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人文关怀是对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命运和前途的关心,是对人性和人权的尊重和保护,是对人独立思想和人格的容许与提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急诊医学的发展和完善,越来越需要重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也就是对病人人权和人格的重视。在急诊医学教学当中,不但要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的素养,教师同时要重视医学生自身对人文关怀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人文关怀是对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命运和前途的关心,是对人性和人权的尊重和保护,是对人独立思想和人格的容许与提倡.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急诊医学的发展和完善,越来越需要重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也就是对病人人权和人格的重视.在急诊医学教学当中,不但要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培养医学生人文关怀的素养,教师同时要重视医学生自身对人文关怀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医学院校应将培养医学生社区卫生服务技能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将此项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分析了医学生临床实习现状,论述其进行社区医学实践的意义,并着重结合国外医学生社区临床实践情况的基础上,对我国医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临床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社区医疗文化的分析,对医学的文化性与医学的人文性、社区卫生服务与医学人文、社区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和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和阐述。提出社区卫生服务必须重视医学人文,更加关注社区文化相关的治疗和照护,注重对社区医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才能解决社区医疗服务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应该在本土文化中研究和重塑属于本土的医学人文精神,着重在传统医学文化基础上,发掘和发展基于本土的医学人文教育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医学作为双重属性的学科,决定了医学本身的两大支柱——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缺少任何一方的医学都是不健全的医学[1].医学人文情怀的培养如果只注重理论教学不关注实践教学,好比鸟儿双翼折断一只,难以飞行,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在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传统的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使得个性张扬的90后医学生无兴趣,这不能不引起医学人文课程执教者与管理者的思考,如何开展实践教学,用什么形式来积极引导90后医学生参与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并在其中有所认识、有所提高、有所收获,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以启发式教学作为指导思想,运用合作学习模式、问题—发现教学模式和讲授法、讨论法、训练与实践式等教学方法来教授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医患沟通技能。通过SEGUE量表和标准化病人评价教学效果。研究显示,实施教学前医学生SEGUE量表评分为(11.08±3.87)分,教学后评分(19.32±2.04)分,经比较(t检验)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标准化病人主观评价该班级学生在教学后医患沟通技能有明显提高。因此,在医学生中,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相组合进行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医患沟通技能教学的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西方关怀思想显现为由"关怀"向"人文关怀"递进、由"人文关怀"向"身体关怀"转向、由"身体关怀"向"医学关怀"迁移的演进过程。廓清、重建和升华医学关怀的理念、认知和行为。医学关怀是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身心疾患、身体感受、具身情绪和社会适应给予的关注、关情、关爱。医学人文关怀、医学技术关怀和医学服务关怀构成医学关怀的三个维度,形成以医学人文关怀为纲、医学技术关怀为用、医学服务关怀为媒的整体结构。在医学关怀的"三维一体"的图式中,医学人文关怀给身体以灵魂慰藉、医学技术关怀给身体以物质支撑、医学服务关怀给身体以温暖感受,协同完成医学关怀这一医学的终极使命。  相似文献   

8.
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日益凸显出对医学生加强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如何进行有效的医学人文教育成为当下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高等医药院校的学校教育的角度探讨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依据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在特性提出构筑立体网络式学校医学人文教育的新模式,即从高等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医学人文课程规划、专家学者讲座以及医学生社会实践等多侧面、多途径渗透医学人文教育,形成医学人文教育的“合力”,使医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成长氛围等都浸润一定的医学人文因素,逐步使其成为既掌握当代医学科学技术又具有内在医学人文修养的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优秀的卫生事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从医学的目的与医学本质出发,重新界定了医学人文关怀,医护人员在对病人的医疗过程中,以尊重病人的人格和重视病人的需求为前提,以关爱和友善的态度为特征,以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之建立为标志的职业理念。进而明确其主客体关系、确认其医学固有属性之性质并强调其积极主动的实践意义,阐述如何使医学人文关怀的意识和理念根植于医学生心灵、体现于医疗卫生工作之中并真正成为医务工作者的一种自在的职业本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在在线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主要从在线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课程的设置、将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融入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利用在线课程资源打造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教师队伍、利用网络环境在线宣传和组织学生参与人文活动及医学人文素质教学评价网络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实践。在线教育模式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使医学生从"关注疾病"转为"关注患者",使其树立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维护生命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