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和班长老单去石河子南山伐木。 一天黄昏,老单领我上山,拾了一些干松枝烧了一堆篝火,然后我们就下山回到营地休息。第二天一早,在黎明的晨光中,老单又领我上山来到篝火旁,火已灭,两只雪鸡站在篝火旁的冰层中被我们活捉。  相似文献   

2.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我和班长老单去石河子南山伐木。 一天黄昏,老单领我上山,拾了一些干松枝烧了一堆篝火,然后我们就下山回到营地休息。第二天一早,在黎明的晨光中,老单又领我上山来到篝火旁,火已灭,两只雪鸡站在篝火旁的冰层中被我们活捉。  相似文献   

3.
寻觅千佛山     
千佛山是九龙沟旁万山丛中的一座山峰,上山的路常年被潮湿地隐蔽在树丛中,滑不唧溜的。我拄着竹棍向山上行进,一路寻找着佛的踪迹。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除了在一处石壁上并排塑着阿弥陀佛和地藏菩萨石像,我再也没有找到别的佛像了。直到登顶,顶上正在修复的千佛古庙里塑着几尊佛  相似文献   

4.
孝心无尘     
这个故事发生时我还在读小学四年级。那年暑假,父亲领我去徐州的老叔家走亲戚。老叔在一家挺大的机关里当翻译,整天是外语说得多,中国话说得少,在外的时间多,在家的时间少。我和父亲在老叔家一共呆了三天,老婶和孩子们陪了三天,老叔却只陪了我们一个晚上。那天晚上恰好是我们启程返乡的前一天晚上。老叔结束完他的所谓“外事活动”,便兴高采烈地拎着一包点心———俄罗斯产的(当时还叫苏联)点心回到家中。老婶打开了花花绿绿的点心盒,一大堆圆圆方方、奇形怪状的点心呈现在我们眼前。父亲无动于衷,似若未睹;老叔家的三个孩子倒像出笼的小鸟…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叫通一的比丘(佛教指和尚),禅修多年,不得要领,就去请教心明禅师。心明禅师听到他的困惑后,二话不说,就领他来到一林间空地,燃起一堆篝火,就在火势正旺时,心明禅师一把将通一比丘推进火堆。通一比丘出于求生的本能,赶紧豌出火堆,并在地上打滚,迅速熄灭了身上的火苗。  相似文献   

6.
留一点     
我的老家在山里。山坡上生长着一种植物,叫桔梗。这种植物每年六七月间,就开出蓝色的花朵。桔梗的根部可以入药,具有开宣肺气、祛痰止咳等功效。因此,我们那里的村民,每年到了桔梗开花的时候,就上山挖这种药材,挖回来晒干卖给药材公司。我九岁那年,第一次跟着父亲进山挖这种药材。桔梗是成片生长的,找到一片以后,就一下子能挖到很多。那天,我们上山不久就找到了一片。挖了一会儿,父亲看看  相似文献   

7.
心灵的歌     
在裁的心间有一芍生命的领歌在阳光替照的晌午和雨后初晴的日子回放屠一遴又一迪主的孩子们哪你在倾听从天币来的天报之告么了多么欢粤多么悠扬听,那是天使在歌唱姜个音符备段旋律每用主的爱讲成主的降生、受死、复活沿书圣乐的起伏一路欢然演译在这冷冷的深伙心灵的领歌依然久唱不息唱不完的感激唱不完的爱主啊我愿在你台前欢然歌领一路咏主是你给了我永生的生命所以放将赞美你不休,心灵的歌@婷婷!甘肃~~  相似文献   

8.
西汉某年八月 ,川西绵竹县武都山下有一詹姓人家 ,家里只有兄妹二人。詹大哥平时爱领一伙穷弟兄去帮助缺劳力的农户。这天 ,他请这伙穷弟兄在离武都山不远的口喳桥旁 ,收割自己的稻谷 ,留下十七八岁的么妹詹天菊在家煮饭。中午 ,詹天菊按田头干活的人数 ,淘米煮好饭后 ,用背篼背了满甑子饭 ,向口喳桥走去。刚走到半路 ,突然碰到一个衣着褴褛 ,满脸漆黑、鼻涕长流、臭气熏人的道人 ,拦住她的去路说 :“大姑娘 !我饿了好几天了 ,你能给我一点饭吃吗 ?”詹天菊平日就是个心紧人 ,从不愿给别人施舍半点。今日 ,见这道人饿得骨瘦如柴 ,心想 :你这…  相似文献   

9.
我们广州石室圣心堂已恢复两年多了。我是在石室圣堂恢复后的第一个圣诞节来圣堂听弥撒的。作为一个真正的天主信徒,十多年没有听弥撒,没有办告解、领圣体,心情是痛苦的。我们今天能重新过正常的宗教生活—望弥撒、领圣体,在弥撒圣祭中高唱赞美天主的歌,使我们的教会出现了生气勃勃的新气象。因此,我们衷心感谢天主,感谢党。现在,我谈谈自己在圣堂恢复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我到堂里去望弥撒,觉得教会里“人与天主”这一纵的关系很明显,念圣经、唱圣歌、领圣体,充满了肃穆而虔诚敬主的气氛。  相似文献   

11.
人生三悟     
上山的和下山的在同一条石板小道上,上山的和下山的擦肩而过。上山的虽汗流浃背,但却兴致勃勃,并主动地和下山的打招呼:“山上好玩吗?”下山的疲惫不堪,连连摇头:“一座破庙,几尊菩萨,没意思。”上山的不以为然:“噢,是吗,上去看看再说。”说完擦一把汗,继续向上攀登。过了一段时间,这拨上山的下来了,又碰上兴致勃勃向上爬的人:“山上好玩吗?”“一座破庙,几尊菩萨,没意思。”但上山的仍不以为然:“噢,是吗,上去看看再说。”这就是我们的世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山”上,不断地有人上去,也不断地有人下…  相似文献   

12.
《中国道教》1990,(4):7-8
我们浙江省台州地区天台山桐柏宫自西周建宫以来,已有三千年悠久历史,因年久失修而破烂不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落实了宗教政策,依靠道友及信徒,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不但修复了大殿,且修缮了庙宇中主要部分及附属房共计十余间,重塑了神像,还建造了放生池。为方便游客信众上山观光朝拜,并把上山的烂泥羊肠小道,修成了一条两米宽、二百米长的石阶路,使桐柏宫景象焕然一新。为发扬道教优良传统,对道教的内丹功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86年,将原气功研究小组扩大为天台山桐柏宫道教传统气功研究会,会员来自杭州、大津、上海、宁波、临海、椒江、港台以及海外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  相似文献   

13.
“母亲”这个称呼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她代表了一个辛勤的抚育者,无限无偿爱的给予者…… 我母亲给我最大的爱便是领我归向主耶稣。她是众多普通妇女中的一员,自“文革”中随外公下放农村劳动,到与父亲结婚  相似文献   

14.
追求的快乐     
正柏拉图说:"经过一番劳作,我得到一块面包,足可以让我快乐无边,这是我在追求中得到的快乐。"有一次,孔子带子张去登山,上了山顶,一身疲惫的子张说:"好快乐!登上山顶的感受真好。"孔子坐在地上休息,脸上汗珠直冒,拿着水壶喝口水,看了子张一眼,"上了山顶是好,但我还是觉得上山的过程最快乐。"子张不解地问:"老师,你让我们出来登山,不就是想登  相似文献   

15.
道教名山齐云山,素以陡峭奇险著称。秋日登山,在通向月华街的山道上,我巧遇一位挑着百余斤货物的女挑夫,脚蹬一双黄色球鞋,裤管卷得老高,在一步一步吃力地向上攀爬。我不禁愕然:“我们乘索道上山,走得还非常吃力,你真了不起。”  相似文献   

16.
正我与恩格尔哈特教授的相识,缘于1997年范瑞平教授提供的一次机会。是年5月初,我因帮助女儿在美国伯明翰安家,在经过几天忙碌稍有眉目后,应瑞平教授之约,到休斯敦商谈办一本以沟通中国与世界医学伦理学研究成果的杂志。正是这次机会,我认识了恩先生(我习惯这样称呼他)。5月6日上午到达休斯敦稍做安置后,瑞平下午就领我至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所属的医  相似文献   

17.
一天,包公坐堂,来了两个人,互相扭着上堂告状。其中一个老年人指着另一个中年人说:“我昨晚与他饮酒时,曾对他说过,我身上有三百两银子,是我在外经商四年辛辛苦苦地攒起来的。因我喝醉了,就宿在他家中,把银子放在枕旁。今晨起来,我放在枕旁的三百两银子只剩一百两了。我就问他:‘你拿了没有?若拿了就还我,咱们是朋友,可以送你五十两银子。’他却硬说  相似文献   

18.
弥撒的正祭礼结束之后,接着就是圣餐礼了。现介绍如下。 3.圣餐礼圣餐礼这一部分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三个部分,即领圣餐前的部分;领圣餐部分;洗手部分。现在先讲领圣餐前的部分。在圣餐礼中,我们通过领受圣餐,分享光荣复活的耶稣基督的生活,这一圣餐礼既是诸圣相通功的完美表现,也是保证这一通功产生实效的最好方法。为了使我们能通过领圣餐增强灵魂上的天主宠爱,并为领受进一步的圣宠创造条件,就需要在领圣餐前作好心灵上的准备。这种准备的第一步就是恭诵天主经。在弥撒中念天主经在四世纪确已存  相似文献   

19.
金微 《天风》2004,(12):57-57
天风编辑部: 近年来,在我们教会中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不准佩戴黄金首饰的姊妹领圣餐,甚至进教堂做礼拜也不准,穿短袖衫的人也受到同等对待,并认定他们是得罪神的,要被神弃绝。我认为此等做法找不到圣经根据,因此这样做是不妥的,请问,到底是我想错了,还是我们教会做错了?江苏 王岗峰  相似文献   

20.
马婷婷 《天风》2007,(16):47
前几天,我的一位亲戚病了,我来医院照顾她,她住骨科。就是在这几天里,让我知道人生的确是无常的。我们隔壁的重症监护室里住着一个7岁的小孩,他的父亲和双胞胎哥哥都在车祸中死去,只有他捡回了一条命,小孩的头部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