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最高级机能之一。对学习与记忆规律及其机制的探讨,一直是脑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心理学中实验研究最多的一个领域,它需要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脑化学等多种学科的合作。目前的研究是从两个方向进行的:一个是通过心理学的方法,从思想和情感的内部表现对大脑进行研究,另一个是运用神经生理学的方法,即研究神经系统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侧面。建立在近代实验科学基础上的对学习记忆机制的研究,还是最近二十几年的事情。随着神经生理、神经生化、分子生物学等学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人类记忆奥秘的进一步揭露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一个引人入胜的崭新领域——记忆生化机制的研究,越来越触及到记忆的生理本质。关于记忆机制的研究,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痕迹论”、“信息储存论”、“突触论”和“神经胶质论”,而逐步用在动物身上实验和临床研究的手段来揭示高分子化合物同记忆的关系。到目前为止,这些研究无论在实验和理论上都  相似文献   

3.
问题的提出 记忆与学习的规律及其脑机制的研究,历来是生理心理学中最为活跃而富有成效的研究领域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神经化学与脑科学研究的近代进展,“记忆之谜”——特别是记忆与学习的脑化学基础(分子基础),正越来越引起心理学、生物学、医药学及有关研究者们的广泛重视与热烈讨论。本世纪三十年代,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相似文献   

4.
默认网络是静息状态活动较强的大脑结构, 它包含的海马和内侧前额叶两个脑区是记忆巩固的关键部位, 同时静息态也被证明伴随有记忆巩固现象, 我们推测默认网络是睡眠依赖记忆巩固的核心结构。本研究拟借助同步EEG-fMRI在时空分辨率上的优势, 研究默认网络参与睡眠依赖记忆巩固的神经机制。包括:1)发掘默认网络活动的电生理指标, 应用EEG源定位和跨频段耦合分析, 揭示记忆巩固的动态过程; 2)应用滑动时间窗和模块分析, 研究默认网络参与静息态和睡眠过程记忆巩固的异同, 揭示记忆在昼夜更迭中得以强化的神经机制; 3)通过多模态信息融合, 揭示记忆类型和睡眠阶段等因素对睡眠依赖记忆巩固的影响。本研究的开展对阐明睡眠依赖记忆巩固的神经机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并最终可能为治疗学习记忆相关障碍提供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自豪感是对自身成就进行评估时产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神经基础研究表明, 心理理论、自我参照、情绪、奖赏和记忆等相关脑区的协同作用构成了自豪感的神经基础, 而神经和生理的比较研究则揭示了自豪感和其他基本情绪以及道德情绪等在神经基础上的异同。以上结果为理解自豪感的复杂神经机制提供了依据。未来研究应对不同种类自豪感以及自豪感与认知过程相互作用的神经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鸟类神经系统的长时程增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揭示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已成为认知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研究过程中需根据不同实验目的选用不同实验动物。LTP(long-term potentiation)是一种研究学习记忆突触基础的主要模型,其代表突触功能的可塑性。以往对LTP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哺乳动物,但由于鸟类在生物进化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及特有的学习记忆能力,因此通过某些鸟类行为模型将有利于对LTP特性及其与学习记忆相关性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记忆提取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明  陈骐 《心理科学进展》2002,10(2):133-146
该文从3个方面回顾了记忆提取研究领域内的最新进展:(1)记忆编码和提取之间的关系,主要针对提取过程的自动性和控制性及相应的神经机制进行了讨论;(2)基于记忆提取的抑制机制,主要涉及指向性遗忘、提取-练习范式的研究及负启动范式在记忆提取研究中的应用;(3)工作记忆能力与记忆提取之间的关系,主要集中于工作记忆能力与控制性记忆提取及记忆提取中的抑制机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元记忆监测是元记忆能力的重要部分,元记忆监测能力是元记忆能力的关键。近年来元记忆监测引起越来越多人的研究兴趣,这种研究兴趣渗透到心理学的不同领域,如记忆心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本文探讨了元记忆监测的含义、类型、机制理论和研究方法,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是指情绪唤醒对记忆巩固的促进现象。与多数研究关注情绪唤醒在记忆编码阶段的作用机制不同, 当前的研究把关注重点转移到记忆的巩固阶段, 从而导致情绪的逆行性记忆增强效应的发现。这一新的记忆现象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介绍, 重点分析了这一效应的认知机制和神经机制。最后, 讨论了逆行性记忆增强现象在实践领域中的一些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知觉学习(perceptual learning)的研究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文章从知觉学习的实质、知觉学习的特性以及知觉学习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可以看到:知觉学习遵循着联结学习模型,但在反馈、时间特性、任务、水平和生理神经基础有其自己的特性,知觉学习中存在注意、印记、分化性和组合性四个机制共同起作用,在此基础上,该文对以后进行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国外知觉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有关知觉学习(perceptual 1earning)的研究取得了若干重要进展。章从知觉学习的实质、知觉学习的特性以及知觉学习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可以看到:知觉学习遵循着联结学习模型,但在反馈、时间特性、任务、水平和生理神经基础有其自己的特性,知觉学习中存在注意、印记、分化性和组合性四个机制共同起作用,在此基础上,该对以后进行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关于前瞻记忆的ERP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神经基础和认知加工机制。神经基础方面的研究发现:前瞻记忆诱发了两种特异性的ERP成分—— N300和前瞻性正波; 前瞻记忆与回溯性记忆的神经基础有相似又有不同; 老年人的前瞻记忆可能存在一种不同于年轻人的神经机制。认知加工机制方面的研究主要为前瞻记忆的预备注意加工和记忆加工理论提供了ERP方面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学习记忆是脑的高级机能,是神经生物学研究的热门课题。近年来,学习记忆脑内神经机制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其中蛋白质(包括酶)分子的变构作用已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介绍一种被誉为“记忆分子开关”的蛋白激Ⅱ,此酶受钙离子和钙调素的复合物激活,能催化多种蛋白质发生磷酸化作用,在脑内有特别高的浓度。由于此酶有一种有趣的生化特性,有人提出:一组全酶分子在突触部位可以形成一种“编码长时记忆的信息贮存装置”,起着记忆开关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此酶的命名、分布、结构与特性以及在神经信息贮存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正处于非常令人振奋的阶段。人们以动物的行为研究来表明学习和记忆的特征和类别;用哺乳动物模型澄清和确定脑的基本记忆痕迹环路;根据人类记忆和脑研究的成果识别参与记忆的神经元系统;在无脊推动物和脊推动物中,对于记忆的神经元、神经化学、分子和生物物理的基础的了解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基本的联想学习和神经元网络的理论研究和数学分析也进展迅速。因此,对于学习和记忆神经基础的这种新见解有可能在教育、治疗学习能力丧失和设计新的人工智能系统等方面都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娟  莫雷  林丹  刘志雅 《心理科学》2008,31(6):1357-1360
归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认知技能,近十多年来归类的研究尤其关注类别学习的多重系统问题.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外对类别学习的认知神经和神经心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类别学习任务下的学习机制和所依赖的神经生理基础是不同的,支持类别学习的多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成人学习不良者神经心理与行为遗传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了成人学习不良中阅读不良的电生理和行为遗传特点,并简要总结了有关数学不良的神经心理与行为遗传的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7.
记忆源检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围绕记忆信息源检测这一二十世纪80年代后出现的新的研究领域,着重介绍了有较大影响的信源检测框架理论及其在源记忆错觉和神经机制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最后对这一领域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引言学习过程中记忆是个中心环节。如果没有记忆,人就不能积累经验和知识,就不可能有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就是不断地把所学知识在脑子里形成记忆的过程。记忆则是对输入的信息在脑子里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记忆是怎样形成的?历来在科学家中有不同的看法。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方法和脑电图在神经研究领域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9.
徐秉? 《心理学报》1990,23(4):94-100
国外一些科学家设想,神经系统获得和储存信息的能力很可能编录于基因。如能引起单个基因突变,导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变化,那么,从遗传、生化和行为上来研究这种变化,确定相关的基因及基因产物,从而有可能阐明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这些研究开辟了学习记忆神经生物学基础研究的一个全新的探索领域。果蝇正好是进行这项研究的合适材料。本文分三部分叙述这一研究概况,一,学习记忆有缺陷的果蝇突变型的一般描述;二,突变型的分子损伤;三,问题讨论(包括,1,学习记忆有缺陷的突变型的定义;2,对学习记忆影响的普通性;3,机制的考虑。)  相似文献   

20.
张钦  王岩  罗峥  陈静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9):1259-1266
情绪对记忆的促进作用, 已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证实。但是, 情绪对记忆的损害作用还没有得到一致的研究结果。情绪诱导的记忆损害的条件和机制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确认和解释。并且, 在证实了情绪对记忆的影响之后, 一个更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是, 人类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调控情绪对记忆的影响呢?虽然已有的情绪调节研究对一些重要的情绪调节策略如认知重评和抑制进行了较多的探讨, 考察了情绪调节对情绪事件记忆的影响。但是, 关于情绪调节是否可以有效地调整情绪唤醒对中性项目记忆的影响, 目前只有少量的研究。对情绪调节影响记忆的认知神经机制还所知甚少。因此, 本项目拟综合使用行为测量和认知神经科学技术, 在考察情绪唤醒对记忆的损害效应的条件和机制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认知重评、抑制和忽视等情绪调节策略调控记忆中的情绪效应的有效性和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结果将会有助于对情绪、情绪调节和记忆的关系的理解, 并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记忆活动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