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港同胞阮适庆、汪颖丽伉俪,向天台山桐柏鸣鹤观,赠送明代《正统道藏》一部,共61册,于五月二十八日,由香港空运至杭州,二十九日送至天台山鸣鹤观。天台山桐柏宫,是中国道教全真道南宗的发源地。桐柏宫,系唐景云二年(711),由司马承祯所建,被道家称为七十二福地之一。后世天台山张伯端一派,以炼养为主。  相似文献   

2.
《中国道教》2012,(5):15-16
9月5日至7日,由浙江省道教协会主办,天台县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天台山道教协会、天台山桐柏宫、天台山紫阳宫、天台山玉京洞承办的首届天台山中国道教南宗文化周在浙江天台山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以"天台论道、祖庭悟真"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名嘉宾受邀出席了这一盛会,并与当  相似文献   

3.
在道教的历史上,曾多次藉助国家政权之力纂修《道藏》,为道教文化的保存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从道教的传统来看,各地名山宫观历来就有搜集道经,编纂道书,甚至汇编成藏的传统,而大型《道藏》的编纂往往同这些地方《道藏》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一历史现象尚未受到学术界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本文通过对北宋学者夏竦所撰天台山《重建道藏经记》一文的考辨和疏证,试图对浙东天台山桐柏宫《道藏》的历史成因及其作用进行初步的考查,希望能引起学界同仁对中国地方道经编纂成藏的这一宗教文化现象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教》1990,(4):7-8
我们浙江省台州地区天台山桐柏宫自西周建宫以来,已有三千年悠久历史,因年久失修而破烂不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落实了宗教政策,依靠道友及信徒,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不但修复了大殿,且修缮了庙宇中主要部分及附属房共计十余间,重塑了神像,还建造了放生池。为方便游客信众上山观光朝拜,并把上山的烂泥羊肠小道,修成了一条两米宽、二百米长的石阶路,使桐柏宫景象焕然一新。为发扬道教优良传统,对道教的内丹功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86年,将原气功研究小组扩大为天台山桐柏宫道教传统气功研究会,会员来自杭州、大津、上海、宁波、临海、椒江、港台以及海外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2月27日,天台山桐柏宫方丈升座庆典暨浙江道教学院揭牌仪式在天台山桐柏宫举行。各相关部门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道教界人士、大德信众近千人共同见证浙江省道教界的两大喜事——浙江道教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及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张高澄道长荣膺天台山桐柏宫方丈。在神圣庄严、如法如仪的方丈升座法会仪式上,监院率桐柏宫八大执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5日,福建平和县侯山宫隆重举行了建宫500周年庆典。来自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相关部门的领导,平和籍台胞和港澳同胞以及当地数千名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庆典活动。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道教协会会长林舟应邀出席,并宣布庆典活动开幕。据悉,侯山宫创建于明正德三年(1508),迄今已有500年历史,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宫  相似文献   

7.
刘军 《中国道教》2004,(2):59-59
应新加坡道教总会和韭菜芭城隍庙邀请,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丁常云道长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赴新加坡参加了第四届道教音乐汇演,2004年3月7日晚汇演在新加坡嘉龙剧院如期举行。这次音乐汇演是由新加坡韭菜芭城隍庙和香港蓬瀛仙馆联合主办,也是第一次在新加坡主办,协办的其他团体有:新加坡道教总会、新加坡杨桃园城隍庙理事会、新加坡四马路九天玄女宫、新加坡淡滨尼联合宫、新加坡大士伯公宫理事会、新加坡洛阳大伯公宫。参加汇演的有来自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及新加坡的8个团体,他们分别是:江西龙虎山天师府经乐团、江苏茅山道院道乐团、香港道乐团…  相似文献   

8.
天台山(古称桐柏山)在浙江省天台县北,形势高阔奇伟,西南接括苍、雁荡,西北连四明、金华,蜿蜒东海之滨,纵横重叠,气象万千。《道藏》记载:“天台之桐柏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围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中有洞天,号曰金庭。”“下临沧海,遥望蓬莱,漫若天合,呀差地开。”道教自古将天台桐柏列为第六洞天。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尝与桐柏道士司马承祯交游,题诗桐柏宫。唐及五代年间,环绕桐柏,宫殿林立,高人荟萃,号称“仙乡”。唐纯阳祖师(吕洞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国家宗教局批复同意浙江省道协正式设立浙江道教学院。浙江道教学院由浙江省道教协会主办,台州市道教协会、天台山道教协会协办,天台山桐柏宫承办,学制分为四年制本科和三年制大专,办学规模200人。  相似文献   

10.
正清朝末年,"全真演教宗坛"北京白云观因机缘际遇,得到宫廷的大力支持而保持兴盛。同时,南阳玄妙观方丈张宗璇也因协助清军守城有功,获清廷颁赐《道藏》以示褒奖。而在浙江东南地区,全真道根深叶茂,形成了委羽山大有宫、天台山桐柏宫和金盖山纯阳宫三大中心。进入民国以后,不仅官方对道教的支持消失了,而且在新思潮的影响下,道教往往被视为迷信,其社会处  相似文献   

11.
青州修真宫现存十六块碑刻,除去三块与道教无关和一块残损严重无法辨认外,剩余十二块碑刻都或多或少地提供了关于修真宫的信息.以修真宫现存碑刻与相关方志为主要史料,本文对修真宫的创建时间、宗派归属与历史兴衰进行了考察,最终得出以下三点结论:其一,元元统元年(1333)以前修真宫已经存在.其二,明大德至清嘉庆年间,修真宫一直由全真龙门派道士住持,清嘉庆年间开始转变为由全真嵛山派道士住持;且由修真宫的传承情况,推算出龙门派极有可能创派于元代中期.其三,修真宫为明清道教历史兴衰的缩影.  相似文献   

12.
闵一得小考二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正强闵一得,原名苕敷,字补之,一字小艮,号懒云,又自称闵真仙、发僧际莲氏。浙江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自幼体弱,九岁犹艰于行,于天台桐柏宫谒高东篱为师习导引术,遂皈龙门,命名一得。壮年有经世志,尝服官滇南,于鸡足山谒鸡足道者黄守中,得传龙门西竺心宗斗法。晚年隐乌程县金盖山,主持教务,弘扬道法。“自当代名公卿相及缁流羽士,以及胥吏仆舆,钦其道范,纳交受业者,实繁有徒”。①《金盖心灯》载:“其教人也,有体有用,有本有末,笃于实行,不事神奇,大旨以修身寡过为入门,穷理尽性至命为究竟,省察涵养为彻始彻终功夫”。②闵一得隐居金盖…  相似文献   

13.
简讯     
《中国道教》1994,(1):61-63
李沛瑶同志视察武当山道协 1993年9月3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李沛瑶同志在湖北省人大副主任林金铭、郧阳地委书记曾宪武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武当山。李沛瑶同志在视察南岩宫、紫霄宫期间,看了武当山道教协会文物陈列馆,听了道教音乐。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4.
11月15日至16日,第四次"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暨"天籁仙韵颂和谐"第八届道教音乐汇演在江西南昌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江西省道教协会协办,南昌万寿宫和西山万寿宫承办.  相似文献   

15.
瞿春生  徐荣 《中国道教》2001,(2):55-55,54
回头山,原名张举头,发脉于太平山,坐落在江西武宁县横路乡新溪村白石匣;海拔800余米。是一处历史悠久的道教圣地,又是一座风景秀丽的胜境名山。回头山佑圣宫,起源于宋宁宗嘉定17年(公元1224年),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兴建宫观,名为佑圣宫。延于清嘉庆二十五年,以山主汤汉山为首重新扩建为八字门楼,上下两殿,左右厢房,以及观音堂。附建有炼丹亭、惜字亭、邓九亭、钟鼓二楼和巡山殿。章真人多次来此山修炼,遂改名为回头山。其建筑面积约3200平方米。历经700多年,宫观几度举废。从1981年以来主体建筑佑圣宫修复一新,1994年,武宁县人民政府将该…  相似文献   

16.
九霄万福宫坐落于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江苏省句容与金坛两县之间的茅山大茅峰巅;元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始曰圣佑观,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敕名九霄万福宫,后人简称九霄宫、万福宫、顶宫,俗呼“大茅峰”。 据《茅山志》记载:西汉时,陕西咸阳南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  相似文献   

17.
在唐代,天台道教空前发展,宫观鳞次栉比,高道风从云集。在晚唐,天台山玉霄宫出了一位名叫叶藏质的高道,人称叶尊师。他对上清天台派的传承、《玉霄藏》的编纂、《太平经》的保存和浙南叶氏道教世家的中兴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2003年9月8日上午11时,台湾台北市道教清静道场文化交流团一行18人,在参拜老子故里鹿邑太清宫、老君台,洛阳上清宫、关林(关帝庙)后,专程前来焦作市神农山清静宫道观进行道教文的热烈欢迎和盛情的接待。此次台湾道友的赴豫交流活动,增进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了解,沟通了海峡两岸道教文化交流,加深了台豫道友之间的友谊和道情。台北市清静道场参访神农山清静宫$沁阳市道协  相似文献   

19.
道教学院     
<正>浙江道教学院(筹)举行揭牌暨奠基仪式2014年12月30日,浙江道教学院(筹)揭牌仪式暨奠基典礼在天台山桐柏宫举行。国家宗教局四司赵忠海副司长,浙江省民宗委副主任陈振华,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秘书长王哲一等出席活动。浙江道教学院于2013年12月经国家宗教局批准后正式开始筹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道教法脉、振兴金丹派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岭南的新会紫云观、广州纯阳宫、黄大仙三个宫庙的社会调查的资料研究,分析了当代道教的生存处境,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道教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