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枯萎之美     
小区有位老人,养花弄草,我喜欢光顾他的小花园。奇怪的是,堆红叠翠之中,还有一盆死树,特别刺眼。而且,老人还像伺候花草一样煞有介事地给这盆死树浇水。这棵死树,原是一个门面开张,别人送的发财木,俗称摇钱树。这种树,属亚热带树种,不耐寒,冬天,树死了,被主人遗弃,老人如获至宝,将其捡了回家。  相似文献   

2.
枯萎之美     
小区有位老人,养花弄草,我喜欢光顾他的小花园。奇怪的是,堆红叠翠之中,还有一盆死树,特别刺眼。而且,老人还像伺候花草一样煞有介事地给这盆死树浇水。这棵死树,原是一个门面开张,别人送的发财木,俗称摇钱树。这种树,属亚热带树种,不耐寒,冬天,树死了,被主人遗弃,老人如获至宝,将其捡了回家。我问老人,满目青翠,弄盆枯枝败叶鱼龙混杂,岂不大煞风景?老人说,我这姑且叫拾遗补缺吧,有了它的点缀,小花园才称得上是四时佳兴。新陈代谢乃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3.
正去年临近春节的一天下午,朋友将家里打扫一番后,觉得该新添几盆花草来装扮客厅,增加节日氛围。雷厉风行的她匆匆出门,想赶往附近的花卉市场,在市场打烊前选几盆心仪的花草。出门没多久,她就看见路边有位卖花的老人,临时的摊位前围着不少爱花的人。她凑近一看,被两盆标价较高的兰花吸引了目光,其花瓣洁白,花香馥郁,微风抚动,仿若素裳飘扬。卖花老人称这是较名贵的品种,只是天色将晚,剩下的花也不多了,才按照现在的价格  相似文献   

4.
伊明 《思维与智慧》2009,(10):22-23
第一次看见那棵树时,我以为是棵死树,知青们都以为是棵死树。  相似文献   

5.
闭关的故事     
在五浊海中有一个小岛,叫无明岛,无明岛上生长着一种树,叫功利树,这树的叶子十分鲜美。功利树上有一种蚕,这种蚕特别贪馋,它们拼命地吃着树叶,吃得很饱很饱也不肯罢休,因此这种蚕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等不到做茧,就胀死了。它们并不觉得奇怪,因为大家都这样。 这其中有一只叫大觉的蚕,它一边吃着树叶一边观察,见这些同类生来就这样吃呀吃呀,直吃得绿身子变成黄身子,还吃,最后都挣扎着死了。它感到很悲哀,觉得蚕生一世,生不知何来,死不知何去,实在可怜。说话间大觉的身子也渐渐地变黄了,它觉得肚子里无端地生起八万四千烦恼…  相似文献   

6.
死是生的归宿,生是死的开端。这是任何人难以抗拒的规律。当人们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家族亲友则应按照伊斯兰教律规定,三日内或更提前一点时间,从速从俭地把亡人送入墓穴。这是合乎教门的。笔者于去年八月探望一位老多思蒂,到辽南某县城走一趟,到那第二天,当地一位老人无常啦,还是我这位老友的亲戚,我只好也随去吊唁。因为我是外城客人,丧家子女和亲友非常有礼貌地接待了我。在老友家晚饭后。  相似文献   

7.
4根树疙瘩     
农民张宝贵经常到山上去挖树根,目的是用来烧火,有时赶巧了也做烟袋,反正都不白挖。张宝贵挖的树根,都是死树或是被人砍伐后的树疙瘩。张宝贵所居住的山沟沟,偏僻得不能再偏僻了,烧火做饭都还是用山柴。而山上  相似文献   

8.
《庄子·至乐》中庄子妻死"鼓盆而歌"是关于庄子婚姻的唯一记载,但可由此契入,窥探庄子的婚姻世界。妻始死时庄子"概然",与《礼记·檀弓》"慨然"的用法比较,非如一些注家所说是"同于众人而哀",人哭亦哭的哀背后更多的是有所感叹,处于"有情与无情"之间。而先秦"歌""哭"对言语境下"鼓盆而歌"是乐歌;"逍遥游"的独立自由与"人间世"的入世随顺决定了有独身气质的庄子选择婚姻"寄""寓"于世,但这只是"不得已"的无心之举,"鼓盆而歌"是两种思想交织的题中之义;庄子对儒家"五伦"进行消解,虽特重"朋友",与惠施却不能达"外死生、无终始"之境,终至"朋友"一伦也被推翻。庄子由此真正在"逍遥游"与"人间世"间"两行"。  相似文献   

9.
碑前说碑     
谁都知道,人死了,树个碑,碑上的字叫碑文,也称墓志铭。各式各样的碑文,能窥测过去,展示人生,鞭挞弊端。  相似文献   

10.
人生的留恋     
正一位老人已处于弥留之际,看着窗外一棵树上的叶子。树叶仅存一片了,在秋风的吹拂下打着摆子。老人不肯闭眼,那片树叶也在秋风中继续飘摆。没有人知道老人是在用一片树叶度量生命。这个故事见于一篇外国小说。结果是,当树上那片树叶随着秋风飘落下来时,老人也安详地闭上了眼睛。生命到最后留恋什么?有时只是一片树叶。还有个故事,一个吝啬的财主快要死了,但咽不下最后一口气,他用眼不停看着床头点着的油灯。家人问他:"你还有什么需要交代的?"财主仍然用眼盯  相似文献   

11.
下满的围棋     
正公园里两位老人下围棋,他们下棋的速度非常缓慢,令围观的人感到不耐烦。第一位老人说:"嘿!是你们在下棋,还是我们在下棋?我们一招棋考虑十几分钟已经是快的了,你们知不知道林海峰下一颗棋子要一个多小时。"旁边的老人起哄:"拿自己比林海峰?"第二位老人,看起来很有修养地说:"你们不知道,围棋要慢慢下才好,下得快则杀气腾腾,不像是朋友下棋。何况,当第一个棋子落下,一盘棋就开始走向死路。一步一步塞满,等到围棋下满了,棋就死了,要撤棋盘了。  相似文献   

12.
石圣睿 《天风》1996,(6):4-6
“嫉妒是骨中的朽烂”(箴14:30),是危言耸听吗?不。这是对人类独有的嫉妒病态心理的形象概括。 人类自产生私欲之日起,嫉妒就接踵而来了。蛇诱惑人类第一个女人,去吃神吩咐不可吃的分别善恶树的果子时,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参创3:15)  相似文献   

13.
抬头与低头     
这是一座宁静美丽的江南小城。小城西北角,有一所大学。繁花树茂,小径回廊,校园美丽而安宁。一条清粼粼的小河,从校园中穿过,把校园一分为二。每个早晨,总有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沿着小河慢跑,从东向西,再从小河的另一边跑回来。无论寒暑,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14.
陈其恩 《天风》2014,(2):54-55
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圣经的谆谆教导,教会与信徒在敬老事工方面,应该走在社会前面,做表率,树榜样,引领社会树立敬老爱老的好风气。浙江省温岭市松门镇基督教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这一事工,在尊重、关心、帮助老人方面,做出令人瞩目的成果,获得社会好评。孝敬父母是神圣的天职社会学家认为:信仰决定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人的行为,人们的行为决定社会风气。要有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必须对这个社会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伦理道德、价值观教育。松门教会利用主日聚会和各种团契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好友鹏从山里游玩回来,拍了很多照片,其中最瞩目的是一棵树,一棵与众不同的树。树的下半部身子是黑的,如火烧过一般,左上部也是很惹眼的黑,如死了一般地伸展着那些干枯的枝枝丫丫,全没一点生气。右半部却是一大蓬的绿,因左边黑色的陪衬,那些绿便格外惹眼。更奇怪的是绿里还间杂着影影绰绰的红,好像是果实,但看不清是什么果,就那样羞红着脸躲在那浓密的新绿里。照片可能是夕阳将落时站在山下向上仰拍的,所以大团大团似红非灰的流云仿佛都缠绕在那树的身上,给人流光溢彩但又诡异非常的感觉。问鹏这是棵什么树,他说当  相似文献   

16.
生活哲思     
盆中的鱼周六傍晚,亲戚送来六条鲫鱼。我将鱼养在盆中,怕它们缺氧而死,就把水龙头拧至最小,滴答、滴答……区区弹丸之地,鱼游得挺欢。早上起来,盆中水已满至溢出,六条鲫鱼,无一例外,全跳在了盆外地上,有两条已经硬邦邦的,没了生命的征兆。我赶紧把还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人死如灯灭,一死百了,那有来生?——这是迷的断灭见。有人说,人有来生,人死以后,当然还会再来做人,不会改变。——也是迷的常见。断见、常见都不是人生的真理,人死不是如灯灭,人死也不一定是做人,随着业报因缘,五趣流传,六道轮回,这才是真实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笑话猴子几千年的思维僵化、凝固、单一、定向而不知“变通”,一人“死胡同”而不会“拐弯”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也常犯此类思维之痼吗?有位年轻医生,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因误诊而将一位老人患者医死了。  相似文献   

19.
面对上面的题目 ,许多人一定知道我要讲的就是死亡。未用’死”字命题 ,只因适逢千禧之年的新春佳节 ,惟恐冲撞了大家的喜气。可是死神似乎从不顾及人间是不佳节良日 ,春节回老家杭州探亲时却接二连三地听到四位跟父亲同辈的老人相继辞世 ,其中一位是父亲的好友 ,不巧过世于大年三十。死神真是一位不讲道理的客人 ,无论大家多么地不喜欢他 ,他都会毫不客气地来敲门。我从小就十分害怕死亡。有一次住院正好住在儿童白血病房。出院后仅一个多月 ,我回病房探望小病友 ,发现少了许多熟悉的朋友 ,听大人们讲有几位已经死了。那时我对死并无多大的…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经济网]近日,山东日照一位66岁的单身老汉自办了一出"活人出殡"。他邀请了亲朋好友和村民,花了一万六千元请乐队、买寿衣,为自己举办了一次葬礼,这样另类的举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和媒体的注意。老人说,自掏腰包"死"一次,是为了验证自己在亲人、朋友心中的位置,看一看死后有多少亲朋好友在乎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