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国内《古兰经》翻译的重要成果———记马振武阿訇和我国第一部小儿锦《古兰经》□杨宝军●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政协委员、县伊协副主任马振武阿訇用小儿锦、经堂语、阿拉伯文三种文字对照翻译的《古兰经》,1996年6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伊斯兰教译经史...  相似文献   

2.
马振武阿訇和他翻译的《古兰经》李廷禄1996年秋天,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在大厂回族自治县传开:大厂马振武阿訇,历经十五春秋,终于把《古兰经》经堂语“小儿锦”译本奉献于世!填补了我国伊斯兰研究的一项空白。马振武阿訇1920年出生于大厂县大马庄村的阿訇世家...  相似文献   

3.
马振武阿訇和他翻译的《古兰经》李廷禄1996年秋天,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在大厂回族自治县传开:大厂马振武阿訇,历经十五春秋,终于把《古兰经》经堂语“小儿锦”译本奉献于世!填补了我国伊斯兰研究的一项空白。马振武阿訇1920年出生于大厂县大马庄村的阿訇世家...  相似文献   

4.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神圣经典,是伊斯兰教立教的根本依据。中国穆斯林将其尊称为《天经》或《宝命真经》。他们坚信《古兰经》来自“天启”——造物主安拉的意欲,令行禁止,是伊斯兰 教“六大基本信仰”之一。因此, 《古兰经》是穆斯林必备的经典。 中国穆斯林木刻版《古兰 经》,始于清代云南回民起义领 袖杜文秀。1862年,他下令刊刻 了《宝命真经》30卷,由此,开 我国木刻版《古兰经》先河,成 为中国伊斯兰发展史上的一件大 事,从而为中文《古兰经》—— 《宝命真经》的广泛普及提供了 可能。 1895年,国内知名的经学大 师努伦丁·马联元(…  相似文献   

5.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在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里,它是立法的依据。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参与社会交往都恪守它的规定,并对之无尚崇敬,视为天经。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因印刷条件所限,广泛流传在穆斯林手中的《古兰经》,都是相互模仿的手抄本。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首次出现了木刻版印制的《古兰经》版本,流传在我国。它是我国穆斯林的一个创举,对伊斯兰教文化  相似文献   

6.
正"以儒诠经"指明清之际中国穆斯林学者用宋明理学阐释伊斯兰教经籍的活动,亦称"用儒释教"。明清时,中国还没有《古兰经》汉译本,加之当时我国穆斯林已普遍使用汉语,一些地区的穆斯林群众已经不懂《古兰经》的文义,伊斯兰教在一些地区出现了衰退现象。加之明清封建统治阶级中有的人认为伊斯兰教"不敬天地,不祈神祉,不奉正朔,不依节序,另定宗主,自岁为年",有对其禁绝之意,一些民众  相似文献   

7.
<正>明末清初是我国内地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和汉文著译活动兴起和活跃之际。15世纪波斯著名的苏非哲学家、古典诗人贾米(1414—1492)的两篇波斯文著作《勒瓦一合》1和《阿施阿特·拉玛阿特》2正是在这一时期分别被翻译为中文,而刘智翻译的《真境昭微》(即《勒瓦一合》)和舍起灵翻译的《昭元秘诀》(即《阿施阿特·拉玛阿特》)是我国流传最广的贾米作品中文译本,被选为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教材。经典翻译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明清之际中国穆斯林知识分子用汉语翻译伊斯兰教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8.
<正>《古兰经》和圣训是伊斯兰教的基本经典,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正和谐思想,中正之道是经、训为穆斯林指引的成功之道。《古兰经》中说:"我这样以你们为中正的民族,以便你们作证世人,而使者作证你们。"(2︰143)《古兰经》中将穆斯林民族称为"中正的民族",将"中正"理念作为穆斯林的核心价值观,因此,中正之道不仅是伊斯兰教所倡导的和平之道、和谐之道,同时也是穆斯林应当恪守不渝的基本理念,这种理念贯穿于伊斯兰教信仰及其实践  相似文献   

9.
在穆斯林看来,《古兰经》是神圣的天启经典,是伊斯兰教的信仰、礼仪、教义学思想和伦理道德的理论基础。"它在穆斯林的世俗生活和宗教生活中,具有神圣地位。"正如美国学者希提在《阿拉伯通史》中说:"《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基础,是一切精神问题和伦理问题的根据,故《古兰经》具有重大的宗教影响……"正是由于《古兰经》的神圣性,穆斯林学者都以一种敬畏的心态慎重地对待它。  相似文献   

10.
《古兰经》注释学作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最早形成的学科,在揭示《古兰经》经义经旨,推动伊斯兰教历史进程,构建和完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引导穆斯林社会发展,规范穆斯林生活,促使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与其它文明交流互动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注释《古兰经》历来受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学术界的重视,并根据经训教义教法和注释学科的总体要求,制定了注释学的学术要求、原则和修养,有效保障了历代穆斯林"信经而不僵经,释经而不越经"。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在《小西藏:巴尔蒂斯坦的伊斯兰化过程》(载《中国穆斯林》杂志1996年第5期)一文中,提到一位巴尔蒂斯坦朋友用巴尔蒂文翻译出版的《古兰经》。时隔不久,承蒙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巴基斯坦专家阿芙塔布·谢米姆教授(Prof.AftabShamim)大力帮助,将这部《古兰经》译本带到了北京。笔者欣喜之余,特撰此文,以记此择经盛举。《古兰经》的新译本这部《古兰经》巴尔蒂文译本,装帧精美,墨绿色底烫金封面,为16开本,共1200多页。译本前边收有伊朗驻巴基斯坦文化代表处文化领事阿里·佐·伊勒妈用波斯文写的序言和该序言的乌尔都文译…  相似文献   

12.
正1934年王静斋阿訇编译的《中阿双解中阿新字典》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现代阿拉伯语汉语词典。本文重点讨论《中阿双解中阿新字典》的编译特色、成就和地位。一、经堂教育陕西学派阿拉伯语汉语词典本土化溯源在探讨王静斋阿訇编译的《中阿双解中阿新字典》之前,有必要回顾中国伊斯兰经堂教育陕西学派的阿拉伯语汉语词典本土化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中阿文、小儿锦对照《古兰经》译本将出版发行宗教文化出版社将于今年10月出版发行中阿文、小儿锦对照《古兰经》译本。该经由河北省马振武阿訇花费15年时间翻译,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安士伟、副会长宛耀宾题写贺词,著名学者白寿彝先生作序。这是国内第一部用经堂语...  相似文献   

14.
《古兰经》随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一千三百余年,历来被中国穆斯林尊称为“宝命真经”。原版印刷凤毛麟角,多数均为相互传抄。然随着教门在神州大地的普及,上述情况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特别是经堂教育的发展,此种供需矛盾更现突出。中国穆斯林木刻版《古兰经》始自云南回民起义领袖杜文秀,他在大理建立反清政权之后,以“总统兵马大元帅”的名义下令板刻印刷,历尽艰辛,伴着硝烟战火,于伊历1279年(1862年)发行。在30卷《古兰经》的每卷扉页上印有《宝命真经》大元帅杜新镌字样。同治十年(1872)清军攻陷大理,原版毁于战火,民间有收藏者均被收缴,…  相似文献   

15.
《拜达维古兰经注》(Tafsīr al-Baidāwī),亦有《嘎最经注》之称,为波斯著名学者纳绥尔丁·拜达维(Nāsir al-Dīn al-Baidāwī)所著,是逊尼派重要的《古兰经》注解之一,在伊斯兰教经学文本中享有盛誉,是我国西北地区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主要教材之一。一、《拜达维古兰经注》的成书纳绥尔丁·拜达维,生于伊朗设拉子市附近的拜达维,生年不详,1286年卒于伊朗名城大不里士。  相似文献   

16.
1985年10月12日(农历八月廿八日),是我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创建人胡登洲太师逝世388周年。西安化觉巷等地一些清真寺,于10月11日主麻日,在礼拜殿诵《古兰经》、赞圣,宣讲胡太师对中国伊斯兰事业的贡献和品德情操。 胡太师创建的中国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人才。在当时,经堂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中国近现代穆斯林留学埃及八十周年,也是早期留学埃及的中国著名穆斯林学者、《古兰经》译注家马金鹏先生归真十周年。作为中国伊斯兰教历史上的穆斯林留学精英和杰出代表人物之一,马金鹏先生完成的《古兰经译注》,不仅续写了《古兰经》译注事业在中国的灿烂篇章,也为世界范围内的《古兰经》译注工程增光添彩。值此先生归真十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先生!  相似文献   

18.
《古兰经》注释学作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最早形成的学科,在揭示《古兰经》经义经旨,推动伊斯兰教历史进程,构建和完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引导穆斯林社会发展,规范穆斯林生活,促使阿拉伯-伊斯兰文明与其它文明交流互动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注释《古兰经》历来受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学术界的重视,并根据经训教义教法和注释学科的总体要求,制定了注释学的学术要求、原则和修养,有效保障了历代穆斯林信经而不僵经,释经而不越经。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女性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个思潮,是在伊斯兰框架内的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致力于对《古兰经》和圣训重新解释,争取性别平等权利和社会公正。伊斯兰女性主义将女性经验和视角带入《古兰经》和圣训解释,指出《古兰经》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公正、平等和互相尊敬,男女平等体现了《古兰经》的原则。本文认为伊斯兰女性主义对《古兰经》和圣训的重新解读对于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理解伊斯兰的公正、性别平等和争取妇女权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赋权妇女,使妇女掌握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对经训的男权式解释。其次,加强了在伊斯兰框架下提高穆斯林妇女地位、维护穆斯林妇女权利、追求性别平等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再次,有助于非穆斯林认识到伊斯兰教是保护妇女权利和主张男女平等的宗教。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女性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个思潮,是在伊斯兰框架内的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致力于对《古兰经》和圣训重新解释,争取性别平等权利和社会公正。伊斯兰女性主义将女性经验和视角带入《古兰经》和圣训解释,指出《古兰经》的基本原则是社会公正、平等和互相尊敬,男女平等体现了《古兰经》的原则。本文认为伊斯兰女性主义对《古兰经》和圣训的重新解读对于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理解伊斯兰的公正、性别平等和争取妇女权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赋权妇女,使妇女掌握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对经训的男权式解释。其次,加强了在伊斯兰框架下提高穆斯林妇女地位、维护穆斯林妇女权利、追求性别平等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再次,有助于非穆斯林认识到伊斯兰教是保护妇女权利和主张男女平等的宗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