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曾文 《法音》2003,(11):29-34
1250年前,即公元763年的年底,唐代著名律僧鉴真大和尚在经历艰难曲折的连续5次东渡失败之后,终于第6次东渡成功,开始了长达10年的传法授戒的生涯,为佛教戒律在日本的传播,为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交流,写下了光辉夺目的一章。今年既是鉴真大和尚成功东渡1250周年,又是鉴真大和尚圆寂1240周年,并且还是中日两国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5周年,可谓因缘殊胜,千载一时。在此时刻,重新回顾鉴真大和尚不惜身命毅然东渡传法的感人事迹,从中汲取为了实现理想而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是有重要意义的。一、鉴真东渡前的日本佛教:“有其法,而无传法人”日本自古…  相似文献   

2.
历史有时会出现惊人的相似.鉴真东渡和"五月花"号就是这样的故事.鉴真出于佛教目的,历尽艰险,先后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教;而乘坐五月花号的英国清教徒们也是出于宗教迫害原因,飘洋过海,到达美洲,在大洋彼岸信守他们的宗教信条.  相似文献   

3.
戒律东传是唐朝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菩萨戒不仅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还经海上丝绸之路流传至韩国、日本。中日两国僧侣在菩萨戒传入日本的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鉴真东渡缘于弘扬戒律,不仅成功创建日本律宗,成为律宗初祖,还广授菩萨戒,将菩萨戒正式传入日本。最澄入唐求法,回国后创建日本天台宗,一生致力于弘扬菩萨戒,不仅促成大乘戒坛的建立,还明确提出大乘律宗概念,设计出天台宗菩萨戒的师资传承谱系,使菩萨戒在日本得以兴盛,进而改变了日本的戒律传统和佛教发展方向,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4.
我合十,我祝愿,我祈盼……君临三亚湾,肃然见南山。南山是吉祥的山,自古与我佛有缘。南海历来是传说中观音出巡之地,南山之侧望之东瑁、西瑁岛,相传即观音挑土之遗迹。唐天宝年间,律宗祖师鉴真和尚五次东渡日本受阻,登陆南山弘法,得观音菩萨护持,第六次东渡成功。《崖州志》载南山经年祥云笼罩,光绪六年,南山东南忽自产莲花,叶甚茂,由此可见南山与佛门之特殊因缘。为了促进海南的进一步开放和社会、经济、文化的超常发展,满足广大佛教信众的需求,促进民族团结,祈祷世界和平,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并经国家宗教局和中国佛教协会同意,三亚市人…  相似文献   

5.
中国佛教写经与日本书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鑫 《佛教文化》2009,(6):82-88
佛教传入中国,大量佛教经典的汉译也同时开始。汉文佛教写经成为普遍现象。随着佛教的东传,汉文佛教写经也流入日本,于是日本便开始了写经活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文佛教写经实际上启蒙了日本书道艺术。隋唐时期中日两国学者、僧人的频繁渡海,传法求学与佛教书法及碑帖名迹的大量东渡,缔造了以“三笔”为代表的第一代日本书法家,标志着日本书道艺术的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6.
1983年春,我便开始探寻北京的佛教寺院。我的婆婆是一位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她所信仰的日本法相宗的大本山在奈良药师寺。我想,通过探寻北京的这些佛教古迹,不仅能够研究中国的历史及文化,而且,还能与日本做一些比较。于是,在那以后的几年中,我与我的德国朋友──刘小岛一起遍访了北京的佛教遗迹。刘小岛女士是一位摄影家,她自1982年起旅居中国,也非常热衷于探访北京的古迹。我们商定踏遍北京所有的寺庙遗址,并把它们用照片记录下来。我们从北京的城区开始,在纵横交错的大小胡同中穿梭,试图寻找旧寺院山门的踪迹。我们成为很多家…  相似文献   

7.
中日佛教友好交流在两国民间友好交流中占有异乎寻常的地位和份量,特别是在近半个世纪里,赵朴初先生作为中国佛教界领导人为开拓和推动战后中日民间友好交往做出了杰出贡献,赢得中日两国人民和佛教界的共同尊崇。近二十年来,日本佛教界各宗派前来朝拜祖庭的团队更络绎不绝,我国佛教界东渡访问也日益增多。因此,放眼看去,中日佛教交流这条大道往来如织,今胜于昔,热闹非凡。但是,我们──与佛教有关的中青年一代中国人,就真的因此而了解“日本佛教”,可以坐享前辈开辟之功了吗?最初使我注意到这个问题的,是这些年来在佛教界屡屡…  相似文献   

8.
今年我应邀赴日本进行学术交流,访问了东京、京都、大阪、神户、松江等地的一些大学、研究机关、博物馆等,因为接待我的日本朋友知道我是回族,所以也安排我访问了日本的伊斯兰教组织并参观了清真寺。日本是一个主要信仰佛教的国家,寺庙、神社很多,佛教习俗仍在日本人民的生活中有明显的表现。但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  相似文献   

9.
东渡     
陈晶 《佛教文化》1994,(1):52-52
“东渡”这一作品,是从鉴真东渡日本弘法的壮举得到灵感而创作的。鉴真是我国唐代律宗高僧,受日本朝野敦请,不畏艰辛五次航海,出生入死,第六次终于到达日本。踏上扶桑列岛时,他已因磨难坎坷而失明,但他的操行与智慧却如日月经天,照亮了日本佛教徒的心田。他在日本的弘法事业,体现了佛教普度众生的宏愿,也体现了中日人发自古以来一衣带水的兄弟情谊。鉴真的事迹不断被文学家、艺术家所表现,是佛教文学艺术中的重要题材。  相似文献   

10.
文稷 《法音》2000,(1):78-83
福建佛教源远流长,历史上曾广泛地开展对外弘法活动,并在海外有众多的廨院,这是福建佛教的显著特点之一。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福建佛教与日本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唐天宝十二年(753),历经挫折、双目已经失明的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的九州。他在平城京东大寺设坛传戒,圣武天皇以下四百余人,均从其受戒。鉴真大师后被日本佛教律宗尊为始祖。追随鉴真大师赴日的14位弟子中,有福建泉州超功寺僧昙静。昙静在日本担任戒师,辅佐鉴真大师弘扬戒律,为鉴真弟子中显名于后世的18位名僧之在日本长崎,明崇祯元年(…  相似文献   

11.
我的佛教研究●杨曾文夏年电话约我写一篇谈从事佛教研究的经验。对于佛教研究,自己总有刚刚起步的感觉,怎么可以板起面孔向学术界同行讲经验呢。想来想去,决定向朋友们谈谈自己是怎样开始研究佛教的,这些年进行了哪些研究和怎样进行佛教研究的。1964年初各个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去年隐元禅师诞生400周年的时候,中日两国佛教界都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我国唐代,先有高僧鉴真东渡弘法传戒,后有日本空海、最澄入唐求法。继之,荣西、道元入宋,又弘禅扶桑。明末清初,隐元禅师振一代禅风,植黄檗文化于东瀛。隐元禅师的东渡和黄檗宗开宗,对日本近世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是日本禅宗史和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段盛事。  相似文献   

13.
鉴真东渡     
今年是鉴真和尚圆寂1240年周年,中国和日本两方面的人民和佛教界都有隆重的文化纪念活动,以纪念这位伟大的佛教僧人为发展中日两国人民文化往来和宗教文化事业所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本刊特选介一篇叙述这位高僧东渡日本弘法瀛洲的文章,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2,(6)
今年是隐元禅师诞辰400周年纪念。这位明末清初的一代高僧应邀东渡扶桑,开创日本黄檗宗,传播了华夏文化,是继唐鉴真和尚之后的又一个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日本佛教史纲》载称:“隐元禅师来日本还不到一年,他的道声已传遍东西,似乎有把日本禅海翻倒过来之势。”日本学者也一致公认:“自唐鉴真和尚招提寺之后,隐元禅师创建的日本黄檗山万福寺是人才荟萃、人才辈出之处。”当时日本后水尾天皇敕赐隐元“大光普照国师”称号,他圆寂后,历代日本天皇相继追谥他为“佛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2022,(4):96-96
隐元禅师是我国明末清初高僧、日本佛教黄檗宗开山祖师、中日佛教和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习近平主席曾于2019年4月在给日本长崎县知事中村法道回信中指出:“隐元禅师,在中国是很受尊崇的高僧大德,他为两国人民文化交流互鉴作出了历史性贡献。”368年前,隐元禅师东渡日本,谱写出中日两国民间友好交流互鉴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6.
徐玉成 《法音》2001,(10):24-28
一、缘起基于赵朴老提出的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黄金纽带关系构想,上一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中韩日三国佛教界展开了大规模的友好交流活动。中国佛教协会和日本佛教大学互派访问学者即是其中一个具体交流项目。由此因缘,我于2000年4月至10月赴日从事日本《宗教法人法》专题研究工作。经过半年时间的研究考察,我对日本宗教现状和日本宗教法制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日本是一个受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影响很深的国家。有不少日本学者认为,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母亲。从日本人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学艺…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6,(11)
正众所周知,佛教大约六世纪初传入日本,即"公元522年,司马达等东渡来日,崇奉佛教;公元538年,百济圣明王送佛像、经论来日"为滥觞(参考东京学艺大学日本研究史编《日本史年表》)。当时,中国为南北朝时代,处于佛教发展的兴盛时期。六世纪末,即公元589年隋王朝统一了中国。其后,公元618年唐王朝宣告成立。当时,朝鲜半岛处于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的时代,公  相似文献   

18.
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佛教文化的交流始终占着主导地位,推动和促进了中日关系的发展。从南朝以来,日本一些佛教大师和僧侣陆续来到中国,学习佛经,并把中国的佛教经典带回日本进行传播。到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出现了高潮,大批日本僧人、留学生入唐求法、求学,一些中国高僧也曾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文化,从而促进了中日之间各方面的交往和联系。隋唐以后,由于中日双方在佛教文化上都已建立和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大批佛教经典  相似文献   

19.
黄檗宗是日本佛教禅宗三大派别之一,由明清之际从福建东渡的临济宗高僧隐元隆琦创立。在日本众多佛教宗派中,此宗以浓郁的明清大陆佛教风格而独显特色。尤其是被称为黄檗声明之该宗的仪式音乐,从形式到内容至今保留大量明清佛乐遗存。本文以实地考察和文献为依据,着力分析黄檗声明遗存明清佛乐的现象,并尝试从离散(Diaspora)的视角阐释永远的乡音现象背后深刻的社会历史文化要因。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16,(8)
正本刊讯7月27日,学诚会长、演觉副会长在北京广济寺会见日本律宗管长西山明彦长老一行。学诚会长首先对西山明彦长老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对西山明彦长老今年4月当选日本律宗管长、总本山唐招提寺第八十八代长老表示衷心的祝贺。学诚会长指出,中日佛教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唐朝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弘扬中国律宗,对日本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唐招提寺是鉴真大师主持修建,为日本律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