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一个人要问自己,他是怎样对那些注定要在他一生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思想领域发生兴趣的,那么,他就会发现,要简单的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并不容易。或许,他天生对某些问题就有一种爱好,或许,他是受了某些老师的影响,或是受了当时各种思想或个人经历的影响,才走上了他所感兴趣的道路的。然而,又有谁知道,在这些因素中究竟是哪些因素决定了他的人生道路呢?说实在的,如果有人想要确切地知道在所有这些因素中哪些是较为重要的因素的话,那么,没有一部详细的历史自传恐怕是不可能找到问题的答案的。但是,我并不打算把此书写成一部历史的自传,而是想写成一本关于我的思想发展的自传。因此,在这本书中,我要选择自己青年时代的一些经历来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即正是这些经历才使我以后对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以及对这两种学说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兴趣。  相似文献   

2.
张佳 《宗教学研究》2020,(1):150-157
将口述历史与近当代中国佛教研究相结合,并非近年的创举。就口述历史的方法论优势而言,此一结合却未受到学界的足够重视。本文在简要辨析"口述历史""口述史料"概念,以及口述史学自身利弊的基础上,批判性地回顾了现有佛教口述史料及其在佛教研究中的应用。将口述历史运用到近当代佛教研究中固有一定局限,若能克服困难,却无疑将在横向描述和纵向诠释、微观研究和宏观探讨层面发挥其优势,从而为我们带来不可或缺的新史料、新问题和新观念。  相似文献   

3.
学校教育的内外都有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长期以来,素称必要.但是,其实际效果却并不显著.对此,许多人提出了批评,这不仅在我国,其他许多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推兰(Dillec.K.C)认为传统的外语教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为了克服缺陷走向成功,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如:所谓“掌握外语”是什么意思?“学习外语”又是指什么?“外语学习成功”需要有哪些因素?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怎样?等等.所有这些问题,迄今还远远没有解决.但是,相对地说,有关的探索已初见成效.私意以为,讨论以往的外语教学研究成果,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启发.由于不能对全部的外语进行讨论,这里仅以英语为例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4.
黄楠森 《哲学动态》2004,(11):38-3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有一个科学的体系?如果应该有,这个体系的建构原则有哪些?这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有哪些组成部分?等等,是我国理论界正在热烈讨论的问题.史昭乐教授的<辩证法体系新述>(红旗出版社,2004,以下简称<新述>)是这一学术思潮中一个璀璨的成果,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中阅读能力的发展与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结构模型“产品”一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阅读能力究竟应当包括哪些要素?阅读能力与其它因素(诸如与其它学科的学习、与非智力因素等)又有怎样的关系?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在高中不同年级阶段存在着哪些差异等等.为了探讨以上这些问题,为了解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与形成的轨迹,我们在1988至1990两个学年度中,连续集中研究了高中语文阅读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课堂教改实验,为了给探讨同一课题的同行们提供一些参考或实验依据,我们于1990年6月份专门对阅读理解能力进行了统一测试.  相似文献   

6.
美的本质     
<正>人类文明走过了几万年的历史,有文字的历史也有了几千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将向哪里去?这样一些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中国著名启蒙主义学者梁启超先生对历史的研究提出了质疑,他说我们过去的旧史学是"只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只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的空名之学"。因此,他提出史学革命,就是要"叙人类文明之进步"。如果我们要叙人类文明之进步,就必须揭示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就必须要上升到历史科学的高度。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审美的历程"使艺术在得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之后,人类文  相似文献   

7.
英语单词记忆策略运用的发展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易晓明 《心理科学》2003,26(1):189-190
如何运用记忆策略提高英语单词的记忆效果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尚不清楚.在实际的学习情景下.学生运用哪些单词记忆策略?这些策略的运用与什么因素有关?有效的英语单词记忆策略是什么?本研究将以三个年龄段(初中、高中、大学)的两类学生(普通、重点)为研究对象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人的问题的争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从学术理论上看,这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其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如何进一步推进这一问题的研究?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田燕 《学海》2004,(5):194-195
<混合与发展>是在作者的博士后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经过数年修改而成.本书以近代江南地区的传统经济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它们在近代的发展、演变及其与现代因素的融合.通过这一视角,使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到近代这些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著名经济史学者汪敬虞先生评价该书"每一方面的研究,都可以说是异彩纷呈,新见迭出".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来研究孔子呢?我认为,对孔子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考察和研究孔子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所起的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他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教育学说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究竟起过哪些进步作用,又有哪些保守的消极因素;孔子学术思想中哪些是民主性的精华,哪些是封建性的糟粕。对这些问题都要进行认真、细致的科学分析。今天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我们既反对采用民族虚无主义态度,把孔子打入十八层地狱;又反对把孔子捧上九天,成为至高无上的“神”;而应该采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还孔子以历史的本来面目。研究孔子最好的方法是一分为二的辩证的科学方法,即取其民主性的精华和去其封建性的糟粕的科学分析的方法。在运用辩证的科学分析的方法来研究孔子学说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这样五个问题:(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具体分析和区别孔子学说  相似文献   

11.
富兰克林的自传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他在书中所谈到的对宗教的看法也是坦诚直率的。究竟有没有超人的上帝?宗教是怎么回事?应当如何对待宗教?为什么一些杰出人物也是宗教信徒?为什么有的自然科学家也信仰宗教……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追索,我们从富兰克林深入浅出的有关自述中应当能得到一些发人深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葛守昆  张进 《学海》2004,2(1):29-34
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既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目前在理论界和学术界,对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应该说基本上没有疑义.但几乎存而未论的,究竟何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其基本特征是什么,具体内容有哪些,却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如果这些基本理论问题没有搞清楚,我们怎么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拿什么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又如何"解释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特别是如何把人们的思想认识"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我们认为这是当前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上帝存在该如何?如果有善恶,我们该如何?我们如何知道什么是真的?我们能使宇宙和我们的生活有意义吗?这本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其话题包括自由意志,宇宙的性质,生命的意义,指出,没有上帝,人们一样能够使生活充满爱、充满意义、充满乐趣。这本书也是对其时代的挑战:不论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每个人都需要独立思考宇宙人生等一些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学海》2018,(3):44-51
在有关中国革命的学术研究中,孙立平、郭于华主持的"二十世纪下半期中国农村社会口述资料收集计划"以及由此产生的"口述史研究传统"有着独特的位置。他们通过对底层口述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呈现革命的具体历史进程,并从权力技术的运作角度对共产主义文明展开讨论,该项研究蕴含了深刻的理论意涵,为理解中国社会中的国家-农民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同时,口述史研究传统也具有自身的内在局限,研究者们通过借鉴新的理论资源,将原有的问题意识从"微观机制"拓展到了"制度源流"层面,这也构成了有关革命与文明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旨趣。在本文中,笔者将从问题意识、理论基础等不同角度,在学术史的意义上讨论口述史研究传统的力量与局限,并揭示这一研究传统在问题意识与分析范式上的双重转向。  相似文献   

15.
宋方 《天风》2022,(10):49-50
引言 在山东省神学思想建设宣讲团举办的线上学习中,我学习了《让讲道活力再现——从困境到恩典的四页讲道法》这本书,"四页讲道法"引导我们重新理解经文的方式,第一页是看清经文书写或描绘的当时,人们所经历的问题(圣经中的困境);第二页是让我们回到现实生活中,帮助我们发现这些问题跟我们所经验的问题一样,也会陷在困境中(今日社会中的困境);第三页是回到圣经中,看到当时上帝为人做了哪些事(上帝的恩典作为);第四页是经文帮助我们了解今日上帝正在做什么(今日上帝的恩典作为)1.借着这种形式的讲道,促使我们体会到经文中人们的经历,使我们感同身受,经历上帝的恩典.  相似文献   

16.
我们“中学生语文能力发展与培养”课题组,经过两年的实验,基本上完成了对中学生语文能力结构的研究.听力,做为语文能力结构模型中“产品”一维的因素之一,它是由哪些能力构成?这些能力在不同年级有哪些差异?如何认识听力与其它一些因素的关系?能否尝试制定出听力测试量表?等等.为了给解答以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为了对中学生听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我们于1988-1989学年度集中研究了听力培养问题,在三次综合统测的基础上,1988年11月份专门对听音辨义能力进行了统一测试.  相似文献   

17.
家长们从这本日记中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呢?在复杂的教育工作上它是否可能给予帮助呢?毫无疑问,这些问题将发生在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每一个读者面前.书中描绘了儿童在短短的时间间隔中(几周甚至几天)心理和行为上的变比.而关于本质方面的叙述往往是和个别细节的描述相互交错的.  相似文献   

18.
教会最基本的使命到底是什么?中国教会自传研究工作的使命又到底是什么?吴耀宗先生在1956年的讲话中有个十分明确的回答:“教会最基本的使命是传扬福音,引人归主,这就是中国教会自传的工作。” 为完成“传扬福音,引人归主”这一教会的基本使命,吴先生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就中国教会的自传工作作过指示 1951年,他指出过:“若要真的‘自传’,中国的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卢卡奇的总体性原则呢?这得从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谈起。卢卡奇说:“让我们为了论证而假定:现代的研究彻底驳斥了马克思的每个个别命题,即使这点得到了证明,每一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一科学发现而不考虑马克思的全部命题,同时又一点也不必抛弃他的正统性。所以,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指对马克思研究成果的非批判接受,它既不是对这本书或那本书的‘信仰’,也不是对一本‘神圣的’书的注释;相反,正统性唯一指的是方法。”(《历史  相似文献   

20.
王卫婷 《学海》2005,(2):198-199
南京出版社 2 0 0 3年 1 1月出版 ,9+42 3页  关于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史的研究 ,百多年来 ,学者们的精力似乎主要集中在玄佛道等问题上 ,对史学则重视不够 ,如就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言 ,前不及两汉 ,后不达隋唐 ;又南方史学的研究成果 ,整体上不及北方史学。在魏晋南北朝时代 ,无论北方还是南方 ,以垂训鉴戒为基本特征的史学都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当然 ,由于南北史学处于不同的环境中 (如十六国北朝之胡族政权环境与东晋南朝之汉族政权环境 ) ,因而南北史学也存在着诸多差异。开展这一研究课题 ,首先必须明了南北史学的基本面貌。就南方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