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格尔和普鲁士王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和普鲁士王国的关系到底如何,这向来是个激烈争论的问题。黑格尔到柏林后不久,有人便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做“保皇的哲学家和哲学的保皇派”(《黑格尔法哲学》第1卷,伊尔亭格版,斯图加特1973年,第394—395页;又《黑格尔往来书信集》第2卷,霍夫迈斯特版,第297页),他和普鲁士的关系成了许多人攻击他的由头,人们据此把他宣判为普鲁士  相似文献   

2.
克尔凯郭尔在假名写作中多次或明或暗地批评黑格尔体系中缺乏伦理学,而黑格尔在其著作中却曾经详细讨论过伦理学。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理解上的偏差,其根源在于克尔凯郭尔对伦理学/哲学的理解不同于黑格尔以及其他19世纪的伦理学家/哲学家。他把伦理学/哲学视为是个体的一种生活方式,他所遵循的不是谢林和黑格尔的哲学传统,而是被称为“生活哲学”的古代哲学传统。由此克尔凯郭尔成为了一个现代哲学的反动者、一个过时的人物,这使得克尔凯郭尔在现代伦理学史/哲学史上的地位显得有些奇怪。  相似文献   

3.
A.F.科赫教授因其对康德与德国观念论(尤其是黑格尔)的深入研究而著名,此外他非常熟悉分析哲学与实用主义的当代成果。这使他能够以一种不同于其前辈诠释者的方式来理解德国哲学,并以一种完全不同于布兰顿和麦克道威尔这两位当代著名的分析哲学家的方式对大西洋两岸的两种不同的哲学传统进行让人瞩目的融合。从科赫教授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欧陆哲学传统中成长起来的哲学家如何吸收和消化分析哲学的成果并尝试建立起一种新的思想方式。  相似文献   

4.
费希特评传     
由康德创始到黑格尔而集大成的德国古典哲学,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德国的思想反映。康德反映的是法国革命前的德国进步思想,他的哲学流露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黑格尔在早期著作里表现了鲜明的革命倾向,晚年却与普鲁士君主制妥协,成了官方哲学家。唯独费希特代表德国资产阶级的最激进分子,用他含有辩证法的唯心主义哲学体  相似文献   

5.
解放前贺麟先生以宣讲黑格尔哲学著名,但他所讲的黑格尔哲学基本上不是黑格尔本人的哲学,而是帝国主义哲学流派之一,新黑格尔主义,并且,他在讲黑格尔哲学时,总是密切配合当时的反动政治,直接进行反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他的宣传在旧中国超过一些反动影响。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胜利传播开来。这时,代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反动势力的许多反动思想家把帝国主义各派反动哲学思想都搬运到中国来抵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阶级的革命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式各样  相似文献   

6.
老子是中国第一位哲学家,孔子是中国第一位伦理学家。将他们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不仅可以看出彼此观念的异同,也可以认识老学先于孔学的顺序,以纠正一般哲学史上孔先老后的错误倒置。黑格尔认为孔子的教训是一种道德哲学,他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他还说:“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构成中国人教育、文化和实际活动的基础。但中国人尚另有一特异的宗派,这派叫做道家。”这里,黑格尔似乎隐  相似文献   

7.
由奥尔逊教授1966年在他过早的死去前想出并快要完成的这本文集,是他的同事保罗帮助完成出版的。保罗得到芬兰思想家J·辛提卡(Hintikka)、冯·赖特(Von Wright)的赞助,对美国哲学家来说,他们大概是最有名的斯堪的纳维亚思想家。在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当前的哲学活动中,奥尔逊和保罗创作了一个异常广泛和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五、黑格尔的政治论和法哲学近百年来,由于人们一直把研究重点放在黑格尔的逻辑学和思辨哲学体系上,导致了一种错误的看法,即认为黑格尔是逻辑主义者,他忽视人和人的自由解放问题。这纯粹是对黑格尔的误解。终生偏爱政治事实上,黑格尔一生都关心当时的政治形势,追踪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发展,潜心研究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政治见解,从而建立了自己的政治哲学。他发表的第一部作品是加了评语的政治译文(《关于瓦特邦和伯尔尼城先前国法关系的密信》1797),临终前发表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论政治问题的(《论英国改革法案》1831)。他的一生,如同他自己在给友人信中表明的那样,“都对政治有一种偏爱”。因此,可以说,不了解黑格尔的政治哲学,就不能了解他的思辨哲学。另一方面,从来没有一个哲学家  相似文献   

9.
郭大为 《世界哲学》2012,(5):68-78,161
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在他整个体系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然而自问世以来就不断引发争议和骂名。实际上,黑格尔在政治上既反对复辟派,也反对激进派,他对当时具有进步性质的普鲁士改革抱有希望,这种居间的政治姿态归根结蒂出自哲学家探求真理的理论动机。他从意志自由出发,力图以自由秩序取代自然秩序,从而突破了自然法传统,把社会-国家理论奠定在全新的基础之上。这个内容丰富的"法哲学"揭示出现代人类生活的真实状态与辩证结构,并通过将古代的整体原则与启蒙主义的个体性精神统一起来,力图寻找一条合理性与现实性在其中达成"和解"的"第三条道路",黑格尔也因此被视为"第一位意识到现代性问题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出版于1806年,在一个新世纪的开始;海德格尔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课,开在1930年到1931年之间,而他的《存在与时间》则在三年前已经出版,大体上也可以说是本世纪初开始时的作品。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算起,两个世纪快要过去,我们现在又处在一个世纪交替的时期,“哲学”也似乎又处在一个需要瞻前顾后的关口,于是研究一下我们的前辈大师是如何进行这项工作的,自是一件颇有兴味的事。一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是他自己哲学思想体系成熟的标志。我常常感到,一个哲学家,在他第一部阐述自己独特…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精神史杰出成果的那些伟大学说中,黑格尔的辩证唯心主义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按照恩格斯的著名定义,他“以最宏伟的形式概括了哲学的全部发展”。每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自然都要有意无意地总结以往的哲学发展。但是,这一事实不应掩盖黑格尔在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特殊的、实际上是举世无双的作用。黑格尔不仅是马克思以前的第一位,而且是唯一的一位这样的思想家:他对哲学史进行了专门的系统研究,并且认为这种研究是制订新的哲学体系所必不可少的(即使不是唯一可能的)方法。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是一个“最早了解全部哲学史的人……”。黑格尔没有局限于对各  相似文献   

12.
一、[美国]J.W.阿拉德 G.托马斯的书是围绕着4个主张构成的:T.H.格林主要是一位哲学家,而不是一位康德或黑格尔的信徒;他的道德心理学和伦理理论形成一套首尾一致的学说;这套学说提出了在现代讨论中曾被忽略的种种问题(第1页)。依据新近重新发现的格林在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的文章,托马斯的前两个主张是迄今提出的最有说服力的辩护。这些资料占居了全书的第1章。托马斯的功绩在于,探寻到格林的宗教、政治以及伦理的思想发源于19世纪的思想,并表明他的哲学是如何反应这些观点,而并不被这些观点所支配。在这个过程中,他探讨了格林受益于其他哲学家之处,以及格林是如  相似文献   

13.
1961年8月恩斯特·布洛赫移居西德,以76岁高龄受聘为图宾根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次年,他发表了新版《主体—客体:对黑格尔的解释》。在这部关于黑格尔的杰出作品中,布洛赫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遗产的观点。布洛赫不仅把黑格尔视为独一无二的哲学家,而且把他的哲学誉为一切百科全书式地世界化的辩证法的典范。但是,继承黑格尔的遗产决不能像黑格尔右派那样继承其政治哲学,特别是国家学说的衣钵,而要像马克思一样继承其活生生的辩证法,扬弃"哲学的假问题、意识形态和所谓世界精神的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4.
在《在美学的世界中》这部论文集里,里夫希茨批判的另一个重点对象是著名哲学家、美学家 A.B.古雷加(亦译为古留加)。古雷加是那些脍炙人口、雅俗共赏的传记性学术著作如《康德》、《谢林》、《黑格尔》和《赫尔德)的作者,1986年又出版了专著《德国古典哲学》,这是他三十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他声称,他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美学。他的主要美学著作有《历史美学》(莫斯科,1974年)、《科学时代的艺术》(莫斯科,1978年)、《历史艺术》(莫斯科,1980年)。他的新著《美学原理》  相似文献   

15.
1964年出版了苏共中央附属社会科学院哲学教研室М.Я.雅可夫列夫著的这本书。这本书的付标题是:批判西德哲学著作对哲学史的歪曲。本书共分四章,共350页。作者在《序言》中说,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遍及社会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在哲学上,资产阶级哲学家在反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时,采取的手段之一便是歪曲哲学史,想按自己的方式来重新解释全部精神文明的历史和哲学思想的历史,想要抛弃欧洲哲学发展中一切进步的东西,抹杀其伟大的唯物主义和人道主义传统,复活反动哲学体系;特别是企图  相似文献   

16.
法伊尔阿本德,生于1923年,美国著名哲学家,科学哲学历史主义的重要代表,所著《反对方法》一书,是法伊尔阿本德的代表作,也是科学哲学的重要文献,自七十年代出版以来,几次再版。本文可算是《反对方法》一书的内容提要。  相似文献   

17.
智者的提问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称为古希腊哲学的三巨匠之一(另外两人是他的学生柏拉图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19世纪的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称他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人物”。苏格拉底出生在贫苦的家庭,父亲是雕刻匠,收入微薄。母亲为人当助产婆,幼小的他曾随同母...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对于精神哲学的研究是德国古典哲学以致迄今为止人类哲学的最高成就之一,然而他的《精神哲学》却一直没有中文译本,以致黑格尔的《哲学全书》的中文本“不全”,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的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以致整个哲学界的一个遗憾。近日,著名德国古典哲学家杨祖陶教授以其耄耋高龄从德文原版翻译出这部著作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衡量一部译著的价值和意义的核心标准是该书的学术价值与地位,而这首先是由其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所规定的。黑格尔《精神哲学》之所以值得我们关注,首先在于它所研究的是世界上最具体从而最复杂最…  相似文献   

19.
第十二届国际黑格尔会议从四月二十八日至五月一日在萨尔斯堡(奥地利)举行。国际黑格尔协会第一任主席W.R.柏耶尔教授博士七十五诞辰,是萨尔斯堡会议的起因。这次会议的参加者约有400个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法学家。副州长、萨尔斯堡大学校长以及哲学协会国际联合会会长向受庆贺者祝贺会议的开幕。为了表示对W.R.柏耶尔的敬意,国际黑格尔协会副主席M.布尔(东德),评价了柏耶尔迄今为止的科学成就。他要求受庆贺者描述“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的看法”,他认为柏耶尔是唯一胜任这项工作的人。  相似文献   

20.
王路 《哲学动态》2023,(8):82-92
贺麟先生很早就对黑格尔产生兴趣,开始研究黑格尔。他从1941年开始翻译和研究黑格尔的《小逻辑》,约十年后出版。该书影响了几代人,对中国的黑格尔研究、德国哲学研究乃至整个哲学研究,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贺先生认为,黑格尔哲学是一个整体,它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逻辑学,包括《逻辑学》《小逻辑》等著作,这部分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而自然哲学、法哲学、历史哲学等都是应用逻辑学。所以,贺先生推崇和强调《小逻辑》,体现了他对黑格尔哲学最核心部分的认识。而且,这不仅是贺先生对黑格尔哲学的认识,也是他对德国哲学的认识,是他对哲学本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