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舌尖上的中国》创造了中国纪录片的一个奇迹,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空前的视觉盛宴和美食狂潮。引起了观众强烈的精神共鸣和广泛的关注喜爱,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时至今日,相关话题仍然持续在微博、论坛和人们的讨论中发酵,带来了超越美食的思考。本文就片子的成功,从纪录片的制作、真实记录、创新理念以及商业化运作等方面对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进行了分析,以此分析纪录片创作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医疗题材纪录片《人间世》于2016年6月11日在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一经播出就获得了强烈的社会关注。《人间世》通过客观纪录影像,真实地展露了医院里的人生百态,呈现出复杂紧张的医患关系,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暌别两年之后,医疗题材纪录片《人间世》在2019年的新年伊始以全新一季内容震撼回归。在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共同策划下,由50位工作人员组成的纪录片摄制团队主要将镜头对准医院这个集聚社会矛盾的场所,历时两年的蹲守拍摄,将当下中国医疗行业的真实世态展现在观众面前,《人间世》第二季的成功得益于它的纪实手法和人文植根。  相似文献   

3.
正陈晓卿是著名的纪录片导演,一部中华美食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他红遍中国。2019年陈晓卿接拍《风味人间》第二季。那天,在查看螃蟹的资料时,陈晓卿突然发现单单是中国的螃蟹就有800多种,而且在不同的地区,还有不同的称呼。而在南方地区,螃蟹不同的生命阶段也有不同的名字,这些数字让他震惊。既然中国的螃  相似文献   

4.
计文 《天风》2012,(11):1-1
不久前,央视有一档节目叫《舌尖上的中国》,主要介绍各地中式菜肴的烹调,一播十分红火,被誉为是一部让人"口水与泪水齐流"的电视纪录片。与此同时,"舌尖上的"这一定语也跟着红遍大江南北的媒体与网络,于是,"舌尖上的城市"、"舌尖上的高考"……纷纷出现,"舌尖上"无疑成为当下最流行的热词。每个事物的流行总是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它往往是满足了一群人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5.
1992年初,北京大学正式成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以北大传统文化研究学科群的雄厚力量为基础,致力于推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成立伊始,即着手筹办大型学术集刊《国学研究》,并与美国南海公司合作拍摄中华文化系列讲座电视片。1993年5月,《国学研究》第一卷出版。1993年8月16日,《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署名文章,题为《国学,在燕园悄然兴起》,以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国学研究》第一卷为基础,报道了北京大学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该报编者按说:"在社会上商品经济大潮的拍击声中,北…  相似文献   

6.
9月15日,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乡约》栏目著名主持人肖东坡、编导杨瑞等一行8人到安龙县拍摄“中国民间绝技王”苗族青年杨光合专辑,前后共拍摄了三天,该专辑共55分钟。  相似文献   

7.
正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它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文人都曾为七夕竞相"折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妙诗佳词,我们不妨驻足回首,温习下七夕的来龙去脉和它浪漫的文化内涵。起初,七夕和星星有关。《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是现存文献中关  相似文献   

8.
关于"艺术性纪录片"的争论,在这一概念提出伊始就相应而生。到底什么是"艺术性纪录片"?它与当时的所谓"纪录性艺术片"有何关联?它到底是一种"纪录片"还是一种"艺术片"?针对这些问题,有关学者和电影人进行了相应的解答和阐述。但纵览这些讨论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关于历史文献上的梳理和概述,受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在当下我们在重新拾起"艺术性纪录片"这一概念以及相关的命题时,除了在历史话语的惯性内做一种理论性的阐述外,对于当时电影文本的研究和分析似乎可以提供给我们一条新的路径和角度。影片《大庆战歌》被视为第一部按照总理意图拍摄的"艺术性纪录片",它比较准确的代表了这一片种的某些风格和特质。  相似文献   

9.
2013年《爸爸去哪儿》的播出引起了中国真人秀节目的热潮,此后各种类型的真人秀节目竞相上演,然而节目内容泛化、抄袭模仿、过度消费明星、娱乐至上等弊端也令人诟病。2016年的《旋风孝子》是以"孝"为主题的真人秀节目,播出以后不仅取得高收视率,而且赢得广泛好评。真人秀主题从亲子类到孝道类,节目制作从版权引进到原创,体现了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变化发展,引起了人们的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10.
(2009年5月8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10年1月10日公布)第一条为了规范汉传佛教教务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  相似文献   

11.
(2009年5月8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10年1月10日公布)第一条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以及中国佛教协会有关规章制度和南传  相似文献   

12.
巴拉兹赋予纪录片“用画面记录人类历史的伟大使命”.英国BBC导演艾普特拍摄《人生七年》系列纪录片,横跨半个世纪,用黑白和彩色胶片,记录了12位英国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大半辈子的人生经历.从他们的时间简史般的影像时空里,可以窥视英国社会个体存在的人生百态缩影,宛如一段开放性的、流动的人生旅程,从中可以体味他们的命运无常带来的喜怒哀乐.导演以时间为叙述轴线,以1 2位真实个体的人生轨迹为社会剧本,犹如以上帝之眼,带领观众默默地观看和倾听时间隧道里演绎最真实的人生戏剧.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10,(1):6-7
<正>(2009年5月8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10年1月10日公布)第一条为了维护藏传佛教教职人员合法权益,规范藏传佛教教务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0,(1):4-5
<正>(2009年5月8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10年1月10日公布)第一条为了规范汉传佛教教务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1月26日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主席联席会讨论并提交七届四次常委联席扩大会议通过,2009年12月28日公布)第一条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和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0,(1):8-9
<正>(2009年5月8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10年1月10日公布)第一条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以及中国佛教协会有关规章制度和南传佛教教义教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20,(9)
正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简称《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凝聚着14亿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梦想。正如《求是》杂志发表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5月30日,"《周易》文化国际交流大会"在新疆特克斯成功召开。作为中国特克斯县第五届"天山文化旅游季"的系列活动之一,此次会议由中国周易学会主办,中共特克斯县委员会、特克斯县人民政府承办。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台湾慈济大学、台湾中华易经学会、清华大学、深圳大学、山东大学、特克斯县周易学会等10所机构的3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0,(1):3-4
<正>(2009年5月8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10年1月10日公布)第一条为了规范汉传佛教教务管理,维护汉传佛教教职人员合法权益,根据《宗教事务条例》、  相似文献   

20.
庞超  刘恒武 《法音》2019,(6):49-52
正《今昔物语集》作为一部成书于日本平安时代的民间故事集,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平安时代不同群体的情况。僧侣,作为平安时代重要的社会道德群体之一,在《今昔物语集》中出现频率较高。纵观《今昔物语集》,可以发现故事中的僧侣,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历史上有突出贡献的(被载入史籍)、有名有姓的僧人;第二类是使用了历史上存在的僧人名字,对他们的经历加以改造所形成的僧侣形象;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