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获的企盼     
再亮 《天风》2012,(5):29-29
主啊!求你梆开树根上的斧子,看!这棵树终于开花了。求你让风吹过,让枝头的果实饱满,再赐给好天气,催它们成熟。主啊!求你挪开树根上的斧子,看!这棵树终于结果了。求你让风吹过,让枝头的果实饱满成热,再赐给好天气,催它们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2.
树根的风格     
树根,深深埋于地下,没有言语,不见阳光,百年千年万年,有的只是一种强烈的欲望和呼之欲出的绿色梦想。树根,用生命的伟力为人类撑起一片绿荫,把绿的辉煌托给森林,把美的微笑交给花朵,把忍耐和寂寞永远留给自己。树根,忍受着这份无尽的寂寞和黑暗,与坚强的地壳、冰冷的岩层或与干旱洪涝顽强地抗争。千年万年,抗争不止,才有这宇宙的伟大奇迹。树根,虽深埋地下,虽弯腰驼背,也要把高大的树体托起,虽看不到光辉,虽压矮了一截,也要绿树成林,唯一的语言只是缄默,来表白它有力量有倔强延伸的丰富内涵。我赞美根,她为大地献出绿色和金黄,自己却甘愿承…  相似文献   

3.
学会欣赏     
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智利著名女作家米斯特拉尔的散文《玫瑰树根》,就形象地揭示了“美在于发现”的深刻哲理—— 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  相似文献   

4.
4根树疙瘩     
农民张宝贵经常到山上去挖树根,目的是用来烧火,有时赶巧了也做烟袋,反正都不白挖。张宝贵挖的树根,都是死树或是被人砍伐后的树疙瘩。张宝贵所居住的山沟沟,偏僻得不能再偏僻了,烧火做饭都还是用山柴。而山上  相似文献   

5.
忙迫与从容     
正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幅马和之的《闲忙图》,画一个老渔翁在河滨树下织革履,鱼篓斜倚树根,一片闲适景色。命名典雅异常,取忙迫之中,心神安适从容之意,对当今的生活情趣,真有无穷的启发。现在的生活情趣,只剩有一个"忙"字可以存在了,大家见面,第一句话总是近来"忙"得如何?我去参加一个宴会,一位老友不终席而要去,向大家一抱拳说:"对不起,我还有三个场合得去应酬一下!"他匆匆离去之后,我不禁大惑不解,真的忙到了这种地步了吗?人生趣味尚存几许?  相似文献   

6.
正在南美洲厄瓜多尔大森林里,生长着一种很神奇的棕榈树,这种棕榈树能从一个地方行走到另一个地方,一年最多可以行走20米。很多游客都对此感到迷惑不解:这种棕榈树到底是怎样行走的呢?它们为什么要行走呢?通过多年的追踪观察,科学家发现,这种神奇的棕榈树是靠树根的根须完成行走的。跟其他那些树根完全藏在地下的树木不  相似文献   

7.
树根     
树根在地下仿佛沉睡了其实,它一直是醒着的它清楚地下的黑暗它知道自己要在黑暗中开拓要在黑暗中生活人们看不见它甚至忘记了它但它自己不会忘记自己黑暗中它不分昼夜地延伸它一刻不停地壮大它明白只有和树冠一样强大才能保持一种平衡(编辑思迪)树根@魏鹏~~  相似文献   

8.
穆斯林武术,中国民间一般叫做"回回武术",是中华武林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中国穆斯林以强健、勇武、团结和不畏强暴著称于世。遍布全国的回族穆斯林,历史上就有习武传统,并且英杰辈出,代不乏人。独具特色的穆斯林武术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武术,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向科学界和大众介绍作为知识之树的树根同时也是思维科学的基础学科而存在的学科——精神学Neonoology的全貌。  相似文献   

10.
菩提一叶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相似文献   

11.
张燕 《美与时代》2004,(12):34-35
根雕就是取材于树根,通过根艺家的艺术、构思和造型加工,成为具有一定形象和境界的艺术作品。这是一个新兴的艺术种类。在根雕艺术中,曲线美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烟波浩渺的印度洋东部,有一座名叫圣诞岛的岛屿,岛上的热带雨林里,生活着一种通体赤红的陆生螃蟹——红蟹。红蟹的种群非常庞大,据说在面积仅137平方千米的岛上,竟然生活着大约1.2亿只红蟹。红蟹主要以落叶为食,其粪便恰又成了滋养树木的肥料,而且它们常在树根处挖掘巢穴,也间接地为树木疏松了土壤。因此,红蟹对养分相对贫乏的热带雨林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依存的生物链关系。  相似文献   

13.
老子呵, 我们的道祖! 中华民族的精英! 人类历史的天才! 三千多年前, 您已经洞悉: 道学、哲学、经济、生物、军事、政治、伦理、天文, 无所不通, 无所不晓。全能集汇一身, 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 如此宇宙的精英! 我们的道祖呵! 老子, 乘风驾云的天龙, 万世师表的惊叹, 常言于口, 时记于心, 道儒一脉相通! 中华民族, 由龙传宗, 炎黄世代, 崇道贵龙。  相似文献   

14.
因为有你     
过去我是自己的“神”现在你是我的神过去被扶制的我是罪的奴隶现在得自由的我为神儿女过去无望的我行于死荫幽谷现在喜乐的我奔走光明天路过去麻木的我沉溺于罪恶里现在活泼的我沉浸在主爱中过去忧愁的我对今生毫无指望现在喜乐的我衬永生充满盼望主啊!因为现在我有你因为有你@白长寿!云南~~  相似文献   

15.
学佛有句话说:“出家乃大丈夫之能事,非将相所能为!”一般对它的解释常从割舍入手,认为出家就在能“舍”,而将相一切却为了“得”,如此,愈泥于世情者就愈难解脱。然而,这句话也可径  相似文献   

16.
佛言祖语     
《法音》2010,(5):1-1
<正>善生言:世尊!菩萨已修六波罗蜜,能为众生作何等事?善男子,如是菩萨能拔沉没苦海众生。善男子,若有于财法食生悭,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得痴贫报,是故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时,要作自利及利益  相似文献   

17.
神奇的手     
李娟 《天风》2009,(3):43-43
人常说: "朽木难雕."可是在艺术家的手中,萝卜可以作为食品雕塑登上国宴,碎布可以变成可爱的娃娃,树根、蛋壳、葫芦、石子儿……都会成为美轮美奂的艺术品,被人珍藏,被人摆在亮眼注目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8.
智慧语丝     
对火来说简单的事情,对于风来说却未必;对鱼来说简单的事情,对鸟来说却未必;对树根来说简单的事情,对树枝也未必。 ——舒比格(德)《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佛言祖语     
《法音》1988,(3)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大觉怀琏禅师日:(晓)舜老夫(禅师)赋性简直,不识权衡贷  相似文献   

20.
笔者每遇文友,常不禁要问:“最近有什么大作?”然而往往得到的回答是:“嗨!年纪大了,养养生了,不写了!”我想这也许是文友们的谦虚吧,即使有了什么“大作”也不想咋唬!但是如果真有这种想法,实与养生无益而有害的。已习惯于舞文弄墨者,一旦搁笔等于改变几十年形成的老习惯,要打破一种旧的“平衡”去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好便好,搞不好便是养生之大忌!当然,在社会上从事“笔耕”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姑且广而言之谈谈“动脑”对养生的好处!人犹如一个小小的王国,内部的管理分成许多系统,而最高权力指挥中心是“大脑”。即使是最严重的残疾人,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