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4月19日—22日,由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香港青松观全真道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湖北省道教协会、武当山道教协会协办的"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桂苑宾馆召开。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  相似文献   

2.
由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香港青松观全真道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湖北省道教协会、武当山道教协会协办的"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4月19至23日在江城武汉如期举行.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3月25—30日,由香港青松观全真道研究中心和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来自美国、比利时、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以及中国港台和内地的120余位专家、学者、道长,就全真道与老庄学问题开展深入探讨、交流,这是继2008年4月、2012年4月在华中师范大学两次成功举办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以后的又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教》2012,(2):5
4月14日至16日,第二届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华中师范大学校长杨宗凯、香港青松观董事局副主席叶长清、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相似文献   

5.
文化艺术     
正丙申年恭王府福文化节举办3月20日(春分),丙申年恭王府福文化节(第三届)在北京恭王府隆重举行。本次福文化节由文化部恭王府管理处和北京市道教协会联合主办。内容包括"祈福盛典"仪式、"书福送福"等。第三届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3月25-27日,由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与香港青松观全真道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三届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以及美国、日本、比利时、马来西亚、墨西哥、韩国等国家的120余位专家、学者、道长与会。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陕西省道教协会、北京白云观、香港青松观、陕西重阳宫承办,陕西省社科院道学研究中心、香港全真道研究中心、西安市道教协会协办的以“道衍全真、和谐同德”为主题的重阳祖师灵柩安奉大典暨全真道济世思想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18日至19日在陕西重阳宫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7.
11月11日,由中国道教协会道教文化研究所、江苏省道教协会、句容市道教协会共同主办,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宁波大学中华葛洪文化研究会协办,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道院承办的“葛洪与中国道教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句容市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的道教界、学术界,江苏省宗教局,镇江市民宗局、句容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  相似文献   

8.
4月19日至22日,由济源市政协、中国道教协会、中国实学研究会、济源经济合作促进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王屋山道学文化研讨会在河南省济源市召开。十届全国政协民宗委主任钮茂生、副主任黄璜,河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刘怀廉,河南省政协副主席王平,  相似文献   

9.
<正>9月25日,由中国道教协会、浙江省道教协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杭州市道教协会承办的"葛洪与魏晋道教文化研讨会"在浙江杭州举行。  相似文献   

10.
"三教合一"是全真道的基本教理之一,和同三教,倡言三教同源、三教同功、三教平等,构成其鲜明的特色,同时也为全真道其他教义、教理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全真道"三教合一"理论的提出有其独特的思想文化渊源和时代基础,但"三教合一"论所蕴涵的基本精神却对依然当今时代道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道谦与全真道张应超在全真道教流传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李道谦是一位有过多方面贡献的高道。他对全真道教早期历史资料的辑录整理,对全真道教义、教理的传授,对教内事务的管理,对全真道与当时社会中官民关系的协调,对道教宫观的修葺兴建,乃至对教外的社会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12.
山东昆嵛山是全真道的发祥地。为了弘扬全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鲁东大学胶东文化研究中心、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全真文化研究中心,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牟平著名的旅游度假村养马岛召开了"齐鲁文化与昆嵛山道教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设有齐鲁文化与道教起源、全真道与齐鲁文化、昆嵛山与全真道、全真文化的开发与应用等议题。在两天的会议中,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的30多位知名的全真道研究专家,围绕以上主题展开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13.
##正##一全真道继承唐末五代的内丹学,进一步统摄儒、道、佛的思想,倡导性命双修,先性后命,建立起以性为主的内丹道心性修炼体系。全真道追求与道合一而成仙。在全真道看来,道是永恒的,而人生则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4.
宋元明清时期,随着全真道在江南的传播与发展,江西渐成为全真道活跃的地区。受地域宗教人文因素的深刻影响,江西全真道呈现出显著的特色:传播与发展比其他大多地域艰难而成就不小;与正一道派全面而深入地交流、融合;内丹理论建设成绩突出,为全真道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江西全真道在全真道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由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发起并承办,湖北省道教协会、武汉道教文化研究会联办的湖北道教文化研习班于2003年4月15日至24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湖北省各地宫观的住持及当地道教协会负责人和教内骨干,参加了研习班的学习。华中师范大学举办“道教文化研习班”@刘固盛  相似文献   

16.
2005年8月18-22日,我所李刚、唐大潮、钦伟刚、丁培仁、张钦、郭武等六位教授及博士生赵芃、张明学赴山东文登参加了由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烟台师范学院胶东文化研究中心、山东省文登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真道与齐鲁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分别在会上宣读了论文。六位教授的论文题目为:《全真道的生命哲学》(李刚)、《试析闵一得“真一”、“真元”论及其三教观》(唐大潮)、《俞琰<参同契>注解所见全真教文献》(钦伟刚)、《全真道散论》(丁培仁)、《论王常月的修炼思想》(张钦)、《全真七子“入门”次序略考》(郭武)。赵芃、张…  相似文献   

17.
全真道初传四川地区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武 《中国道教》2008,(4):37-38
作为道教的发源地,四川地区的道教活动自古至今绵延不绝,不过,随着张天师率领道民北迁,蜀地道教活动的声势似乎有所减弱,尤其是全真道于十三世纪在中国北方兴起后,蜀地道教更较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四川地区的全真道曾在中国道教界扮演过重要角色,如青城山、青羊宫等蜀中名山宫观多属全真道活动的重镇,而易心莹、傅圆天等四川地区的道长也曾成为中国道教界的领袖.然而,有关全真道在四川地区的传布历史却鲜有人进行过深入讨论,令人颇感遗憾.笔者不揣浅陋,试对全真道初传四川地区的时间考论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近代中国老庄学》1是刘固盛教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中国老庄学研究"的最终成果,也是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老庄学研究系列的又一新作。全书分为综论编、分论编上(老学)、分论编下(庄学)3编,共24章,60余万字。其中综论编占全书将近一半的篇幅,总体论述近代中国老庄学发展的背景与诠释路向,梳理近代老庄学的主要文献资料,特别重点论述了老庄学随着近代社  相似文献   

19.
张琰 《中国道教》2010,(2):45-50
<正>金世宗末年,全真道传入泰山地区,很快涌现出以韩志具、崔道演为代表的一批全真高道,兴建起全真观、昊天观、洞真观等著名宫观,泰山全真道初具规模。然而,金元之际的长期战乱,致使泰山全真道遭受重创,高道流失,宫观倾圮,泰山全真道暂时陷入低谷;战乱之后,在元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14日,中国道教协会主办的全真道传戒法会在武汉长春观举行,近200位戒子入坛受戒。这是1989年北京白云观恢复全真道传戒仪典以来中国道教协会主办的第四次传戒法会。传戒是继宗演教的重要路径道教传戒活动源远流长。全真道龙门派祖师丘处机就曾公开传授戒律,但明代以后却因各种原由停止了公开传戒。清初龙门中兴之祖王常月律师恢复了开坛传戒,并确立各项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