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乏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也是最让患者痛苦的症状之一,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癌症相关性乏力是一种令人痛苦的持续性的主观疲劳感觉,与癌症或癌症治疗有关,且干扰正常生活。本文着重从心理和精神药物干预方面综述癌症相关性乏力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减轻心理痛苦和提高社会心理支持的干预可降低肿瘤患者乏力的水平,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心理教育、冥想、正念减压、放松训练。一些中枢兴奋剂、抗抑郁药、抗痴呆药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乏力,但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2.
综合医院中的躯体疾病患者多伴发明显的抑郁等多种心理反应[1].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也不例外,抑郁是最常见的心理反应,并表现出高自杀率.其他心理反应还有焦虑、治疗不配合等.针对这些患者,需要医护工作者仔细观察,早期发现并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训练,必要时给予有效的精神药物治疗[2].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自2003年1月~2005年6月,采用心理干预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伴有焦虑/抑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周期及费用的影响,将100例COPD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增加心理干预,结果显示与入院时比较,心理干预组HAD评分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HAD评分也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住院治疗周期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显著减少(P<0.05).因此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COPD患者心理障碍,减少住院周期和费用,对COPD患者是较好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抗精神病药物的发展使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有了更多选择,特别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出现使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有了新的希望,于是出现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逐渐替代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趋势.同时也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第二代并不一定比第一代更有优势.所以综合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和每种药物的特点,做到个体化用药是正确的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心理干预配合无痛麻醉技术的临床效果,寻求一种更有利于减轻患者恐惧心理的技术方法,将80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心理干预配合无痛麻醉镇痛的患者,对照组为注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镇痛的患者。观察两组在牙髓治疗中患者的恐惧程度与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心理干预配合无痛麻醉的实验组与注射利多卡因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恐惧程度明显比对照组低。提示心理干预配合无痛麻醉可以明显减轻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母性行为是一个复杂的本能行为,可以作为研究药物影响社会行为的一个有效模型。人和动物的母性行为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很多临床上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像氟哌啶醇、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哌唑和氨磺必利都会破坏一种或几种母性反应(比如:幼鼠叼回、舔幼鼠、筑巢行为等)。在阐述产生母性行为的生物学机制的基础上,我们综述了近年来抗精神病药对母性行为的影响及其神经生理机制,并且讨论了这些前临床研究的潜在临床意义。我们认为抗精神病药主要是通过抑制母性动机来影响母性行为的主动成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镇静对于母性行为的破坏起了重要作用。受体机制上,典型抗精神病药破坏母性行为主要是通过抑制D2受体,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则主要通过抑制5-HT2A/2C受体。包括伏隔核壳区在内的相关奖赏环路是抗精神病药影响母性行为的主要神经网络。这一系列的研究不仅增加了对调控母性行为神经化学机制的理解,也有助于理解抗精神病药的治疗范围及其副作用,并帮助我们理解抗精神病药对人类母性关怀的影响及机制,改善或减弱抗精神病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以便提出更好治疗精神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拜昂是20世纪后半期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客体关系思想家和实践者之一.在精神病理学方面,他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在咨询室中引起了一场分析师理解患者的革命.拜昂认为,精神病是先天倾向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格既包括精神病部分也包括非精神病部分;在治疗中,分析师应该保持一种无记无欲的态度,以达到精神分析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病情较重,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患者常存在严重的心理痛苦。心理痛苦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影响着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身心症状,降低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本文着重从相关因素、干预措施等方面综述肺癌患者心理痛苦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全面检索分析文献后发现:吸烟、病程、治疗方式、症状负担等均可不同程度引起肺癌患者心理痛苦;有效的干预方式主要有心理社会干预、药物干预及补充替代疗法。临床工作者应加强对肺癌患者心理痛苦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探讨动机谈话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采用实验对照研究方法,采用动机谈话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服药、体力活动等依从性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是动机谈话在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前的心理危机对其治疗有极大的负影响.本文作者首先列举了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前心理危机的主要危害,并详细分析了其心理危机的产生原因.然后针对性地提出了该类患者手术前心理危机可能的干预对策,同时列举一些采取了这些心理干预取得显著疗效的医院,充分证明心理干预在该类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最后面对目前该类患者手术前医疗状况的不足,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