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雪的面目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现实生活遇事到底是求人还是求己呢?  相似文献   

2.
别自甘平庸     
任何人都不是无所不能,所以免不了求人。其实,很多时候,求人真的不如求己,别人能做到的,也许你也能做到。  相似文献   

3.
学会求人     
刘墉 《思维与智慧》2008,(12):23-23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这是句耳熟能详的俗语。 诚然,一个人如果事事都要依赖别人,那做人也太没有骨气了。但是,人生在世,身不由己,谁又能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4.
学会求人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这是句耳熟能详的俗语。诚然,一个人如果事事都要依赖别人,那做人也太没有骨气了。但是,人生在世,身不由己,谁又能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5.
求人之志章第三“求人之志章”。求者,觅求、寻找之意。其主旨是欲成大业,须得其人,要得其人,先知其志之所向,故以“求人之志”为章名。本章共列一十八条,总归八个方面。也就是将这八个方面作为“求人之志”的标准。“求人之志”的八个标准是: 一、清白无污,公正无私的廉洁。二、知多见广,修身建德的博学。三、善于用人,任材使能的胸怀。四、通权达变,智足多谋的才质。五、藏器于身,谨言慎行的耐心。六、坚  相似文献   

6.
圣母玛利亚,您是满被圣宠的,是我们到达天乡的桥梁,也是为我们在圣子前常常求赦求恩的慈母。当初,在加纳婚筵上,耶稣显了第一个奇迹,变水为酒,就是因您的要求而提前做的。圣母啊!您是诸惠中保,赐给我们所需要的恩惠。您也知道我们软弱,罪恶多端,您却不嫌弃我们,仍然以慈爱来照顾我们,帮助我们脱离迷途。从前,有一位西里西亚大那城的副主教德奥斐肋,因受人诬陷毁谤,被主教免  相似文献   

7.
孟艳玲 《天风》2024,(3):23-26
<正>在旧约时代,约柜是神同在的象征,是最神圣、最重要的圣物。根据圣经记载,约柜被放在第一圣殿中。第一圣殿是大卫选址、所罗门为耶和华建造的居所,又被称为所罗门圣殿(参王上8∶3-8)。公元前586年第一圣殿被毁之后,约柜就彻底消失了。约柜去哪儿了?它还存在吗?有关约柜的故事一直在犹太教徒和基督徒中流传。笔者希望从众多的资料中理出线索,与弟兄姊妹分享约柜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8.
萧伯纳说过“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信的本质,是对自己学习能力,上进能力的肯定,是对自我改变可能性上的一种信任感。自信来源于个性发展的丰富与成熟。一个自信的人,往往充满活力,自尊自爱,不易被挫折击倒;而一个自卑的人,往往妄自菲薄,怯懦困难,很难成功。  相似文献   

9.
正邻家孩子今年参加中考,就差两分达到重点中学提档线。而孩子又满心希望能到较好的中学读书。于是,家长便找一些跟学校能搭上界的朋友来帮忙。打听来打听去,最终还是因这几分之差而难以如愿,即使愿意每年掏不菲的学费。这一趟儿下来,人没少找,电话更没少打,可结果还是难以如意。这件事,也让家长和孩子都体会到,假如考试稍微再考得好一些的话,就不用再求爷爷告奶奶满世界找人了,还是应了那句老话,求人不如求己。  相似文献   

10.
正"求人不如求己"源于《论语·卫灵公》中孔子之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可见这是孔子用以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之一。何谓"求诸己"呢?宋儒多将其解释为"反求诸己"。它又来自《礼记·射义》:"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意思是说:射箭的时候,先要求自己心平体正,认为一切妥当才发射。发射出去而打不中目标,也不应该埋怨胜过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成功学的创始人拿破仑·希尔曾说:“自信,是我们人类运用和驾驭宇宙无穷大智的唯一管道;是所有‘奇迹’的根基,也是所有科学法则分析不来的玄妙神迹的发源地。”因此,自信就像是我们心灵之海中的碧波,只要它还荡漾在我们的心中,我们的理想之轮就能在岁月里破浪前进,铸起生命之中的一个个辉煌!被称之为石油巨子的保罗·盖蒂,就是凭着这样的自信,不断地把自己一次次地推到事业成功的巅峰。保罗·盖蒂由于经营石油的成功,成为世界名人。然而,在1942年初,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战不久,在爱国热情的促使下,40多岁的盖蒂提出加…  相似文献   

12.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人类,之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类有丰富的情绪表现。幼儿同样拥有丰富多彩的情绪世界。有的孩子稍不顺心就大哭大闹,有的孩子受了委屈只是暗自流泪,有的孩子快乐自信,而有的孩子冷淡退缩。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认识儿童的情绪表达也是需要学习和训练的。我们有义务培养孩子学会拥有积极、快乐的情绪。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3.
我们不能与世隔绝、不食人间烟火,我们必须与人交往。在人际关系中,应该如何表现自己,体现出迷人的品格,使他人钦佩呢?圆满的个性、迷人的品质表现在以下十四个方面。 1.积极心态。所谓积极心态,即由信心、正直、希望、乐观、勇气等诸多“正面”性格因素所构成的心态的总和。与人交往,保持积极心态是非常关键的,积极心态影响一个人说话时的语气、姿势和表情,决定一个人的情绪,尤其影响一个人的思想。 积极心态给人的感受是充满自信和活力,能够振奋他人的精神,使他人无形之中受到良好的感染,也变得自信和乐观起来。 相反,消…  相似文献   

14.
·数算日子·     
魏悌香 《天风》2011,(11):48-48
基督徒的日子不是一天一天地算,或是一年一年地算,而是要神看为有用的才能算。所以摩西提醒我们要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得着智慧的心。求主怜悯,我们到底有多少日子是糊涂过去了?多少日子是在不冷不热中浪费掉了?我们有多少日子根本是不值得启齿的?因此保罗说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一不小心日子就会被吞吃了。  相似文献   

15.
崔元荣 《天风》2013,(9):45-45
在信徒交通或讲台分享中,谈及乌撒扶约柜遭神击杀,于是有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抱着好心去行善不一定有好报!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地读《撒母耳记下》6章和《历代志上》13章,准确地、完整地了解乌撒之死的前前后后,我们就会明白:乌撒被击杀,是因为他违背了“约柜不可随便扶摸”这一神圣不可侵犯的律令。  相似文献   

16.
《法音》1990,(12)
如来正法总有二种:一者教正法,二者证正法.教正法者,须有师师相传,受持讲说,开示安立,方能住世,非谓家有大藏之经论,便可夸示于人也.证正法者,尤须依师受戒,如律严持,更依戒住戒,勤求多闻,如闻起思,依思而修,学行兼顾,既无说食数宝之讥,又免盲修瞎炼之谬.绝非一人闭户,专修一事,三藏灵文捐同废纸者之所能任也.言依教而行者,谓虽了知一切佛语,皆是我辈末代众生所应修之法,从浅至深,由简入奥,先求人天  相似文献   

17.
为牧者祈祷     
《天风》2015,(8)
<正>主耶稣基督,你是群羊的牧首,我们举目仰望,俯伏敬拜你!当日,你差遣门徒往普天下去传扬天国的福音;今天,有无数门徒的继承人依然在这个世界为你的福音做出美好的见证。求主祝福他们,使这些教会的牧者在不同的环境中荣耀你的名!求以马内利的主时刻眷顾日夜辛劳的牧者,使他们在宣扬福音的信息时能够被信任;在撒播你的爱时能够被爱;在安慰人时能被安慰;疲惫时的艰辛能够被了解;在全身心的奉献中能够被  相似文献   

18.
各位兄弟姐妹,今天我们在此过诸圣瞻礼,庆祝天堂上的所有圣人圣女,他们都在为我们求天主。其中也有徐家汇的教友,他们过去同我们一样生活,来堂念经、参与弥撒圣祭。如今他们在天堂上享见天主圣三,为我们求天主,为我们求得需要的大量圣宠。 今天弥撒中的福音,读的是耶稣山中圣训中的真福八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一端一端地讲,只讲第一端:“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耶稣讲神贫的人是有福的,没有讲贫穷的人是有福的,当然贫穷的人是有福的,但耶稣对所有的信徒,对整个人类,讲这道理。所以讲:“神贫的人是有福…  相似文献   

19.
<正>什么是自信?我是否自信?如何拥有自信?这几乎是每个学生都曾困扰的问题。我们希望自己是自信的,因为我们清楚自信带给我们的自尊和满足。但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时候我们容易走入误区,过度自信而变得目中无人,缺乏自信而过于自卑等等。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培养自信的方法:1.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曾经见到这样一个实验:桌子上放一只水杯,杯中放有半杯水,请两位同学面对水杯发表不同的看法。甲说杯子里有一半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天主教》2010,(4):1-1
没有圣者,相似上主;除你以外,没有另一位;没有磐石,相似我们的天主。你们别再三说诳言,别口出豪语;上主是全知的天主,人的行为由他衡量。壮士的弓已被折断,衰弱者反而力量倍增。曾享饱饫的,今佣工求食;曾受饥饿的,今无须劳役;不妊的生了七子,多产者反而生育停顿。上主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降入阴府,也将人由阴府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