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过形式逻辑的《绪论》,懂得了形式逻辑科学研究的对象和科学性质以后,我们就必须进一步具体学习和研究形式逻辑的各种思维形式,首先是概念这种思维形式。形式逻辑是从结构上来研究各种思维形式的。而从结构上说,概念乃是构成判断、从而构成推理的基本要素。没有概念,就不能作出判断,更不能进行推理,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思维活动。可见,概念是人们思维活动及其逻辑结构的最基本的单位。一个人,如果不懂得概念的逻辑特征,不善于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概念,那是不可能正确地理解判断和形成判断,也不可能正确地懂得推理和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的。因此,认真学好《概念》这一章,正确地把握有关概念的各种基本逻辑知识,乃是学好以后各章的  相似文献   

2.
《判断》这一章在形式逻辑科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判断是概念的结合,又是推理的组成要素。没有判断就不可能揭示和说明概念(例如.下定义就是运用判断来进行的),也不可能构成和进行推理。而就形式逻辑作为一门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的科学来说,其主要研究内容是推理的逻辑形式和规则,但是,如果不了解各种判断形式,当然也就无法了解由其所构成的各种推理形式。因此,正确揭示和判明各种判断的逻辑形式和逻辑特性,乃是正确了解和把握各种推理形式及其逻辑规则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所  相似文献   

3.
本文不打算一般地谈论逻辑范畴系统,旨在表达这样一种观点:逻辑范畴系统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思维形式。人们一般并不忽视逻辑范畴系统的研究,但把它作为辩证逻辑独特的思维形式来考察,则是曾被忽视的。在一段时期里,一些逻辑工作者是以包含了辩证矛盾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了辩证逻辑自身的思维形式,认为这就可以跟排斥矛盾的、相互之间是并列关系的形式逻辑的抽象概念、判断和推理相区别。后来,人们逐渐觉察到这种见  相似文献   

4.
逻辑学试题     
一、填空: 1、逻辑学是研究﹍﹍的科学。2、划分是﹍﹍的逻辑方法。3、根据性质判断逻辑方阵的真假关系,已知A判断真,可推知E判﹍﹍,I判断﹍﹍,O判断﹍﹍;已知E判断假,可推知A判断﹍﹍,I判断﹍﹍,O判断﹍﹍。二、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定义?它有哪些规则? 2、什么是概念间的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试各举一例。3、什么是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什么是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它们各有哪些正确的推理形式?并请列出它们的公式。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在贵刊的92年第6期的“问题求解”栏目中(第20页)登载了张力的文章《什么是正确的推理?》。他说,上海版的《普通逻辑》(修订本)和《<普通逻辑>教学参考书》(修订本)上告诉我们说:正确的推理就是形式正确的推理,就是合乎逻辑的推理,就是有逻辑性的推理。张力还说,但教材第314页上有一道练习题:从“凡是正确的推理都是形式正确的推理”,能推出“形式正确的推理”怎样?又  相似文献   

6.
上海版《普通逻辑》(修订本)第319页上有如下一道练习题: 以E判断为大前提,以I判断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结论应该是什么判断?为什么? 《<普通逻辑>教学参考书》(修订本)第404页的答案是: 结论应该是O判断。因为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结论一定是否定的;又因为前提中有一个特称的,结论应该是特称的。所以结论是O判断。对于以上的答案,我提出以下质疑: 如果我们用同样的解题思路,将上述练习题改成: 以I判断为大前提,以E判断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结论应该是什么判断?为  相似文献   

7.
在直言判断的推理中,有所谓直言判断变形直接推理,即通过改变一个直言判断的形式而推出另一个直言判断的推理。与此类似,通过改变一个假言判断的形式,也可以推出另一个假言判断,这种推理可称为假言判断变形直接推理。对于这种推理的一部分形式,现行普通逻辑教材已经论及。如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之间的等值转换,假言易位推理,都是假言判断变形直接推理的特例。但无论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之间的等值转换,还是假言易位推理,都不足以囊括假言判断变形直接推理的全部形式。故本文拟对假言判断变形直接推理作一番全面的探讨。如前所述,假言判断变形直接推理就是通过改变一个假言判断的形式而推出另一个假言判断的推理。按其变形方法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前后件换质法、前后件换位法、前后件换质位法。  相似文献   

8.
逻辑的基本规律有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这些规律概括地表现了逻辑思维的一般特点,普遍地适用于各类思维形式。人们在运用概念、做出判断、进行推理时,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律。这对科技论著的翻译尤为重要。下面,我们从专门术语同一、习惯用语同一和普通事物同一这三个方面介绍逻辑的同一律知识在俄汉翻译中的运用技巧。一、专门术语同一我们知道,科技专门术语是用来正确地表达科学概念的。而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保持同一性。俄汉两种语言习惯不同,表达同一科学概念的术语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9.
1984年2月29日,上海市逻辑学会举行1983年年会。在过去讨论形式逻辑的规律、概念和判断的基础上,开始讨论形式逻辑演绎推理的性质和作用问题。有人认为,演绎推理的结论所判定的范围不超过前提判定的范围,从一般到特殊,逻辑推出的新东西是指命题,推出另外东西靠实践;有人则认为,三段论的第三格已超出前提,并且有个别到一般的问题,推理过程中几个公理交叉相当于引进新概念,能推出前提沒有的东西来。在谈到  相似文献   

10.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律,逻辑是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別。然而,语法与逻辑又有密切的联系。作为语法单位的词、词组、句子和句群(有人认为句群是介于句子和篇章间的语言单位),同逻辑上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存在着对应关系。词和词组一般是表达概念的,句子一般是表达判断的,句群一般是表达推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思维则是语言的思想内容。正因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普通逻辑试题中,经常出现两种推理试题——暂称之为语形推理和语义推理。且占分较多,大部分考生感到有趣味,易解答,部分考生为摸不着解题门径而惶恐。所谓语义推理,是指根据逻辑形式的基本规律,对所给定的一组真假值总量已知但各个判断真假值未知的判断进行推导而求解的推理。例1:某校甲班有56人,他们中有几个会绘画呢?有A、B、c三人在议论。 A:有些人会绘画; B:有人不会绘画;  相似文献   

12.
由墨翟创始的墨家学派,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名、辞、说、辩(相当于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诸思维形式及其规律,构造了一个关于辩的逻辑体系。这在中国古代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其他各家的逻辑思想,都没有墨家这样全面系统。就连把儒家正名的逻辑思想推向高峰的荀卿,也只是在他的《正名篇》中提出了一个关于名(概念)的逻辑体系,而对于辞和辩说(判断和推理论证),则缺乏深刻的研究。所以,墨家逻辑是中国古代唯一可以同亚里  相似文献   

13.
在论及关系推理的逻辑著作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阐述:a R b→b R a,是对称关系推理的形式;a R b→(b R a),是反对称关系推理的形式;并且认为,非对称关系是不能进行关系推理的。这种阐述是不够妥当的。其中有四个问题值得商榷。 第一、逻辑不知道R是否对称。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的,不管内容的真假。R究竟是  相似文献   

14.
在最近的五十年里,我们已经看到逻辑的领域从语法学到语义学和语用学的扩大。但是,仍然存在问题:我们如何从逻辑过渡到修辞?换言之,在形式系统的研究与言语风格和修辞手段的研究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吗? 作为逻辑学家,我对于人们在价值问题上意见不一致这一事实很感兴趣。按照经验主义的逻辑实证论的观点,这种不一致的产生,原因就在于价值判断是主观的,从而是不能加以证实的。然而我却不能接受这一结论。这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价值判断的逻辑吗?它们能通过推理被加以证实吗?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时期,我国逻辑学界的一些人,曾持这样一种主张:在一个推理中,如果前提是假的,那么,这个推理也就是不正确的,即是有逻辑错误的。经过了多次反反复复的讨论,这种主张已不多见了。但是,改头换面的类似的看法,还是可以看到一些。比如,有一本专谈怎样纠正逻辑错误的小册子,就专节举出了以下的一些所谓“判断不恰当的逻辑错误”: 1.“特称”误用为“全称”。例如: (1)凡新诗都是不押韵的。(2)一切战争都要反对。(3)我们国家的每个人都是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則”的。2.“全称”误用为“特称”。例如: (1)有些金属如金、银、铝、铁  相似文献   

16.
去年,邢运中同志发现了诸如“正方形不是等边三角形;所以,正方形是非等边三角形”这类符合现行规则(“结论中的谓项是前提中谓项的矛盾概念”),却又得不出正确结论的直接推理方面的几个实例。(见本刊1990年第一期27页) 今年,夏年喜同志又发现:由“一切生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推出’有些非生物是不发展变化的”,前提真实且推理形式正确(SAP→SEP→PES→PAS→SIP),得出的却是假结论。为此发问:“是这一推理不属于演绎推理?还是演绎推理并非当其前提真实且推理形式正确时,结论一定真实可靠呢?”(见(《逻辑与语言学习》,1991年第2期第24页) (注:这个问题,苏越主编的《现代逻辑推理技法》中已涉及到,并作出了答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6  相似文献   

17.
形式逻辑学是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这就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或推论)。例如,“皮卡索是艺术家”,这种对于对象或者事态做出肯定或否定的思维的最简单的形式,叫判断,作为判断要素的表象,如该例中的“皮卡索”和“艺术家”,是概念。这就是说,判断是由两个概念组成的。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判断为前提,由此导出一个新判断做结论的思维形式,叫推理。例如,从“艺术家是创造美的人”和“皮卡索是艺术家”这两个判断,导出一个新的判断“皮卡索是创造美的人”,这就是推理。  相似文献   

18.
今年五月,上海市逻辑学会举行学术讨论会,探讨概念在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现将讨论中的一些不同意见简介如下。辩证概念和非辩证概念的区分问题有人认为,把思维形式(概念、判断、推理)分为辩证的和非辩证的两类,辩证逻辑研究前者,形式逻辑研究后者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形式逻辑从形式结构方面考察思维形式,把推理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概念和判断只有在理解推理的结构、一个判断从其他判断推出的过程和判断的组成部分时,才予以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有的高校形式逻辑教材,对于以简单判断为前提的直接推理——特别是直言判断的直接推理,一般都作了较为全面的陈述。但对于以复合判断为前提的直接推理,则涉及不多。这种情况,就推理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而言,令人不无欠缺之感。本文试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以供探讨。直言判断和模态判断的逻辑方阵,以明白易晓的图式,分别表示了两类判断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成为直接推理方便的工具。复合判断的直接推理,可以吸取这个经验,组成如下的逻辑方  相似文献   

20.
范畴三段论推理中信念偏差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沛  李晶 《心理科学》2003,26(6):1020-1024
本研究利用三段论评价任务,分析了已有信念与三段论逻辑状态间的交互影响,探讨了三段论推理判断中信念偏差的存在与作用机制,同时从信念偏差角度对心理模型理论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发现:1.范畴三段论推理的逻辑判断过程中存在信念偏差效应;2.信念偏差效应以逻辑状态与结论可信性交互作用的方式存在;3当逻辑结果与信念相一致时,信念会促进逻辑反应,反之则妨碍逻辑反应;4.信念偏差效应对逻辑有效、结论不可信的单模型三段论问题影响最大,而对逻辑有效、结论不可信的多模型三段论问题相对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