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ch Rachmaninov 1873-1943)作为20世纪世界音乐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和杰出成就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是浪漫主义音乐创作与演奏传统最后的守护者和艺术大师之一.与其同时代作曲家不断以全新的创作风格掀起现代音乐的浪潮不同,拉赫玛尼诺夫自始至终秉承浪漫主义的音乐传统,坚持在有限的创作技法中寻求无限的变化,作品中鲜明的俄罗斯民族特性、精湛的演奏技巧以及浓厚的悲剧性色彩形成了他独特的音乐风格,同时他作为一位出类拔萃的钢琴演奏家,其钢琴作品尤其脍炙人口.本文试以《科莱里主题变奏曲》(op.42)这部钢琴作品为例,深入剖析拉赫玛尼诺夫钢琴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音乐语汇特点.通过对该作品的曲式结构特点、变奏手法、调性选择、和声运用、音乐性格与精神内涵等方面的具体分析,以加深对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特征与音乐风格的理解.这部作品是其后期创作的一部大型钢琴独奏曲."变奏曲"是他所有创作中运用不多的一种体裁形式,该乐曲通过手法多样、内容丰富的变奏将作曲家的音乐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其艺术价值及历史意义不容忽略.  相似文献   

2.
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 32首钢琴奏鸣曲.从1792年的第一号钢琴奏鸣曲到1822年创作的第三十二号钢琴奏鸣曲,可以说钢琴奏鸣曲创作贯穿了贝多芬的一生.因此他的钢琴奏鸣曲被人们誉为"一部自我意识发展史",同时也构成了贝多芬的心路历程.这32首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钢琴艺术发展史的高峰.就像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被称为"旧约全书"一样,这32首钢琴作品被西方人奉为"新约全书".  相似文献   

3.
贺绿汀钢琴作品的民族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靖 《美与时代》2007,(9):39-41
本文从曲式结构、调式、旋律的民族特征性等方面对贺绿汀先生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怀念》、《晚会》、《小曲》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钢琴作品既把传统音乐与现代技法融为一体,又把中国音乐与西洋音乐加以结合,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又具强烈的时代气息;既有深刻的内涵,又有新颖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19世纪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家,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23)就是其中非常经典的一部作品。在目前的中文学术界,毛宇宽教授和钱仁康教授已经对这部作品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和讲解。本文在其基础上,从作品的创作背景、调性、曲式、配器等方面对它做出更为具体的分析,并配合谱例和曲式结构图示给出更为细致和直观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丁善德是20世纪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活动家之一,在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选自<春之旅>组曲的<晓风之舞>是一首旋律优美、性格鲜明、色彩丰富的钢琴作品.本文从该曲的曲式结构、音乐材料的发展手法及演奏技法等方面对其作了详尽的分析阐述,力图窥其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肖邦是一名小型曲式大师,尽管他的老师埃尔斯纳一再鼓励他从事民族歌剧的创作,但在肖邦的创作生涯中,并没有创作出足以显示其天才的大型歌剧或交响曲。但这丝毫没有妨碍肖邦那些拥有气势过人旋律、纯粹之美音色以及富有个人特质抒情性的钢琴曲在世界音乐发展史的浪漫主义时期所占有的地位。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具有独创性的艺术家之一,他的风格完全是他自己的,人们绝不会把他的风格与其他人的相混淆,他那孕育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构成了钢琴这一乐器的黄金时代。在肖邦创作的小型曲式中,前奏曲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与肖邦同时期的另一位著名作…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的钢琴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中国人频频在国际钢琴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钢琴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普通家庭,普及率大大提升.但是,从钢琴教学内容方面发现,我国教师多侧重于西方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派的钢琴作品,而对中国钢琴作品和西方近现代钢琴作品重视不够.高师钢琴教学内容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弗列德里克·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具有创造性与独创性的音乐家。肖邦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在他近30年的音乐创作生涯中,为人们留下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夜曲"是肖邦钢琴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肖邦的夜曲旋律细腻柔美,和声语汇色彩斑斓,最能体现肖邦"钢琴诗人"的气质与特点。通过从音乐旋律、钢琴织体、低音声部进行等方面进行分析,能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肖邦《夜曲Op.15 No.3》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弗雷德里克·肖邦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民族作曲家和爱国主义音乐家,他的音乐创作始终是与波兰的生活和波兰的民间艺术紧密相联的,他以波兰民族的音乐体裁波罗涅兹舞曲开始,又以波兰民族的音乐体裁玛祖卡结束。肖邦一生共创作了18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并且都是与波兰民族音乐相联系的。他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强烈的民族精神,他的每一首乐曲都像一首饱含波兰泥土芳香的音诗。其中,玛祖卡舞曲的创作尤为重要。肖邦的50余首玛祖卡舞曲几乎都是很短小的乐曲,但它却是肖邦钢琴作品中很有价值的艺术珍品之一。它们具有惊人的多样性,每一首都是…  相似文献   

10.
郝思震 《美与时代》2003,(10):23-24
肖邦是一名小型曲式大师,尽管他的老师埃尔斯纳一再鼓励他从事民族歌剧的创作,但在肖邦的创作生涯中,并没有创作出足以显示其天才的大型歌剧或交响曲.  相似文献   

11.
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欧洲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钢琴家,有"钢琴之王"的美誉.除了担任职业钢琴家之外,他创作了大量不同体裁的作品,大致分为原创作品、改编曲和幻想曲.许多改编曲的影响之广甚至超出了原曲,钢琴曲<爱之梦>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2.
肖邦的音乐是钢琴音乐王国的珍品.他的音乐以诗性著称,在19世纪,肖邦就被称为"钢琴诗人"了,这是一个恰当的称号.他的孕育于浪漫主义精神的艺术,成就了钢琴的黄金时代.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使他的音乐与波兰紧紧相连.  相似文献   

13.
肖邦是19世纪浪漫乐派杰出的钢琴家及作曲家,他在创作上仅钟情于钢琴,其作品浪漫、高雅、极富歌唱性.其主要特点是:1.如诗如梦的优雅旋律;2.丰富多样、自由的、有弹性的节奏;3.强烈的民族特征;4.渗透在音乐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4.
马春莲 《美与时代》2003,(11):59-61
肖邦是欧洲音乐史中一位最有创造性和独创性的作曲家,也是音乐史上第一位专写钢琴作品的大作曲家、演奏家,享有“钢琴诗人”的盛誉。夜曲是肖邦最为钟情的体裁之一,也是他出自内心的乐曲,最能突出他的风格和性格。他给夜曲赋予了深邃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意境,大大提高了夜曲的艺术价值,使之真正成为独具特色的浪漫主义钢琴体裁之一。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第一次看毕加索作品都有些许排斥,然而反复欣赏之后情不自禁地对他作品的喜爱越陷越深。也曾有人这么说:"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像巴勃罗?毕加索这样生前能够如此受人赞赏,也没有任何一位艺术家在死后获得如此国际性的荣誉。"对于如此的高评价,毕加索完全有资格享受。毕加索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使得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上万幅作品中,超现实主义时期作品《梦》因它的独特之处,被世人赞叹不绝,如同作品名字一般,给人一种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6.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竹石》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郑板桥描绘的竹子立于破裂的岩石之中的场景。郑板桥也像这石中之劲竹一样,刚正不阿,恪守本分,他的品行和追求更是完美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郑板桥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有独特见解,"诗、书、画"旷世而独立,世称"三绝",作为"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他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与他的为人是分不开的。郑板桥的诗、书、画无一不体现他的刚正品行,虽然他没有在仕途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在艺术上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艾芜是“西南边地小说”中成就比较独特的一位作家,他致力于对西南边地生活的描摹,其作品涉及西南边地人们的衣着打扮、饮食习惯、交际方式,并对西南边地习俗礼仪进行了开掘,但作者并未满足于对奇风异俗的简单展览,也没有像民俗学家一样去着重探究其根源与演变轨迹,而是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判断与种种民俗事象进行融合交会,并使风俗作为展现民族历史运命、反思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平台,从而增添了其作品的地方色彩和异地风情.  相似文献   

18.
法国的浪漫派著名音乐家比才在论艺术巨擘时说:"我把贝多芬置于最伟大之上,最富盛名.带合唱的交响曲对我来说是我们艺术的颠峰.但丁,米开朗琪罗.莎士比亚,荷马,贝多芬,摩西!在我看来,无论是创造了神圣形式的莫扎特;强有力宏伟而独特的韦伯;还是气势磅礴的戏剧天才迈耶贝尔,都无权争夺那'巨人泰坦'('音乐普罗米修斯')的王冠."[1]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具影响的音乐家之一.他最著名的九首交响乐作品,是世界各大著名乐团的常演曲目,也被爱好古典音乐的人们所喜爱.他的有些钢琴作品被现代的钢琴演奏家全新演绎之后,连普通的老百姓也耳熟能详.  相似文献   

19.
肖邦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夜曲就是他钢琴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首《‘夜曲Op.15 NO.3’》简短而优美的旋律和精妙的写作手法,让我们领略到了肖邦的音乐创作才能,"钢琴诗人"的称号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20.
水渠     
幼年的孙楠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父亲是音乐老师,母亲在歌舞团工作。他从5岁开始就跟随父亲学习钢琴和民族唱法,后来又到歌舞团学习吉他和美声,15岁那年,他组织了一支乐队,并且在当地的一次青少年乐队比赛中大放异彩,他也因此声名鹊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