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华 《美与时代》2005,(1):70-71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确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现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为每个高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指导思想.对舞蹈教学,强调"舞蹈技能的学习固然是重要的,而音乐感知、体验及综合艺术素养,也不可忽视".并指出在教学中,"应注意音乐、舞蹈学习的有机结合",还对普通高中舞蹈教学内容明确了七条标准.这为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的舞蹈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宗白华先生认为,舞蹈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并且各门艺术与舞蹈都具有相通性,即都倾向于舞蹈,表现出一种宗先生所说的"舞蹈精神"。"舞蹈精神"指的是中国的绘画、戏剧、书法等艺术中共同表现出来的动态、节奏和韵律,呈现出的一种运动、飞舞的状态,主要体现在它们共有的飞动之美和空间感觉上。而这两方面最终都通于"道",体现了宗白华先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刻领悟力和洞察力。  相似文献   

3.
音乐剧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舞台戏剧艺术,它包含了艺术门类中绝大多数品种,如音乐、舞蹈、戏剧、诗歌、绘画、甚至电影,魔术等.其中音乐、舞蹈、戏剧和舞美是音乐剧最重要、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通过这些要素的整合来讲述故事、刻画人物、表达要领、并根据剧情的需要使这些成分在剧中所呈现的比重、面貌有所区别[1].  相似文献   

4.
孙倩 《美与时代》2004,(9):61-63
"舞蹈艺术赏析"课程在全国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材,出现了随意、松散、杂乱、"各自为政"的不规范局面,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如何合理、科学地构建"舞蹈艺术赏析"课程,是我们当前急需认真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有118处提及"有机",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诗学等多个方面,"有机"一词贯穿全书。把握好"有机"这一概念,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苏珊·朗格的美学思想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和方法。在朗格看来,"生命形式"和"有机形式"有着必然的联系,生命形式论就是有机形式论的一种,经自由变化之后最终变成了生命形式论。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把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良人才,除了专业技能课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影视艺术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将影视艺术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有效的结合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从而提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发挥音乐教学中的协同作用,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是目前广大音乐教师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音乐教学中的"协同效应".即:音乐鉴赏、表现与创造之间;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之间;音乐与其他文化学科之间以及音乐课堂内外之间的"协同效应".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音乐教学中发挥"协同效应"是新课标背景下搞好音乐教学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21实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科技迅速发展,学术上交流频繁,学科间交叉融汇,已成为文化发展的一大特色.这种跨领域、跨学科的文化交融现象,反应在艺术教育中,就形成了综合性艺术教育思想.文化发展和自然现象发展规律相似,总是纵横交织,不断演化的.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综合性艺术课程的构想和理念的提出,对于音乐和美术课程的交融,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帆 《美与时代》2007,(12):110-112
"音乐剧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舞台戏剧艺术.它的构成要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艺术品种--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和声光艺术,甚至也包括了电影、杂技、魔术等等.[1]  相似文献   

10.
2011年3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发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这是我国27年来第4次更新学科目录.新目录中,原为"文学"门类下一级学科的"艺术学",独立成为我国第13个学科门类"艺术学",下设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经过多年的努力,艺术学终于自立门户,这不仅可以看出艺术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力量,而且也为艺术学学科的自主性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艺术学就是研究关于艺术的本质、创造、欣赏、美的效果、起源、发展、作用和种类的原理和规律的科学.这是艺术学的目的,同时也是艺术学的意义."[1]在艺术学下设的五个一级学科中,艺术学原理可谓是其他艺术学科的基础.它通过打通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壁垒,探寻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联,从而构建涵盖各门类艺术的普遍规律的宏观理论体系[2].因此,艺术学理论对于整个艺术学学术水平和研究水平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弗兰克·布朗温爵士是英国美术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杰出艺术家。他也是"最有才能的英国画家之一",他对装饰艺术的发展有着独特的贡献。他潜心钻研不同艺术门类,以及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而产生的巨大能量和带来的不同的艺术感悟。在装饰艺术道路上,布朗温不断寻找创新的表达方式和设计理念,虽然路途坎坷,但是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在装饰设计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他的很多装饰理念以及他所强调的"要打破规则,遵从自己的想法"的理念仍为许多设计师所遵从。  相似文献   

12.
急待建立艺术医学云南省云县漫湾镇医院(675805)董开全近几年来,国外正兴起一门新兴的人类健康学—艺术医学。所谓艺术医学,即是以艺术为手段,如音乐、舞蹈、戏剧、绘画、书法等来治疗心身疾病的医学科学。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许多疾病不但有生理、生化、病理...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课程观对世界各国的学校美术教育观念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在后现代课程观念影响下,学校美术教育更注重美术与文化及社会的联系,特别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具有开放性的、既能容纳又能扩展的美术课程成为世界各国美术教育改革的焦点。在此理念指导下的美术课程中,课程资源已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自身,而拓展至更广泛的范围。当今,在新一轮美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已成为美术教育研究的新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邓斌 《美与时代》2014,(8):86-86
舞蹈是一种通过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舞蹈演员能够根据任何音乐节奏跳出相应的舞蹈。舞蹈作为八大艺术之一,是唯一一个通过身体语言传达情感的行为艺术,而这种“心智交流”表达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舞蹈演员对艺术感悟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美术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开发与设计美术教育课题,成为新时期美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试行)>的精神,为美术教育课题设计提供了支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歌剧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很强的艺术,有着极大极强的艺术魅力.它综合的体现了文学中的敞文、诗歌,戏剧中的情节、冲突,音乐中的旋律、声响,美术中的意境、氛围等,这种集中性的表现形式使歌剧成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品种.歌剧在中国的探索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它在中国生根、成长、发展,在最初时期就奠定了中国歌剧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中国新歌剧的里程碑<白毛女>为中国歌剧的发展做出了一个榜样.  相似文献   

17.
田钰 《美与时代》2014,(10):101-101
众所周知,从舞蹈艺术诞生的那一刻起,音乐和舞蹈就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舞蹈需要音乐来表达情绪、体现个性、烘托气氛、塑造形象等,而音乐则需要通过舞蹈来表达自己内在的情感,关于两者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难以有一个统一的观点和看法。舞蹈艺术是创作者把不同的艺术手段(舞蹈形体动作和音乐音响)结合起来的产物,无需强分轩轾。在文中笔者着重进行了对舞蹈和音乐异同的探讨,试图阐述舞蹈艺术中音乐和舞蹈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歌剧中,戏剧因素与音乐因素这两者必不可少。歌剧在17世纪的繁荣受益于意大利声乐艺术的迅猛发展。到了后期,由于美声唱法在歌剧中带有强烈的炫技成分,使得歌剧的审美趣味更偏向于歌唱技术的体现。反之,戏剧的重要性逐步退居后位,淡出了创作者、表演者与参与者(观众)的"视线"。歌剧中戏剧与音乐之间的关系经历了由一方的压制性到"此消彼长",再到后来的协调合作,其中涉及格鲁克歌剧改革以及创作大师瓦格纳对改革歌剧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学前儿童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在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儿童教育中艺术教育至关重要.《幼儿园指导纲要》中的艺术教育部分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儿童喜欢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在美术绘画活动中能够交流感情,表达内心想要表达的感受.孩子们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视觉符号,构成独特的画面空间,去表现个人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获得成就感,得到满足感.在愉快的创作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感知能力、创造能力和操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他们画出来的也许不够完美,也许离我们的真实生活还有一些差距,但他们是在创造"艺术",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作品",他们在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传达感情.  相似文献   

20.
当下的美术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缺少对美术教育专业预期岗位职责的认识,为了提升美术教育学生的从业能力,明确自身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提高专业素养,达到精准就业的目的,根据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指定的课程标准,针对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中"美术表现""创意实践"这两个方面来探讨造型与表现对人创新意识的作用。通过艺术形态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至关重要,"造型与表现"是展开主题性艺术创作的基础,也是学习美术课程的基础。实践证明,美术中对"造型与表现"的培养有助于情感陶冶、人格塑造、思维开发,激发美术教育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培养锻炼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尤其是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