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儒家以其特有的超越理念昭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儒家的"内在超越"有两个基本要素与市场经济的精神生活方式的转变相适应:一是"在世超越",二是责任意识.儒家的超越观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
丁为祥 《学海》2007,(6):24-30
在邓晓芒对传统道德伦理的系统批评中,"关公战秦琼"式的主观剪裁构成了他的逻辑剪刀;而建立在"路人"基础上的法律意识则成为他权衡传统道德伦理有无价值的唯一标准,并且也是他对后者进行挑剔的理论长矛;至于原子公民,则既代表着其自炫自誉的现代化招牌,同时也是其借以自我保护的精神盔甲.所有这些,其实都是邓先生"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之"文革"情结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传统德性之一的"谦"德,一般指谦逊、谦卑和谦虚.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阐述了"谦"的含义和根据,而且还论证了"谦"的价值.一般认为,"谦"的价值在于其有益于修德、为学、待人和持业.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重视"谦"德,以至于出现了某种过谦的倾向.西方亦有"谦"的传统,不过与中国古代的"谦"德相比,西方的"谦"德不易走向极端化.当代中国社会虽然正在向现代性社会转型,但"谦"德仍然有其价值.我们应当在接续传统精华的同时,吸取西方"谦"德的有益成分,以重塑适应当代中国社会的"谦"德.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装饰材料方面的一大情结是恋木情结。自古以来,木材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经济、文化、宗教、技术、审美的多种因素直接影响了恋木情结的生成。恋木情结的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观念。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木材装饰的特质与我国古代的社会文化背景相适应,自然而然形成了独到又富有魅力的建筑装饰文化。  相似文献   

5.
家庭在从传统到现代以及现代社会的秩序重建中扮演了重要的伦理角色。这种形态上的转变以及逻辑上的发展演化,可以归纳为两个"双螺旋"的独特结构。其一,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家庭伦理既有作为自然伦理形态面临解体的一面,同时又具有作为现代社会客观伦理开端的另一方面,家庭伦理在二者的相互交织之中获得现代发展。其二,在现代社会伦理秩序的重建过程中,家庭作为重建的中枢,一方面,面对民主多元化的现实不断调整家庭伦理关系趋向公平民主;另一方面,在新型家庭关系中培育的新公民在走向社会时也实现了对社会伦理的再造。因而,家庭成为现代社会伦理秩序生成的起始点与重建的枢机。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东亚的韩国和日本等国家都是新宗教迭兴的国家,其教派数量之多,社会影响之深广,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因此,人们常把韩国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日本称之为"宗教大百科".若把韩国和日本的新宗教基本情况及相关问题研究清楚,对了解和研究当今世界新宗教发生的原因、特点、作用、影响等当有极大的参考价值,特别是对社会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转型,为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的合理重构提供了平台,但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诸多医患利益冲突也向人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亟需对其加以调节和平衡.这种调节与平衡,不能完全甚至不能主要地交由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去运作,不能完全任凭甚至不能主要地任凭医患双方自由地去博弈;政府必须明确并履行自己的职责,为正确调节与平衡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医患利益创立一个全方位的合理的框架,使医患之间在有控制的理性的双赢的利益博弈中合理地重构当代中国医患关系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政府治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行政系统而言,全球化所带来的主要变化是形成了多中心秩序格局.这一新的行政环境要求地方政府改变传统管理模式,逐渐转向新型合作治理模式.合作治理是维护多中心秩序格局的重要手段,也是全球治理的实质所在.加强跨地区、跨行业、跨国家的合作治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善治、达成"共赢"的重要途径,关键则在于地方政府能否有效提升其合作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全球化”和“后现代”话语时代的今天,重新审视儒学与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老调重弹而又值得旧话重提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文化全球化”与现代化理论,特别是儒学在东亚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所起不同作用的梳理、厘定和分析,认为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和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决定了儒学与现代化之间既有对立的一面,更有相通的一面。儒学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并非始终如一,而是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大体是随着东亚现代化的启动、发展而由现代化的阻碍力量发展成积极的推动力量。既使在东亚现代化之初,儒学传统也不曾完全地退出历史舞台,儒学在东亚国家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种文化之间广泛的互动交往、交流、对话,儒学将在面对更多挑战的同时,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因而,儒学在东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进程中亦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在东亚社会转型、文化现代转换中积极创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庄子的"物化"概念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庄子哲学中,"物化"概念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诠释幻化、死亡、自化、观化.这四个层面相互贯通,是庄子立足人的生存现实对人的生命问题的独特思考和对超越之路的个性化设计,在其整个哲学思想中起着关键作用.这里既有人的"命"的一面,也有人对"命"的"觉"的一面,体现着作为精神性存在的人的主体优越性.合理地解读庄子的"物化"概念,对把握庄子哲学的特质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注现代公共卫生的政策框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2003年肆虐中华大地的"非典"疫情,最重要和最显著的社会影响是,人们重新"发现"和"回归"似乎已经久违的公共卫生,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迫切需要公共卫生,公共卫生在社会发展与社会转型中占据战略地位:公共卫生既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议程中最优先的议题,又首次真正形成"公共卫生"议题.更重要的是,SARS疫情迫使人们反思传统公共卫生政策框架与医疗卫生制度的整体安排,重新思考政府在社会协调发展与公共卫生领域扮演角色、发挥作用,政府与市场机制关系,直接刺激推动传统公共卫生政策框架与服务体系向现代公共卫生政策框架与服务体系转变,这种转变既成为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成为推动公共财政体制建设、社会政策框架建构、社会福利制度创新和公共管理的最佳社会契机,意义重大非凡.  相似文献   

12.
"守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文化传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我国"加速拐弯式"社会转型引发的严重社会诚信缺失,突显了对传统诚信文化现代性转化的诉求。本文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对传统诚信文化的现代性转化的理据进行条陈,基于现代社会特征及其时代精神,提出传统诚信文化转化的三大原则,并从"人格诚信"与"制度诚信"的法德结合、"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的情理合一、"重义轻利"与"义利兼顾"的价值整合等方面构建了传统诚信文化有效转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3.
市场秩序、法律秩序、道德秩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代市民社会的勃兴开始了现代社会的多元发展进程.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之上,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或三大基本层面: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显现出了开放、自由的特征,从而也使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或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或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又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对于这些社会成果,则必须由社会秩序加以维护和保障.而且,在社会转型时期,要实现社会生活的有序化,同样存在由秩序的优先选择到秩序的系统选择问题.建立"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系统性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4.
日常生活世界的道德秩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理所当然的,但这种道德秩序是如何可能呢?本以先秦儒家的努力来尝试回答此问题:从先秦儒家对传统社会的伦理结构的认识,道德秩序的建构所应对的“欲”、“恶”的基本焦虑,以及传统道德秩序的“仁”—“礼”运行模式等方面来见证日常生活世界道德秩序的稳定性和规范化并非自然而然的,而是有一个自觉努力的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当前需要转变的几个重要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机遇期.对此,学界已经发表了一些文章,从新科技革命、加入WTO、参与全球化交往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但还有一个方面也是我们必须考虑和注意的,即这头20年同时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全面开放、全面参与国际交往、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的形势下,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物质生产力有了相当的发展、基本告别了物资短缺时代、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市场经济已经使我国社会机制的活力全面激活的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设计和谋划中国的社会运行模式,希望转成一个什么"型态"的社会,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对自己如何"定位"以及如何实现这种转化,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要有相当的自觉性,需要有一定的思想和理论的准备.当前我们的一些讨论从经济上谈的比较多,比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跨越式或跳跃式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等,而从哲学视角、从整个社会形态演进层面着眼的,相对还比较少,至少是比较肤浅.我以为其中有几个重要观念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转变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的"道德迷宫"及其伦理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作为社会的一种文化存在,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并帮助人们应对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现代社会转型导致了人类道德活动空间的变化,传统道德哲学提供的理论及其原则已无法解释和应对现代社会复杂的道德状况,伦理危机状态下的社会成员生活在无所适从的"道德迷宫"之中。在伦理危机四起、"道德迷宫"叠出的现实社会,根据现实社会结构的变化实现相应的伦理建设成为我们当前亟须解决的迫切任务。组织伦理是帮助社会摆脱现代性伦理危机,走出"道德迷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天然 《天风》2002,(4):14-15
基督教从建立至今,已超过了近两千个年头,当然从人类历史长河来看,仍不过是短短的一瞬,但从当前世界所存在的宗教来看,她即使不是最古老的,也已不是最年轻的了。于是,作为一个有一定岁月积淀的宗教,她就有了一定的“传统”,而这“传统”,既有其独具魅力一面,也有其令现代人厌烦“革新”的一面。我们既是现代人,同时也是基督徒,无法逃避,也不可能避免在面对教会的“传统”和严酷的“现实”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当然教会自古以来就  相似文献   

18.
公共秩序——人类德性与理性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类即开始了社会公共生活,经过千万年的衍生和发展,各社会群体均形成了自我特定的公共秩序规范体系,表现人类特有的德性与理性之美,维系着社会的和谐与秩序。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之际,社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社会流动的急剧变化,新旧秩序的交融与裂变,迫切需要新的社会公共秩序规约人们的行为,使社会公共生活保持在秩序之中。本文从分析传统到现代,从公共秩序是人类德性之美、人类理性之维、社会和谐之基、人类文明之要几个方面揭示了加强社会公共秩序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主要途径,希望引起人们对公共秩序的高度关注,养成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习惯,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氮作用的双重性及其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1987年证实血管内皮细胞衍生的舒张因子化学本质为一氧化氮(NO)以来,NO的作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NO是一种无机小分子化合物,具有广泛的作用,它对机体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1NO作用的双重性11NO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NO既...  相似文献   

20.
沈利华 《学海》2007,(6):125-129
国民的价值取向是民族文化心理中最深层的内核,总要借助于一定的感性形式表现出来."人间福禄寿,天上三吉星."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最常见的"福"、"禄"、"寿"三星,恰好可以作为国民价值取向的三种表征,至今仍深刻地影响规范着国民的思想行为.在分析和总结传统社会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既符合我国传统,又顺应时代潮流的现代意义的价值体系,谋求文化深层价值取向和基本精神的相对统一,这正是目前我国文化界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