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少时了了,大未必佳。倘若相反呢?古往今来,数数看吧:王阳明5岁了,都不会说话,却终成一代圣人;爱因斯坦,9岁时都不能流利说话,他妈妈曾经一度以为他是弱智;爱迪生5岁才会说话;陈景润成年后还是结结巴巴;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靠嘴上功夫名扬天下,却是在4岁时,才学会说话的……明代有一位被称为"四绝"的全才,却是在11岁,才开始能说话的。他就是诗、文、书、画无一不精的,明代  相似文献   

2.
如果没有爱迪生,我们的物质生活,便会万古如长夜吧。最近我看了一本《解剖发明家——爱迪生传》,对爱迪生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出生于1847年的爱迪生,从小就很爱问"为什么?"然而,可能因为他的脑袋构造和别人不太一样,自小被视为低能儿,一生只上过3个月小学,还好他的母亲是一位教师,耐心地教导他,才使他变成"发明大王"。  相似文献   

3.
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从小他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研究精神,是一个“每事问”,什么事都要追根究底。上学时,老师因为无法解答他的“离奇古怪”的问题,便断定是一个无可救药的顽童,当爱迪生的母亲听到老师批评她儿子为“低能儿”时,心中万分难过,于是决定让儿子退学;因为作为母亲她深知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天才儿童”。她决定由自己来教育儿子,这为爱迪生成为世界上第一等的智者打下了坚实基础。爱迪生9岁生日时,母亲买了一本《自然科学大观》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好多年以后,爱迪生提到这本书时还…  相似文献   

4.
1999年7月21日,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一位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与世长辞。在他88年的生命历程中当过厨师、餐具推销员,二战期间,还曾效力于英国谍报机关,战后又与妻子一同来到美国乡间务农。直到37岁那年,他才突发奇想,创办了奥美广告公司,并将它一步步带向辉煌。在1982年法国《扩张》杂志列出的十一位工业革命以来最具杰出贡献的人物中,奥格威与爱迪生、爱因斯坦、马克思、列宁等人并列其间。该杂志对奥格威的评价是:“现代广告的教皇”。奥格威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一个因为做广告而对世界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伟人。他那曲折的经历就像一…  相似文献   

5.
爱迪生年轻时是个电工,曾供职于美国新西纳车站。他有个伙伴,名叫亨利。他们部很喜欢摆弄机器,搞些小发明,因此两人很要好。一天晚上,亨利告诉爱迪生,他做了一架自动接收机,效果不太理想,请爱迪生去看一看,并帮助改进一下。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     
爱迪生年轻时是个电工,曾供职于美国新西纳车站。他有个伙伴,名叫亨利。他们都很喜欢摆弄机器,搞些小发明,因此两人很要好。一天晚上,亨利告诉爱迪生,他做了一架自动接收机,效果不太理想,请爱迪生去看一看,并帮助改进一下。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拿破仑·希尔这个名字几乎是家喻户晓,他曾用整整二十年的时间,访问了包括福特、罗斯福、洛克菲勒、爱迪生等著名人士在内的500多位成功者,创造性地建立了全新的成功学。人们尊敬地称他为“百万富翁的创造者”。 拿破仑·希尔创作了许多成功学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给我们讲述了许多成功者的小故事,下面就是其中最精彩的几个,你不妨一读。因为成功的要旨就在其中。 有了目标才会成功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位34岁的女子下到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  相似文献   

8.
误传一: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爱迪生 从小到大,老师都会用爱迪生的这句话教导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现在才知道,虽然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确实说过“天才那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句话,但是,我们的老师和教材偏偏每次都漏掉爱迪生后面那关键的一句话:“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相似文献   

9.
爱迪生是美国发明家、企业家,并被誉称为发明大王。他曾发明电灯,留声机,自动收报机等无数项,其中获有专利权的就有1328项,未申请专利的还有2000多项,他是对近代科学进步最有贡献的人。他一生致力研究,废寝忘食、日以继夜;他经常工作的时间是每天20小时。他如此劳苦,不但不感疲乏,而且精神越来越好,思想集中,数千年如一日。更值得我  相似文献   

10.
若霖 《天风》2013,(1):49+58
乐晏廷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基督教家庭,外婆信主,受过婴儿洗.他6岁时为聚会的老年弟兄姊妹司琴,7岁的时候,外婆得了癌症,他就向上帝祷告,求上帝医治外婆,并且许愿说如果外婆好了,自己愿意一生奉献服侍上帝,为主而活.然而,当上帝垂听了他的祷告之后,他却一再忽视自己曾经的许诺.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在湖北省体改委股份制改革事务所、《中国经济时报》湖北记者站、中国飞天集团等单位工作,可谓事业有成,人生得意.直到他34岁的那一年,他的人生遇到很大的打击和变故,一下子连工作都没着落了.此时,他才恍然醒悟,记起了曾与上帝立下的美好约定.  相似文献   

11.
危者,机也     
香港凤凰台名嘴胡一虎到香港发展前,已经是台湾华视的当红主持,曾连续5年成为“台湾最受欢迎的十大主播”之一。每一个人的异军突起都少不了机遇的垂青,胡一虎也不例外,只是他的机遇是在吓退了所有人之后才轮到他头上的,只不过他没让它溜走而已。  相似文献   

12.
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贝聿铭是一位最善于把握自己、最善于抓住机遇的大师,他从中国赴美留学是这样,从宾夕法尼亚大学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是这样,从哈佛大学到韦伯纳普公司是这样,从泽肯铎夫的阴影下走出来更是这样。一个人的一生可能有很多次机遇,有的人不善于把握,终其一生也难成器,而有的人则善于把握,抓住一次又一次机遇,从而获得了成功。 贝聿铭祖籍苏州,1917年4月26日生于广州。1935年贝聿铭赴美留学,在哈佛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后,留校当了两年助教,毅然弃教从商。他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奋斗,成功地登上了世界建筑领…  相似文献   

13.
推理破奇案     
1940年11月16日,在纽约爱迪生公司大楼的一个窗沿上发现了一颗土炸弹,并附有署名F·P的纸条,上面写着:“爱迪生公司的骗子们,这是给你们的炸弹!”  相似文献   

14.
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事情看上去很简单,但由于灯泡不是规范的圆形,而是梨形,因此计算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标尺测量,一会儿计算,又运用一些复杂的数学公  相似文献   

15.
在学术界对康德思想的讨论中,"公共性"问题却被忽略.而这恰恰是把握康德政治哲学特质的关键所在.在康德看来,任何政治判断都应该是一次"启蒙".而启蒙必须以公共性为中介.正是由于理性的公共使用,政治判断才有可能成为批判的、辩论的共识,进而才能获得深厚的民情民意基础.基于这种认识,康德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公共性"并赋予其新的意涵,从而凸显了"公共性"的理论价值及其在康德思想体系中的转向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天,一位来访的客人向爱迪生抱怨说:“你家的大门是否修理一下?免得开门这么费劲?”爱迪生笑着说:“不要紧,这对你来说并不算困难,而你却做了一件好事呢!”“我已经做了件好事?”客人很纳闷.  相似文献   

17.
在2005年西甲联赛的赛场上,出现了一位神奇的门将。他就是身高185厘米,体重79公斤,才20岁出头的卡梅尼。他6次扑救点球成功,而无功而返的罚球者,都是声名显赫的球员,比如托雷斯、洛佩斯、罗纳尔多和巴普蒂斯塔等。他每一次扑救点球的成功,都引起了球迷们的阵阵欢呼。  相似文献   

18.
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贝幸铭是一位最善于把握自己、最善于抓住机遇的大师,他从中国赴美留学是这样,从宾夕法尼亚大学转学到麻省理工学院是这样,从哈佛大学到韦伯纳普公司是这样,从泽肯铎夫的阴影下走出来更是这样。一个人的一生可能有很多次机遇,有的人不善于把握,终其一生也难成器,而有的人则善于把握,抓住一次又一次机遇,从而获得了成功。 征服老板 50年代初的一段时间,泽肯铎夫经常带着贝聿铭飞往各国考察,这对贝聿铭来说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深造”机会,他有幸实地见识了世界名城的著名建筑,又从老板与各国房地产商人的接触…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田卫戈有创建之功,作为现任院长,他是一位通识之才,他很有行政和组织才具,工作作风干练,思维清晰,处事冷静,举重若轻。他是一位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双修又很有学人风范的大学院长,虽时下风气偏重权位和名利,但在认识的过程中我不无惊异地发现他更为心仪的却是画画——画油画,这时我才更真切地发现他在本色上是一位画家。由于田卫戈论思考和艺术探索双修的背景,他的油画作品自然地具有一种理性把握的色彩,但并不失直觉和感性的意味。作为油画家,感性的禀赋当然是前提性的资质,但人的理性动物的本质又要求一个画家在作品中具有  相似文献   

20.
成功的旗帜     
美国的史蒂芬·史匹柏,在十二三岁时就梦想有一天要成为电影导演。在17岁那年的一天下午,他去参观环球制片厂,窥得全貌之后,并没有和大家一起离去。他悄悄地留了下来,先偷偷摸摸地观看了一场实际电影的拍摄,再与剪辑部的经理长谈了一个小时,然后才结束了他的参观。并且,他心里有了个坚定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