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老子》的"无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欲"是否应当得到满足,满足至何种程度,这是人们一直讨论的问题.<老子>提出"无欲"的思想,并且认为"无欲"是人应当追求的终极目标,要达到"无欲",则需要采用"应"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崔立军 《管子学刊》2016,(3):112-114
北大简《老子·下经》首章,即今本《老子》开篇之"道可道"章,出土简帛本与传世本在断句上存在分歧,各自成说。这关系到《老子》文本的演化,而马王堆帛书本与北大简本可能是传世王弼本、河上公本等的前身。而"玄之又玄之"衍一"之"字,不可与"损之又损之"等量齐观,更与重玄说无关。  相似文献   

3.
《老子》首章在《老子》思想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代讨论的论作不胜枚举。但对《老子》首章的本义究竟如何解读,仍然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下面,本文试对《老子》首章的各句逐一讨论,并对其主旨作一辨析。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相似文献   

4.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备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错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校订】 (1) 本章第四句,《韩非子·解老》作“民之生生而动,动皆之死地”,唐傅奕校定《老子》古本亦同此,河上公、王弼两本和其它版本或碑刻都作“人之生,动之死地”,这两种不同的句法,前一种比后一种多四个字,意思较为明显,又与下文“生生之厚”句有联系,今从《韩非子》。但“民”和“人”在字义上是有区别的,“民”是统治者对于被统治者的称呼,“人”是泛指一切人类而言,本章说的是人类生死问题,与国家政治无关,今从诸本把“民”字改作“人”字,似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杨柳 《中国道教》2009,(2):36-37
老子第十五章"蔽不新成"一句,各版本之间存在差异:河上公本、王弼本、范应元本作"蔽(敝)不新成",傅奕本、帛书老子乙本作"敝而不成",而想尔本、景龙本、遂州本、李荣本、司马光本均作"弊而复成".对此,许多研究者认为,此句应为"弊而复成"或是"弊而新成".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6.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一期公布了北京大学所藏汉简《老子》(以下简称北大汉简《老子》)三支简的照片,其中《老子》(一)可以和今本《老子》第一章相对应:道可道,非恒道殹①擅?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相似文献   

7.
《道德经》首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黄克剑 《哲学研究》2012,(7):19-26,128
<正>《老子》第一章是老子"道"论的总纲,也可视为整部《老子》的眼目。"道"("恒道")由此而定其所导,"名"("恒名")由此而明其所谓;老子之属意,于此可窥其大略。自《韩非子》以至于汉魏以降,《老子》注疏之众不可胜数,而诸注之意境则大都可从其对于第一章的诠释判别高下。今以帛书《老子》为底本,参酌世传碑、刻、注本,于前贤思绎之未尽处对《老子》第一章再作申解,以期寻取"众眇"所通而我心所契的玄理之门。或有未当,方家正焉。  相似文献   

9.
以现代社会治理理论为参照系,可以看到《老子》一书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社会善治思想。《老子》在批判“有为政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善治概念,讨论了社会善治的本质,并多角度地阐述了社会善治的具体内容。尽管现代社会治理理论与《老子》的社会善治思想之间并无直接的继承关系,但《老子》的社会善治思想对今天的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是不容质疑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老子》第八十章六种英文译本的比较,探讨了译文的古汉语文本选取、上古汉语语法和词汇的对译以及原文的意义把握等问题。这些上古汉语一英文翻译的重要问题的处理,直接影响到英文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论语》中有不少篇章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 ,具有广泛的影响 ,对它们的释义订正工作 ,不仅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而已。近年有多位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 ,并取得了不少成绩 ,这是很有意义的。但致远恐泥 ,一些考订内容反而有“过分解释”的倾向 ,使人无所适从了。如《论语·先进》中的“侍坐”章是以前中学、中师语文课本中的重点文言篇目 ,而有关词句的释义和考辨 ,似有未臻完美之处。本文就其中几个焦点问题作了一点个人的思考 ,以此就教于方家。《论语·先进》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相似文献   

12.
楚简《恒先》首章释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上海博物馆1994年入藏的楚简,中有道家著作<恒先>,自见诸报导以来,久为学术界所期待.现在该篇已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书内公布,无疑很快会得到众多学者的讨论.这篇简书共13支,保存完好,字迹清晰,是非常难得的.内容更非常重要,由于文字古奥,说理又相当玄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有基本的认识.这里只就其开头一段略作讨论,希望引起大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老子》第四十二章历来有许多不同的解读,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以河上公为代表的宇宙论解释;二是以王弼为代表的语言论解释;三是当代牟宗三的境界论解释。本文立足《老子》,剖析三种解释之得失,并从方法论上初步说明厘清"问题意识"对回到经典原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老子》第一章的重心是"常道",疑难问题是"常道"为何不可说。本文在回应郭永秉与曹峰二位先生的基础上,对第一章进行全面解读,指出"常道"有四个特点:动而无死、生而无名、妙而可观、虚而可法。这四个特点可用现代哲学词汇表述为"非对象化"(non-objectification)。"常道"是主客二分之前的非对象化存在,而言说是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对象化行为,所以"常道"不可说。"不可说"指无法用一般性的名言概念去说。《老子》中的对象化的道是由非对象化的"常道"派生而来,即正反相成的"规律之道"、以柔克刚的"处事之道"与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之道",分别代表老子在认识论、人生论与政治论上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5.
白奚 《哲学研究》2015,(2):28-34,127
本文提出和详细论证了汉简本《老子》首章的"下德为之而无以为"应是《老子》旧貌的观点,并通过对王弼注文的研究详细论证了其经文本应亦作"下德为之而无以为",而传抄致误为"有以为"。汉简本首章的思想脉络十分清晰,阐明了道家关于德的基本思想,揭示了道家式的德同儒家式的德的差异:"上德"是道家式的德,体现了"自然无为"的道家精神;"下德"(包括仁、义、礼等具体内容)是儒家式的德,它们与"自然无为"的标准相违且渐行渐远。因而以"自然""自发"为特征的道家式的德在价值上要高于以"自觉"为特征的儒家式的德。  相似文献   

16.
台湾、港澳《老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港学者重视对《老子》的研究。台湾中华民国孔孟学会理事长陈立夫主编的《易学应用之研究》一书在“易为中国学术思想的根本”一篇中论道:《易经》乃古代学术思想之根本。至于老子五千言,自首至尾,一贯的都是在阐明“易”义,可以这样看法:一部《道德经》就是《易经》的注文。如云:“万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这一则见之于第二十五章,其对道之描摩,仿佛包羲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四种英文译本的比较研究,结合国内一些学者的评论,对《道德经》第一章翻译的得失提出自己的见解。文章认为:翻译和评价《道德经》译文首先应采取谨慎求证的方法理解上古汉语撰写的原文,以准确传达原文思想内容为首要目的。在原文意义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发挥译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论语.乡党》篇“色斯举”章,传统标点为: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此章历来被认为难解甚至无解,时至今日,不少学者仍在努力探求,出现了一些新的解释。发表在《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4期黄红宇先生《〈论语〉“色斯举”章释读》一文,认为这是一段以雉为表现内容的歌舞片断,是孔子与子路二人自娱自乐场景的记录,反映了人们师法自然的生活方式。具体释读为:“(孔子)把脸仰起来了,做飞翔和从空中降落的舞蹈动作,唱道:‘山梁上的雌雉,时令到了(交尾期到了)!时令到了(交尾期到了)!’子路共同舞蹈,反复做…  相似文献   

19.
《老子中经》的"中经"之名源于汉代谶纬之学,"中"字原指该经自身内容和传授的秘密性而言。作者最初亦未将该经与《道德经》上、下篇相比附,今本末章所云"三篇上下中经"里的"三篇上下"四字应为南朝道士有意加笔。在明《道藏》中尚存数段文字的《老子观天太清中经》是一种主要流传于南北朝后期至唐初的《老子中经》传本。现存各本《老子中经》都没有保持该经最初的文本结构,全经五十五章的结构原是由每章依章次以"第某某"为章题加上每章正文以"《神仙经》曰"开头的形式组合而成。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一些学者据明《道藏》所收南宋谢守灏《混元圣纪》关于刘歆《七略》的记载,认为《老子》通行本上、下经章数(上经三十七,下经四十四)是刘向定著的。事实上,《混元圣纪》的记载有讹误,谢氏原书名为《老君实录》,与南宋董思靖《道德真经集解序说》所引一致,也即刘向划分的应是上经三十四章、下经四十七章。而今通行本上下经章数,可能出自河上公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