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器械治疗虽然不能完全消除房颤,但起搏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房颤的负荷、能够快速终止房颤发作,房室结消融+双心室起搏治疗既能缓解房颤快速心室率时的症状,也使得心室得以再同步化治疗.经皮左心耳堵闭术可以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并避免长期应用抗凝药物.在越来越多的房颤患者中,还是有一部分患者仍然有器械治疗的适应证的.  相似文献   

2.
器械治疗虽然不能完全消除房颤,但起搏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房颤的负荷、能够快速终止房颤发作,房室结消融+双心室起搏治疗既能缓解房颤快速心室率时的症状,也使得·心室得以再同步化治疗。经皮左心耳堵闭术可以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并避免长期应用抗凝药物。在越来越多的房颤患者中,还是有一部分患者仍然有器械治疗的适应讧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老年房颤的流行病学和其主要并发症.介绍了老年房颤的血栓栓塞的危险评估、抗凝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抗凝药物的选择、抗凝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展望等五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于心房颤动(房颤)必须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好房颤的治疗策略,包括节律控制、频率控制和抗凝治疗。不管哪种策略,药物治疗都是大多数房颤患者的一线方法,需要针对不同的策略选择好和使用好抗心律失常药物,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发生率很高,我国为0.77%,估计有1 000万患者.房颤分类为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房颤病因众多,包括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衰、甲亢及冠心痛等.房颤危害严重,房颤引发卒中高出5倍,房颤促进或加重心衰,房颤增加痴呆2倍.房颤增加病死率,严重降低患者生命质量.房颤治疗决策主要恢复正常窦性心律,并预防其复发和控制心室率与抗凝治疗预防血栓事件.  相似文献   

6.
心房颤动发生率很高,我国为0.77%,估计有1000万患者。房颤分类为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房颤病因众多,包括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衰、甲亢及冠心病等。房颤危害严重,房颤引发卒中高出5倍,房颤促进或加重心衰,房颤增加痴呆2倍。房颤增加病死率,严重降低患者生命质量。房颤治疗决策主要恢复正常窦性心律,并预防其复发和控制心室率与抗凝治疗预防血栓事件。  相似文献   

7.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及干预对高龄非瓣膜性房颤(NVAF)患者华法林抗凝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选择年龄≥80岁、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NVAF住院患者158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75例,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同时行CGA及针对性干预,对照组83例,仅进行华法林抗凝治疗,随访12个月~24个月。主要观察终点为栓塞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显示,总栓塞发生率及总出血发生率试验组分别为3.23%、4.84%,对照组分别为15.1%、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常见老年综合征的评估与干预可提高高龄NVAF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减少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8.
心房纤颤增加缺血性脑中风4倍~5倍,抗凝治疗可减少60%的缺血性脑中风,但是同时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尤其是脑出血.我国是脑中风,特别是出血性脑中风的高发国家,所以对于房颤抗凝的临床决策往往偏保守,造成我国房颤患者抗凝比例很低.本文就如何在我国房颤患者中进行抗凝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9.
首先应明确房颤的病因,积极治疗控制房颤的基础疾病,对于需要手术矫治心脏病患者,才考虑选用手术治疗合并的房颤.对阵发性房颤,首选药物或电复率,而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药物不良反应的各类型房颤,可考虑择期导管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10.
阵发性心房纤颤与持续性心房纤颤同样面临着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而关于阵发性房颤是否需要华法林抗凝治疗是目前争论热点问题。阵发性房颤是否抗凝治疗使患者面临着严重出血或血栓栓塞风险。循证医学论证了阵发性房颤抗凝治疗必要性及风险性,并且由于阵发性房颤患者有着不同的脑卒中及出血风险,个体差异的绝对性和多样性客观上要求对患者进行风险/效益比评估,在循证医学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