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上半叶的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近代学术体系转换和研究范式转型的角度,回顾20世纪上半叶庄学研究并进行一定的分疏,以时间为经、问题为维,试图寻绎近代庄学源流、发展的脉络,从一个侧面呈现出近现代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传统学术研究的图景.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上半叶,列宾及其作品被介绍到中国并产生了深远影响。1897年日本人古城贞吉第一次将列宾介绍到我国。1921年沈泽民首次译介列宾生平和重要作品。《小说月报》、《苏联文艺》、《时代杂志》和《进步日报》是刊登列宾作品的媒介。胡根天、沈泽民、徐悲鸿、胡蛮、狄源沧等人是主要译介者。列宾对中国美术界影响深远,在20世纪中俄美术交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是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重镇。中俄之间历史与现实的政治关系、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是哈尔滨东正教产生与演进的基础。哈尔滨东正教史,既有与中国其它地区相似的一面,又在教会产生原因、组织机构、根本任务、历史阶段、录属关系等许多方面,有着自己非常特殊的历史轨迹。对世俗政权的高度依附性、鲜明的侨民性、对哈尔滨影响的复杂性等三个方面是其主要的特征。中俄两个异质文明之间的交往,是我们理解哈尔滨东正教发展史不可缺少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4.
亲爱的读者们 ,或许您们不曾体察到这一点 ,但是您们至今的生活已经在一个被称为“后现代”的时期度过。[1 ]“后现代”这个词对您们是熟知的。它萦绕在处处已有多年。它几乎总是突然出现在一篇文章的半途 ,出现在一次谈话的中间 ,出现在电台或电视的一次论辩过程中。结果 ,就说某种事物是后现代的 ,说他或她是某种人 ,就因为他或她是后现代的 ;一种奇异、费解的现象就可被解释为后现代的。这个意义可变的、暗示性的、又令人相信的术语 ,看来是暗指某种明确的、专门的事物 ,同时暗示着划时代的意义 ,这个术语说尽了某种事物的所有好的与所有…  相似文献   

5.
王照东  朱毅 《美与时代》2013,(7):108-110
20世纪上半叶东北地区传统椅类家具的装饰部位主要集中在靠背板、卷口两处;装饰手法主要是雕刻,尤以雕刻中的浮雕和透雕为主,装饰纹样以圆形适合纹样为主,纹样题材为花、卷草、祥云、瑞兽等动植物纹样和吉祥图案;结构上的接合方式为榫卯结合,适当涂胶。东北地区的椅类家具较传统家具有了一些变化:一是椅背出现斜度,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要求,舒适性提高;二是腿足吸收了西洋家具的装饰风格和装饰纹样,造型更加丰富、多雕刻,并强调方、圆的变化和曲线的优美;三是座面和扶手的变化,座面后部变窄,座面和扶手出现了软包,设计更趋向人性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讲述毛泽东的政治生涯开始,涵盖了他漫长人生的前半生.在本文所涵盖的时期结束时,毛泽东成为了党的余部的领导人,这时党刚刚从第二次几近灭绝的大围剿中幸存下来,必须适应新的环境和中国西北的人民群众,乃至应对来自日本的新威胁.因此,只有作为毛泽东后期生涯的序幕时,"早期毛泽东"看起来才有吸引力——这个时期,他正等待时机登上历史舞台.然而,毛泽东对中国农村革命的成功领导并非由偶然性或者深层的历史进程所决定.从本质上讲,毛泽东政治思想基础是在1937年打下的.虽然1937年最迫切的问题不是农村阶级斗争,而是抗日战争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巩固,但是农村革命再次成为1945年至1949年与国民党之间的国内战争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语言逻辑(The Logic of Language)又叫自然语言的逻辑(The Logic of Natural Language),是以自然语言中的逻辑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逻辑是研究推理的科学,语言逻辑就是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问题的科学。它与一般逻辑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它以自然语言为研究对象,是自然语言的语形学、语义学、语用学三者的综合。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问题,既可以用描述的方法,说明推理的过程,阐述推理的机制;也可以用形式化的方法,构建形式系统和语义模型,证明形式系统的一致性和完全性。用前一种方法形成的语言逻辑可以称为描述的语言逻辑,用后一…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国史学:特点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沛 《学海》2001,(4):38-43
20世纪历史剧变,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之表现出明显的特点中国史学的发展是和中国社会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史学理论研究是中国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中国史学的主要成就,首先是理论上的成就.这些特点也是中国史学的优点,规定了新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趋势.今日的中国正处在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中,历史研究不仅面临着尖锐的挑战,而且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美育:背景与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
柴文华 《哲学研究》2012,(9):40-46,127,128
墨学为先秦显学,至秦汉以后几近中绝。但是,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却出现了一股研究墨学的热潮,如胡适、冯友兰等人都有大量的墨学研究论著发表。如所周知,胡适是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的代表,冯友兰则是第一代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二人的文化立场可谓"大异而小同",但就他们对墨家学派的态度和看法而言,却是"大同而小异"。那么,为什么中国近现代思想  相似文献   

11.
邵静 《美与时代》2004,(8):14-16
人本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及其它哲学问题.在历史进入一个新世纪之后,回首百年中国音乐发展道路,并认真地进行哲学反思,的确是一项十分及时而紧迫的学术要求.音乐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要受到各种新的哲学思潮的影响.如果说,19世纪西方音乐在唯意志论、超人主义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音乐创作实践为基础,突破了古典主义风格的束缚,形成了以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为主流的音乐风格,那么,20世纪西方艺术及音乐则在当代哲学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冲击与推动下,形成了具有鲜明风格的新特点.在这个问题上,我想站在人本主义的角度以音乐与人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结合20世纪中国音乐的发展,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邹容(1885-1905),原名绍陶,字蔚丹,四川巴县人。1902年留学日本,进东京同文书院。1903年元旦, 借留日学生新年团拜会而登台演说,发表“不推翻清政府就不能救中国”的革命言论。自此,每有类似集会,都“争先演说,犀利悲壮,鲜与伦比”,颇有影响。1903年 4月回到上海,与章太炎同寓,因思想政治接近而建立友谊。5月间,发起创立中国学生同盟会。与此同时,留日期间已开始写作的革命论著完成,柳亚子、蔡元培、黄宗仰等集资,大同书局正式出版,署名为“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这一著作就是被誉为近代中国“人权宣言”的《革命军》。章太炎为其作序,刊登于《苏报》,因之  相似文献   

13.
《孔子圣迹图》是依据《史记·孔子世家》,兼及《论语》、《孟子》、《孔子家语》等所载孔子生平事迹为主题创作的连环画,被西方艺术史领域纳为"圣人画传"(pictorial biography/hagiography)或"叙事画"(narrative illustration)。它是研究孔子图像和相关历史文化艺术的珍贵文献。其艺术风格受早期中国圣贤画像、讽谏画以及宗教画传等影响,大约形成于唐宋以后,成熟于元明时期(学术界说法不一),传世作品多见于明清以降。《孔子圣迹图》学术史与其艺术史一同发展,至今已有数百年时间。中国、海外日韩儒家文化圈、欧美均形成区域性学术史。本文对《孔子圣迹图》20世纪以来近现代学术史的研究成果、存疑、争议、局限和发展方向进行全面回顾和展望,包括:(1)创作主题与研究范畴。(2)最早的《孔子圣迹图》。(3)风格起源与演变。(4)媒介与版本。(5)文本来源。(6)资助者、创作意图与受众。(7)收藏与编目。(8)海外制作与传播。(9)研究方法与视角。(10)研究局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自然美问题作为"美学论争的第二大问题"出现,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在"美学大讨论"中主要有以吕荧、高尔泰为代表的"主观派",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统一派"和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社会派"。关于自然美问题的论争则主要集中在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和以李泽厚为代表的社会派之间。论争有两个方面:自然美的有无问题与自然美的根源问题。朱光潜、蔡仪、李泽厚都有着各自严密的论证,但仍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辅仁大学的画家为代表的天主教“艺人之家”绘画团体,组织了一批对中国天主教绘画有兴趣的师生进行天主教本土绘画创作.他们的天主教绘画作品充分运用中国式的表达方法,体现中国韵味.这些作品在艺术风格、绘画技法上都有所创新,是对天主教绘画中国化的有益尝试. 本文拟对这一时期同题材的中西绘画作品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20世纪中国传统绘画发展过程中的地方画派为研究对象,对上海地区的海派、北京地区的京派、广东的岭南画派、西安的长安画派、南京的金陵画派的艺术风格与观念、代表画家及作品等进行了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动的时代。戊戍变法的失败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清了旧的封建王朝的腐朽本质,酝酿了世纪初从思想文化上彻底摒除传统模式、寻求新思路的巨大震荡,一种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在西方列强即将肢解这个数千年文明古国的危机的压力下,为民族生存探索一条拯救之道的忧世情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猛烈地在中国大地上蔓延开来。梁启超、严复等人对西方启蒙思想的大量引进,孙中山、章太炎等人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的身体力行,及辛亥革命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形成了一波又一波的思想解放和精神启蒙的浪潮。正是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哲学论纲方松华一般说来,20世纪的中国哲学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一)准备期,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这一时期,各种思想还处于介绍阶段,而固有的文化传统又处于一种激烈的批判之中,真正的哲学交锋尚未展开,因此真正开启和创立20世纪中国哲学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中国医学思想史断想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10005)王一方置身于世纪之交的门槛边,回眸这个具有丰富内涵与色彩的大时代,场景纷繁的一幕幕映出厚重与激荡的个性。也引出一些关于20世纪中国医学思想史的思考,未成系统,先作为断想抛出,以激发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汪顺宁 《哲学动态》2002,3(6):42-45
一 自梁启超在1902年10月16日的<新民丛报>上撰文将尼采思想首次引入中国之后,迄今已整整一百周年.从唐俟(鲁迅)[1]开始至今,尼采文本的中译本之多,已经不少于十个(含全译本和节译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