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的经验史表明,宗教的形态、趋向和功能深受时代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处在不断的演进之中。即将与我们挥手告别的20世纪,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不寻常的百年,在宗教思想史上也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时代。就世界三大宗教而论,因时代变迁而受到冲击、引起动荡,以拥有12亿人口的伊斯兰教最为突出。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近百年间伊斯兰教的走向,似乎可以这样说:不断地以‘动”和“变”来求生存、图发展已成为伊斯兰教的主流思想。一、从泛伊斯兰教认同转向现代民族国家认同19世纪曾被视为伊斯兰教的“黑暗时期”。“黑暗”,指的是近代…  相似文献   

2.
一、科学是20世纪的时代标志我认为,20世纪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三种动力是:科学技术、市场经济和大众媒体。尽管在20世纪的百年史上,战争与意识形态风云激荡,为世人瞩目。众所周知,在军事上,20世纪上半叶曾  相似文献   

3.
医学人才培养要区别不同需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 知识经济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告别了知识迅猛积累的20世纪,人类将跨入一个全新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是怎样的时代呢?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展望报告中提出了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人类将在21世纪逐步取代传统的主要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建立一种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全新型经济。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已深入人心,那么21世纪必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正如江总书记在接见两院院士时曾强调指出,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  相似文献   

4.
正当今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针对人类发展所面临的窘迫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贡献中国智慧,成为纷繁复杂世界中重要的思想引领。可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5.
论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在发展经济学的文献中,文化与经济发展没有任何关联。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与文化间的关系问题却受到了普遍关注。有人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的复兴,正接近于明确提出一个新的以文化为中心的发展范式,或人类进步范式(参见亨廷顿、哈里森主编,第7页);也有人将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概括为经济文化化;甚至有人认为,新经济的不同形式的共通之处正在于文化,我们将进入一个文化力说了算的时代,即文化经济时代(参见杉浦勉)。这些不同的表述,包括由此引发的与反对者间的争论,揭示了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文化已被…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人类的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日益加重。面对20世纪人类的文化危机,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和解决方案,其中蒂利希的文化神学可谓独树一帜。蒂利希在20世纪的神学家中地位之特殊,正如他在哲学家中的地位,因为他在两种传统中都处于边缘位置,其著作少有属于纯粹神学或纯粹哲学的,所以时常被人忽视和误解。但是这种边缘性,恰恰使他能够自如地在神学和哲学的边界穿行。神学和哲学对现代文化危机的描述,有不少相通之处,但是解决方案各异。文化危机刺激了哲学和神学从不同方向来进行思考,而蒂利希的思考同时启发了存在主义…  相似文献   

7.
从某种意义上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所面临危机最为深重、挑战最为激烈、命运最为沉痛的时代。面对世纪之交社会的动荡、时代的转换、精神的危机与价值的虚无,以别尔嘉耶夫、布尔加科夫、弗兰克等为代表的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层的反思,认为这种时代性危机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太和”观念对当今人类社会可有之贡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们回头看看二十世纪的历史,可以发现即将过去的这个世纪是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世纪,取得辉煌成就的世纪,但同时又是充满矛盾悲惨的世纪.在这百年中间,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死亡几千万人,大量破坏了人类多少世纪辛勤建造的文化遗产.而我们的国家,在这百年中经历了种种苦难,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今日的中国社会正在从传统走向现代,这是历史发展的要求,但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不可  相似文献   

9.
彭彤 《法音》2001,(4):36-37
百年来,佛教与中国社会和文化一起经历了沧桑巨变。无论是组织形式还是教义宗派,无论是社会功能还是文教事业,中国佛教在20世纪整整100年间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世纪之交,回顾和总结20世纪中国佛教走过的发展过程和历史经验就成为佛学研究者一项重要的使命。在我们刚刚跨人新世纪的时候,陈兵教授和邓子美教授出版了他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 ,人类日益需要仰赖各种复杂的技术系统来满足自己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我们甚至为技术所形塑——尽管我们自命为技术的创造者。另一方面 ,技术又带来了我们时代的最高危险 ,它使人的生存状态异化和非本真化。事实上 ,不管它给人类带来的是恩赐还是灾难 ,技术已经构成了人类不可逃脱的命运。技术在今天给人类所带来的这种特殊境遇使得在哲学中 (乃至社会科学领域中 )普遍出现了一种可称之为“技术转向 (technical turn)”的重要学术现象 ,——现代技术的渗透性影响 ,迫使 2 0世纪几乎所有重要的思想家与流派都不得不把技术当作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