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天津是中国历史上多种宗教盛行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明朝初年筑城设卫以后,各种宗教都获得了很大发展;天津又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认真落实党的宗教政策较好的省市之一,特别是在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方面做出了成绩。本文在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将天津历史上与现实中的各种宗教活动和社会功能向世人介绍。  相似文献   

2.
我国台湾与大陆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海峡两岸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历史悠久.道教作为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形态,经历了一个产生、形成、传播、衍变的整体历史过程,大约迟至中古以后才经由南方的福建传入台湾.明代以后,随着两岸交流逐渐增多,移民人数的激增与规模的扩大,仅在两百多年的时间之内,道教的传播就迅速扩及台湾全岛.当今的台湾道教,信众广泛,庙堂林立,约有社会各阶层的信众数百万,宫观庙堂数千座,形成台湾规模最大的宗教形态,对台湾地区的社会生活、文化思想、民间信仰、风俗习惯、道德伦理,乃至经济生活、政治取向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台湾道教在长期衍变发展的过程之中,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逐渐形成了移民性、宗族性、地域性、民族性、融合性的特征,而此诸多特征对于台湾道教的未来走向与发展趋势皆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回顾美国宗教心理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并从中揭示出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宗教心理学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曲折发展过程。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系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维度,宗教同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在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中处于突出地位。两支研究队伍(心理学背景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者和宗教学背景的宗教心理学研究者)的分歧及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分歧,是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传播宗教价值为主要目的的宗教教育在英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宗教教育在英国经历了从垄断学校教育到成为学校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演变,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宗教教育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一直积极地改变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当代英国宗教教育在世俗化、多元化及公民教育兴起的背景下,依然对英国社会发挥着导向、凝聚、整合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基督教、佛教和道教革新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为例证,探讨了宗教革新与历史进步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闵丽 《中国道教》2003,(1):37-38
台湾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民众信仰笃诚的地区。在宗教信仰多元化的格局中,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生长的宗教,它在该地区的民众生活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研究台湾的道教文化现象,必然涉及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问题。笔者拟对此作扼要介绍。 一、道教在台湾地区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湖北荆州市荆州区的宗教界现状以及宗教管理的现状作了介绍 ,并特别对铁女寺主持弘法法师和荆州区宗教局长康世美作了介绍 ,由此考察当前城市宗教工作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8.
宗教心理学在西方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还是个新学科。本文从宗教心理学的定义、历史、代表人物、重要理论及研究方法几方面,简要勾勒出西方对宗教现象进行心理学研究的概貌。希望以此启示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起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探讨包皮环切术的历史与宗教起源.对包皮环切术的历史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它们的历史.对于包皮环切术的起源肯定是在史前开始的.6 000年以前的埃及木乃伊和浮雕上记录了最早的包皮环切术的过程.很多宗教都与包皮环切术有关系.包皮环切术有着很长的传统,与各民族和宗教的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包皮环切术的历史与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包皮环切术的历史与宗教起源。对包皮环切术的历史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它们的历史。对于包皮环切术的起源肯定是在史前开始的。6000年以前的埃及木乃伊和浮雕上记录了最早的包皮环切术的过程。很多宗教都与包皮环切术有关系。包皮环切术有着很长的传统,与各民族和宗教的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武汉市目前的宗教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探讨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上游地区宗教现状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长江上游地区的宗教现状、结构及发展趋势作了综合性的探讨,对当代宗教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黄海德 《中国道教》2003,4(5):23-27
香港是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地区的宗教信仰相当普遍,在全区600多万人口中,有大约六成以上的人信仰中国传统宗教———佛道儒教。道教在古代传入香港以后,逐渐成为香港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现今香港六大宗教组织之一。香港道教团体众多,影响广泛,现有大小宫观一百多处,信众数十万之多,不仅为广大民众提供心灵和精神的寄托,并且在教育、文化、医疗、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方面贡献颇多,在香港本地的居民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自改革开放以来,香港道教界加强了同内地道教的联系与交往,香港最大的道教联合组织“香港道教联合会”经常组…  相似文献   

18.
陈杰 《宗教学研究》2003,3(3):132-135
本文追溯了从古希腊罗马到二十世纪这一历史进程中西方学者对宗教本质的探索 ,认为从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着重于对神本质的阐述和论证 ,十六至十八世纪为宗教本质的探索从思想上和方法上奠定了基础 ,十九世纪在对宗教的口诛笔伐声中 ,不同学术流派多角度地探索了宗教本质 ,二十世纪因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深化了对宗教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