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妹丁晓     
有一个叫丁晓的川妹子,1976年出生于成都金堂县普通农民家庭。因为家里贫困,初中毕业后,她便辍学打工供弟弟读书。在亲戚的安排下,她进入一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前不久收到了一封来信,写信人是一位在广东打工的年轻姑娘,她在来信中提到了她的一些苦恼,现摘要如下: “前不久,我认识了一位同乡的姑娘,她比我大1岁,说她是女孩,确是女儿身。但她的装束打扮,一举手一投足,甚至心理活动以至思想都是男性化的。她结实魁梧得使一些男性都自愧不如。一  相似文献   

3.
程殿元 《天风》2004,(5):48-48
一件极为平凡的小事,一旦充满了神的爱,她便会成为荣耀主名的一首颂歌。 这是一件发生在2003年秋天的事。 孙召萍姐妹是我们燕尾教会600多名信徒中唯一有承包土地的人,她家五口人,女儿在外打工,两个男孩在外地上学,她与丈夫在家忙着农活。每逢春节时,孩子们都回家团聚,女儿给家人述说着打工趣闻;两个男孩各自向家长汇报学习情况和讲说校园里的温暖。召萍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每逢假日(特别是寒暑假),当你走进工厂、商场、酒店和洗车场,略加注意,便会发现一张张稚气而又青春的脸孔。假期打工,已是当今部分中学生的新时尚。中学生打工一族的兴起,在校门外筑起一道新风景线,也给学校、家庭的教育工作引发了新的问题。中学生打工出于什么心态呢?概括起来说,有以下类型。 实践锻炼型。章红是在校的三年级中专生,寒假期间应聘到国际大酒店西餐厅当了20天的临时服务员,每日站十几个小时,经常上夜班或加班加点。虽然工作很辛苦,但她却毫无悔意,她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社会实践。上学时总是家庭、学校“两点成一线”,接触社会少,能力锻炼不多,通过假期打工  相似文献   

5.
97年3月,我在陕西礼泉县赵镇胡寨村为一个教友打工,白天干活,晚上和教友们在圣堂里念经、参与弥撒。一天堂里来了一名陌生的妇女,她问我是不是教友,我说是的,她说那咱们是一家人。我是97年元月26日入教的,这是我首次听到这样的话。因为她和我都是教友,都是...  相似文献   

6.
爱的怯懦     
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她亦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模糊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地打到她的卡上。她也曾想过要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里吃一顿简单的饭。  相似文献   

7.
3年前,高考落榜的秦超从老家江苏的一个小镇来到北京打工。就在她身上现金所剩无几,已打好行囊正出门赶车去火车站准备返家时,房东阿姨说有一家汽车销售公司通知她去上班。  相似文献   

8.
爱的怯懦     
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她亦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模糊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做风餐露宿的民工,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地打到她的卡上。她也曾想过要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  相似文献   

9.
情感饥饿,“留守孩子”期待心理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11月,一场悲剧在鄂东大别山区一个打工者家庭里发生。因为母亲长期在外打工,浠水县清泉镇13岁的小女孩小雪(化名)感受不到母爱与家庭的温暖,最后选择了自杀。她在日记里写道:“我好想妈妈,又好想哭。妈妈从我读(小学)一年级就在外面打工,只有过年那短短的一段时间才能与妈妈在一起。每当有别的孩子的妈妈在给自己孩子送菜的时候,我总是想:要是我家不穷该有多好,如果家里不穷,妈妈就可以在家里,不必长年在外打工……”2004年春天,湖北省竹山县某中学高一年级一位名叫小强的同学也突然失踪了。一封长达15页的万言遗书揭开了他的出走之谜…  相似文献   

10.
就地淘金     
小镇上绝大多数年轻人都南下北上打工去了。这些远走他乡的淘金者靠出卖力气和智慧换来的血汗钱,给贫穷落后的小镇缓缓输入营养,让小镇渐渐泛出了一丝血色和活力。多年来,这里的人们固执而死板地认为,交通闭塞、资源贫瘠的小镇,要想致富只有打工这条路。因此,小镇几乎形成了这样一种价值观:不出去打工挣钱的年轻人就没有出息,没有志向,就被人瞧不起,甚至在当地找对象都倍受歧视和挑剔。镇上有一位幼师毕业的姑娘,因为找不到工作也被迫加入了打工大军。然而因她长得娇小,生得文弱,手无缚鸡之力,根本不是靠力气谋生的料,重活干…  相似文献   

11.
正她出生在西柏坡一个封闭的小山村,从小就对画画感兴趣,家乡的山水都是她画画的对象。她经常拿树枝当笔,贫瘠的土地当纸,蹲在地上有模有样地画很长时间。14岁那年,她初中毕业了,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选择去石家庄打工。她先后做过鸡场饲养员、纺织厂工人、餐厅服务员。但是无论做什么,她心中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我要学画画!  相似文献   

12.
徐蛟是一个80后姑娘。2011年,她来到四川宜宾打工,为了增加收入,徐蛟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去一些家政公司接活儿,扫地、清理垃圾、擦玻璃什么都做,一天能赚个六七十元钱。  相似文献   

13.
3月15日《解放日报》周末版上报道了一位名叫林依香的上海下岗女工,勇敢地选择了去北京打工当保姆,由于工作努力,信誉又好,现在办起了“依香月嫂家政服务中心”,使远近打工的许多姊妹也投了过来,此事曾破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分别报道,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3年前,“命运之神”无情地将她推向了生活的困境:失去工作、和丈夫离异、女儿将远赴北  相似文献   

14.
我给大家讲一个女孩儿真实的故事:她出生在偏远的林区,从小就被父母认定是克星,6岁和11岁两次被送人,在饱受磨难后想方设法逃回了家。家里不可能供她上中学,她自学了初中的全部课程,在林区高中借考中却是第一名。林区高中破格录取了她,可她由于两次送人两次逃回,已经没有产口了,她顶替堂姐的身份读的高中,当然,她现在的名字也是堂姐的。3年高中她是边打工边上学的,没有人给她拿那费用。1995年,她考上了大学,她是那个林区有史以来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可仅在大学校园里生活一周就退学了,因为父亲病重等着钱治病。1996年,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吉林工业大学。当然,她的全部费用都得靠自己解决,每个月还得给多病的父亲寄回150元。她同  相似文献   

15.
正前几天看到一个广告,我突然想起了曾经的一个香港客户。她是一个大陆女孩,她不是那种在香港毕业就留下来工作的,而是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又跳槽去香港的,这样会比毕业直接留下来工作还要艰难许多,无论从语言、习惯,还是背景来说。我们熟悉了之后,偶尔她会跟我讲很多困难,比如老外老板的难伺候,香港打工族的加班与拼命的  相似文献   

16.
几年前,她从中国的一所名牌高校毕业后,以留学生身份来到新西兰的惠灵顿市。紧张的学习之余,她在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打工。新西兰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岛国,不仅风光绮丽,气候独特,而且盛产闻名世界的奇异果。这种水果表皮光滑,顶部有一个"鸟嘴",酷似该国的国鸟,它口感香甜多汁,果肉色泽诱人,还有独特的瘦身、美容功效,果品畅销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成  相似文献   

17.
计文 《天风》2010,(9):1-1
一次,我从医院出来,遇上一位来城打工的初信者。“牧师,你在这里探望吗?”“不,是我自己在求医。”“啊?”她的神色显得很惊讶:“牧师你怎么也会生病?”我或许能理解这位姊妹,也许在她看来,牧师是神的仆人,为神辛苦作工,神自然得格外照顾,怎么会生病呢?可是这位纯朴善良的姊妹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牧师也是人!”是的,“牧师也是人”这个事实常被一些人忘记。  相似文献   

18.
那个春天清朗得令人心里持续发烫。我坐在公园的石条凳上,温婉的阳光像飞来飞去的蝴蝶,想在我的板寸头上栖息。我和阳光在等待一场春天的约会,那个网上认识的女孩子说要卖些标本给我。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反正我们约定了,她从合肥打工的小厂赶来我所在的城市。为什么要卖掉标本呢,她告诉我这里面有一个美好的故事。而我喜欢冒险,素来对故事抱有莫大的兴趣,就说那2000元钱我掏了,你把标本送来吧。  相似文献   

19.
正梁阳工作了几年,一直是普通职员。 有一天去看舅舅,做生意的舅舅对她的现状很不满意。梁阳抗议说:"我一打工的小职员,哪有您这老板气象。"舅舅说:"我并非天生就是老板,是先有老板思维,才成为老板的。"梁阳一愣,舅舅说得似乎有道理,再联想自己几年来的表现,确实是典型的打工思维。就在这时,有个同学说亲戚开了家贸易公司,主营包装制品,问梁阳是否愿意去。梁阳忍不住就想,按照舅舅说的老板思维,  相似文献   

20.
正网红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有些因恶搞、作秀、炒作而深受诟病,而李子柒的出现恰似一股清流,她插秧种田、酿酒烹饪、制衣造纸,乐在其中,把农村劳作和柴米油盐变成了田园诗,她用古风古韵的唯美视频传播着中国文化。李子柒命途多舛,从小成了孤儿,跟奶奶生活,14岁时辍学外出打工,经历了八年的漂泊生活,做过饭店服务员、酒吧DJ。城市打拼并没有改变她的人生,而是让她尝尽了生存的艰难。2012年,奶奶生病,孝顺的子柒为了不让自己后悔,毅然回到乡村陪伴奶奶,她说:"离得近一点,我也安心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