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哲学》2010,(1):F0004-F0004
从1981年开始,我馆编辑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亦译世界各国学术经典,立场观点不囿于一派,学科领域不限于一门,所列选的著作都是文明开启以来各个时代、不同民族精神的精华,代表着人类已经到达过的精神境界。丛书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先后分辑编印,迄今为止,出版了十辑,400种,是我国自有现代出版以来最重大的学术翻译出版工程。  相似文献   

2.
20 0 3年 1月 6日 ,由汝信主编 ,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西方学术名著导读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汝信、任继愈、邢贲思、宋木文等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 30余人出席了会议。该丛书拟出版 10 0种 ,涵盖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现已出版2 1种 ,其中哲学方面的有 :柏拉图的《国家篇》 ,霍布斯的《利维坦》 ,斯宾诺莎的《伦理学》 ,梅叶的《遗书》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休谟的《人性论》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西方学术名著导读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周婷…  相似文献   

3.
新书架     
《历代易学名著整理与研究》丛书 《历代易学名著整理与研究》丛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立项课题,由著名易学家刘大钧教授任该丛书学术委员会主任,林忠军教授任主编。本套丛书,计划选取十二种反映不同时代特色、有重要学术价值和资  相似文献   

4.
一徐雁同志与我旧有课业观摩之雅,交往已有二十多年。他神思善用,长于迅速及时地策划组织出版新图书,《中国版本文化丛书》即是他的又一成果。浏览一过,惊喜莫名。窃以为,这是他至今在规划出版的各种丛书中最为成功的一部。其一,面貌新。自解放以来,中国书籍史、出版史等学术作品登上大学讲坛,进而有普及之势,至今已五十余年矣。各种教科书类型的书籍不断出现,总不能摆脱早期那种高头讲章的形态,惟篇幅有大中小之别耳。这一套书可是面貌一新,表现在分册编排上,也是别具一格。其二,内容也新。表现在,一则加入了许多过去这类书籍较少提到(且不…  相似文献   

5.
白化文 《法音》2003,(7):39-41
徐雁同志与我旧有课业观摩之雅,交往已有二十多年。他神思善用,长于迅速及时地策划组织出版新图书,《中国版本文化丛书》即是他的又一成果。浏览一过,惊喜莫名。窃以为,这是他至今在规划出版的各种丛书中最为成功的一部。其一,面貌新。自解放以来,中国书籍史、出版史等学  相似文献   

6.
《学海》2017,(1):109-125
在汉语学界流行的政治神学和政治诗学,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国人思考政治生活的方式。但这种进路似乎让人们远离现代政治生活,并遮蔽了严格意义上的政治哲学研究。就此而言,政治哲学的现代品格亟需澄清。基于这些考虑,商务印书馆新近出版由任剑涛教授主编的《政治哲学研究丛书》,丛书以"现代"作为政治哲学言说的核心。藉丛书出版契机,为进一步厘清政治哲学的内在规定性及其外在边界,清华大学政治学系、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与商务印书馆联合召开"政治哲学的现代品格暨《政治哲学研究丛书》出版研讨会",国内政治学、哲学和法学等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对政治哲学的现代品格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解读,涉及政治哲学研究的诸多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简论殷海光的逻辑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海光毕生热心于现代逻辑的研究、教学和宣传,主要原因在于他深深感到,唯有现代逻辑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为社会文化思想提供坚实的运思基础和分析工具。他在1965年出版的专著《中国文化的展望》的序言中,明确地把“现代逻辑的工作者所说的逻辑”,作为他运思和为学“分析到底层”起“主导作用”的三个条件之首要条件。这在现代中华学人之中是十分独特的。因此,正确理解和把握殷海光的逻辑观,是正确理解和把握殷海光学术思想体系的必要条件。但是从近年来海内外殷海光研究的状况看,这一点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本文根据《殷海光…  相似文献   

8.
《理学学术丛书》,向世陵主编,全套5册,2011年1月,长春人民出版社出版。宋明理学研究,需要全面地把握,重在理清理学自身发展与围绕它的学术的相互关系。即便是理学学术自身,亦需要站在理学之外才能看得更为清晰。本套《丛书》即重在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2月,杨朝明、宋立林主编的《中华传统八德诠解丛书》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丛书》共76万字,依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德目,各自成册。这是首部以丛书形式诠释中华传统八德的通俗理论读物,主要面向党员干部,兼顾社会大众,分别阐释了各个德目的起源、涵义和本质,论述了每一德目与个人修养、社会和谐、国家治理的关系。该书前后历时三年,九易其稿,可谓精益求精。通读全书,不难看出,作者们在"继续讲好‘八德’故事"上的  相似文献   

10.
青年学者荆学民副教授著《人类信仰论》最近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列入“万物之灵”丛书出版。该书以“信仰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永恒方式、是相对区别于人类精神意识之知、情、意三大领域的第四领域”为学术  相似文献   

11.
一、任继愈先生的著作和科研工作任继愈先生是著作丰硕、有多项重大学术贡献的学者。他主编的《中国哲学史》(四卷本),作为大学教材,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新中国的哲学工作者。多年来一版再版,成为不朽的哲学名著:他撰写的研究佛教思想的论文,曾受到毛泽东主席的高度重视,后集为《汉唐佛教思想论集》出版,多年来也一版再版,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奠基之作,也得到了国际佛学研究界的广泛承认:  相似文献   

12.
狄德罗的《哲学思想录》,是商务印书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一种,采用了中国式的语录体,但却显得极其灵动而深刻。我每读一遍,都有不少心得,便不揣浅陋,做一些眉批。  相似文献   

13.
<正>《道教仪式丛书》是劳格文(John Lagerwey)、吕鹏志合作主编的一套丛书,主要出版有关各地现存道教仪式的科本汇编、调查报告或研究著作。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和筹备,这套丛书将从2014年起陆续问世。经过正式签约,丛书由新文丰出版公司和啬色园联合出版,且出版所需经费由啬色园独家赞助。丛书计划得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卓越学科领域计划第五轮"中国社会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及其执行机构之一香  相似文献   

14.
重玄学派是隋唐时期最重要的道教思想流派,以最具思辨特色而著称,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罗中枢教授所著《重玄之思》便是诸多学术成果中系统研究成玄英道教思想的一本新作。《重玄之思》出版于2010年10月,为国家985工程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学术丛书的一种。全书共分六章:重玄学产生的思想背  相似文献   

15.
<正>《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文化论丛》是中国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林存光先生主编的,国内首套专门就历史上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文化传统进行历史考察和义理阐释的丛书。该套丛书由我国知名学者方克立先生和刘泽华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丛书的前四册已由学习出版社于2017年8月出版。这是林先生及其研究团队近二十年来潜心研究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文化的智慧结晶,对儒家视域中的核心政治价值理念、历史功能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是近年来哲学理论界关注的焦点 ,一批有学术成就和影响的中青年学者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不少原创性的贡献 ,《哲学理论创新丛书》就是力求把他们的代表性成果进行清理与总结 ,并奉献给学术界。 2 0 0 2年 1月在《求是》杂志社召开了《哲学理论创新丛书》出版座谈会 ,专家学者就《丛书》的出版和哲学理论创新发表看法。韩庆祥 :《哲学理论创新丛书》的总体构想是 :( 1 )以“一批有较大学术影响的中青年学者”为创作主体 ;( 2 )以“哲学理论创新”为基础和核心。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改革…  相似文献   

17.
由刘湘溶和李培超两位教授主编的<体育伦理学研究丛书>前2卷(<体育伦理:理论视域与价值范导>、<绿色奥运:历史穿越及价值蕴涵>,以下简称"<丛书>")已于近期出版,<丛书>以其独特的学术理念、开阔的理论视野和富有创新价值的研究开创了体育伦理学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科理论平台.该书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8.
近十几年来,佛教学术文化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重印和新版的佛教书籍有近千种之多,涉及领域之广也是过去无法比拟的。但阐述佛教义理的专著见之不多,有影响的新著则更少,未免令人感到遗憾。可喜的是,佛教文化研究所主编的“中国佛教文化丛书”将在今年出版一批研究佛教义理的著作。这  相似文献   

19.
正刘乐恒著,商务印书馆2018年6月出版,共263页,是作者在博士后出站报告的基础上增补修改而成,系"珞珈国学丛书研究系列"之一。本书关注马一浮、熊十力、唐君毅、牟宗三四位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疏解他们藉由易学概念所申说之哲学思想,而探讨现代新儒家之易学论题与思想特色。全书共八章。第一章"寂感·观象·六艺——马一浮易学思想新诠"、第二章"《周易》语境下的‘本体—工夫’论——马一浮知能观疏解",通过梳理马一浮对"寂感""三易""观象""知能"等易学概念之阐发,揭示  相似文献   

20.
《逻辑之门》是当代著名逻辑学家约翰·范本特姆经典著作的中文翻译丛书,该丛书搜集了他的经典论文和主要著作。丛书的前三卷已经出版发行,在汉语世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四卷《逻辑、认识论和方法论》于2013年1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其内容主要集中在范本特姆对逻辑常项、认识论、科学方法论和逻辑哲学等方面的学术贡献,展示了他对逻辑与科学、哲学的关系问题的一些思想和观点。参与本书翻译的学者们都是目前活跃在国内外的青年学者,我们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对范本特姆教授进行了采访,并将他的回答整理如下,希望能跟更多的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