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道"的思想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子和庄子思想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趣旨不尽相同,因此他们对"道"的阐述也不尽相同.所以探讨老庄之"道"的异同,对于深刻理解和把握老庄哲学的精神实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界对汉晋时期道家的个案研究较多,但从整体上把握,特别是从道与自然关系的转变来研究汉晋道家的则不多。汉代《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明确提出了"道性自然"观点,认为自然是道的自然、道化生万物和治身治国都要遵循道的特点——自然。魏晋时期的王弼、郭象则认为,自然是万物的自然,万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遵循万物之性的结果;同样,治身治国也要以人之自然本性为准则。汉晋道家思想从道性自然到道率万物之性的转变,体现出道法自然理念在汉晋时期的发展,也是汉晋时期社会变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探讨王弼哲学的思想资源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老子》文本、家学渊源、荆州学风与汉魏时期的社会思潮。而从先秦到汉魏思想发展进程这一视角来探讨王弼的哲学思想资源,则被忽视。《吕氏春秋》、《淮南子》、《老子指归》等著作的"道"论思想展现了由宇宙本源论向本体论转化的思想脉络,王弼的"以无为本"承接了这一思想资源;先秦以来的崇道重儒传统是王弼提出"崇本举末"主张的思想基础;王弼的圣人观体现了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理念"说与老庄关于"道"的观点虽然起源于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作为美学衍生的母体和审美评价标准,都是对世界本源进行叩问与探究的结果,在美学态度和文学价值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取向。而魏晋文学极大地继承了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其崇尚自然的价值指向和寻求人格自由的内在精神,是中国文学实现美感自觉开拓的源动力。在对老庄思想的继承和改良中,魏晋文学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范式:淡化了文学创作的功利目的性,体现了创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与鲜明的时代特征,强化了文本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是最能体现中国宗教特色和中国文化精神的宗教之一。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继承并发展了先秦道家尤其是老庄思想,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把"道"视为天地万物的根源。历代道教更是提倡尊道贵德的贵生精神、善利万物的慈爱精神和道法自然的自然精神等,这些精神都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宝贵基因,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本文反对王弼以老庄思想解释<周易>这一传统观点,因为他除了用老庄道家思想解释<周易>之外,王弼也运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周易>,而且运用儒家思想解释的内容大于运用道家思想解释的内容.本文分析了王弼为何同时运用儒家和道家思想解易的原因,并提出<周易注>的绝大多数内容是以<易传>的思想和汉代的注易方法来解释<周易>.  相似文献   

7.
现在流行的《老子》王弼注本,学界早已认识到其底本绝非王弼本人所使用的原本。马王堆帛书、郭店竹简等《老子》的发现都对我们认识这一问题提供了证据。北大汉简《老子》的发现又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老子》王弼注本与汉简本在很多地方有着相同之处。就义理方面讲,汉简《老子》在"道"与"天地"及"万物"关系方面、"道"与"万物之始"关系方面以及"下德"的方面都为我们了解王弼注本提供了新的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王弼注本与汉简本源于同一版本系统。本文通过王弼注本与汉简本的比较,一方面说明汉简本并非后人伪作,另一方面对重新认识王弼注本及其思想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庄子与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向来以"老庄"并称。庄子对老子道的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早在《史记》内就有记载。《庄子》一书从头到尾以道贯穿,每一篇都以道为纲。《老子》说道是万物的祖宗,上帝也不例外。《庄子》说道产生了鬼神和上帝。在鬼神问题上,庄子用事例告诫人们,真正的鬼神是在于人间人为的鬼神。庄子还举出小鼠知道在神坛下打洞可以避免烟薰和挖掘之祸,以此否定了神灵的存在。在神仙问题上,《庄子》一书内没有一处有神仙这个称谓。《庄子》所描写的至人、神人、真人、天人、圣人,是庄子用寓言手法比喻为他的理想化身,这些人是品格高尚的凡人,不是长生不老的神仙。在生死问题上,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气是道所生,是物,排除了永生不死的灵魂的存在。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无神论思想,并展现了自己的无神论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
王重阳创立的以"全真而仙"为核心的修道论,远承老庄之学,融贯儒佛思想,分别从"全真"、"修心"、"真行"等不同层面,把老庄道家的"见素抱朴""法贵天真"思想,自然超脱的养心论和老子"不善者吾亦善之"的慈善济世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实现了对老庄思想的复归与超越,增强了道教的普世性,提升了道教的思想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王弼哲学,学界一般将其归为"玄学"或"新道家",亦即道家哲学在魏晋时期的重新展开。从中国哲学史的逻辑发展来看,这种观点有待商榷。王弼哲学的问题意识是如何接续先秦汉代儒家的"本原追问",以及如何扬弃逐渐固化、异化的"名教制度";王弼哲学的核心主张是"崇本举末",无论是深具道德性的"自然"之"本",还是内发不可为的"仁义"之"末",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向孟子传统回归的趋势。由此,尽管王弼哲学借鉴了老子哲学的言说方式和思维方法,但就内核来看,其仍属儒家,是儒家哲学的自我批判、内部调适和更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白奚 《哲学研究》2015,(2):28-34,127
本文提出和详细论证了汉简本《老子》首章的"下德为之而无以为"应是《老子》旧貌的观点,并通过对王弼注文的研究详细论证了其经文本应亦作"下德为之而无以为",而传抄致误为"有以为"。汉简本首章的思想脉络十分清晰,阐明了道家关于德的基本思想,揭示了道家式的德同儒家式的德的差异:"上德"是道家式的德,体现了"自然无为"的道家精神;"下德"(包括仁、义、礼等具体内容)是儒家式的德,它们与"自然无为"的标准相违且渐行渐远。因而以"自然""自发"为特征的道家式的德在价值上要高于以"自觉"为特征的儒家式的德。  相似文献   

12.
范蠡是早期道家的重要人物,他在很多方面传承了老子的思想,并在长期的政治、军事活动中予以发挥和应用,开创了道家思想成功指导社会实践的新局面,为道家学说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和新的方向。范蠡对老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推天道以明人事等思维方式上,特别是他提出的“因”论更是对老子思想的重要推进,对战国时期的黄老道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黄老道家最重要的哲学方法论。范蠡上承老子,下开战国黄老道家,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述道家要旨相契合。  相似文献   

13.
《易》是巫用以占筮的,道家出于史官,亦即出于巫。老子以“无”为基本范畴,得益于对神无方易无体精神的把握。易之“不易”即规律,亦即道。老子继承发展了《易》的变易观念以及阴阳对立统一、依存和转化的思想,继承发展了《易》的观物取象、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并同样具有思维的模糊性。老子摒弃了筮法中的神秘主义,但继承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生生观念,形成了以“道之生”为特色的道论体系。老子继承了《易》以无为求得无不为的主体追求  相似文献   

14.
关于《老子》讲的道,历来有两种解释倾向。一种是水平域的,强调道的"有无相生";一种是垂直的,强调"有生于无",道就是无。从战国直到现在,垂直的解释占了上风。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却将通行本40章的垂直表述变为了水平表述,让人看到《老子》道论的更古朴也更内在一致的结构。这就促使我们重新打量"无"的含义,它与"有"之间为何会是那样一种"对生"关系,并让我们反省自黄老学、韩非、王弼以来对于老子之道的解释的问题乃至误解。其中的要害处在于,黄老学和法家出于政治目的,为了赋予君主以一个绝对超越和控制臣民的地位,提出"道生法"、"循名责实",要以"道无"来统辖"法有",但实际上又做不到"心术"要求的虚无因应,于是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肯定"无"的更高级的实体地位,以保证形名之学统一于道。郭店《老子》与流行本《老子》在40章中的差异,可能就出自这样的思想需求。之后,才有了魏晋的"以无为本",乃至现代人将道看作高于万理的总道理,或比万物更普遍和抽象的本体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道家名实论在先秦"名实之辩"的思潮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先秦名实思想的第三种来源。道家的老子、庄子开创了先秦名实思想的另一理路,而黄老道家既吸收了法家政治之"刑名",又受到老庄开创的名实论的影响。道家既创立了作为根本之实的道作为政治与形名理论的形而上依据,弥补了儒家名实论的理论缺陷,影响了名家与法家,又站在道的高度反思、批判了"名"的作用,对名家的名实论进行驳难,从而在先秦名实思潮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老子》《庄子》及《管子》稷下道家在论述人性善、恶方面,属于同一类型。《老子》《庄子》以"道""德"为人性,认为世俗的善、恶不但不是人性,而且伤性害命,因此主张性超善恶论。《管子》稷下道家一方面继承了《老子》《庄子》以"道""德"为人性的思路,另一方面又发展和完善了它们的人性论思想,认为义、礼、法由"道""德"所生,是"道""德"在人道的表现,因此它与《老子》《庄子》一样,都主张人性超越世俗的善恶,或称之人性纯善论。  相似文献   

17.
从统一了有无、名称、自然以及本末的论证方式来看,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中的道论涉及到了本体论的诸多议题,并非仅仅拘泥于有无之辩。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中的道论尽管确立了"无"在逻辑上先于"有"的理论,但是却忽略了"无"为什么可以内在于"有"。因此,过度依赖"无"或整体性存在的结果是,使"道"有可能成为一种与人的认知以及实践活动相分离的抽象原理。  相似文献   

18.
从统一了有无、名称、自然以及本末的论证方式来看,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中的道论涉及到了本体论的诸多议题,并非仅仅拘泥于有无之辩。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中的道论尽管确立了"无"在逻辑上先于"有"的理论,但是却忽略了"无"为什么可以内在于"有"。因此,过度依赖"无"或整体性存在的结果是,使"道"有可能成为一种与人的认知以及实践活动相分离的抽象原理。  相似文献   

19.
魏晋之际,王弼确立了以义理解《易》的诠释范式,这一诠释范式固然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但其主要目的仍然是要解决如何探求《周易》本意的问题。王弼的易学思想并没有绕开汉代经学的"前见"而另辟蹊径,他对体用关系的思考,乃是对汉易中的天人感应、阴阳灾异说之反思,他认为只有透过此纷繁复杂的现象去寻求至高不变的本体,方能对此天人问题有一根本性的认知,从而为规范人事提供依据。王弼对象数诠释范式的批判,固然有"援道入儒"亦或是"于形上学深有体会"的因素所在,但就其根本而言王弼的这种反思乃是东汉经学简化运动的继续,是在批判象数注经派的基础上,对解读经典本意方法的寻求。  相似文献   

20.
王弼以《老》注《易》是学术界定论,但是学者们往往局限于到王弼《易》注中的文字中去寻找支持这一论点的证据,其结果是令人失望的.王氏在《易》注中明显渗入《老子》思想的地方,只有四处:《乾·彖》、《坤·彖》《乾·用九》和《复·彖》注,而在其它众多的注释中,老庄的道家烙印并不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