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油画创作中,技法对于艺术家的创作特色和成就具有不言而喻的作用。不论是传统技法还是现代技法,都有鲜明的优势,艺术家在表现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思想的时候都需要合理地运用这些技法。作为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油画创作在我国的发展必然要经历继承与创新的过程,其中技法的继承和发展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要地分析了油画创作中常用的技法,包括传统油画技法和现代油画技法,并且以影像图片技法为例介绍了运用现代油画技法进行创作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2.
油画是使用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油画技法十分丰富且多元,在当前的绘画创作中具有比较突出的表现力。为了突出油画技法所具有的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需要明确油画技法与油画创作之间存在的关系,分析油画技法在油画创作中的表现力,并对二者之间的有效结合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油画界出现了大批技法简单、水粉化的油画作品。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国内美术院校油画传统技法教学的不足甚至缺失。针对这种情况,以油画技法的发展脉络为坐标,构筑当下油画专业技法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绘画连亘数千年,变革不断,先辈们开创了许多中国画技法来描绘大千世界,表达自己的志向。最能表现大自然瑰丽神奇、如醉如梦之境的莫过于泼墨这一技法,泼彩法是在泼墨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章叙述了工笔花鸟画创作时选择泼彩这一技法的原因和目的,叙述了在工笔花鸟画创作过程中运用泼彩法的体会和感悟,结合理论进行总结与学习,促进个人艺术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逸飞,一位在国内外艺术界具有影响力的画家,在其一生的绘画生涯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题材上非常广泛,而且在使用油画技法的表现方面也是别具一格。在其绘画作品中利用西方油画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产生了一种独具一格的陈逸飞式绘画风格,根据这一表现特点对陈逸飞油画中对服饰语言应用的技法进行分析与阐述,从而为以后艺术家在服饰语言应用技法方面的探索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绘画的创作包含着题材、形式、语言、技法等多方面的因素,技法的创新是推动绘画创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水彩画作为绘画中的一个分支,其技法的创新也值得探索。水彩画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其表现技法众多,除了传统的基本技法外,也包含着在绘画实践中不断探索出的新技法,我们统称为特殊技法。文章将对水彩画的特殊技法进行归纳与介绍,为水彩画的创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工笔人物画在中国画的漫长发展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肌理技法的不断革新,工笔人物画在创作语言变得丰富的同时,也为观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因此,肌理技法在工笔人物画创作领域中已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简要介绍几种常见的肌理技法,结合画家罗寒蕾的代表作品,分析肌理技法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表现与运用,并分析肌理技法给创作带来的启发与思考。期待探索工笔人物画技法表现的更多可能性,从而提高对工笔人物画创作技法的掌握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当代蒙古族写意人物画的发展成就有着自身与时代的历史原因。对于青年蒙古族画家来说,面对当前蒙古族题材写意画的现状,要在继承传统的技法之外加以创新。针对内蒙古题材写意人物画的表现形式、艺术特点、发展现状与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探讨与实践,从而对蒙古族题材写意人物画的表现技法加以创新,并为发展新的表现技法提出了一些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杨仁恺行书手札为依托,通过分析杨仁恺晚年行书手札的技法特点,进而剖析其学书之路以及技法渊源,并根据杨仁恺相关资料得出其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原因。这些原因的合理分析,不仅可以梳理出杨仁恺行书手札风格的形成过程,更为关键的是对当代书坛起到启示作用,从而得出正确的学书之路。  相似文献   

10.
何家英在中国的画坛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何家英的作品中,他所描绘女性形象的居多,他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既体现着隋唐时期的绘画风格,又有对古代技法的超越和创新,这使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突出的人物个性和先进的时代性,又不失中国画的韵味。何家英还吸取西方绘画的素描技法运用于中国画中,使其作品别具一格。他画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描绘细腻,技法娴熟,气韵生动,充分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1.
张一 《美与时代》2023,(6):30-32
水彩画是传统与当代并存的独特艺术门类,技法、材料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多元的水彩画艺术表现形式。水彩画自西方传入中国以来,各种技法已然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结合,蜕变成为艺术家们表达内心情感与审美感受的重要途径。在众多水彩画技法中,留白是最重要且常用的技法之一。通过对留白技法的操作理论、具体实践、艺术风格进行研究,试分析留白法这种独特的技法在水彩画创作中的多元化表现形式,并寻找水彩画艺术家在留白法创作应用中有突破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具有完整的创作体系,且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在目标和特质营造上存在耦合性。文章以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格塘村景观改造实践为例,系统梳理了格塘村的景观设计现状,将传统绘画技法融入岭南乡村景观规划中,以期构建岭南特色与创新元素于一体的乡村小镇特色景观。  相似文献   

13.
郭博文 《美与时代》2023,(7):111-113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思维的进步,传统的中国画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感,理论的创新加上水墨技法的突破使得中国画在审美理念与表达方式上更倾向于多元化,这些为中国画在内涵上的自我变革提供了必要条件。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将水墨技法的探索与美术教学实践相结合会产生以下问题: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在传统笔墨规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笔墨技法;如何将新材料的探索成果有效应用于美术创作中。诚然,创作是可以带动教学的,个人创作中对技法的探索也是教学实践的一种形式。新材料与新技法的尝试,同样可以为中国画创作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带来影响。对师者而言,对笔墨技法的实践与创新在教学中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实践中激发对水墨技法探索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4.
西方的油画材料技法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在不同时期,材料与表现技法曾随着不同流派风格的油画创作而发生变化。但总的来说,传统的油画材料技法是围绕写实性的造型而发展的。在传统艺术中,材料技法的选择,绘画风格样式的应用一般要服从于具体的表现对象,前者是手段和形式,后者为目的与内容。  相似文献   

15.
在绘画艺术中,绘画使用的材料以及运用的技法都属于绘画艺术独特语言。围绕西方绘画材料技法的历史演进过程展开讨论,结合不同时期西方绘画材料技法运用特征,分析这些特征以何种形式在实际美术教学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的艺术呈现多元化,材料与技法手段相结合形成了多元并存的格局,表现方式更为自由,审美需求和艺术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绘画也在不断地自我发展和革新,许多从事坦培拉绘画的艺术家对坦培拉绘画的技法、材料、题材等进行探索,转变了坦培拉绘画作为传统绘画在当今艺术领域的尴尬状态。坦培拉绘画中引入综合材料,在丰富绘画材料技法、艺术表现力及对传统绘画的传承上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没骨技法是一种独特的绘画方式,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一直遵循我国国画绘画方式所运用到的审美标准。意象表达作为我国国画审美中的审美宗旨,在没骨技法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文章将针对工笔画中没骨技法的写意精神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油性材料对西方绘画品性美的形成,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油性材质的透明润泽的特点与水性材质有天壤之别。从绘画史上看,在油画诞生以前,欧洲画家主要使用“坦培拉”技法,“坦培拉”技法是油画的前身,自古埃及,整个希腊、罗马和中世纪时期,这种技法被艺术家们广泛地使用,它所用的材料属于水溶性材质。大约15世纪西方画家逐渐放弃“坦培拉”技法而转向油画,其主要原因是:首先,油质色彩可以透明,光线穿过表层从下层的表面反射回来,这种光学作用可保持良好的色彩饱和度;其次,油性颜料在调色油或媒介剂的辅助下,颜料在笔中能自由轻快地表现所要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笔花鸟画具有独特的东方韵味。从绘景角度来看,用彩一直是工笔花鸟画的重要传统技法,能够将外界自然之景以天然的状态呈现出来。在世界文化艺术交汇的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艺术家,他们既对我国重彩技法进行了传承和发展,又积极借鉴了外国绘画状物的技巧,最终推动了工笔花鸟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对提高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很大作用。学生在学习色彩时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难以同时兼顾造型和色彩塑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光注重传授技法,而是要对教学程序进行合理的设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教学效果最优化。高效的色彩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色彩知识和技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