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少飞 《法音》2021,(10):47-53
元代著名禅师中峰明本,时人称其为"江南古佛",是江南丛林"庵居知识"的重要代表.明本以践履头陀苦行为初心,不住持名山巨刹,深自韬晦.在其游方江南各地时,明本与苏州佛教结下了深厚的法缘.在隐遁苏州之际,明本吸引了不少参学随侍的禅僧弟子,以及由此形成的修行道场,成为中峰法系在苏州弘传的基础.在明本弟子中,虽有广交文士官宦的天如惟则,但更多的是普通的僧徒.中峰法系的寺庵,皆尊明本禅师为开山祖师.其崇高的志趣与僧格,成为该系信众的精神导师和典范.而甲乙之制(寺庙师徒相承的住持制度)的传承方式则保证了此系法脉及寺庵在苏州地方的长期存在.元明时期,作为精英僧人的惟则的师子林禅庵很快废毁,而作为普通僧众的苏籍弟子的寺庵由其稳固的传承制度及祖师信仰内核却得以长久存留,为中峰法系融入地方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满天星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中的禅是如此灵动和现成,自然界又何尝不是呢?如果满天星斗不是禅,释迦牟尼佛就不可能因目睹明星而觉悟成佛;如果潺潺流水不是禅,洞山良价禅师就不可能因过小溪睹水中影而打破疑团;如果郁郁黄花不是禅,灵山禅师也不可能因见桃花而开悟。大自然到处都呈现着禅的空灵于恬静,悠远与超越,真实与现成,所以陶渊明能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绝唱,苏东坡能留下“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的禅苑清音。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汪洋大海中,深含禅意的佳篇名句俯拾即是。像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宋代一位比丘尼的悟道诗:“…  相似文献   

3.
明远 《法音》2001,(10):36-36
本刊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安徽省佛教协会会长、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九华山祗园寺方丈、九华山佛学院院长仁德法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8月23日8时22分在九华山圆寂,终年76岁,戒腊56夏。仁德法师俗名李德海,1926年6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泰州市白马乡。11岁于太尉庵礼松琴法师剃度出家。1948年在南京古林寺受具足戒,后在江苏观音寺、伴孤庵、寿宁寺、高旻寺,陕西终南山茅蓬,江西云居山真如寺等地参学,曾随来果、虚云两位老和尚习禅。1957年冬驻锡九华后山华严禅寺,过着…  相似文献   

4.
四禅即四禅定,又叫四静虑。分别简介如下: 甲.初禅 初禅,或称觉观俱禅、有觉有观三昧、圣说法定。 (一)三界 为了说明四禅的内涵,首先必须明确佛教的时空观。佛教用三世说明时间,用三界说明空间。 三世,又作三际,去来今、去来现、已今当。世是迁流的意思,乃过去世(过去、前世、前生、前际)、现在世(现在、现世、现生、中际)、与未来世(未来、来世、来生、当来、后际)的总称。也有以现在之一刹那为中心,及其前后称为三世的。或以劫  相似文献   

5.
提要:清初佛门大盛,王渔洋’与蒋超、梁熙等人为代表的居士禅与之相表里。渔洋参禅礼佛,交游剖石、继起、见月、拙庵、大汕诸佛门龙象,昌言以禅补儒,禅悦性灵,批评明末以来辟佛风气;提倡佛门无诤,欲平息济洞聚讼,还佛门清净地;重戒律修行,不满僧人修行不密,风气日颓;以禅喻诗,释语入诗,重活句以得禅髓,开拓诗境。渔洋不以学问见长,然通达禅理要不可诬,其事足增踵佛门,“神韵”说也深受禅宗影响。通过考察渔洋佛门交游与禅宗思想,大抵可厘清学界争讼已久的渔洋是否通禅理、“神韵”说是否与禅宗关联密切一段公案。 李圣华,文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相似文献   

6.
刘国强 《佛学研究》2004,(1):214-217
醴陵市位于湖南东部,“荆楚古邑,湘东名珠。”佛教传人醴陵始于唐代,雪庵禅师为开山之祖。雪庵俗名李琼,豫章(江西)人。居家习禅并精医术,唐贞观年间(627-649)得道,敕封正一品荣禄大夫,一真明尊大师。奉命从江西前来醴陵选寺址。选定长连冲狮子山建大佛寺。寺高九丈,敕赐三钟七鼓,寺后有七星池、铜钉石等名胜,后寺毁于火而不存。唐代出家为僧,限制很严。  相似文献   

7.
第一讲学佛的三大纲目去年本寺举行了第一次禅七法会,今年又到举行禅七的时候了。我们在座的有不少人参加过去年的禅七,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好象这两次法会中间没有时间上的距离,似乎这两次法会就是接着举行的。也可以这样说:不但这两次禅七法会,还有其它的法会,没有时间上的距离,即使同佛在灵山会上说法的那种情景、那种因缘,也没有时间上的距隔。所以,我们说一次法会的殊胜因缘,往往用“灵山一会,严然未散”来形容。我想今天请上善人聚会一处,在这里共同修学,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事因缘。这一次掸七法会的人数比去年增加了…  相似文献   

8.
真禅长老(1916-1995),江苏东台人。1921年在安丰镇净土庵依净修出家,法名真禅,字昌悟。其时年仅六岁。1931年在南京隆昌律寺依德浩和尚受具足戒。先后入东台三昧寺启慧佛学院、镇江焦山定慧寺佛学院、镇江夹竹山竹林寺佛学院、泰州光孝寺佛学院、上海佛学院、上海圆明讲堂楞严专  相似文献   

9.
佛祖言语     
问曰:三昧相应心数法,乃至二十,何以故但说觉观?答曰:是觉观娆乱三昧,以是故说。是二事虽善,而是三昧贼,难可舍离,有人言:心有觉观者无三昧。以是故佛说有觉有观三昧,但不牢固。觉观力小微,是时可得有三昧。是觉观能生三昧,亦能坏三昧;譬如风能生雨,亦能坏雨。三种善觉观能生初禅,得初禅时发大欢喜,觉观故心散还失。以是故但说觉观。  相似文献   

10.
明远 《法音》2000,(8):49-49
本刊讯7月4日,浙江西天目山禅源寺举行复建奠基及月照法师晋院法会,省内外诸山长老、各界嘉宾及四众弟子数千人参加了法会。 当天上午,阳光普照,钟鼓齐鸣,山、本焕、广修、悟道、道生、弘法、无相等诸山长老和禅源寺两序大众、地方党政有关部门领导。各界嘉宾齐集禅源寺,参加了月照法师晋院仪式。十时许,庆典仪式正式开始,二千只和平鸽飞向蓝天,拉开了庆典的序幕。仪式由浙江省佛协副秘书长允现法师主持。新任禅源寺方丈月照法师向前来参加庆典的各级领导、诸山长老、大德善信和各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天目山佛教…  相似文献   

11.
一条曲折清幽的山径通往氤氲的重光山,山麓坐落着文福禅师费15年心血拓建而成的重光寺。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笔者与年近花甲清癯矫健的文福禅师于寺后殿二楼禅房里品茶话禅,闲谈间涉及其巧定姻缘、断发拒恋、垦荒苦修和两地建寺等种种传奇式前尘往事。  相似文献   

12.
净慧 《法音》2006,(12):24-24
宗门正法眼,南极老人星。弘愿邻先圣,深悲泽后昆。百年松鹤态,一片古佛心。刺血书经卷,膺劳建祖庭。弥天开宝座,四海拥禅旌。砥柱中流激,狂澜未足惊。和风新气象,平淡旧精神。桃李三千众,灵山一会盟。我来参大士,合掌颂南庚:佛寿光无量,潮音处处闻!恭祝本公期颐大庆@净慧~~  相似文献   

13.
吴明 《佛教文化》1994,(6):16-19
《释禅波罗密多次第法门》卷五云: “明证未到地相[者]:由此欲界定,复身心泯然,虚豁,失於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手床敷,犹如虚空,此是未到地定,所言未到地者,此地能生初禅故,即是初禅方便定,亦名未来禅,亦名忽然湛心。证此定时,不无浅深之相,今不具明。复次此等定中,或有邪伪,行者应证,其相非一。[今]略出二事[以说明之]:一定心过明,二者过暗,并是邪定。明者,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7,(3)
正本刊讯2月24日,学诚会长在北京广济寺怀远堂亲切会见了来访的佛光山曼谷泰华寺住持心定法师、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静之一行4人。演觉副会长、宗性副会长、刘威秘书长等会见时在座。会见中,心定法师对学诚会长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对学诚会长计划今年应邀出席曼谷泰华寺开光典礼表示衷心感谢。心定法师指出,曼  相似文献   

15.
马立华 《中国宗教》2014,(11):70-72
扬州高旻寺是中国四大古禅宗道场之一,长江流域素来有"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旻"之说。高旻寺"冬禅夏学"、"农禅并重"的修行方式,素来为无数海内外信众所敬仰,每年有许多东南亚和欧洲国家的信众来这里坐禅修行,海内外许多禅宗道场都是以高旻寺为模板和榜样。一说起高旻寺禅宗修行,最具特色的就是"冬季结制禅七活动"。高旻寺是临济宗法脉,至今已历传四十七世,每年越冬打"禅七"是高旻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佛事活动。此制度依佛制而立,秋尽冬至,  相似文献   

16.
座落在九岭山脉中部宜丰县境的洞山是赣西北风景奇秀的旅游胜地和著名的禅宗法窟——曹洞宗发祥地。向北百里处即是怀海禅师为丛林制定新规的百丈山,经奉新直达靖安的宝峰寺,又是马祖圆寂、天下禅衲纷至沓来的泐潭寺,向南不到六十里即达上高县九峰山,被誉为“宋僧之冠”的浪子和尚惠洪曾在此辟建投老庵,西行百里便是断际禅师开创临济宗的道场黄檗山,唐宣宗李忱践位之前便逃隐于此,依偎断际禅师学法。向东百里与高安圣寿、香城诸寺相望,元丰年间贬居筠州(今高安)酒税的苏辙,即在此与禅客荡摩,观望政潮。洞山古名新丰洞,自晚唐时期良价禅师在…  相似文献   

17.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出:"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对于唐宋以来的"以禅喻诗"的诗歌实践进行了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后人对其"以禅喻诗"之旨莫衷一是,但均无中其肯綮,本文从"以禅喻诗"的源头——禅宗本体入手,指出严羽"以禅喻诗"就是通过诗来传达色相俱泯、色即是空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18.
山西地方志及碑刻中保存了部分与李侃有关的史料,通过对其分析得知李侃生于咸通二年(861),19或20岁时因黄巢之乱避难出奔削发为僧,僧名琼俊。此后,李侃访道修行,先后在四次山、螺山、石锅山、灵空山、豹子东山、五台山、白马山等地驻足,相关寺庙有圆觉寺、螺山寺、灵寿寺、圣寿寺、海泉寺、普昭庵、定国寺等。唐昭宗景福二年(893)跏趺而化,享年33岁。死后,自后唐至宋多次获封,因其有求辄应降雨的功能,故而长久享受祭祀,相关寺庙累代重修。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佛教研究的深入,加强教界与学界的交流与合作,2004年11月6日至9日,由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和杭州西天目山禅源寺共同主办、禅源寺承办的“中国临济宗学术研讨会”在临济宗祖庭——临安禅源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位专家、学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说到唐代诗歌与佛教的关系,我们想到禅诗。但禅诗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通常说的禅诗是狭义的,那指的是佛教禅僧或修禅者如庞居士傅大士等人的作品,其形式是诗歌的,其用意在流露或表达他们的禅悟,其目的在于教授后学,使亦成佛果。这里我们主要说的是唐代以王维为代表的山水诗歌。我们想探究一下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