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光潜先生(1897-1986)一生几乎与20世纪相始终,他60余年的学术生涯几乎是百年现代中国美学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他所构筑的博大精深、融贯中西的美学体系和谨严的学术方法对现代中国美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主客统一的美学思想和人生艺术化的人文理念,已成为任何一个建构未来中国美学体系的探索者所必须重温的经典.从百年中国美学学术史看,朱光潜所代表的美学经验模式仍值得我们探寻和总结.从一定意义上说,朱光潜美学的价值不仅已超越20世纪中国思想史而直接启迪着21世纪的中国美学进路,而且他的思想还被西方美学界所关注[1],走向世界美学的境域之中.  相似文献   

2.
正征订启事《美学人生——中国当代美学家、美学学者的学术之路》,在我国战"疫"胜利之时出版了。著名美学家汝信先生为之作序,称赞本书的出版是我国美学界的一大盛事。本书特点:一、内容丰富,收录了从朱光潜到21世纪美学新生代等我国四代95位美学家的人生和学术资料,包括本人自述、专家评论、师友回忆,记录了新中国70年美学发展的历程,美学家的  相似文献   

3.
正由《美与时代》杂志社和郑州大学出版社协力推出的《美学人生:中国当代美学家、美学学者的学术之路》这一鸿篇巨制,开始和读者见面了。这是我国美学界的一大盛事,值得我们重视和庆贺。本书收录的内容主要来自《美与时代》杂志十年来所设的"美学学人"专栏,其中汇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美学领域内从事研究、教学和普及工作的历代美学家和学者的学术经历和体会。从老一代美学家朱光潜、宗白华、蔡仪等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开创当代中国的美学研究事业,  相似文献   

4.
2013年是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诞辰90周年。不久前,全国各地很多学者聚集上海复旦大学,纪念蒋先生并重温蒋孔阳先生的学术思想。学界一致公认,蒋孔阳先生对中国当代美学界做出了可与朱光潜、宗白华相媲美的杰出贡献。他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实践论审美理论的哲学思考;二、创造论文艺美学的精微探索;三、西方美学译介与西方美学史研究;四、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五、美学研究的现实关怀和文艺批评实践;六、美学研究新领域的拓展;七、美学学术史研究、美学文献学的资料整理和学术刊物的创办;八、美学人才的培养和复旦美学学派的溉沃;九、美学的践履:散文创作、美学的人生化与人生的美学化;十、一代大师,泽被整个中国美学学界。蒋孔阳先生的美学研究兼收并蓄、自出机杼、文风清新,达到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值得我国美学后人认真钻研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宗白华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在他去世后的20多年中,声名和影响与日俱增.被学术界誉为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双峰(另一高峰是朱光潜).叶朗认为,讲中国当代美学和现代美学,应该从朱光潜、宗白华等美学大家那里"接着讲".  相似文献   

6.
正《美学人生——中国当代美学家、美学学者的学术之路》,在我国战"疫"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时出版了。该书由《美与时代》杂志编辑,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著名美学家汝信先生为之作序,称赞本书的出版是我国美学界的一大盛事。本书特点:一、规模宏大,体例新颖。全书分三卷,共200万字,16开本2200页,收录了从朱光潜到21世纪美学新生代等我国四代95位美学家的人生和学术资料,超过以往各种美学家"评传""辞典"类书籍。  相似文献   

7.
<美学原理>对中国当代美学原理建设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其突出贡献,一是立足于中国美学与文化,充分吸取西方当代美学特别是现象美美学、存在论美学的资源与成果,充分继承了中国现代美学特别是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等人所代表的北大美学传统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熔铸成新的美学观点与智慧,以创造性地阐释美学基本理论问题二是将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美学前沿性课题的关注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当代美学前沿性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美学界一般以1949年为分界线,将朱光潜(1897-1986)长达60多年的学术历程划分为民国时期(1920-1949)和共和国时期(1950-1986)两大阶段.建国前夕,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就曾受到郭沫若等左派人士的激烈批评.学界有一种流行观点就是在建国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和学术语境下,1956年,朱光潜在《文艺报》发表了著名的《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一文,以示"自我检讨",清算自己前期的一系列美学思想,对直觉论、移情说、人生艺术化等诸多观点进行自我批评.在这次思想改造之后,朱光潜的美学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朱先生此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与时俱进"的学术思想与人生观"改造"中完成了后期的"美学涅槃".但是,朱光潜后期的美学真的就是一个全新构建的思想体系吗?问题恐怕并非如此简单.本文以朱氏后期的《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为参照文本,初步分析朱光潜后期美学的马克思主义转向,以及他努力建构一种有别于前期美学的"新实践美学"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是一部系统的审美心理学著作,开启了国内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艺学、美学的先河。在全球化背景下,从当代中国美学的建构角度对本书进行分析,在朱先生的写作之中寻找到一种可能的中国美学的建构方式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在谈论朱光潜先生的学术成就时,我们都赞成他是20世纪杰出的美学家,以他长达数十年的教学实践和学术著译,培养了好几代中国美学工作者,居功甚伟,有目共睹.然而,朱光潜不只是一个美学家,也不只是一个"教育家",他还有一套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还是一个"教育学家".美学家朱光潜,历来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而教育学家朱光潜,学术界却极少关注.在学术期刊上,偶有涉及朱光潜教育思想的几篇论文,都把论域限于朱光潜的"美育"和"文学教育",这不啻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严格说来,还是将其教育思想附属于其美学思想,未能将朱光潜作为独立的教育学家来看待.美育固然是朱光潜教育思想的明显且重要的部分,却决非其全体.在美育思想的背后,朱光潜的众多著述中隐含着一个一般教育思想系统.不了解朱光潜的一般教育思想,也就不能充分地了解朱光潜的美育思想.笔者不揣浅陋,试图初步系统阐述朱光潜的教育思想,速写一幅"教育学家朱光潜"的形象,为朱光潜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也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一份新材料.  相似文献   

11.
正阎国忠,1935年生,河北省昌黎县人,北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留校,任朱光潜先生助教,长期从事美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20世纪80年代前,着重在西方美学史领域,90年代后较多地涉猎了中国当代美学及美学基本原理方面。主要著作有:《古希腊罗马美学》(1983)、《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1987)、《基督教与美学》(1989)《朱光潜美学思想及其理论体系》(1984)、《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  相似文献   

12.
每一次学术理论的更新与推进,首先是方法论上的更新与推进。近年来,中国美学史研究之所以取得了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方法论上的新进展。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变方法,更加全面、深入、成熟地思考中国美学史所蕴含的诸多问题,精确地提炼出中华美学精神,凸显出中国美学在世界美学中的地位。他们一方面总结和检讨以往中...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岁末,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美学史研究:问题与方法"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研讨会围绕大会主题,分别对"中国美学史的理论建构"、"中国美学史研究的具体问题"以及"跨文化研究与中国美学"等三个专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美学研究中,《手稿》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国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在中国时代背景下,《手稿》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理论发展起引导作用,形成具有中国语境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体系。在中国,国内学者通过不断地阐释《手稿》的美学思想,结合中国语境,形成各种理论观点,出现实践美学、后实践美学等理论。通过解读《手稿》对中国美学理论发展的影响,探析《手稿》对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卿希泰先生是我们道教界尊敬的、始终客观看待和研究道教,并且始终维护道教、海内外皆知的大学者!他的学术成就,及其对道教学的重大贡献,令学界、教界瞩目和赞颂。时任四川大学校长的谢和平院士曾为卿希泰先生作"道教学泰斗,学术界楷模"的考评语!笔者认为这不仅是学界,也是教界同样赞同的评语!卿先生是不畏艰辛、刻苦钻研的中国道教学研究的拓荒者,他的学术成就卓著,是誉满九州的,"我国著名的宗教学专家,道教学泰斗,在国内外宗教学研  相似文献   

16.
朱光潜先生是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他的著作《谈美》中"无所为而为"的思想一经提出,很快就得到了时人的响应,引发深刻的影响,给予广大青少年忙碌、枯燥的生活以明确的指引,帮助人们深度认识艺术与人生。  相似文献   

17.
刘纲纪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美学家,他曾与李泽厚先生一道共同主编过《中国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其后,他又于1992年出版了专著《周易美学》(湖南教育出版社),这是国内第一本全面介绍《周易》美学思想的著作,是一部具有开拓性与原创性的重要著述。对《周易》美学的研究,中国当代美学家也有过论述。叶朗先生《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就列有专章“《易传》的美学”。他认为,《易传》(主要是《系辞传》)在美学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突出了“象”这个范畴,并提出了“立象尽意”和“观物取象”两个命题,从而构…  相似文献   

18.
叶秀山先生是当今中国最重要的美学家之一.其重要性在于,他是中国的第一个现象学美学家,而他的美学代表作《美的哲学》,则是中国现象学美学的开山之作.此书写作于1989年,初版于1991年,此后多次再版,2010年11月出版了重订本.对《美的哲学》写作和初版的时间稍加回顾,是很有意义的.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热"出炉了"实践美学",成为中国美学舞台上的主角,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美学界依然处在实践美学的笼罩之下.在那个时代的学术氛围中,叶秀山《美的哲学》就已初步建构了一个现象学美学体系,可谓别开生面、一枝独秀.但是,也正因为其独辟蹊径,而且思想超前,照例难免于先行者的孤独寂寞的命运.二十年来,中国美学研究者更乐于称道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和《美学四讲》,而较少提及叶秀山的《美的哲学》.  相似文献   

19.
“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筠筠(中国社科院文学所100732)由中华美学学会、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社会科学院、贵州大学、贵州美学学会联合主办的“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于1998年4月20日至25日在贵州师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美学研究学者...  相似文献   

20.
在国内美学界,能同时关注美学原理与应用美学,深入钻研美学基本理论与应用美学基本问题的学者,为数不多;而以美学基本理论问题为基础,始终倾心于应用美学诸对象,并视应用美学研究为终身志业者,更是寥寥无几.而王旭晓先生应该是个例外,成为同时在两个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应用美学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学者.众所周知,美学基本理论作为美学学科的"原理",一向被视为美学研究的富矿,吸引了众多学人长期戮力于此;而应用美学虽然重要,但却是一块杂草丛生的地盘,国内学者出于各种顾虑,多不涉足.不惟如此,美学原理与应用美学研究本身难度的差异,也直接导致了国内美学界对应用美学研究的长期漠视与搁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