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借助环境美学的视角,梳理道教崇水的思想渊源。聚焦于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宇宙本原论、"比德"和"法自然"的宗教美学传统和以水官、玄武为代表的水神崇拜等。道教之崇水思维,体现了其认识环境、把握世界的方式,融功利思想与审美态度于一体。其复杂多端的崇水渊源充分证明:人与环境不是分离的,它是我们存在的条件。环境并不是作为对象存在,它不是一个部分,而是人类审美经验的整体。  相似文献   

2.
天然世界是指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改造过的自生自存的物质世界。人为世界是指人类所创造和改造过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及其发展过程的总和,它是人为自然、人为社会和人为人的完整统一。而人与人为世界除此之外还存在合目的性、价值性关系。天然世界变化发展速度较慢,且常带有重复性和渐变性;人为世界变化发展快,且具有不可溯性和质的突变性。人为世界一方面以天然世界的运动规律为基础,一方面又存在与之不同的“行动规律”、“实践规律”、“人为规律”等。 探讨天然世界与人为世界及其相互关系的重要哲学意义在于:1.可望澄清人与天然自然、人与人为世界的关系性质、认识对象与实践对象的关系等长期模糊的哲学问题。2.从人与两个世界的全面关系看,哲学基本问题应包括何者为先的本体论关系、是否可知的认识论关系、是否可评价、规范的价值关系和是否可改造、怎样改造的实践论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艺术创造在审美心境中发生,艺术形象在审美心境中孕构,主体在心境的吐纳之间创造出新的审美意象,凝定着深厚的审美意识,创造着无穷的艺术意境,启示着高远的人生境界。一、审美心境外界事物以其光、色、形、味、韵等感官形象吸引着主体,引起主体对它的注意,使主体进一步去观察、注视对象,在认知意识、生活意识等经验意识的支持下辨认对象。此时主体深蕴的审美欲求被唤醒,符合主体审美趣味的对象深深吸引着、  相似文献   

4.
浅析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席勒的审美教育理论作了一次新的解读,对审美教育作了辨正,并发掘席勒审美教育理论中所蕴含的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审美教育是"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是"培养我们(作为具体个体)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的教育.审美教育通过文化教养,充分而又全面地发展人的感性和理性,使人的理性与感性.思想与情感、理智与身体得到有效协调,使社会文明、文化的符号概念(语言文学、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等)与"这一个"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建立具体切实的联系,并将这一文明、文化有机地内化到具体"这一个"人的精神意识里.  相似文献   

5.
我们经常谈到的所谓体验的东西是在回忆中建立起来的,某种不可忘却、不可替代的东西;生命本身也是一种体验过程。审美体验是指主体与作为审美对象的客体构成一种已经形成的融入和超越的内在状态,是与观察相对的一种精神活动。艺术审美体验是有一个意义上或观念上的统一体,是一种带有界限的审美对象。在自然的艺术体验中观察者没有使用操纵或设计如何操纵自然,他有审美性,但不同于艺术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6.
论审美体验的层次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体验是心理处于活动状态下的审美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条件下,通过自身的感受与想象、理解,从对象世界中体验到美的本质的一种动态心理活动过程.在人类的多种体验当中,审美体验最能够充分展示人自身自由、自觉的意识,以及对于理想境界的追寻,因而可以称之为最高的体验.本文拟从审美体验的过程入手,将其分为若干层次,逐一地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审美体验大致可概括为审美注意、审美知觉、兴发、神思、灵感五个层次.  相似文献   

7.
悟性:主体性研究的视角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对客体、人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突出逻辑推演的理性分析方式;另一种是凸显主体投入机制的悟性整合方式.尽管没有进行意义的严格界定,但我们通常的主体性研究所阐释的多是主体“感知一理性”认知模式中的主体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然而,根据现代科学认识范式建构者(如爱因斯坦等)的观点,真正的主体性、主体内在创造力的真正展现不是在人对世界把握的理性分析活动中,而是在那种包括直悟(直觉)、顿悟(灵感)和体悟(意会)在内的、作为人以其内在认知图式去整合经验材料和外部信息,从而直接地、有机地把握对象并生成性地形成关于客体世界知识的悟性整合机制中.因此,我们的主体性研究的视角就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发生转换:  相似文献   

8.
整体与部件表征在物体图形识别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探讨了物体表征及其对识别的影响,特别是整体与部件的关系。实验一主要研究物体整体与部件分别对物体识别的影响;实验二考察部件之间的相对距离、分割方式对物体识别的影响;实验三对自然分割和非自然分割的信息表征特点进行了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1)被试在识别被人为分成几个部分的图形时,可能运用心理操作将各部分“拼凑”起来,然后再进行识别。(2)对物体的表征是多元的,既可以通过整体特征达到对物体的识别,也可以通过局部特征识别物体。(3)部件的表征具有一定独立性,可以通过部分信息完形出整体,而不受物体熟悉度的影响。如果能够识别构成物体的部件以及确定其间的空间关系,就可以实现对物体整体的识别,但部件识别不是物体识别的绝对前提。  相似文献   

9.
近代文艺美学以审美经验论作为其基本信条,即把艺术之美当作鉴赏活动所产生的纯粹主观体验,失落了艺术的原初本质,导致了审美享乐主义,使艺术被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彻底吸收。康德坚决拒斥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享乐主义,把鉴赏力规定为对美的普遍有效的合目的的形式作出判断的能力,因而鉴赏是对艺术的认识问题,而不是感觉问题。艺术的原初本质是"可见之美对不可见之美的象征",先验的不可见之美是高踞于现实之上的应然性和无限性的世界,它不可能止步于外观之美和形式之美,因为它不是经验现实中直接存在的东西,而是知识的对象和先验理解力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外刊学论     
维斯克:“哲学与多元主义 ”(Visker,R.,“PhilosophyandPluralism”,Philos2ophyToday,115~127,Summer2004)“提问 、批判 、建构 :哲学的诸方面 ”,无论是主题本身还是对这一主题的说明都表明了这样一种哲学立场:它将提问 、批判和建构视为哲学的不同方面 ,从而允许我们将不容置疑的多样性连接到一个统一体之中。也许正像梅洛 -庞蒂晚期哲学中所表述的 ,这是一种 “不可共存性的共存性”(compossibilityoftheincompossibles)。而哲学 ,就如同生存本身一样 ,既不是一种,也不是多种 ,而是一个表面分离的整体 ,一个能够容纳不可共容性的…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我国各种养老保险未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设计,从而形成养老保险模式体制分割、城乡分割、地区分割的局面,导致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悬殊以及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无法转移接续.应遵循促进公平正义、适应发展趋势、实现多方共赢的理念和原则对养老保险体系进行整合.具体做法是:(1)四大养老保险均应实行"统账结合"的基本制度,实现体制并轨;(2)"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实现各种养老保险的可转移接续.(3)国家调节"基础养老金",逐步缩小养老金差距.  相似文献   

12.
在设计中,审美要素的表现不同于一般的审美,尤其是不同于艺术中的审美.因为设计与人的关系是一种日常关系,设计美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审美经验.所以,它的实现不是一种欣赏过程,而是一种行为过程.正是这种以美的方式所进行的日常行为,使设计美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与艺术美相比,设计的审美有更为复杂的心理结构.它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展示,而作为一个整体,设计美是多层次的综合.为准确地把握设计的审美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分析.  相似文献   

13.
4 医学的返魅:回归生活世界 身体是一种文化与社会构成,正如《第二媒介》的作者马克·波斯特[12]所言,身体总是已经从文化角度被铭写,从来就不是一个无须介入(mediation)就能被(科学的)理性主体所获得的自然的客体.一个人当前的生存实践是他的一切过去和未来的东西的结晶和聚集点,每个人当下的日常生活实际上是一个互相融通的"无底深渊"[13].疾病发生在人的身体中,亦即发生在时间、空间、历史中,发生在人的具身性的社会实践与社会世界的语境中.疾病本身乃作为个体的人所经历的生活的印迹,而绝非单纯地发生在一个生物性身体中的生理事件.生活世界中的医学永远都不会是一门确定的知识,反过来说,如果摒弃了患者生活世界这个背景,单纯对某种疾病进行地点定位(localization),无论如何都难以就病为何在那时发生以及它如何作为来揭示什么.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诗文中"心"与"象"的呈现方式,是"言"与"意"所具有的生命诗性美的更高级形态——生态之美。他通过系统地整合"形与影"的生命本质、"言与意"的生命诗性美,以艺术审美的诗性语言带领阅读者走向一个审美的艺术世界,同时再现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完美融合,从而带给读者一种超越生命经验本身的审美体验,引发出人如何生存的生态思索。  相似文献   

15.
张萍  卢家楣  张敏 《心理科学》2012,35(1):100-104
本研究采用短影片人为诱发心境的方法,用正性和负性两种情绪事件作为刺激材料,在控制人格变量的前提下,探讨了大学生在不同心境下对未来事件发生概率的判断中是否存在心境一致性效应。结果表明:(1)愉悦心境会增加做出积极判断的倾向,悲伤心境会增加做出消极判断的倾向;(2)无论是在愉悦心境还是在悲伤心境中,被试在对未来事件发生概率的判断上不存在性别差异。结果支持心境对未来事件发生概率判断有所影响,即诱发的心境与未来事件的效价存在一致性效应。  相似文献   

16.
人的审美意识尺度决定其审美心境高度。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美学中已经蕴含着开放的人性文化意识体系,它的正价值领域是由生命意识、日常生活意识、社会关系意识、科学文化意识、自由实现意识、创造意识、价值实现意识等七个逐层上升的意识层面所构成。这一开放的人性文化意识体系敞开着审美心境的无穷时空,孕育着审美创造的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17.
天然世界是指人类实践活动尚未改造过的自生自存的物质世界。人为世界是指人类所创造和改造过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及其发展过程的总和,它是人为自然、人为社会和人为人的完整统一。而人与人为世界除此之外还存在合目的性、价值性关系。天然世界变化发展速度较慢,且常带有重复性和渐变性;人为世界变化发展快,且具有不可溯性和质的突变性。人为世界一方面以天然世界的运动规律为基础,一方面又存在与之不同的“行动规律”、“实践规律”、“人为规律”等。  相似文献   

18.
道、器、形之间--中西哲学形而上学的通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器是物自身,形是人心对器的感知,而道又是对形的抽象提升.形在道、器之间,形的存在与意义常被人们所忽略.器、道、形三者之外还有一个"心"字,最为重要,是构成世界、组建社会存在的基础与前提.但它与器是永远有隔的.器是人心的界限.作为最凝练、最具有概括性的道学,哲学不关乎器,至少不直接与器相联系,而只是对关于器的所有道学的再度总结.科学直接关乎对象,而哲学则是最高程度的形而上,始终与对象保持一定距离.最严肃、最艰苦而又最具有征服力的哲学追求一定是指向本体之物(器)的."物是什么"不可问,"哲学是什么"也不可答.问不可问之问,说不可说之说,把哲学推向其本身永远无法企及的境地,这是哲学家永远不可超越的游戏.  相似文献   

19.
郑东 《管子学刊》2010,(4):17-20
《管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是融合了以人为轴心元素的美学概括,是围绕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自身心境的调节为主题的美学阐释。比德是人与自然物所联结而产生的特殊的审美情趣,也是中华民族审美理想的固有的寄托方式。德义即君子施德于平民百姓,是人与人交流互动的施德亲近行为。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中国先哲对既要生存发展又要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这一美学问题的深层忧思,所以《管子》总是强调"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虚静美是关于人的心境调节的美学理路。《管子》的虚静美肯定人的精神自由与心境的宁静是体道悟道即艺术审美的基础条件。虚静美揭示了艺术审美活动的心理特征,同时也触及到审美联想等艺术创作问题的本质环节。  相似文献   

20.
杨泽波教授的"伦理心境"说是对孟子性善论的一种代表性诠释,他最近以"人性中的自然生长倾向"说补充和发展了这一诠释。人性中确实有道德方面的"自然生长倾向",一方面人自然会发展出亲子之爱和恻隐之心等道德情感,另一方面人性中也具备发展出道德反思、理解和判断等理性能力的要件。而且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内容也不是自成一体的存在,"伦理心境"不只是社会生活在心灵中反复印刻的结果,它们都有"人性中的自然生长倾向"作为基础。相较于"伦理心境","人性中的自然生长倾向"更适合用来解释孟子性善论。据此,性善既是性本善,也是性向善,合言之是性本向善。性善是自然、经验的,而非超自然、先验的。性善有一个包含着情感和理性的立体架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