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小林 《天风》2011,(3):40-42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自己已在上海教会服侍近20年了。作为一名中年同工,人到中年,感慨良多。在这20年里也不时传来我的学长、同窗、学生的一些信息。有的得了重病;有的英年早逝;也有的出现心理偏差而自尽;还有的因各种原因离开了教会;这些都令我心情十分沉重。  相似文献   

2.
我和“心理”有意识地交往了近20年。其间它给予我人生的诸般滋味,甜酸苦辣都有。我想其他人也是一样的。为了心理问题,有的人郁闷、苦恼而百思不得其解;有的人装腔作势,努力地压抑着;有的人完全放纵以求心灵的解脱;有的人畏缩“躲”着过生活;更有甚者有的人含恨而去……怎么了?心理问题到底怎么了——让人如此  相似文献   

3.
汉斯·哈克是活跃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德国重要的观念艺术家,他极力探讨艺术介入社会问题的可能性,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创作了一系列的公共艺术作品。而这些作品有的是对文化政治的抨击,有的则是对历史性事件的解读。所有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都说明了哈克犹如激进的知识分子,用社会学家的视野去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雪花的启示     
赵明冬 《天风》2006,(5):43
“人的脚步为耶和华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箴20:24) 人生活在世上,谁也不知道自己会遇上什么样的事情,是苦?还是乐?更不知道自己的寿命能有多长。但是,人们却可以有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生活态度:有的人喜欢看重一切,有的人常常看淡一切。有的人喜欢开开心心,有的人不免悲悲凄凄。有的人想做自己的事,有的人想为别人做事。有的人忙碌一生,结果都不知道为何而忙碌。有的人具备着良好的思考能力,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  相似文献   

5.
曾玉森 《天风》1996,(9):9-10
金陵协和神学院圣经函授班开办7年了。笔者走访了一、二两期已结业的同学,他(她)们都在教会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受到教会的重视。有的已领受了圣职,有的已担任了基层教会组织的负责工作,有的则仍在义工岗位上事奉神,默默无闻地尽着自己的本分。据日前统计资料表明:金陵函授班每年只招收学员1000名(多为45岁以下)。但1995年报考人数为5000多名,1996年不再接受新学员。  相似文献   

6.
爱的藏品     
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次活动,让爱好收藏的孩子展示自己的藏品。小小收藏家们都拿出了什么宝贝呢?有的拿出自己精心收藏的各种树叶,有的拿出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的陶瓷碎片,有的拿出一枚枚画着京剧脸谱的鸡蛋  相似文献   

7.
1987年4月20日中午12时许,济宁A中学的同学差不多都回家了,只有初三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在吃午饭。他们有说有笑,这时,突然从教室窗口跳进两个青年,手持尖刀,口中大喊:“不准动?不准喊叫,快把你们的钱乖乖地放在桌子上,哪个敢动、敢喊,就要你的命!”两个胆小的女同学怯生生地把自己的钱掏出来,慢慢地放在了桌上。一个歹徒急忙伸手抓钱,勇敢的王小刚同学咬着牙“噢”的一声向歹徒扑去,另一个歹徒凶狠地向王小刚猛刺一刀。王小刚“啊”的一声倒在地上。在场的一学一齐呼喊起来:“救命啊,救命啊”,住校的老师们闻声赶来,两个歹徒却逃之夭夭了。老师们有的去报案,有的赶快把王小刚  相似文献   

8.
女人如书     
每个女人,其实都是一本书。有的随手翻翻,便一览无余,有的就耐读多了,必须下一番工夫,才能读懂。  相似文献   

9.
一日,禅师问他的弟子们:一棵树什么最重要?弟子们有的说是枝,有的说是叶,有的说是花,还有的说是果。他们还各自说了一通各自重要的理由。而禅师却说":无论是枝叶,还是花果,都是看得见的表像,表像永远都不是最重要的。""那一棵树什么最重要呢?"弟子们问。"根最重要。一棵树没有了根,就会死亡。"禅师说",但根却长在我们看  相似文献   

10.
少年时曾读过报端的一篇短文,至今记忆犹新。文中讲到释迦牟尼曾问弟子们,一滴水怎样才能永不干涸?弟子中有的说应放在瓶中,有的说应藏在钵内,……但大家又都知道,这些都不是好办法。于是他们一起聆听释迦的教诲:将这滴水投进大海,它将永不干涸。数十年后,竟由我来主编一份佛教文化的期刊,于是我常常回想起少年时代藏在心中的这一段启示。我深深地感到,《佛教文化》虽然办出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主教》2006,(5):27-28
十年回顾10年前,我们小组在成立时只有14位教友,都是有大专以上的文化水平,有较好的教理基础。一年以后,由于各种原因,有的教友离开了,也吸收了一些新的成员,人数增加至20位,每次能坚持学习的17名,其中80%的人从未请过假。每月首瞻礼七下午学习3小时,风雨无阻。教友对学习十分重视,热情很高,往往到点后都不想离开。学习内容:1996年开始,用5年学习圣经和通读了梵二会议16个文献;第6年到第8年学习新版《天主教教理》。最近二年学习神学丛书中的《教会论》。今年4月份教会论学习结束,从5月份起准备用七个月时间学习《圣事、礼仪与灵修生活》。2…  相似文献   

12.
<正> 孔子于公元前498年(鲁定公十二年)春,离开鲁都而周游列国,到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秋,又回到鲁国。在外凡十四年,所到之国,有卫、曹、宋、郑、陈、蔡、楚等七个国家。在这段时间内,有的国家孔子去的次数多,有的去的次数少。有的住的时间长,有的住的时间短;如曹、宋、郑、蔡、楚等国,都是只去过一次,而且停留的时间都很短。有的仅仅是路过而已。但是陈、卫不同,他入陈二次,在陈居住近四年。入卫五次,在卫居住竟长达近十年。由此看来,所谓周游列国,其实主要就是在陈、卫的活动。为什么这两个国家成了他的立足点呢?尤其是卫国为什么成了他们长期活动的中心呢?这是前人从未谈过的,也是孔子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居陈问题暂切不论,在此先就居卫问题作些探讨。卫国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特点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为了认识卫国和研究问题的方便,有必要对鲁、卫的情况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3.
风度是令人敏感的。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许多人中,有的潇洒,有的持重,有的敏捷,有的文静,有的豪放粗犷,有的文质彬彬。人们都称之为风度。 的确,风度是令人敏感的。鲁迅早在一九二七年就作过论魏晋风度的演说,事实上,中国人用“风度”一词大概是从魏晋开始的。从《辞海》、《辞源》、《辞通》及各种版本的辞书中查“风度”这一词条及近义的诸如:风采、风致、风气、风格、风神、民韻、风范、风姿等十几条,绝大部分词条出自《晋书》。虽然各类版本辞书对风度的释义各  相似文献   

14.
一次课堂练习,我给学员出了这样一道题:已知,有的中国人去过美国(真),根据逻辑方阵,推出同素材其它三个判断的真假。结果,有不少学员在“所有中国人都去过美国”后答“假”;“有的中国人没有去过美国”答“真”。我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回答?他们自信的回答:“‘所有中国人都去过美国’不用说就是一句假话;‘有的中  相似文献   

15.
女人如书     
每个女人,其实都是一本书。有的随手翻翻,便一览无余,有的就耐读多了,必须下一番工夫,才能读懂。作为书的女人,大体上可分为小说、诗歌、散文三大类型。小说型女人,是一台戏、一个情节、  相似文献   

16.
旅行的妙韵     
正旅行的妙韵,就在于神与景契、心与境融,一物有一物的价值,一地有一地的风情,大化万殊,气象纷纭。有的雄艳宏丽,有的玲珑剔透;有的浩瀚无涯,有的细流婉转;有的雄浑苍凉,有的花谷盈芳;有的大气磅礴,有的小巧清亮……所以,旅行者永远都不要抱一颗批判的心,去审视映入自己眼帘里的风景。你的灵魂,应该是一只不知疲倦的工蜂,尽情地接纳和吮吸,你的精神世界,才会色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贵族中学学费贵的吓人,学生大多出自富人家庭。日前,作者走进美国一所知名贵族中学,体验了三堂"人生课"。第一课:认识贫穷。贵族中学的孩子,家境都很殷实。所以一开学,学校就会组织他们参观无家可归者救济中心,并一对一地为那里的流浪汉服务。救济中心的流浪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一生不务正业,有的嗜赌如命,输尽一世身家,有的投资破产,一夜间从商界传奇沦  相似文献   

18.
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所说的人生之路,到底是一条怎样的道路。为什么有的人走得好,有的人却是一团糟?按说,每个人的走法都不同,一个人就是一条路。近日想得有些眉目了,归一下大类,其实只有四种走法。  相似文献   

19.
底楼不吵架     
我们这一单元共有十户人家,巧得很,都属于这座城市的新移民,有的是因为工作关系,有的是因为孩子上学,便从五湖四海聚到一起来了。更巧的是,都是三口之家,老人都在乡下住,难得到城里来小住几日。这十户人家,孩子最大的上初中一年级,最小的刚上幼儿园。也许是年龄相仿,大家平时相处得都挺融洽,尤其是各家的女主人,只要聚在一起,便无话不谈。所以哪家有个什么事儿,或者是夫妻吵架了,第二天整个楼道便都知道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害怕老鼠、蜘蛛,有的人害怕与他人交往,有的人害怕雷电、登高,所有这些都是恐怖的表现。一般来说,恐怖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成分。恐怖反应是一种自我防卫、回避危险、保证安全的心理防卫功能。但如果恐怖反应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