斯兰文化精神值得汲取。为此 ,探讨四川穆斯林的文化传统 ,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学文秩名人辈出四川穆斯林经历元明清时期的迁徙定居 ,已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巴蜀伊斯兰文化 ,在传统的巴蜀儒释道文化圈内 ,增加了新的民族宗教文化内容。进入近现代时期 ,四川穆斯林文化名人辈出 ,伊斯兰教文化亦出现兴盛局面。在近现代倡导西学的潮…  相似文献   

18.
“壮回”是生活在云南省文山州的特殊回族穆斯林,在历史的进程中融合了回族宗教信仰的成分和壮族文化的特色,故而形成了壮回多元民族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文人笔下的河州回族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州(今称临夏)之称谓远在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就已见于史,而到清代中叶以后引起世人广泛关注,到了民国时期,河州之名远播西北,影响到全国回族社会,及至海外穆斯林中。时至今日,知道河州之名的远比它历史上曾有过的名称———罕、导河为多,特别是在这块土地的辖境外。河州的魅力在何处,恐怕不能不谈到这里形成的回族文化。河州回族文化是中国回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属回族聚居区地域性文化的范畴,这种回族社区文化是在回族文化同一性制约的大前提下,通过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表现的。它既有回族文化的一般属性,又有其明显的…  相似文献   

20.
9月16日,塞上古城银川,呈现一派节日景象,宁夏穆斯林欢欣鼓舞,迎来了宁夏伊斯兰文化中心奠基的吉庆日子。 中国伊协副主任苏莱曼·张秉铎专程由北京前往,代表中国伊协,祝贺“中心”奠基。 宁夏有回族人口一百三十余万,是我国回族穆斯林主要聚居地之一,是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历史上,曾作为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