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有许多中等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认识到现存的经济制度的弊害并对这种现状进行着反抗。在这些知识分子中间,有一些天主教派的经济学家形成着一种很重要的思潮。这些思想家的立场是一个重要的哲学上和政治上的运动,即人格主义运动。人格主义是作为对1929年的危机所提出的问题的一个答案而产生的;那次危机,震撼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结构,产生了法西斯主义,准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发现这个世界是如此混乱、矛盾和荒唐;许多穷人之所以缺乏一切是因为财富生产得太多,饥饿与生产过剩并行,炎荒与商品的大量毁坏同时发生;于是各种各样的思想家,——其  相似文献   

2.
对于社会历史观的基本范畴和基本问题,哲学界长期流行的观点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物质)和意识(精神)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根结底可以分为存在(物质)和意识(精神)两大类,存在(物质)和意识(精神)是哲学的最高范畴;全部社会历史现象也不外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两大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社会历史观的最基本的范畴。哲学家们依据对存在(物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把自己晚年的人生观思想称为:“人格主义”或“仁”的人生观。这是有原因的。 1919年,梁启超作为巴黎和会的会外代表游历了欧洲。战后,欧洲严重缺煤少米的萧条残破的景象,给他造成了“物质文明”破产、“科学万能之梦”破产的印象,从而促使他重生了对东方文明的憧憬,并试图在人生哲学上“别谋再造”。  相似文献   

4.
张居正是明朝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也是成功的马基雅弗利主义者,堪称"东方马基雅弗利"。"附保逐拱"、"王大臣案"、"刘台案"和"夺情本谋"均是张居正马基雅弗利主义人格的例证,从中可以剖析出"外儒内法"和两面性的特点。张居正的马基雅弗利主义人格是专制皇权对人性的扭曲,而马基雅弗利主义人格也直接导致了张居正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5.
转化人类主义主张通过运用基因修饰技术或生物机械工程等手段,使得人类能够超越生物性的限制以实现个体的增强——包括身体、智能和心理等能力的增强,其思想前提包括个体身份的非连续性、身体和心灵的工具化和财产化、对完美身体的追求等。通过阐明一种人格论的人本主义的观点,即人是具身的存在、是道德共同体中的成员、是具有尊严的存在,转化人类主义对人的理解被证明是自相矛盾的、非整体性的、物理主义的和脱离社会关系的。关于如何看待人、如何看待身体之于人格人的关系上,存在着客观的、规范性的认识,转化人类主义的观点与这种认识是相悖的。  相似文献   

6.
别尔嘉耶夫的哲学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古拉·亚历山大罗维奇·别尔嘉耶夫1874年3月6日生于基辅的上流贵族世家。1884年他进入基辅武备学校学习。然而军校的气氛使他感到格格不入,后来他便到基辅圣弗拉基米尔大学自然科学系学习。大学的环境对于别尔嘉耶夫的性格和生活目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实世界的种种弊端使他萌生根本改造世界、彻底铲除一切恶和不公正现象的愿望。为了寻求实现这一愿望的途径,别尔嘉耶夫从1894年开始在基辅的一个社会民主主义小组中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他还继续学习哲学课程。别尔嘉耶夫参加过学生运动,1898年被捕,  相似文献   

7.
关于认识的主体、客体范畴的科学规定问题,是关系到在认识论研究中,能否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和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我看来,认识的主体就是具有自我意识和一定认识能力的实践和认识着的社会的  相似文献   

8.
既然认识过程是反映、评价和创造的统一,那么认识成果则是真理、价值和理想的统一。但究应用哪一哲学范畴来概括这一成果在认识论中的理论表现,将真理、价值和理想组成一个概念系统呢? 显然不能是真理概念,因为真理概念的内容是通过反映性认识获得的,不包含评价性认识和创造性认识的成果。更不能是“价值真理”。“价值真理”观点的根本失误,  相似文献   

9.
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周慧超实践唯物主义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进取与创造精神。创造范畴揭示和表征着三个方面的内涵;(一)主体是人在实践中自己创造的结果。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即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通过自觉的、有目的活动创造对象世界,同时也造就着自己的主体地位;(二)主体是创造的承担者和实现者,人在世界中处于中心地位。人通过实践活动在对象中打下自己的烙印.创造属人的世界;(三)自然界不仅仅是一个自身的存在。人凭借自己的创造使自然界的一部分由一种天然的存在状态逐渐变成一种再生产出来的东西,这也即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创造范畴有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从主体出发,承认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第二,历史批判的特性。创造概念蕴含着主体对于对象的价值关系,主体要对对象和自身作出评估与选择,以确定自己的活动目的和方式,并以此来保证人对外部世界的创造效应;第三.不断革命性。这里的革命指现实世界、社会结构和人的发展与存在方式三重变革;第四,实践改造的特性。这是创造范畴的本质特征。实践改造性是人化世界一切关系得以发生、存在和发展的原生点。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是人类自我生成、自我创造的能动原则的生动  相似文献   

10.
美国汉学家狄百瑞提出了一种儒家现代性人格的范型——"儒家人格主义",并以此为核心来阐明儒家自由观的特质及其发展途径。对此,笔者认为狄百瑞"儒家人格主义"的实质依据是传统宋明儒学的"天理",其实现途径乃基于程朱理学家的"新民"主张,这都与其倡导的现代性人格相背离。究其原因,在于狄百瑞没有真正意识到儒家人格的时代转变问题,更未能从时代转变的维度上认清宋明儒学内部的分歧。  相似文献   

11.
权威主义人格是Adorno等人提出的一个概念,目的是揭示偏见的人格基础。在此基础上,Altemeyer提出右翼权威主义,它包含3个成分,分别是因袭主义、权威主义服从和权威主义攻击。后有研究者认为把这些概念作为态度来看待更为合适,而决定这些态度的人格基础是社会服从与自主。权威主义者对冒犯传统价值观的行为十分敏感,视其为威胁的重要来源,而感知到威胁就有可能导致偏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世界主义伦理观是一种规范性概念,是对个体与他者关系的一种认知与定位,涉及到个体与他者关系范畴中的道德界定与价值判断。世界主义相信所有人都有责任改善并丰富人类的总体人性,认为人类是一个种群意义上的整体,是一种原子式的构成,其中的个体皆为世界公民,他们从属于精神与伦理共同体。"世界主义伦理观坚持正义的优先权",这对全球化时代的当今世界独具意义。在复杂的思想理路与理论光谱之中,世界主义伦理观的核心命题应首先得以厘定。  相似文献   

13.
医学中专生人格素质的培养是现时代命题山东省淄博第二卫生学校(255015)孙永波,高晓霞,张慧民,肖天英一、医学中专生人格素质的结构与特点医学中专生人格素质结构寓有信念、心理和行为三层次。信念层次上要求学生拥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学习信念、医德观念、...  相似文献   

14.
Marxist methodology is the direct reflection of Marxist world outlook.Marxist methodology and its basic principles are inseparable.Everything starts from reality,analyze specific circumstances,history and logic are consistent,and combine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four basic propositions of Marxist methodology.They are all the expressions of Marxist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but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However,there are several specious even habitual fallacies which need to be discriminated,analyzed...  相似文献   

15.
试论庄子哲学体系的三个基本范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束景南同志在《论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兼驳关锋的“新发现”》一文中指出,“有待”→“无己”→“无待”并不是关锋的“新发现”,更不是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在《庄  相似文献   

16.
在实践唯物主义问题的讨论中,实践范畴和物质范畴关系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这已成为深入研究和讨论实践唯物主义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笔者发表如下几点意见。一、物质范畴和实践范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征。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表现为: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实践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活动,是物质的特殊运动形式。在实践中除了客观实在性这一共性外,还具有自  相似文献   

17.
1929年,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大学,立刻就写下了许多标志着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的哲学笔记。从他身前唯一发表的论文《关于逻辑形式的一些评论》;到身后从同时期的手稿中整理编撰出的《哲学评论》;以及由魏斯曼所记录下的,维特根斯坦与石里克所在的维也纳小组成员间的对话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些足以刻画这种转变的重要线索。其中之一就是由颜色排斥问题的思考开始,他逐渐改变了自己在《逻辑哲学论》中对基本命题的看法,并进而放弃以真值函项结构的分析来揭示命题的一般形式。在这一时期的思考中,他并没有一下子就放弃《逻辑哲学论》中的基本观点,而是努力调整措辞,引入了新的看法,以容许基本命题可能互不相容的情况。这种努力迫使他最终不得不承认,存在着作为“不完全图像”的基本命题。修正对基本命题的看法,是1930年代的维特根斯坦做出的主要改变之一。既标志着他与自己早期思想之间的首次交锋,也为日后在《哲学研究》中与《逻辑哲学论》的思想再度对峙做好了准备。本文试着回顾这一思想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从她的犯罪动机谈起据96年1月9日《文汇报》报道:某女,24岁,某中外合资驻沪办事处负责人。1995年6月13日至27日期间,她用私配的客房钥匙,在其曾住宿的上海某饭店窃得旅客贵重物品及人民币共1万余元。案发后,她交代说:她之所以偷盗,仅是为了寻求一种由冒险而来的兴奋。这个案例,在形形色色的犯罪动机中是极其独特的。经审查,该女偷盗的目的确实是为了平衡她那已经畸变的心理。  相似文献   

19.
哲学家从两个维度上探讨人格概念.在伦理学和政治哲学中,它经常被看作是基本的,或至少是为人熟知的,并不需要阐明,但当进一步考察时,持续的探索和困难的问题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20.
爱因斯坦是科学道德权威的象征。他的科技伦理思想非常丰富,其中,道德是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础、科技具有伦理二重性以及科学家和工程师担负着特别沉重的道义责任等三个命题构成了他的科技伦理思想的核心。这些思想对于人类在科技活动中正确把握真与善的关系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